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评论通讯社 |
释义 | 中国评论通讯社是一家数码化网络通讯社,隶属于《中国评论》集团,于2005年6月3日在香港正式发稿,实行新闻信息二十四小时滚动播发。 《中国评论》月刊(1998年1月—)在香港创立,中国评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网络型新闻出版集团。中国评论总部分别设立在香港、北京、广州,并设立温哥华分社。中国评论由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命名。 中国评论旗下拥有: 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新闻网、中国评论月刊、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简介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中评社。是2005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大中华地区第一家数字化网络通讯社,目前已在香港、台湾、北京、广州等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新闻采编网络。2005年6月3日正式对外发稿,以深度分析稿件见长,发稿数量仅次于新华社及中央社。中国评论通讯社是两岸关系新闻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全社编辑、记者及兼职评论人员共有70多人。 特性作为“两岸共同媒体”,中国评论具有如下的特性: 共构性“两岸共同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是属于两岸那一方,而是属于两岸双方。中国评论为此形成了资源共享、平台共用、媒体共建的特点,在北京、香港、台北分别注册成立的新闻媒体,共用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中国评论新闻网的名义与平台,在编辑部协调下,分工合作采编新闻。其采编风格的统一、新闻内容的和谐、人员关系的密切,凸现了媒体的共构意义,这就是共构性。 两岸性“两岸共同媒体”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源自两岸、服务两岸。以两岸关系新闻为传播的重点内容。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两岸共同媒体”的最重要的新闻与传播的原则立场。真正的“两岸共同媒体”,首先要能够在两岸信息交流中畅通无阻,其次要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舆论影响力。第三要引起两岸读者的高度关注。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中国评论新闻网已经初步达到了这样的要求。在两岸关系中作为新闻媒体的角色具有重要性、权威性、交流性,这是两岸性的关键。 民族性“两岸共同媒体”的最重要政治立场,不是以哪一个党派为主,而是以中华民族为最大的“公约数”。中华民族的立场、中华民族的感受、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形象,是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中国评论新闻网的两岸三地同仁必须接受认同的,并且加以维护的。 网站中国评论通讯社承办的中国评论新闻网目前已经成为大陆、台湾、港澳及海外最受欢迎的深度新闻网之一。 杂志中国评论通讯社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CHINA REVIEW)是唯一能同时在两岸及港澳公开发行的中文时事杂志,是两岸有关部门、重要智库及高等院校人员必读的杂志。 管理层董事长徐鹰 执行新闻总监林淑玲 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 执行副总编辑陈耀桂 常务副社长周建闽 副社长林道进 新闻总监俞雨霖 副总编辑罗祥喜 王平 韦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