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
释义 |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中国矿业学院(天津)成立的选矿工程专业,1960年成立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1979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1997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利用与化学工程系,2000年6月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学院概况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6人(博导20人),副教授2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获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的教师30多人次。各类在校生2310余人,其中研究生381人。 “十五”以来,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院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其中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全国排名第一、是江苏省品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被评为A++专业。学院共承担“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40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高校科技一、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58篇;与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得到了明显加强。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强化特色,充实内涵,完善结构,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水平。 学院“十一五“总体发展目标是:经过“十一五”的建设,把化工学院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型学院。形成和完善以煤炭资源加工转化和洁净能源研究开发为特色,涵盖化工、化学、生物工程和过程工程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煤炭加工转化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使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居于国内先进行列;力争实现煤炭转化及相关重大项目研究、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能力三个突破。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形成了“团结进取、敬业乐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和“勤奋好学,求真务实”的良好学风。学院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培养的学生质量高、素质强,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化工学院着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煤炭工业建设, 为国家煤炭工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提升、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 经过努力使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居于国内先进行列,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地位。 以煤炭、矿物资源的加工转化和洁净能源工程技术为特色, 形成涵盖化工、化学、生物和过程工程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把化工学院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型高水平学院。 学科设置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十五”的建设,化工学院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 现有学科: 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工艺博士学位授权点; 洁净能源技术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矿物材料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 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工艺硕士学位授权点; 洁净能源技术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矿物材料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物理化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物化工硕士学位授权点; 矿物加工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设有矿物加工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6个本科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能源化学工程学科201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学科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学科; 科研机构洁净能源研究院(下设9个研究所) 矿物加工国家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 煤炭资源与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过程工程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矿业工程设计研究所 化工技术开发研究中心 生物实验中心 化学实验中心 化工专业实验中心 江苏省化学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 两院院士陈清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炯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学院领导解京选:院 长 夏柏年:院党委书记 周治国:院党委副书记 周敏:副院长 吴国光:副院长 何亚群:副院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