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
释义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2011年7月5日,中国三军仪仗队第二次建制式在委内瑞拉建国181年来最大规模的阅兵式上亮相。 简要介绍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精华,军人执行的军礼更是一种精粹。 三军仪仗队建队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外国首脑访问,香港、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国旗升降、颁奖等3000多次仪仗司礼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赢得了国内外公众和舆论的广泛赞誉。 历史发展1946年3月4日,为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上将,展现解放区人民军队的力量,党中央决定组建一支仪仗队。当时从驻南泥湾某团中挑选500名战士,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1949年10月底,毛泽东主席指示中央警卫团将警卫营的一连改为仪仗连,担负外国大使呈递国书时的仪仗任务。同年10月16日,仪仗连首次出现在苏联驻中国大使向毛主席递交国书的仪式上。 1952年,周恩来按照毛主席指示,正式组建仪仗队。具体条件是:政治素质一流,身体条件好,个头适中,相貌英俊。195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同年,11月12日,朝鲜首相金日成来华访问,新组建的中国仪仗队迎来建队后第一位外国元首。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改建为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队员选拔仪仗队的选拔,过去建队初期,是从全军训练好的新兵中挑选。60年代开始,是从全国各地征选。选拔的条件非常苛刻,身高要求一米八零以上,体重八十公斤左右,还要求五官端正,目光有神等等。选拔的条件甚至超过飞行员,潜水员。现在的仪仗队选拔的身高要求在1米85到1米90之间! 训练内容【军姿训练】 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也是军人的必修课目,在三军仪仗队中,每一个仪仗兵的站姿都要求挺拔,自然,并能在炎炎烈日和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的站立三个小时以上。 【正步训练】 正步是仪仗队的基本步伐,也是仪仗队员最基本的训练,同时也是对他们以智力和耐力的培养与锻炼。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七双皮鞋,每一个士兵脚上都有磨破的伤痕。正步伴随着每一个士兵走完他的军旅生涯。有一个仪仗兵队员在服役期间说走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表情训练】 在三军仪仗队中,表情是对内在气质修养等多方面的检验。在这里,每个仪仗兵,面对外宾时要求神采奕奕,不卑不亢。他们要在迎风迎光的条件下训练眼神,40秒不能眨眼,不能流泪。透过他们的目光,体现出的是中国军人的精、气、神。 【军刀训练】 中国仪仗队的持刀礼节是从1992年开始的。它是跟中国历史上无数用到何其并用刀种的有关理解,参照国际惯例设计出的拔刀、撇刀、立刀、托刀、举刀、刀入鞘这六种具有中国军人特色的持刀礼节。军刀与仪仗队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军队仪仗兵特有的风帆。 【营区生活】 三军仪仗队是一群特殊而普通的军人。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直接肩负着国家的使命,代表着民族的尊严。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和其他军人有着同样的待遇,有着正常的一日生活秩序。 数说仪仗队1吨:如果湿透一身训练服需要5斤汗水,每位战士每年流的汗水将近1吨重。 七双皮鞋:每人每年穿破七双皮鞋。 100% :由于数万次的端枪、托枪和长年穿马靴踢正步,有30%的人得过颈椎、腰椎病,80%的人得过静脉曲张,100%的人脚上长过鸡眼或脚气。 3179次:1952年至今,三军仪仗队共圆满执行3179次仪仗司礼任务。包括迎接外国元首、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国庆60年大阅兵等重大活动。 8000公里:一名仪仗兵一年的训练行程超过8000公里。 两万五千里:每名仪仗队员服役期间所踢出的正步,相当于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重大事记1952年3月:国家领导人决定在中央警卫队中选调一批骨干组成中国仪仗队。 