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坐落在历史文化古城长沙,是中国科学院部署在我国亚热带区域的农业知识创新研究基地。我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6月,197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2002年5月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2003年10月更为现名。现有职工97人,其中研究员12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名。 简介研究内容研究所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亚热带区域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发展了区域农业格局和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与调控管理、农区畜牧生态与健康养殖等新兴研究领域。目前我所设有区域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农区畜牧健康养殖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三个科研部门,分别在亚热带的喀斯特山地、红壤丘陵和平原湖区设置了农业生态实验站,拥有生态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学位点。 研究目标研究所按照确立的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目标,面向亚热带地区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国家战略需求,联合中国科学院和国内外优势力量,构建我院在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研究与示范平台,使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我所全面落实体制和机制改革,强化科研基础和园区建设、面向国内外的人才引进和国际合作研究,深化以“凝聚力工程”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建设,正朝着建成全面开放的亚热带农业生态科学研究平台和有国际影响的区域农业研究所的目标稳步迈进。 地理位置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部园区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1071号,所部土地面积48372.15平方米(72.56亩),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毗邻。 区位图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78年6月在湖南省桃源县成立。 1979年迁至长沙市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2002年5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 2003年10月更为现名。 现有职工126人,其中创新岗位71名,研究员17名、副研究员33名。拥有生态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已毕业研究生221名(其中联合培养62名),在读研究生148名,其中博士55名(联合培养10名),硕士93名(联合培养31名)。 2002年5月,亚热带生态所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是中国科学院部署在我国亚热带区域的农业生态研究基地与平台。 领导王克林,男,生于1963年,理学硕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所长。全面主持所业务、行政工作。主管科研、人事、政务信息、野外台站等工作。 长期从事区域生态与农业发展格局研究。先后参加南方红壤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湘南农业开发战略及技术经济研究、湖南省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雪峰山区国土资源综合考察等课题。主持完成了中科院重点课题洞庭湖区农业开发与生态建设研究、西南喀斯特典型地区扶贫支柱产业设计及异地开发研究课题、广西东部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与重点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农业园综合规划。 “九五”期间,主持中科院及广西区重大项目《桂西北喀斯特区域异地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主持中科院重大项目《江汉平原涝洼地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及湖北省重大项目《四湖地区湿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主持湖南省“九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湖南省及其不同类型地域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与调控政策研究”,负责中科院区域开发项目湘鄂渝黔接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 1996-1997年在澳大利亚从事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发展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的“全国科技扶贫杰出贡献者”称号。发表论文60余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李文祥,男,1953年7月出生,湖南省新宁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大学本科文化,1972年1月参加工作,1978年8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1994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管理专业,现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党委书记。主持所党委工作,分管财务、审计、国有资产、劳动工资、综合统计、基建等工作。 1972年01月-1975年09月:在湖南省新宁县舜皇山林场中心小学任校长; 1975年09月-1978年08月:在中南林学院学习; 1978年08月-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室秘书、助研、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所长秘书、所长助理、常务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 历任所长李庆逵(1978年12月-1981年兼任所长) 男,1912年2月出生,博士,中科院院士,研究员。 何电源(1980年5月-1983年8月任副所长;1983年8月-1986年12月任代所长) 男,1928年10月出生,湖南省江永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研究生肄业,1952年8月参加工作,1958年肄业于中科院土壤所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研究生,研究员,土壤农业化学专家,1993年1月退休。 1952年08月-1957年02月:在华南农垦总局任技术员、副科长; 1957年02月-1970年01月:在中科院土壤研究所读研究生,之后任助研; 1970年01月-1975年02月:下放在江苏省新沂县; 1975年03月-1980年05月: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现后任助研、副研; 1980年06月-1992年12月:在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先后任副所长、代所长、副研、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何添福(1986年12月-1992年5月任所长) 男,1939年10月出生,福建省平和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大学本科毕业,1962年9月参加工作,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植物专业,藻类研究专家。 1962年09月-1986年12月:在中科院水生所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办公室副主任、副所长等职; 1986年12月-1992年05月:在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任所长、副研、研究员等职; 1992年05月-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任党委书记、所长。 陈朝明(1990年3月-1994年5月任副所长,1994年5月-1997年9月任所长) 男,1944年12月出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大学本科毕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专业,仪器分析与生物化学专家。 1968年12月-1970年04月:在湖南47军生产基地下放劳动; 1970年04月-1981年12月:在湖南省双牌县氮肥厂任生产技术股副股长; 1981年12月-1997年09月:在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研、副研、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 1997年09月-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任副所长。 李文祥(1997年09月—1999年07月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男,1953年7月出生,湖南省新宁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文化,1972年1月参加工作,1978年8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经济林专业,1994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管理专业。 