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南极考察
释义

英文名称

中国南极考察(China‘s Antarctic expedition)

概述

1980 年初,中国派董兆乾 、张青松 赴澳大利亚的南极凯西站度夏考察,至1984年,先后派出40名科学工作者分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和日本等国的南极站参加度夏和越冬考察,并参加1981年1~3月首次国际南大洋生物系统和资源考察等国际考察活动。

1984~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派出由南大洋考察队、南极洲考察队、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调查船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所组成的南极考察编队,共有 591人参加考察,以陈德鸿为总指挥,进行考察活动,航程 26433.7海里,历时142天。向阳红 10 号曾进入南极圈内的南极半岛附近海域考察,有36人登上雷克鲁斯角;南大洋考察队进行了磷虾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多学科调查;南极洲考察队进行了生物、地质、地貌、高层大气物理、地震、气象、测绘和海洋科学等领域的考察。

1985 年2月20日首次在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上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为常年(越冬)站,站址在南纬62°12′59″,西经58°57′52″处。1989年2月26日又在东南极大陆普里兹湾边的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其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 22′40″。到1992年中国已先后开展了9次南极科学考察。此后基本上每年一次。2009年1月27日又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建立了中国南极昆仑站,其坐标为南纬80°25'01"、东经77°06'58"。这也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中国科考队挺进南极内陆进程

第一次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

第三次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

第四次2002年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在距中山站170公里处架设了1台自动气象站。

第五次2005年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13名考察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冰穹A最高点。

第六次2008年,北京时间1月12日14时45分,17名中国南极科考队员成功登上冰穹A,开展各项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