1957年9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改定仪仗队执行队长报告词,沿用至今。 1984年:仪仗队启用新的礼宾用枪。 1986年1月:经总部批准,仪仗队改称仪仗大队。 1992年3月2日:中央军委授予仪仗大队“军旅标兵”荣誉称号。 1992年10月4日:南非非国大主席威尔逊·曼德拉访华,在欢迎仪式上,仪仗队执行队长、分队长第一次使用了军刀。 2007年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暨新式服装发放仪式在京举行。仪仗队第五次礼服改革。 对外交流首次走出国门应墨西哥国防部邀请,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选派36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2010年9月9日从上海启程赴墨西哥参加墨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 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军队都将派出相同规模的方队参加阅兵活动。 这是解放军仪仗部队首次走出国门远赴海外参加活动,旨在体现我对中墨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表明我军参与国际多边友好交流活动的积极姿态,展示我与各国军队增进了解、推动互信,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良好愿望。 亮相委内瑞拉2011年7月5日,委内瑞拉迎来了独立200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午12点,委内瑞拉在首都加拉加斯的普罗塞莱斯大道上举行了建国181年来最大规模的阅兵式。此次阅兵式上,中国三军仪仗队第二次建制式在国外大型庆典上亮相。 12点半,由中国三军仪仗队领衔的17个嘉宾国仪仗队登场。现场的主持人介绍说:“首先走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从1952年3月组建至今,中国三军仪仗大队先后成功执行了近3200场次的仪仗司礼任务。”这是中国三军仪仗队第二次建制式出国参加国外大型庆典表演。 历史故事仪仗队组建在解放战争初期 我军最早组建仪仗队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而是在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0月,美国五星级上将马歇尔以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身份来华“调解国共军事冲突”。 为在延安迎接来访的马歇尔,党中央特地指示我军驻南泥湾某团组织一支仪仗队。从全团精选500名年轻、精干、姿态好的战士,编成3个连,组成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仪仗队,在延安进行紧张训练。 组队伊始,战士们听说要去欢迎一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美国人,抵触情绪很大。许多战士很不高兴,暗暗发誓,“到现场消灭了美国鬼子!”队领导向大家讲了执行这次任务的重大意义,传达了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我们以这样的形式欢迎马歇尔,表明了我党要求和平的诚意,表明了我们的强大和力量;同时也警告美国政府,如果他们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中国人民是决不答应的。因此,这项工作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周副主席的指示,使大家心胸豁然开朗,官兵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 仪仗队员穿着普通的军衣。因为参加大生产劳动,许多战士的衣服都打了补丁,直到执行任务那天,才换发了一套崭新的军装。 1946年3月4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陪同马歇尔在延安机场停机坪检阅了这支仪仗队。仪仗队3个连队呈横队排列,每连排头是炮班,其次是机枪班。战士们穿着崭新的军装,紧握从日寇手中缴获的武器,昂首挺胸,精神百倍,向马歇尔行了注目礼。 受阅后,他们回到原部队,担负起保卫延安的任务。 毛泽东亲自训练仪仗连;周总理为战士们示范脸上的表情 新中国成立三天后,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致电周恩来外长,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此后,蒙古、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要求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央警卫团按照毛泽东指示,将警卫营一连改为仪仗连,担负外国大使呈递国书时的仪仗任务。 