1972年01月-1975年09月:在湖南省新宁县舜皇山林场中心小学任校长; 1975年09月-1978年08月:在中南林学院学习;1978年08月-1999年08月:在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先后任研究实员、室秘书、助研、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所长秘书、所长助理、副所长等职; 1999年08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王克林(1999.7任常务副所长主持工作,2001.9任所长) 战略定位顺应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完善我院农业科技布局,将长沙农业现代化所改建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围绕亚热带地区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战略需求,以我所为依托,联合院内优势力量,扩大开放力度,构建南方农业研究与示范平台,使其成为国家农业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目标围绕中国亚热带地区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战略需求,巩固区域农业格局与功能优化模式研究,强化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及农区畜牧业关键技术研究,发展亚热带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成为研究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与示范基地,为国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通过10-15年的努力,建成有国际影响的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科技创新目标建立亚热带三大类型区域(喀斯特低山、红壤丘陵、平原湖区)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示范总面积5万亩以上,并且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 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生物过程驱动的物质循环研究取得原创性的进展;建立亚热带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循环模拟模型,预测精度超过国外同类模型。 以逆境胁迫(涝渍、季节性干旱等)下作物适应性分子生物学机理为突破口,成功选育2-3个作物新品种 建立农区集约型养猪业健康养殖标准。 具体成果考核指标:累计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30篇,CSCD论文80-120篇,出版专著2-3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2-15项,取得省以上成果奖3-5项(包括审定新品种),为省部以上政府部门提供重大咨询报告1-2份。 科研支撑研究所学科方向为亚热带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重点开展农业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调控、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系统调控技术和作物耐逆境分子生态学机理及其品种选育等三个方面的研究。目前设有: 区域农业生态研究中心、畜禽健康养殖研究中心、作物耐逆境分子生态研究中心和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过程重点实验室等4个研究单元,分别在代表亚热带类型区的红壤丘陵区、喀斯特山区和平原湖区设立了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和洞庭湖湿地生态试验站,其中桃源站和环江站为国家重点站和中国科学院CERN基本站。 研究领域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要学科领域为亚热带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围绕亚热带区域农业发展格局与系统过程和农区畜牧健康养殖机理与调控技术2个学科方向开展研究,包括亚热带区域农业格局与农业发展战略和模式、亚热带土壤—作物—家畜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与调控、逆境胁迫下作物适应性机理与品种选育、集约型养猪业健康产品与环境安全以及农牧复合型草食畜牧业关键技术等5个创新研究内容。 国际交流与合作1979年以来,研究所先后派出科技人员120人次到18个国家或地区进修、考察和合作研究。接待了来自12个国家160人次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研究。与美、德、澳、英、日、新、菲等多国著名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如八十年代初与日本进行的“中日中稻栽培试验”,日方先后有46人次来我所进行合作研究,在国内造成较大影响,并取得重大成果。九十年代以来,与德国马普学会、世界实验室(意大利)、日本东丽公司、澳大利亚有关研究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取得较好的成果。近几年来,随着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进,研究所的国际合作势头良好。目前,正在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有11项,具体是: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合作在研究所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的“亚太地区环境战略创新研究”、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合作的“猪内源性氨基酸分泌与排泄规律的研究”、与加拿大农业部健康与营养研究中心合作的“作为营养强化剂的改性淀粉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和“猪日粮中添补共轭亚油酸对功能性营养成分及肉质的改进研究”、与英国洛桑试验站合作的“提高强固磷土壤磷肥施用效益的研究”、与澳大利亚澳德雷得大学合作的“长江流域优质牧草引进、筛选及耕作制度改革研究”、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的“水稻生产系统中的土壤有机质和作物残茬管理”、与美国UniversityofIllinois合作的“高产奶牛日粮中不同氮源对纤维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研究”和“奶牛日粮脂类物质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与美国马力兰大学合作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景观生态的长期生物地质化学变化研究”、与荷兰瓦赫宁恩农业大学合作的“污染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利用”。 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日渐扩大,特别是在农牧复合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建立了国际公认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15N标记绿肥、稻草、氮碳磷钾在土壤-作物-家畜系统的转化循环”,是世界上首次应用15N标记研究氮在土壤-作物-家畜系统中的转化循环的系统性研究。 获奖成果1、桃源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与农业区划,1980年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2、水稻良种“竹系26”的推广应用,1982年湖南省成果推广一等奖;3、稻田养草鱼种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1983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4、湖南省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1985年湖南省农业区划成果一等奖; 5、科学专著,198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6、长沙丘岗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及效益研究,1988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7、稻田合理施用石灰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1988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亚热带丘岗区最佳生产结构和生态平衡,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9、科学专著第二版,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0、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机理及基本特性的研究,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出版刊物《农业现代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于1980年7月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科技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11月加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刊号为ISSN1000-0275。其办刊宗旨是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战略、方针、道路;以及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关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及其协调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国内唯一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科学为主,兼融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学术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注重以宏观和综合为主,宏观战略与微观技术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刊登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基础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和文献综述等。内容包括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开发、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农业系统工程、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高新技术应用、资源利用与保护、国外农业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