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私募基金 |
释义 | 内容简介近年来,私募基金在中国发展迅速,已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缺乏合法地位和监管规范:私募基金长期难以规范有序地发展。揭开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纱,展现私募基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对于促进私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私募基金.2011》首先概述私募基金,对私募证券基金与私募月主权基金等各主要私募基金形态做了介绍。其次,在分析私募基金发展历程、发展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基础上,从结构、业绩与行为等方面,对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观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展现。再次,深入分析了私募:企业的管理特征、人才特征和产品特征!总结了私募行业阳光化、差异化和创新化的发展趋势。最后,从监管政策、行业规范、公司治理、产品创新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行业发展建议。 《中国私募基金.2011》突出私募基金发展的历史视角和国际视角。通过解析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征,考察成熟市场上私募基金发展历程及其监管制度的相应演变,来展望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 定 义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或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又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 事实上有各种各样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的、产业投资的、股权投资的以及证券投资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是私募基金的一种。 第二章 起 源私募基金之父 私募基金的首创者是美国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1894-1976)。1900年前后,美国开始出现一些专门为富有的个人管理财富的家庭办公室,如Phippes、Rockefeller、Vanderbilt以及Whitneys这样一些富有家族投资了许多商业企业,包括AT&T、Eastern Airlines公司,以及Mcdonald-Douglas等,这些家族由自我管理逐渐转化为聘请外部专业人士负责选择和管理投资。 1923年,9岁丧父、13岁母亲投资股市破产的格雷厄姆放弃了工作9年已成为合伙人的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自立门户,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规模50万美元,炒作的第一家股票是杜邦。 著名的量子基金 1949年,美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琼斯组(Jones’Group)以私募的方式成立,引领了对冲基金的私募风潮。富有盛名的量子基金是1960年代末由美国的索罗斯和罗杰斯私募成立的。 量子基金的初始资产只有400万美元,基金设在纽约,但出资人皆为非美国籍的境外投资者,可避开SEC的监管。1979年,索罗斯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公司,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测不准定律。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己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的巨型基金。 量子基金在俄罗斯金融风暴以及1997年做空港币时遭遇挫折,对美国网络股的投资更是让其损失了近50亿美元,元气大伤。因此2004年4月28日,索罗斯不得不宣布关闭这一出尽风头的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hedge fund),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和金融期权(financial option)等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exempt market)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 对冲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这些概念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防止风险、保障收益操作范畴。加之发起和设立对冲基金的法律门槛远低于互惠基金,使之风险进一步加大。为了保护投资者,北美的证券管理机构将其列入高风险投资品种行列,严格限制普通投资者介入,如规定每个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应少于100人,最低投资额为100万美元等。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Hedge Fund的称谓亦徒有虚名。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KKR和黑石 1976年5月1日,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三名投资银行家克拉维斯(Henry Kravis)和罗伯茨(George Roberts)与他们的业务导师杰罗姆.科尔伯格(Jerome Kohlberg)合伙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杠杆收购业务的投资公司KKR(1987年分道扬镳),这是最早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1万美元起家,从RJR(纳贝斯克公司)到SunGard,创造了一连串的经典案例。 1985年,在一间小办公室中,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和彼得·皮特森(Peter G. Peterson)创办了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当时只有两名员工以及账户上的40万美元。22年过后,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参股9.7%的黑石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截至2007年5月1日,黑石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884亿美元。 诺奖得主领衔LTCM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是世界著名四大对冲基金之一,拥有梦幻组合的两位分析师,他们就是因期权定价公式荣获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的默顿(Robert Merton)和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世界一流的电脑数学自动投资模型设计者。但LTCM最终输给了未来无法预知的小概率事件,在俄罗斯金融风暴中接近破产。辉煌期LTCM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1994年28.5%、1995年42.8%、1996年40.8%、1997年17%。 D. E. Shaw Co公司 1980年代初,David Shaw一直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直到后来他被华尔街摩根士丹利高薪聘请。198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D. E. Shaw Co公司,他称之为“计算的对冲基金”。如今该公司管理着273亿美元的基金,利用严密跟踪的计算机算法监控国际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Shaw也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科学顾问。现在,它是美国第四大对冲基金。 总统俱乐部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有“总统俱乐部”之称,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出任凯雷亚洲顾问委员会主席,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担任过凯雷欧洲分公司主席。 凯雷目前管理着76个基金,共管理资金977亿美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用于公司并购、房产以及创业投资等。据悉,自1987年成立以来,凯雷集团已在全球125亿美元的策略性投资中获得了巨额利润,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高达35%。 第三章 特 征第一,私募基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基金,主要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 第二,私募基金一般只在“小圈子里”(仅面向特定的少数投资者)筹集资金; 第三,私募基金的销售、赎回等运作过程具有私下协商和依靠私人间信任等特征; 第四,私募基金的投资起点通常较高,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等组织机构,一般都要求具备特定规模的财产; 第五,私募基金一般不得利用公开传媒等进行广告宣传,即不得公开地吸引和招徕投资者; 第六,私募基金的基金发起人、基金管理人通常也会以自有的资金进行投资,从而形成利益捆绑、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 第七,私募基金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即政府通常不对其进行严格规制; 第八,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不严格; 第九,私募基金的保密度较高; 第十,私募基金的反应较为迅速,具有非常灵活自由的运作空间; 第十一,私募基金的投资回报相对较高(即高收益的机率相对较大); 第四章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一)募集对象不同 私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包括机构与个人在内的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其门槛一般都较高,中小投资者很难参与私募基金的投资。