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释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68年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简称CAST)成立,掀开了中国空间事业新的一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和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及提供优良的服务;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对外交流技术与合作。

简介

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又称作“航天五院”。其前身可追

溯到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任第一任院长。

1968年2月20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简称CAST)成立,掀开了中国空间事业新的一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和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设备的研制及提供优良的服务;空间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对外交流技术与合作。

科研

1970年4月24日,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树立了中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至2003年底,研制并成功发射了5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4艘无人试验飞船和1艘载人飞船,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在载人飞船技术、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等领域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所研制的各类航天器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各类应用卫星,建立了各种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航天器研制取得的新技术成果,移植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0个研究所、一个工厂,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形成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11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以及一大批正茁壮成长的航天新生代为中国空间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宇航公司和空间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他国联合研制整星、卫星零部件出口取得突破,其中与巴西联合研制成功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被誉为20世纪“南南合作”的典范。

分支机构

院动力行政保障部

新成立的动力行政保障部将对我院唐家岭科研区内动力保障、保卫、消防、房屋修缮工作负全责,具体负责唐家岭科研区动力保障、保卫、消防、基础设施维护维修、相应技措技改及相关业务的计划编制、具体实施和发展规划的制定。

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新成立的通信卫星事业部是我院通信卫星业务的责任主体和业务总体单位,按照“哑铃式”结构组织,主要负责通信卫星领域的业务发展规划,各类通信卫星的研发、总体设计及系统集成,并引领专业所厂发展相关技术与产品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西安分院的成立,是集团公司为打造综合实力强大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与产业化基地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它的成立,将加速和引领中国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技术研究,提升中国航天器载荷系统研发效率,创新集成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进中国航天活动实现更快捷、更全面的进步,促进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8月16日,从事空间飞行器空间环境和力学环境以及可靠性试验、空间飞行器环境模拟设备和环境试验方法研究、空间飞行器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以及小型总装测试的专业性研究所。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km3、km4及系列配套的中小型热真空容器,无油超真空设备,正在研制直径12m、高度22m的km6空间环境模拟设备,还有4~160kn推力的系列电动振动台和200kn推力的液压振动台,声学试验设备,爆炸分离试验装置,小型、中型和大型离心机,冲击试验台。为各类卫星零部件和整星进行了振动、噪声、模态等动力学试验。能为各类卫星进行整星热控制和热真空试验。

总体部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成立于1968年8月16日,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技术总体设计和技术协调单位。主要负责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总体设计、总装、综合测试及其结构、热控、测控、天线、数据管理、空间环境等分系统的研制和各种卫星的技术开发。 该部集中了一大批系统工程、结构、热学、电子工程等学科的航天科技人才。目前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6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余人在内的各种研究人员近千人。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实力。

30年来,先后完成了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地球资源、科学实验和导航定位等多种系列卫星的总体设计和大型试验。为中国成功研制发射了35颗不同种类的试验与应用卫星,在空间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该部在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热控、天线和数据管理等领域,有很多科技成果和空间技术被突破,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0余项。在完成卫星研制任务的同时,大力进行民品开发,电视接收公用天线、民用测控设备和热控部件等方面,每年完成了多项工程任务,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门,总体部拥有国家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二幢高层科研大楼,共有几十个计算机工作站和六百多台各种类型计算机,为飞行器的总体设计、试验和计算分析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博士学位的授权点,多年来为航天工业培养了不少各学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人才。

在国际空间技术交流中,总体部与巴西、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共同进行卫星研制和空间科学试验,开展了全面技术合作与交流。为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和国际接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国际合作事业部

