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
释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5月,前身为1959年设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的世界历史研究组;1962年扩建为世界历史研究室;196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扩编,正式建成世界历史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汪世汉、陈翰笙、刘思慕、朱庭光、张椿年、廖学盛、武寅、于沛先后任所长,主持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工作。 中文名:世界历史研究所 成立时间:1964年5月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地址: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 研究方向该所以研究世界近、现代历史为主,同时开展对世界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的研究。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跨时代、跨国别、跨地区的专题研究;探讨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自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历史经验;探讨和阐述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研究成果为促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该所与国内各有关学术团体保持密切联系,并多次组织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该所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建立了联系,应邀来该所访问的国外学者达百余人次,研究所不断派出科研人员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或进修深造。 截止到2011年,该所主要研究成果,著作有《美国通史简编》、《俄国通史简编》(上、下)、《日本近代史》、《埃及近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巴黎公社史》、《托洛茨基评传》、《巴枯宁评传》、《克鲁泡特金传》、《邪马台国》等。工具书有《外国历史大事集》和《外国历史名人传》。编辑出版《世界历史》、《史学理论》和《世界史研究动态》等3种刊物。此外,还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的编写工作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的翻译工作。 科研平台唯物与外国史研究室该室在编辑、出版史学理论专业杂志和丛书方面。1987-1989年创办了《史学理论》季刊,1992年,创办了《史学理论研究》季刊。这是全国首家唯一的史学理论专业杂志,是史学工作者了解国外史学理论研究状况,和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国内史学理论动态的窗口和桥梁。《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在史学类刊物中的转载率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史学理论研究》在1069种史地类刊物中,名列第四名(光明日报2001/05/17);2001年在全国1029种史地类刊物中,名列第三名(光明日报,2002/03/05)。先后策划和启动了《外国史学理论名著译丛》、《新史学译丛》、《史学理论丛书》。 在科研方面。截止到2011年,出版《斯拉夫文明》、《加拿大文明》、《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全球化问题》、《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史学理论大辞典》、《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史学理论卷》、《西方史学史》、《年鉴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传统国家机构与初期工业化》、《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列国志·加拿大卷》、《中世纪的家庭形态》、《社会史研究焦点》、《世界史研究》、《全球化和全球史》、《斯拉夫—东正教风貌》、《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全球化境域中的西方边疆理论》、《历史认识概论》、《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史学概论》、《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史学导论》等著作。发表各类论文数百篇。2002年,外国史学理论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重点学科的成员参与或主持的的课题主要有:院重大项目《世界历史》;院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院重大项目《文明通论》;院重点项目(B)类《生产力革命与文明的嬗变——世界历史前沿问题研究》;院重点项目《德国近代史上的民族、民主与民生问题》;院青年项目《文化观念的变迁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美国公民权利发展》等。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以俄罗斯史和东欧史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则以俄罗斯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和外交史,以及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地区史为主,并辅之以共运史。 研究室建立于1982年。截止到2011年,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和“九五”社科重点课题多项,完成了《苏联史纲(1917--1937 )》、《苏联史纲(1953一1964 )》和《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等集体著作。该室正进行院重点项目和国家“九五”重点项目“苏联兴亡史”研究。该室语种分布较为齐全,有一批专业功底坚实、学术造诣较高的学者,分别从事俄罗斯史、匈牙利史,保加利亚史、南斯拉夫史、波兰史、罗马尼亚史和共运史研究。出版各种专著20多种,重要的有:李显荣的《托洛茨基评传》、陈之骅主编的三卷《苏联史纲》、马龙闪的《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闻一的《布哈林传》,以及马细谱主编的《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阚思静的《卡达尔与匈牙利》、刘邦义的《哥穆尔卡传》、曹特金的《胜利的失败者—布朗基传》、孙耀文的《莫斯科中山大学》、集体项目专著《巴黎公社史》等。 截止到2011年,该室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研究室共为国家培养博士5人、硕士4人,大都担任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学术骨干。 历任室主任:陈之骅 张宏儒 李显荣 马细谱 康春林 马龙闪。 西欧北美史研究室西欧北美史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历史研究所最早的研究室之一。该室主要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该室曾拥有中国老一辈世界史著名专家黄绍湘教授,还聚集了一批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世界史专家,如张椿年、廖学盛、程西筠、孙成木、王振德、张海涛、朱贵生、周剑卿等研究员。截止到2011年,在编研究人员13人(廖学盛、周荣耀、吴必康、徐再荣、俞金尧、顾宁、秦海波、谢闻歌、金海、王宏波、张红菊、姚朋、黄艳红),其中研究员6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 西欧北美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宗旨,探讨西欧北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轨迹,尤其侧重于研究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欧北美各主要国家的历史进程。该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美国史、英国史、法国史、德国史、西班牙史、近代欧洲经济社会史、欧美环境史、近现代欧美国际关系史等。该学科研究人员所掌握的预言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俄语等。 