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俞时模 |
释义 | 俞时模(1917~1969),浮山乡人。幼丧父母,由伯父母抚养成人。1930年在县私立明德小学读书。后为店员工人。因不堪店主凌辱,往芜湖教会为杂役。1938年3月,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至安吴青年训练班学习。次年4月,在山西沁县加入中国共产党,调往西北青年战地服务团。同年11月,赴延安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学习。1941年,任该校毛纺厂厂长。9月,调任中共中央管理局民生煤矿矿长、中共中央管理局供给处科员等职。因其领导生产成绩显著,被评为甲等模范工作者。1945年11月,被调往东北参加减租减息斗争。1947年6月,率土改工作团进驻饶河县,次年5月,任中共饶河县委书记。1949年5月,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合江省工委书记,1951年6月调任东北团委组织部副部长兼青农部部长、合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监察委员等职。1953年2月至1955年4月,调任清华大学人事室主任、中共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副总务长、中共清华大学总务处党组副书记。1958年2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受到降职、降薪和开除党籍的错误处理。1962年2月,国家内务部将其遣至安徽,降任徽州师范学校副校长。1965年3月,又调任茅山茶场副场长。“文化大革命”开始,俞时模深受其害。因不堪忍受凌辱,曾三次潜回家乡。1968年9月16日,回繁仅三天,歙县人保组即向全省通缉追捕。是日,群众专政指挥部将其拘押,次日,监押到歙县。1969年1月在歙县医院逝世。1979年3月,中共北京市委决定为俞时模平反昭雪,恢复党籍,按行政l1级工资待遇予以抚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