该部主要从事先进的国际合作项目。

控制与推进事业部

该部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的设计和研制现设有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计算机应用、光学姿态敏感器、喷气推进系统、机电设备研制、惯性部件、系统仿真、可靠性、控制理论及空间机器人等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光学零件加工、电加工、电装和特殊工艺车间。现有职工1400多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00多人,中级研究人员400多人,尚有一批光机电及电子加工的高级技术工人。该部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有50余人,是国家批准的第一批有博士、硕士学位专业授权单位之一,并经国家批准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该部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齐全的专业配套,在中国已发射的卫星中,其控制系统及其部件绝大部分是该所研制生产的。 在民用产品开发方面,该部致力于将空间高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研制出近百种产品,有十多项产品已成为支柱性拳头产品。其中std总线工业控制机和铁路红外热轴探测系统被评为北京新技术开发区的拳头产品。1988年该部在北京市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创办了北京康拓科技开发公司,形成了一支技工贸相结合的民品开发队伍,已在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精密光学仪器、特殊工艺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已发展成为开发区的骨干企业之一。控制与推进事业部自1979年以来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0项和市、部、国防科委科技进步成果226项。目前该部正为研制新一代航天产品和开发国内外市场急需的适销对路高技术产品而努力。

卫星应用系统部

卫星应用系统部下属从事卫星应用技术研究的高科技单位。主要从事卫星跟踪遥测、信息接收处埋;卫星地面系统研制;以及计算机科学计算cad、cam;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科学研制和工程应用,是负责卫星应用及地面设备的总体研究单位。

卫星应用系统部的业务范围和主要工作任务有:卫星应用技术研制及设备研制;中国各类卫星的跟踪监测和质量评价及设备研制;卫星遥感信息预处理和典型方法的研究;应用卫星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研究;信息管理和通信服务技术开发应用等。长期以来,研制的跟踪遥测设备接收、处理的卫星遥感信息已广泛用于军事、地质、石油、水利、交通、金融、邮电、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鼓励。在卫星应用领域,已获得航天部、国防科工委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部级一、二等奖多项;从83年以来,已有数十篇关于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著作和报告在国内外会议以及刊物文献上发表。在长期的实践锻炼和考验中,造就了一支热爱祖国,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较高技术管理水平及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队伍和管理人才;配有技术先进的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处理设备,完善的卫星地面设备综合测试实验室和为系统工程服务的计算中心,以及众多高精度测试仪器。并配有条件完备的卫星监测地面试验站。该部现设卫星地面系统总体设计等七个室,拥有一支经过实际锻炼和考验的科技队伍(其中研究员6人,高级工程师56人,工程师108人,职工总数327人)和开展科学研究、设计计算的先进仪器设备。该部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先后派出数十人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修考察和协作。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西安分院)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1968年4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西南分所研制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以及电子系统和设备、地面测控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的专业性研究所。主要从事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测控和卫星导航技术研究,卫星有效载荷和跟踪系统以及其它空间电子设备工程研制。

该所拥有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技术力量雄厚,设有空间微波基础国防重点实验室。已成功研制的c波段卫星通信有效载荷,卫星天地测控网地面/舰载双频多普勒测速、遥测跟踪系统和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卫星测控应答机和测控天线,正在进行ku、ka波段和更高频段通信有效载荷及ccd相机的开发。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8月21日,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单位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南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华宝都曾担任研究所领导工作。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院士现担任研究所高级技术顾问。研究所集研究、设计、试验和试制于一体,拥有航天器回收、光学遥感、复合材料结构、火工装置四大专业,技术装备精良,科研实力雄厚。四十年来,研究所在探空火箭及上述四大专业技术领域取得200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两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从事航天器回收技术研制的单位,返回式卫星的回收成功率保持100%,居世界先进水平。在航天光学遥感技术研究领域,研究所成功地研制出几代多种型号的可见光卫星相机系统,所拍摄的照片图象清晰,分辨率高、信息丰富、实用性强、已经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领域。研究所正在研制用于探测陆地、海洋资源和环境的新型航天遥感器。研究所还是中国最早开展复合材料结构研制的单位,其研制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类航天器结构与太阳电池帆板的制作。研究所研制的火工装置在交付飞行试验的大量火工装置中,无一例失效

该所运用航天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民用产品。其中,国家专利产品喷雾推进冷却塔被列入国家级96星火计划推广项目,软质防弹衣被列为1997年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获北京市优秀科技产品奖。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是1968年4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调归从事真空与低温技术和工程、空间微重力技术、工程电子技术、电推进技术、钛合金容器制造技术等领域工作的专业性研究所。

