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哲学的起源
释义

本书独创性地将中国哲学的源头推前至前诸子时期,作者认为上古时期中国古人的思维和观念就具有哲学思想的雏型。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大变革的时代,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学派成立,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学术黄金时代,为我国哲学奠定了基础。从殷商至春秋战国,天人关系成为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像“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全书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

书名:中国哲学的起源

作者:吾淳

ISBN:9787208091405

页数:565

定价:58.00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1

开本:16开

图书目录

绪论 前诸子时期中国哲学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前诸子时期哲学观念、概念、思想研究的进程与现状

二、雅斯贝斯的“轴心时期”理论与帕森斯的“哲学的突破”理论

三、张光直的“连续性”理论及相关理论

四、前诸子时期哲学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

五、前诸子时期哲学发生发展的大致历程

六、早期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所能得到的普遍经验与理论支持

七、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轴心”、“突破”、“连续”等理论问题

八、材料的准备及对材料的认识

九、本书的内容结构

第一编 史前思维与观念的普遍源头

第一章 影响思维与观念发生的基本要素

一、知识或科学

二、信仰或宗教

三、语言

第二章 早期思维的主要兴趣

一、什么可能作为原始思维的最早兴趣所在

二、二分

三、类分

第三章 早期思维的主要特征

第二编 中国思维与观念的源头

第四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

第五章 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宗教源头

第三编 象、类观念的产生

第六章 “象”观念

第七章 “类”观念

第四编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

第八章 “阴阳”观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

第九章 “五行”观念、概念的形成及其思想化

第十章 “中”、“和”观念的产生

第五编 天人、天命、天道观念的产生

第十一章 “敬”、“受”:宗教“天人”观众的形成及思想化

第十二章 “宜”、“因”:自然“天人”观的形成及思想化

第十三章 从宗教“天命”观到自然“天道”观

第六编 形上观念与概念的形成(上)

第十四章 “天”概念的形成

第十五章 “神”概念的形成

第十六章 “命”概念的形成

第七编 形上观念与概念的形成(上)

第十七章 “道”概念的形成

第十八章 “数”概念的形成

第十九章 “气”概念的形成

第八编 道德瑟社会观念的产生

第二十章 “德”观念及思想的产生

第二十一章 “德”观念及思想的成型

第二十二章 “民”观念及思想的产生与成型

第九编 伦理道德观念的展开

第二十三章 “信”、“义”、“任”等具体观念及概念的形成

第二十四章 “善”、“恶”对立观念及概念的形成

第十编 道德与社会重合观念的展开

第二十五章 “礼”观念及概念的产生与成型

第二十六章 “功”、“利”、“用”观念的形成

第二十七章 “义利”、“公私”、“君子小人”对立的形成

第十一编 不同社会历史观念的分野

第二十八章 “经”:统一恒常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十九章 “宜”:差异变化的社会历史观

结语 中国哲学范型的基本确立

后记

作者简介

吾淳,亦名吾敬东,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生于上海。1992年师从冯契教授,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范型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主要代表作有:《宗教:一种文化现象》(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中国思维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中华书局,2002)、《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990)、《关于古代中国经验思维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1997)、《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共同点之比较》(《哲学研究》2006)、《孔子论乐:精英的理想与趣味》(《孔子研究》2006)、《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世界宗教研究》2007)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