这一天,仪仗连被毛泽东请进中南海。毛泽东说,“请你们来,主要是看看你们的动作,让你们也熟悉执行任务的场地和环境。”100多名仪仗队员上身是凡尔丁礼服,下身着东洋式马裤,头戴钢盔,手持三八式马枪和步枪,分列怀仁堂门口两侧。 毛泽东很认真地看了看每位队员,对外交部的同志称赞说:“个头选得好,很整齐。”在主席的亲自指挥下,由外交部组织,仪仗连进行了一场模拟演练。外国大使的车子来到门口后,开始高奏国歌,在国歌声中,大使走出轿车。在“向右看齐”的口令中,官兵们举枪行礼,目光随着大使的脚步移动,直至进入怀仁堂。 外国大使从怀仁堂出来后,部队仍要举枪行礼,目送大使离去。周总理在队列里纠正了一些队员的动作,强调说:“你们要为国家做出模范样子来,从今天起,每位战士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了。尤其是在向右看时,不要绷脸。人家高高兴兴地来,我们也要愉愉快快地迎。”说着,总理又为战士们示范了脸面上的表情。 主席看完演练后,表示基本上满意。他又向仪仗连领导交待了两点,“仪仗兵就要有仪仗兵的样子,要从眼睛里体现出仪仗兵的精神气质,要从动作上体现出军事技术的干练和过硬;还要注意衣服的整洁,武器的保养。另外,动作不要太复杂,再精练一些。”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聂荣臻总参谋长的具体督促下,这支部队很快开始了外国大使呈递国书的仪仗司礼任务。 之后,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毛泽东主席以政治家的胆识和外交家的眼光深切认识到,建立一支专业仪仗队已迫在眉睫。于是,他向公安部队有关领导提出要求:尽快组建中国仪仗队! 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1953年6月29日,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在警卫一团范围内挑选优秀士兵,组建仪仗营。自此,由陆海空军种组成的代表“三军的形象,国家的尊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诞生。 执行队长紧张得忘了外国首脑那长长的名字;周总理为他们精简报告词 1957年9月27日,匈牙利总理卡达尔率领政府代表团、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率领议会代表团同时访问我国。 按照预定计划,匈牙利总理卡达尔首先到达,周恩来总理迎接;之后,费林格主席抵京,由刘少奇委员长迎接。两位领导人乘坐的飞机全部降落在南苑机场,仪仗队要连续完成两场迎宾任务。 当专机徐徐降落在机场时,连周恩来、刘少奇都感到吃惊:两国领导人乘坐的是一架飞机!于是,外交部不得不临时决定:原定的两个阅兵式、两个分列式改为两个阅兵式、一个分列式,对两位元首一次报告。 执行队长王立堂一下子蒙了。本来,这一串复杂的外国名字已经让他伤透脑筋,好不容易背熟了,现在又要将两个名字合并在一起。 麻烦果真发生了。王立堂在报告了卡达尔总理后,已经忘记了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的名字,他站在那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整个广场静悄悄的,上万人的欢迎群众大气不喘,党政领导一言不语,只有王立堂脸上的汗珠在哗哗直落。太尴尬了! 总理的左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王立堂方才跨步让开。两位领导人走下检阅台,开始陪同外宾检阅。 检阅结束,总理留了下来。他没有批评王立堂,而是很耐心地说:“外国人名字太长,这次时间又紧,你背不下也可以理解,但你要灵活一些,给我们让出检阅的位置嘛!” 总理停了一会儿,接着又说,“你们的报告词也要改一改,为什么非要与苏联的一样,把那么复杂的名字全部说出来!以后再来了外宾,你们就直接报告领导人的职务,主席就报‘主席阁下’,总书记就报‘总书记同志’,总统就报‘总统先生’,不要再提名字。”按照总理的意见,仪仗队当即改了报告词。总理认为比较满意时,方才上了轿车,向国宾馆驶去。 自此,执行队长的报告词改为:“总统阁下,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你检阅!”直到今天,三军仪仗队仍然沿用周总理改过的报告词。 金日成给“老朋友”送来大苹果,一个班一脸盆 共和国五周年大典,金日成率领着庞大的代表团前来祝贺。在他乘坐的专列上,还专门带来了众多的礼物,其中有代表朝鲜人民心意的大苹果。金日成留下话:一部分送给毛泽东,一部分送给仪仗队。 一辆大卡车直接将十几筐苹果拉进了仪仗队。一个班一脸盆。官兵们拿到朝鲜苹果,爱不释手。许多战士舍不得吃,一定要寄给家里;有的战士用一根线绳将苹果挂起来当装饰品,在上边刻上“纪念”两个字,直到烂掉也没有品到朝鲜苹果的味道。 