该所建成了一整套从低真空、高真空到极高真空范围的真空低温实验室,设有国家低温容器质量检测中心、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10一11pa极高真空技术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大型真空电子束焊接、镀膜、精细加工、电子辐照、真空机械摩擦润滑、辐射制冷、低温物性测试、真空表面物理、材料真空物性、离子火箭等研制试验或生产加工能力。研制了各种空间环境模拟设备20余台,卫星搭载的微重力试验装置多次成功地进行了晶体生长和材料加工实验。

1995年设立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在民品开发方面,已开发了减少氟里昂用量的发泡技术及无氟发泡技术、真空离子镀膜设备等有特色的民用产品。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22日,是空间科技情报、科技档案、航天器标准化的研究、管理单位,是中国很有影响的航天科技情报研究机构。设有档案馆、图书馆和声像中心,开展空间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编辑出版等工作。

自建所以来,在上级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协助下,所党委、所领导带领全所同志,紧紧围绕科研生产这个中心,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小巨人”的发展战略,并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深化改革,全面推动全所军、民品和三产的发展。全所现有职工200余人,其中研究员4人,高级技术人员40余人,中级技术人员70余人。设有五个研究室、馆,一个民品总公司,一个三产劳动服务公司,一个印刷厂和二家中外合资公司。初步形成军品、民品和三产相对稳定的三支队伍

近年来,该所紧密配合科研生产任务,积极开展各种基础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一项成果获得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八项成果获得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十一项成果获得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情报网”的网长单位,组织部内外近百家卫星研制管理单位和卫星应用部门,开展卫星需求分析和卫星应用信息交流。

应用广泛

近50年来,中国各类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等方面,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返回式遥感卫星是一种主要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经过30年的发展,卫星水平大幅度提高,在轨工作时间由3天增加到27天,至今发射和回收了22颗卫星,获取大量有价值的空间遥感资料。这些资料满足了国防建设的需求,而且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地质勘探、森林调查、石油开采、港口建设、海岸测量、地图测绘、铁路选线和考古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从1987年第9颗返回式卫星开始进行了卫星搭载科学实验,已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在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显示了太空育种诱人的发展前景。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产业已初步形成,“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已纳入中国卫星通信广播业务系统,促进了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和卫星教育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业务应用。卫星广播电视业务的开展与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全国广播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卫星通信在“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卫星远程教育宽带网和卫星远程医疗网已初具规模,有力地支撑了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的发展;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等几十个部门建立了卫星专用通信网,为众多部门提供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已投入业务化应用,初步实现业务化、系列化,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象研究、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显著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大减少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两种气象卫星的业务化运行,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环保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性和专业性服务。“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卫星已被世界气象卫星组织纳入国际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天基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国用户提供服务。

“资源一号”和“资源二号”地球资源卫星的发射成功和业务运行,改变了中国卫星遥感应用部门长期依赖国外资源卫星的状况,开创了中国卫星遥感应用的新局面。资源卫星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水利、地矿、环保以及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众多领域,而且已成为中国许多资源和环境业务监测系统的重要信息源。资源卫星数据在西部大开发、自然灾害监测和重大国土整治等国家大型工程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洋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主要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湾治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提供重要的信息服务。它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卫星遥感领域迈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北斗”导航卫星为中国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该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该系统将导航定位、双向通信和精密授时结合在一起,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森林防火、灾害预报以及其他特殊行业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等服务,并且显示了广阔应用前景。“北斗导航系统”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利用各类“实践”号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以及实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实验的项目,大大促进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创新和发展。1999年5月发射的“实践五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开展了空间环境辐射探测、空间流体科学实验等,取得重要的探测和实验成果。21世纪初期发射的“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主要进行太阳活动、磁层空间暴等科学探测研究,协同欧洲空间局的四颗空间探测卫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地球空间六点联合探测,取得一些具有原创性和前沿水平的成果。

