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薯都
释义

甘肃省定西市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产区,堪称中国薯都,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

马铃薯是适宜定西种植的首选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顺应天时、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作物之一。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自给自足、规模扩张、培育提升和打造“薯都”四个阶段。

1995年以前,马铃薯作为高产的粮菜饲兼用作物为全市广大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种植面积徘徊在10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100万吨左右。

从1996年开始,地委、行署提出并大力实施了“洋芋工程”,使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逐步向商品生产转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90.62万亩,总产量达到309万吨,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从2003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提出从发展脱毒种薯生产入手,着力在良种繁育、加工增值、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使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明显提高,马铃薯种植面积连续五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530万吨,已发展成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产业优势初步形成。

从200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中国薯都”,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路子,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打造“中国薯都”起步良好、初见成效。 一是在不断强化规范种植中产业规模优势已经形成。通过政府推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形成了洮、渭、漳河流域河谷川水区优质菜用薯和加工专用薯、南部高寒阴湿区优质菜用薯和脱毒种薯、北部干旱半干旱区高淀粉薯和优质菜用薯三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布局生产基地。今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316.84万亩,其中有4个县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安定区达到了100万亩。

二是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中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有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0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设计生产能力达35万吨,年生产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10万多吨,生产粗淀粉、粉皮、粉条等产品15万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精淀粉加工基地。致力于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产品生产份额不断扩大。组建了甘肃首家马铃薯淀粉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定西为主成立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协会。

三是在外销与贮藏并重中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全市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中,临洮康家崖市场、中国定西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陇西文峰市场、渭源会川市场被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以6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各类营销组织为依托,以农村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为了调节市场需求的时空分布,延长鲜薯上市时间,确保马铃薯价格稳定和企业加工原料供给充足,加快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全市各类贮藏窖(库)达到93.33万眼(座),实际贮藏能力达到300万吨。

四是在加强科技研发中良种推广步伐明显加快。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全市已形成年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1.2亿粒的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今年全市建成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139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15万亩,二级种繁育基地46.5万亩。全市脱毒种薯应用率达到50%以上,良种化程度达到90%以上。切实加强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层次,专用型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梯级扩繁以及集成组装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深入推进。

五是在唱响叫亮品牌中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扩大。对定西来说,马铃薯已不单单是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更浓缩了定西人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对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温总理作出了“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的重要指示,今年又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对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寄予殷切期望。特别在连续8年举办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的基础上,2008’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定西马铃薯大会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盛会,马铃薯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定西这块热土不仅孕育了丰富的“马铃薯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正在成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今后,全市上下将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以“建大基地、兴大龙头、树大品牌”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加工企业和原料基地相互配套的精深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脱毒种薯供应体系,将定西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及优质良种生产供应基地、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科研基地以及现代物流、价格形成和信息发布中心。争取通过5年的努力,全市形成年生产原原种2亿粒的能力,原种扩繁基地达到1万亩以上,优质良种和脱毒种薯一、二级原种生产基地稳定在100万亩;组建大型淀粉加工集团,精淀粉实际生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其中变性淀粉产品占到50%;将6大市场建成集交易批发、贮藏保鲜、精选包装、信息发布、企业主导于一体的全国一流、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市场,年吞吐量提高到150万吨以上,各个层次的仓储能力稳定在300万吨以上。

第一,实施良种工程,着力夯实产业基础。紧抓国家对马铃薯良种进行补助的政策机遇,扩大脱毒种薯生产规模,健全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和检测机构,确保种薯质量,加快脱毒种薯推广速度,到2012年基本实现马铃薯良种脱毒化、品种专用化。目前要以渭源、安定为全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梯级扩繁的重点区域,建立健全以脱毒苗和微型原原种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为核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供应体系,分层次、分区域建立马铃薯脱毒原种网室扩繁和一、二级原种生产基地。

第二,狠抓精深加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按照“扶优、限中、汰小”的思路,重点扶持万吨以上有规模、有效益、重环保的企业,重点扶持马铃薯变性淀粉和休闲食品加工。对全市现有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采取联合重组等办法,以产品、资本、技术为纽带,大力推进以股份制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企业集团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子。

第三,加强科技应用,着力强化服务保障。以提高单位产量为目标,大力推广“统一机械深松、统一品种品质、统一刀具消毒、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的“六统一”标准化种植模式。抓住国家增加农机具补贴的有利机遇,积极推广以机械深松、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为主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稳步解决马铃薯原种和一级种贮藏问题,建设健全良种贮藏体系。

第四,强化各类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意见》和《加快工业企业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强化对马铃薯科研和加工项目在土地供应、信贷扶持、税收减免和科技支撑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吸引市内外资金投向马铃薯产业开发。继续强化流通、信息和中介服务,在充分扶持发挥现有马铃薯运销协会作用的同时,着力扶持和发展马铃薯产、加、销协会,培育建立一批马铃薯中介人才队伍。

第五,培育知名品牌,着力弘扬马铃薯文化。马铃薯产业有其丰富的精神内涵,要把特色产业开发和发展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多形式反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产业开发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及时总结马铃薯产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件,全方位打造马铃薯文化。

定西市坚持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狠抓良种繁育、规模化种植、贮藏体系建设、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经过多年努力,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主产区之一,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居全国之首,在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将举全市之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定西真正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薯都”。

一、着眼于打造中国薯都,努力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

二、着眼于打造中国薯都,大力实施马铃薯良种工程

三、着眼于打造中国薯都,切实推动马铃薯精深加工上规模、上水平

四、着眼于打造中国薯都,全面提高马铃薯及其制品市场营销的质量和效益

定西市就马铃薯产业园发展规划进行论证。规划由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设计。规划初稿中提出,产业园范围涵盖“一园三区”,即?口精深加工区、西川种薯繁育区和南川现代物流区,三区规划总面积约13.95平方公里。该规划对产业园的性质初步确定为中国马铃薯产业战略基地,集种薯研发、精深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马铃薯产业示范园区。园区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中国薯都”,形成全国马铃薯产业信息发布中心。

在全力打造“中国薯都”之际,积极出征中国国际薯博会,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定西马铃薯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让世界了解“定西土豆”,也让“定西土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薯都这张名片为优势,会推动定西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