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无数次地踏上中国的土地,无数次地检阅三军仪仗队。 1984年5月14日下午4点,三军仪仗队突然接到外交部礼宾司紧急通知:立即赶往东北图们和内蒙古满洲里,执行仪仗司礼任务。 原来,金日成主席出访苏联,乘火车途经中国,按照外交礼仪,我国要在入境和出境城市组织有仪仗队的迎送仪式。仪仗队必须紧急出动,在金主席的专列到达之前,赶到中朝边境的图们市,迎接完后还要赶到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市,将金日成送出国境。 疾如电,快如风。从空军专门调来的三架军用飞机,分载着160名仪仗队员从南苑机场起飞。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于当天中午12点赶到了图们市。当金日成出现在图们车站时,三军仪仗队早已列队等候。 隆重的欢迎仪式后,金日成的专列继续向北飞驰。与前苏联接壤的满洲里没有机场,最近的机场在海拉尔市,离满洲里还要乘4个小时的火车,仪仗队要赶在专列之前到达满洲里,谈何容易。 如同神兵天将。当金日成出现在满洲里时,他的面前仍是这片精神抖擞的方阵! 西哈努克亲王给普通的仪仗战士行最高的礼节 1970年夏天,西哈努克亲王和他的民族团结政府被安排在北戴河工作。他没有想到,在这里与他日陪夜伴的,是三军仪仗队。北戴河187号驻地已经好久没有人居住,当西哈努克一家来到这里的时候,仪仗战士们已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墙壁重新粉刷了,疯长的乱草锄净了,下水道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果树园子里摆放了条椅,一切又恢复了昔日的恬静和舒适。 一天晚上,西哈努克走出客厅,与正在执勤的七班班长惠明科攀谈起来。“亲王万寿无疆!”小惠标准的敬礼和热情地问候使亲王十分高兴。亲王双手合十,高举过头。谁都知道,在礼仪之邦的柬埔寨,平辈相见双手合十放于胸前;见父母长辈,则双手合十举至下颌;百姓见到高僧,双手合十举至眉宇;只有臣民叩见国王时,才双手合十高举过头。 这位平易近人的国王,给一位普通的仪仗战士以一个民族最高的礼节! 有了空闲,他坐在钢琴前,为战士们弹奏自己作词作曲的《我爱我的祖国》,让夫人莫尼克演唱。尽管听众只有三两个战士,但他们表演得严肃而认真。 “八一”节到了,亲王忘不了这些仪仗战士。他选最好的苹果、拿来别人送给他的鱼、还有柬埔寨特产送到连队。他甚至将自己自编自演的电影《柬埔寨》拿到连队里放映,自己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亲自陪看,主动当解说。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不知道,这支他认为是最出色的仪仗队为“听口令”、“做表情”付出了多大努力1972年2月,在国际交往中一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发生了!21日11时27分,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乘坐“1976年精神号”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的眼前,是由士兵组成的两队长龙。 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机场上没有红地毯,也没有欢迎群众。于是,由371人组成的仪仗队,更显得引人注目。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走下飞机,首先伸出手来,与周恩来热情紧握,足有一分钟。周恩来感慨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在呼啸的寒风中与周恩来走上检阅台。在《星条旗永不落》和《义勇军进行曲》中,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踏着节奏鲜明的步伐走过。371名中国士兵黑亮的眼睛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他,这目光里透着尊严,透着友好,透着不卑不亢。 这眼神,这表情,永恒地铭记在这位总统的脑海中。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在卸任总统之后写的回忆录里这样记叙到:“中国仪仗队是我看到的最出色的一个。他们个子高大,健壮,穿得笔挺,当我沿着长长的队列走去的时候,每个士兵在我经过时慢慢地转动他的头,在密集的行列中产生一种几乎使人认为行动受催眠影响的感觉。” 为了这次历史性的外交活动,周恩来总理向全体外事工作人员下达了“以礼相待,不卑不亢,不冷不热,理直气壮,不强加于人”的指示。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访华前夕,周总理专门派人来仪仗队传达他的指示:“以礼相待,就是要在机场悬挂两国国旗,党政要人到机场迎接,在机场检阅三军仪仗队,军乐队奏两国国歌。