研制和发射“神舟”号飞船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把航天员送入太空,同时利用飞船开展了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和空间新技术试验,取得丰硕成果。在对地观测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大提高了中国对地球环境和资源、农业及自然灾害监测能力。在空间科学方面,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天文等领域的多项实验和观测,完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的空间科学计划,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实验和观测成果,部分空间实验和理论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空间新技术试验方面,一批先进的空间遥感器完成了飞行试验,取得重要试验成果,多项技术已用于遥感卫星,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除了上述各类卫星和飞船的直接应用以外,研制卫星和飞船开发出的许多新技术移植到传统产业,得到二次开发和利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创造了十分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实践表明,中国实施各项航天工程,特别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不仅各类卫星和飞船的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带动了相关学科技术的整体跃升,促进一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成就斐然

40年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各类航天器的设计、研制和开发应用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空间事业发展道路。先后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6艘“神舟”飞船和一个月球探测器,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航天技术领域实现了新跨越,实现了中国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项第一。40年来,研究院始终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先后突破了近百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掌握了一大批空间技术领域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取得了多个重大空间科技专项的立项,在卫星回收技术、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技术、载人飞船技术、月球探测技术等多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不断推动和牵引着中国空间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地球资源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等6个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先后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975项。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研究院及时跟踪国际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建立了专业化、集约化、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开放式的合作创新平台,牢牢把握了自主发展的主动权。建有真空低温、表面工程、空间微波、空间智能控制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控制计算机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了配套完整的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等国际先进的研制生产设施;建成了集系统设计、总装、测试与试验一体化、专业配套的航天器研制体系,大大地缩短了型号研制的周期、提高了发射成功率和在轨运行的高可靠。数字表明,“九五”以前,中国年均发射卫星不到1.5颗,“十一五”期间将达到年均8颗以上。返回式遥感卫星在轨时间由3天增加到了27天,基于东方红三号公用平台的中星22号通信卫星使用寿命超过了8年,基于东方红四号公用平台的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卫星的使用寿命将达到15年以上。

空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微电子、计算机、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以及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群体的崛起,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各类航天器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试验、广播电视、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国土普查、防灾减灾、环境监测、远程教育、农业生产、海洋观测等诸多领域,为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维护国土安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院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和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40年来,空间技术研究院在确保完成国家赋予的航天器研制任务的同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造就了以钱学森、孙家栋、王希季、杨嘉墀、钱骥等5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目前,该院型号“两总”平均年龄不到45岁,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占到了总数的66%。

未来展望

2000年1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向国内外首次公开介绍中国航天事业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2006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向国内外宣告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航天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06年1月和3月,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航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为贯彻两个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制定了《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将加快航天事业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需求。中国将启动并实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专项,在未来十五年实现跨越式发展;超前部署和发展若干前沿技术,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十五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实施重大专项和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带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全面发展。研制各类航天器是中国未来航天活动的重点,中国空间技术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8年,是中国有史以来航天器发射的高峰年,将进行神舟七号飞船、环境一号卫星A星和B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委内瑞拉通信卫星等航天器的飞行发射任务。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重大跨越,备受世人瞩目。通过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和飞行试验将突破宇航员出舱活动的重大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设奠定技术基础。环境一号A星与B星和预计明年发射的C星将构成中国第一个环境和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对全国环境和灾害的状况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与预报。2008年航天器发射飞行任务的完成,将为实现中国“十一五”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卫星技术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研制和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初步建成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初步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研制长寿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电视直播卫星,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完善中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研制新型导航定位卫星,分步建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制空间望远镜、新型返回式科学卫星等科学卫星,开展空间科学观测与实验;研制并发射新技术试验卫星,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新应用领域的空间飞行验证。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重大技术,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重点实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发射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资源的分布规律和月球表面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并对地月环境进行探测。同时,深入开展二、三期工程论证,并适时启动工程研制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国家整体规划,建立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的,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与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完善、连续、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完成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任务,建成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工作;完成中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任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开展月球探测三期工程的前期研究。

中国确立了在本世纪前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航天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空间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五年国家各部门对卫星的需求量是过去五年的3~4倍,对卫星的技术性能、质量、品种和研制周期提出了更高要求;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要实现重大突破和新的跨越,空间技术任务空前繁重,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紧紧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推进中国空间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重大成就