研究室主要成果: 《美国通史简编》,黄绍湘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 《俄国通史简编》(上、下),孙成木等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朱贵生等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中西文化交流先驱》,许明龙主编,东方出版社,1992年; 《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王章辉、孙娴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法西斯体制研究》,朱庭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5年; 《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王章辉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大英帝国的瓦解》,张顺洪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吴必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英美新殖民主义》,张顺洪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欧洲十八世纪的中国热》,许明龙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英国文化与现代化》,王章辉著,辽海出版社,1999年; 《美国文化与现代化》,顾宁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 《美英现代社会调控机制》,吴必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 《恩格斯》,秦海波等著,中国少儿出版社,2003年; 《尼克松与美国保守主义新权势集团的崛起》,金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徐再荣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国的政策,1918-1929》,王宏波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历任室主任:程西筠 孙成木 王章辉 黄柯可 张顺洪 亚、非、拉史研究室亚、非、拉史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史研究所最早的研究室之一,曾一度分为亚非史室和拉丁美洲史室。该室主要研究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印度、中东诸国及拉丁美洲各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该室在以国别为主的专题研究基础上,加强了跨国别的地区综合性专题研究,并注重探讨当代热点及其根源问题。 截止到2011年,该室研究人员承担了多项国家项目、院重大和院重点项目、所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原教旨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问题》(冯秀文),《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问题比较研究》(毕健康)。院重大课题有:《近代日本对东亚的历史影响》(汤重南、张经纬),多卷本《世界历史》之《国际关系卷》(李春放);《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与白人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刘兰)。院重点课题有《当代中东政治制度研究》(王彤),《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危机管理——以明治、大正期为中心》(张经纬)。 截止到2011年,该室研究人员公开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按专题与发表时间为序):《日本近代史》(万峰,1978年)、《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万峰,1984年)、《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武寅,1985年)、《中日现代化比较》(汤重南,1988年)、《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武寅,1997年)、《印度莫卧儿王朝》(陈翰笙,197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陈翰笙,1983年)、《印度土地制度研究》(黄思骏,1998年)、《埃及近代史》(杨灏城,1985年)、《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1996年)、《纳赛尔与萨达特时代的埃及》(杨灏城、江淳,1997年)、《宗教与世俗——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2000年)、《当代中东政治制度》(王彤,2005年)、《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2005年)、《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1941-1947年》(李春放,2002年,该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2版)、《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冯秀文,2002年)、《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冯秀文,200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丛书之《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亚非拉近现代史部分)等。 亚非拉史研究室的研究领域覆盖日本及东北亚、南亚、西亚、拉丁美洲和非洲。掌握的外国语种有日、韩、英、阿拉伯、俄语、西班牙语等。专业涵盖面较广,科研人员布局比较合理,研究队伍已形成较完整的梯队。研究方向主要为近现代史,兼顾现实问题。 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室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该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学科之一,该室人员均有各自国别、地区史的研究领域,并且参加整体世界史的研究。截止到2011年,研究室有在编研究人员7名(郭方、徐建新、易建平、刘健、胡玉娟、邢颖、郭子林、张炜),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名,博士毕业生2名,硕士毕业生1名,在站博士后1名(孙泓)。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的研究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提供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研究成果,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该室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制度史、古代两河流域史、古代埃及史、赫梯史、古代希腊史、古代罗马史、日本古代史、欧洲中世纪史。所掌握的外国语种有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古文字有阿卡德文、赫梯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希腊文、拉丁文。 截止到2011年,研究室成员多次承担国家级项目、院重点项目、所级项目,完成了一批在古代中世纪制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集体研究课题,包括《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和《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参加了院重大课题《世界历史》(多卷本)中4大卷5个分册的主持和研究工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成员正在进行院重大课题《宗教礼仪制度与古代国家权力》的研究工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好评,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得院所各种级别的奖励。此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员还承担着院、所多项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团队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组成名单 (任期自2010年至2014年12月) 主任委员: 张顺洪 副主任委员:赵文洪 张宏毅 委 员:于沛 毕健康 刘军 吴必康 张丽 周荣耀 俞金尧 徐建新 郭方 黄立茀 廖学盛 何顺果 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组成名单 主 任: 于沛 副主任: 赵文洪 张宏毅 委 员: 李春放 廖学盛 冯秀文 刘军 俞金尧 黄立茀 张丽 郭方 徐建新 吴必康 周荣耀 何芳川 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第八届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武 寅 杨共乐 王晓菊 刘 军 刘 健 毕健康 吴必康 张顺洪 孟庆龙 易建平 俞金尧赵文洪 徐建新 第七届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武寅 张顺洪 周荣耀 于沛 赵文洪 杨共乐 徐建新 姜芃 吴必康 黄立茀 李春放 俞金尧 毕健康 第六届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 武寅 周荣耀 于沛 赵文洪 郭方 徐建新 姜芃 吴必康 黄立茀 李春放 高毅 郭小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