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人民政协陕西省委员会 |
释义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于1955年2月成立,它的前身是陕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历届详情(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四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革命历史1955年2月25日至3月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自此,陕西省协商委员会的历史任务即告结束。从1955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1年间,政协陕西省委员会经历第一、第二、第三届,每届任期四年,共召开过8次全体会议。在文革期间,政协组织陷于解体状态,被迫停止活动。 直到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12月,政协陕西省第四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举行,才标志着政协工作在陕西得以恢复。1982年12月,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制定的第三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每届的任期改为五年。 2006年4月19日,第九届陕西省政协主席艾丕善因病逝世后,陕西省政协并没有增补主席人选。所以,从2006年4月至2008年1月新一届政协选举之前,陕西省政协主席职位一直空缺。 现任领导人【由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1月20日选举产生】 主席:马中平 副主席:张伟、张生朝、周一波、刘新文、王晓安、李晓东、李冬玉(女)、李进权、周卫健(女)秘书长:姚毅 历届主席届数 姓名 性别 贯籍 任取时间 其他 第一、二届 张德生 男 陕西榆林 1955年-1960年 1965年病逝 第二届 方仲如 男 陕西咸阳 1960年-1963年 1983年病逝 第三届 赵守一 男 陕西渭南 1963年-文革 1988年病逝 第四届 李瑞山 男 陕西延长 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1997年10月22日病逝 第四、五届 吕剑人 男 陕西延长 1979年12月-1985年12月 2002年11月10日病逝 第五届 谈维煦 男 江苏武进 1985年12月-1988年5月 1992年病逝 第六、七届 周雅光 男 河北迁安 1988年5月-1998年1月 第八届 安启元 男 陕西临潼 1998年1月-2003年1月 第九届 艾丕善 男 陕西米脂 2003年1月-2006年4月 2006年4月19日病逝 第十届 马中平 男 陕西绥德 2008年1月- 党派社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陕西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会陕西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陕西省委员会 、 中国民主促进会陕西省委员会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 、 中国农工民主党陕西省委员会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 陕西青年联合会 、 陕西省总工会 陕西省妇女联合会、 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 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 、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历届详情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于1955年2月成立,它的前身是陕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1950年8月,陕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西安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陕西省第一届协商委员会,马明方为协商委员会主席 ,张邦英、韩兆鹗、孙蔚如为副主席,委员58人,常务委员21人。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2年11月,陕西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选举潘自力为协商委员会主席,李合邦、韩兆鹗、孙蔚如为副主席,委员61人,常务委员23人。这一时期 ,由陕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代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的职权。它在全力支持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斗争、推动和团结全省人民广泛地开展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协助政府组织各阶层人民参加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的各种革命运动、组织推动各界人士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协助和联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市、县协商组织开展活动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作为民主统一战线地方组织的应有作用。 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55年2月25日至3月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张德生为省政协主席,孙蔚如、刘文蔚、杨子廉等7人为副主席。每届任期四年。从此,陕西省协商委员会的历史任务即告结束,从1955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1年间,政协陕西省委员会经历第一、第二、第三届,共召开过8次全体会议。每届委员人数都有增加,团结面不断扩大。 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届和第二届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均选举张德生为省政协主席,在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张德生因健康关系,提出辞去省政协主席职务,改选方仲如为省政协主席。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赵守一为省政协主席。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一届为41人,第二届为60人,第三届为55人。三届委员会共举行常委会议98次。 这一时期,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在团结全省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推动社会力量加速全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继续组织、推动各界人士的政治理论学习,进行自我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大动乱期间,全省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政协组织陷于解体,被迫停止活动。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工作才得以恢复。 第四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隔11年后的1977年12月,政协陕西省第四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李瑞山为主席,常黎夫等15人为副主席,常务委员71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协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按照1982年12月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制定的第三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关于每届任期五年的规定,省政协于1983年4月召开了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428,到五届五次会议增到457人,其人数之多,代表性之广泛,都超过历届委员会。省政协恢复工作十多年来,经过拨乱反正,不断清除政协工作中“左”的错误影响,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精神指引下,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对有关国家和全省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群众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兴利除弊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有关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推动“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实施;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开创了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发挥了人民政协在地方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组织、推动委员及他们所联系的有关人士为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献计出力;认真落实好委员和其他方面统战政策,解决好委员知情、出力问题等等。这些对全省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88年5月16日至25日,政协陕西省委员会举行第六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周雅光为主席,吴庆云等13人为副主席,王志敏为秘书长,常务委员72人,委员502名。这一届常委及委员人数超过以往历届,委员年龄构成平均55岁,也是以往历届最低的,委员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358名,是以往历届最高的。 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93年4月10日至4月21日,政协陕西省第七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周雅光为主席,董继昌等9人为副主席,王志敏为秘书长,七届有常委72人,委员506人。 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998年1月4日至1月13日,政协陕西省第八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安启元为主席,蔡竹林等10人为副主席,惠世武为秘书长。八届常委80人,委员539人。 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03年1月8日至1月17日,政协陕西省第九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艾丕善为主席,朱振义等11人为副主席,姚毅为秘书长。九届政协有常委100名,委员590人。九届政协在前几届政协工作基础上,为适应新形势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把政协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程序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工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先后出台《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关于加强学习的决定》 、《全体会议工作规则》 、《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修正案)》 、《专门委员会通则(修正案)》和《提案工作条例(修正案)》等规章制度;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以及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 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08年1月14日至1月20日,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大会选举马中平为主席,张伟等9人为副主席,姚毅为秘书长。本届政协共有常委109人,委员627人。十届政协决心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陕西的美好未来,为实现三秦儿女期盼的建设西部强省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