目前国内私募基金的门槛已经下降,但仍在5~10万元左右。 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公众,没有特定要求,其门槛一般也较低,适合公众投资者参与。 (二)募集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募集资金的方式是非公开方式,只以口碑相传,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发布广告,在互联网上也只能发布变相广告。 而公募基金的募集资金方式是公开方式,可以利用一切媒体发布广告,可以在一级及二级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甚至交易。 在美国,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都是在公开媒体上做广告以招徕客户。而对冲基金在吸引客户时,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其参加者主要是通过在上流社会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某个对冲基金经理的形式加入。 (三)决策机制不同 私募基金的组织机构很简单,只包括两种角色:其一是发起设立对冲基金并负责对冲基金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的普通合伙人;其二是少数出资的有限合伙人。而且私募基金往往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也没有股东大会。这就避免了机构臃肿,提高了投资决策的管理效率,因而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四)操作方式不同 私募基金基本上是由管理人自行设计投资策略,可根据投资人要求并结合市场发展态势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和转换投资理念,投资者可按基金净值赎回。其优点是可根据投资人的要求量体裁衣,资金较为集中,投资管理过程简单,能大量采用财务杠杆,参与衍生证券投资,其收益率较高也能做到很稳定等。 而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目标及投资方式都是规定好的,不能借助财务杠杆甚至不能投资于金融衍生工具,故其收益率一般要低于私募基金,特别是在市场状况不好的时候。 (五)业绩报酬不同。 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六)薪酬机制不同 私募基金的薪酬机制是灵活多样的,基本上是由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自行商定的,无须他人批准。通常是与投资业绩挂钩的,投资收益越高,基金管理人的薪酬也就越高,便于吸引优秀基金经理与管理人才的加盟。 而公募基金的薪酬机制是固定呆板的,与投资业绩不挂钩,因此不能很好地吸引优秀投资与管理人才的加盟。 (七)制度障碍不同 (1)私募形式募集资金可节省发行费用; (2)面向特定群体发行不受股东数量限制; (3)投资对象广泛,可对冲资产损益,并可在不同市场及不同品种之间套利; (4)可使用财务杠杆放大收益; (5)还可绕开一些规章制度和税收政策,降低经营成本并合法避税。 这些都是公募形式的信托基金、共同基金以及证券投资基金所不能做到的。 (八)监管机制不同 1. 发起设立环节的监管不同 并非所有的私募基金都不需要审批,至少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会涉及审批: 涉及外资战略投资或并购的:需要商务部和(或)证监会的审批; 涉及某些特殊行业的:需要行业监管部门审批,如入股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尽管是私募股权投资,也需要事先分别获得保监会、证监会的批准。 2. 税收环节的监管不同 按照美国国内收入署(Internal Revenue Service)所确定的规则,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一般可以避免双重征税。印花税已取消,收入调节税按照是否满足长期投资条件(1年期),利润的50%计入纳税收入,亏损的40%可从纳税收入中扣减。短期投资只计利润,不计亏损。而且,资本收益税只有15%税率,而普通收入的税率高达35%。 3. 违规的监管不同 中国所谓的基金准确应该叫证券投资基金,例如大成、华夏、嘉实、交银施罗德等,这些公募基金受证监会严格监管,投资方向与投资比例有严格限制,它们大多管理数百亿以上资金。 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因为私募很容易成为“非法集资”,两者的区别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众集资,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募集人数超过50人,并转移至个人账户,则定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极严重经济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吴英、德隆唐万新、美国麦道夫。 4. 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 出于监管的需要,一般说来,证券监管当局对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投资方式、是否使用财务杠杆、投资收益、管理人变动、所持证券数量等信息都要披露。而对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要求则要低得多。 第五章 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一)国外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目前,西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宽广,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化。私募股权投资占GDP的份额已达到4%至5%。 2006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了2150亿美元,总投资额达到了738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其中,单笔超过1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交易达到9个。 迄今,全球已有数千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黑石、凯雷、贝恩、阿波罗、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机构都是这些乱世枭雄中的佼佼者。 众多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经过了1990年代的高峰时期和2000年后的发展受挫期之后,目前重新进入上升期。据英国调查机构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统计,截至2007年2月,世界共有950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直接控制了4400亿美元,今年内很可能突破5000亿美元。 (二)国内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大陆的私募基金占投资者交易资金的比重达已到30%—35%,资金总规模在8000到9000亿元之间,整体规模超过公募基金一倍。 在地区分布上,我国的私募资金又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和江苏等地,但主体地域却在动态演变。从2001年11月开始,广东的交易量攀升很快,并已经超过上海、北京,形成“南强北弱”的格局。 1993年-1995年:萌芽阶段,这期间证券公司与大客户逐渐形成了不规范的信托关系; 1996年-1998年:形成阶段,此期间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委托承销商进行投资,众多的咨询顾问公司成为私募基金操盘手; 1999年-2000年:盲目发展阶段,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大热,大量证券业的精英跳槽,凭着熟稔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市场营销,一呼百应。 2001年以后:逐步规范、调整阶段,其操作策略由保本业务向集中投资策略的转变,操作手法由跟庄做股到资金推动和价值发现相结合转变。 2004年,私募基金开始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信托投资计划,标志着私募基金正式开始阳光化运作。 2006年,证监会下发了有关专户理财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基金公司为单一客户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的,每笔业务的资产不得低于5000万元,基金公司最多可从所管理资产净收益中分成20%。由于专户理财只向特定客户开放,且有进入门槛、不能在媒体上具体推介,事实上就如同基金公司的私募业务。 2007年,《合伙法》颁布,私募基金开始建立合伙企业,标志着私募基金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但中国的私募基金暂时难与国际接轨,主要原因一是政策限制,二是市场限制,三是技术手段限制,四是监管限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