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旧址 |
释义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旧址位于莒南县十字路镇曲流河村。1938年底,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共中央为了巩固和扩大敌后根据地,决定以陕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部分、陕北公学和安吴堡青训班组建抗大第一分校,挺进敌后就地培养干部。1939年冬,该校近4000名干部和党员由晋东南挺进到山东沂蒙山区,1940年1月到达沂南县岸堤,1941年春由沂南县转移到莒南县,校部(司令部)设在曲流河村,对外番号是十支队。 分校的历史活动学校根据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采取了军事教育为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教育方针。在人人要学会战争的前提下,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战斗保卫学习。教学方法主要是强调讲课、记笔记、小组讨论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学了即做,多演习、多观摩、多总结,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军事教育、政治教育和群众运动教育等。 抗大一分校不仅是一个教育单位,也是一支战斗部队。在频繁的战争环境中,多次配合主力部队、地方武装作战,甚至单独执行攻打据点任务。分别参加了侍郎宅、甲子山反顽战斗,攻克前程子伪据点和两次铜井战斗,以及无数次反“扫荡”作战。1941年秋季反“扫荡”中,第三大队坚持在西蒙山布袋峪地区,依托高山峡谷,以小部队分散控制要点纵深梯次配备,坚守通道两侧阵地,顽强抗击日伪军千余人连续多次进攻。同年11月反击日军5万人“铁壁合围”的大青山战斗中,第二、第五大队配合蒙山支队及山东分部、战工会、抗协的少量警卫部队,抗击日军一个旅团的进攻,掩护领导机关大部突围。血战中,第二大队政委刘惠东及第五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程克、第五中队队长邱则民等数百人英勇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争方针,罗荣桓率山东主力挺进东北,抗大一分校亦随之行动。1946年2月,原在延安的抗大总校挺进东北后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抗大一分校即编为该校第三大队。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区转战6年,先后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养了14000多名党政军领导骨干。她就像一座革命大熔炉,使有志青年在这里得到陶冶和锻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