不卑不亢就是要求所有接待人员既要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尊严,不自卑,又要热情,不失礼节,充分显示我们从来就是仪礼之邦。不冷不热,就是不组织群众欢迎,但要加大仪仗队阵容(371人的仪仗队是迄今为止最大阵容、最高规格的编队)。” 由150人的方队变成371人,排面由原来的50人延长到120人,难度加大,仅看齐都不容易,更何况要考虑当时的大风天气,371人能否全部听见执行队长的口令,也是问题。第二天的训练场上,有人建议执行队长刘俊章用麦克风下达口令,以保证每个战士都能听见,从而达到动作的整齐划一。可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两国首脑面前使用麦克风又显得不太严肃。 口令是标准而有力了,但371人的动作却不易一致。因为下达口令的执行队长身处排头位置,在长达100米的队伍里,队员听到口令的时间却有先有后,尤其是排在后面的空军,动作整整比陆军慢了一个节拍。后来,他们想出新招:听到口令后,陆军2秒钟后做动作,海军1秒钟后做动作,空军马上做动作,时间的调整弥补了因声音在空间传播产生的误差,三军仪仗又显风采。 “恰到好处”的眼神和表情同样难坏了仪仗队的小伙子们。 “嘴角再低一点!” “眉毛耸立一些!” “面部肌肉还要放松!” 操场上,仪仗队干部一个一个地纠正队员们的动作。走下操场,两个人对着练的,一个人照着镜子练的,一时间,仪仗队简直成了戏剧学院的表演系。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在经过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谈后,愉快地在《中美联合公报》上签了字。两个东西方大国的关系正常化由此开始了。 英国女王请求为自己加一名礼宾卫士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检阅了中国仪仗队。当那一个个标致而潇洒的东方美男子进入女王的视线时,女王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魅力。事后,女王告诉有关人员,希望有一位这样的士兵作为她访华期间的礼宾卫士。 几个小时后的上海。当女王走出游艇时,她的眼睛为之一亮:游艇的浮水码头上,耸立着一位年轻的士兵。只见他手持钢枪,威武大方,双目熠熠闪光,平视着遥远的海面。士兵着一身漂亮的礼服,身高足有1米85。当女王走近他的时候,士兵向她恭敬地举枪敬礼,动作干练而迅捷。 这位年轻的士兵就是解绿江。 当伊丽莎白二世再次经过浮水平台时,是晚上七点整,那时候,李先念主席已经来到上海,他要在这艘游艇上参加女王的告别宴会。女王惊奇地发现,这位哨兵仍然一丝不苟地挺立着,姿势没变,表情没变,脚跟的位置也没变。当李先念主席与女王双双通过时,解绿江再一次举枪敬礼。女王感动了,她知道,这位战士已经站了整整6个小时!她边走边向李先念夸赞说,“中国仪仗队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堪称举世无双。” 女王抵沪的第二天。上海港一时成了游人云集的场所。当人们在这里驻足观看时,解绿江竟成了一大“景观”。那么多的游人,那么多双眼睛,把哨位层层围住,他们像欣赏一座精美的雕像:太绝了,解绿江的整个躯体似乎是静止的,如钢浇铁铸,似泰山耸立,“钉子”一样纹丝不动地镶嵌在浮动的码头上。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两小时……始终是一个姿势,一样的神情。游人被折服了,英国皇家仪仗队的队员们也折服了。 为恭送老帅英灵,8名仪仗兵用床板、水泥砖、盛满清水的盆进行练习 1992年5月26日,共和国的最后一位元帅聂荣臻就要走了。 起灵了,8名个头均等的仪仗兵,身着崭新的礼服,臂带黑纱,神情庄重和着哀乐的缓缓节奏,抬着安放聂帅遗体的灵柩送上灵车。 哀乐低缓,战士们的步伐沉重、舒缓、庄严而有节奏。灵柩像是飘浮在平静的水面上,载着戎马一生的聂帅静静地远行。 谁能知道,这稳重的步伐里,包含着仪仗兵对老帅深情的故事,包含着仪仗兵艰辛的训练。 两盆满满的清水压在3块水泥方砖上(足有500斤重),水泥方砖下面,压着一副床板。在哀乐声中,8名战士抬着这副沉重的木板,正步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走时同时起,落时根据现场的台阶,前后人员不断交换高度,无论起落还是下台阶,盆里的水不能溢出才算合格。 一连几天的强化训练,战士们肩头和臂膀都磨得由红变肿,脱皮掉肉,直至出血。然而他们没有一个人吭声,特殊的训练照常进行。 灵柩做好后,他们请示有关部门,开始现地演练。官兵们来到301总医院。晚上,或者中午,正是医护人员下班的时候,8名战士悄悄地去了小礼堂。他们还特意带来了220斤重的执行队长王国宏。 王国宏躺在水晶棺里,盖上盖子,就只管让他们抬着四处走。从太平间低矮的通道里出来,王国宏几乎感觉不到是在走动,更不要说是上坡了。此刻,在前边的队员弯着腰,而后边则要举过头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