卫星技术的一系列重大成就

1965年8月,中国开始实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计划,经过5年的努力,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卫星的重量、跟踪手段、信号形式、星体温控等超过其他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两弹一星”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的圆满完成。

“两弹一星”工程的伟大成就,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实施“两弹一星”工程,使中国的国防实力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70至80年代中期,中国卫星技术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应用卫星技术取得多项重大成就。1971年3月,第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实践一号”发射成功,卫星在轨正常运行8年多,远远超过设计要求,这在当时国外卫星中是少有的。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了返回式遥感卫星,在空间正常运行三天后成功返回地面,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美国和前苏联的返回式卫星经过多次失败才获得回收成功,中国返回式卫星首次飞行试验就回收成功,并获得有价值的遥感资料,这是一项重大成就。1984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并准确定点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首次发射的试验通信卫星就具有实用性,正常工作超过设计要求达三年多,创造了世界通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录。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卫星技术又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连续取得多项新成就。1988年9月,第一颗极轨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自主研制和发射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1997年5月,中等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发射成功,并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卫星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同期国际上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该卫星的研制成功和投入业务应用,标志着中国在通信卫星领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1997年6月,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发射成功,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即以中国为主、与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卫星正常工作达3年零10个月,超过2年的设计寿命要求,而且首次发射即提供了有效应用。这标志着中国传输型遥感卫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空间遥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卫星研制取得了31次飞行试验的成功,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北斗一号”导航试验卫星分别发射升空并正常在轨运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研制和发射导航卫星的国家,“北斗一号”也是世界上首次建立的双星导航定位系统。2002年5月,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发射升空,结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2003年12月和2004年7月,分别发射了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的“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成功地实施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实现了中国空间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5月,中国基于东方红四号平台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完成了在轨交付,实现了中国整星出口零的突破。“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达万瓦级,其综合能力是“东方红三号”卫星的20倍以上,卫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通信卫星的先进水平,卫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新的大跨越。

截至2007年12月,中国自主研制和发射了8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形成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地球资源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等6个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各类卫星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此外,近五年来中国与国外联合研制或独立研制了多颗微小卫星,在微小卫星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跨越

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代世界高新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国启动的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高科技工程,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立以来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发射并回收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又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3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为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成功地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树立了又一座里程碑。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两人五天”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进行了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又一个重大成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和连续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中国载人航天一期工程的核心部分是研制“神舟”载人飞船。中国研制载人飞船起步较晚,始终坚持高起点、瞄准高目标,攻克了一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采用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一步跨越美俄40年历程,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飞船。“神舟”号载人飞船整体水平达到或优于国际上第三代即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水平,并具有自身特色。它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构成,可容纳3名航天员,返回舱直径达2.5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返回舱返回后,同国外废弃轨道舱的作法不同,轨道舱可留在轨道上数个月,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中国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实现了高起点、高效益和跨越式发展。

深空探测技术的历史性突破

深空探测是中国航天活动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大领域。2004年中国启动了月球探测工程,该工程是新时期启动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之一。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即一、二、三期工程,分别为绕月探测;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月面采样返回。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核心部分是研制“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实现地月转移和环月飞行,对月球进行环绕探测。“嫦娥一号”是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虽然研制工作比国外起步较晚,但是坚持高起点,瞄准当今国际深空探测技术前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在充分继承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了探月轨道设计、制导导航与控制、远距离测控与通信、卫星热控和有效载荷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嫦娥一号”卫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当今世界同类月球探测器的先进水平。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取得又一历史性跨越。

评价

“天链一号”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钱学森任首任院长。1970年,该院参与了成功发射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工作,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经过近30年的创业和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有能力自行研制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等各类卫星,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的重要研制基地。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空间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至2003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研制发射了50多颗各类卫星和4艘“神舟”飞船,其中,卫星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定点等尖端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设12个研究所、2个工厂。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其下属各研究所、工厂已建立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全院截至2003年共有职工1万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700余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