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释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主要从事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工作,重点科研领域是射电天体物理、VLBI及射电天文技术方法研究,以脉冲星、活动星系核、恒星形成与演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开展人造卫星动力学的观测研究及定时定位等方面的研究。

所情概况

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是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的成员,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个重要天文研究与观测基地,具有天体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乌鲁木齐天文站参加了欧洲VLBI网(EVN)、国际VLBI服务网(IVS)、俄罗斯低频VLBI网(LFVN)等3个国际合作组织和7项国际合作计划,参加了国家大科学工程、绕月工程等科研任务。

25米射电望远镜

天文站运行的25米射电望远镜配备了1.3、2.8、3.6、6、13、18、30、49、92厘米低噪声微波接收机;氢原子钟;MK-2、MK-3、MK-4、MK-5等VLBI终端;256通道脉冲星消色散观测系统;4096通道数字式自相关分子谱线观测系统;GPS定时定位接收机;40厘米高精度光电经纬仪;有各类高精度检测仪器及用于科普的20厘米光学望远镜。

由于乌鲁木齐特殊的地理位置、25米射电望远镜所具有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系统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南山观测基地VLBI站目前是全球和我国重要的地面参考点,射电望远镜接收系统的综合水平和观测状态已达到欧洲网的中上等水平,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地得到提高。

天文图书馆

天文站的天文图书馆面积250平方米,拥有天文专业图书中文5800余册、外文1000余册、期刊38种6000余册(其中国际天文核心刊物原版刊5种),图书资产总额达百万元。从2003年开始,天文站实现了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入中国科学院任何一个图书馆借阅。

奖励项目

天文站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项目共计22项,其中社会主义国家卫星观测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3项。天文站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乌鲁木齐天文站25米射电望远镜的建立》科研项目荣获1999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乌鲁木齐25米射电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系统》科研项目荣获200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两个科研项目先后被国家天文台评为1999年度、2004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

2002年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学院授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南山基地为“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

科普基地

天文站1999年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天文站南山观测基地被首批列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先后被列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它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乌鲁木齐青少年科普基地。

乌鲁木齐天文站是新疆自治区天文学会的挂靠单位。截止2005年底,新疆自治区天文学会共有汉、维、哈、蒙、回五个民族的会员160人。

乌鲁木齐天文站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国家利益与科技创新目标相统一的价值观;弘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天文站的发展目标是沿着科学和法制的轨道进一步建设科研领先、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人才辈出的西部天文基地,为中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创新贡献。

历史沿革

在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中国科学院于10月15日组建了我国的“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系统”。截止11月,全国首批共建立了12个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站,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乌鲁木齐天文站的前身,以下简称乌鲁木齐人卫站)为其中之一,在系统内的站编号是211(编号于1958年3月27日改为281)。

乌鲁木齐人卫站由新疆八一农学院水利系物理教研组教师兼职负责卫星的光学观测,从1958年10月起,按规定发送资料。当时观测仪器仅是人卫广角望远镜,在水利系提供的两间办公室外设立了观测场,进行观测。条件十分简陋,困难。

1972年7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撤销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办公室,明确紫金山天文台为全院人造卫星系统的业务归口单位,并将原来的人造卫星观测台、站调整为7个,各人造卫星观测台、站的编制、经费、设备等问题由中国科学院直接管理。前乌鲁木齐人卫站是其中之一。

1973年7月,中国科学院批复了乌鲁木齐人卫站扩建设计任务书。1974年上半年扩建任务基本完成,新的观测办公楼建成。而后,前乌鲁木齐人卫站由乌鲁木齐市新疆八一农学院大院内搬迁至北京南路40号现址,即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大院内。1975年冬,由南京天文仪器厂生产的人造卫星观测仪器GDJ跟踪打印经纬仪在前乌鲁木齐人卫站观测大楼顶开始安装。不久GDJ投入运行,人造卫星观测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人造卫星的观测研究是乌鲁木齐天文站根据国家任务的需要对国内外卫星进行了长期跟踪观测,捕获失控卫星、参加空间碎片观测研究,同时,努力拓宽卫星运动理论研究,在卫星精密定轨研究中取得一系列进展,有效地提高了卫星定轨和预报的精度。 作为中国科学院人卫系统中的一员,在人造卫星的观测研究中,乌鲁木齐天文站与兄弟台站一起为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82年9月在中科院前乌鲁木齐人卫站安装了太阳色球、光球双筒望远镜(物镜口径为180mm)并投入工作之后,新疆地区正式开始太阳物理学方面的观测与研究,工作重点为耀斑的物理机制、太阳活动预报和日地关系。

1983年8月,太阳3.2cm波段射电望远镜(天线直径2米)在前乌鲁木齐人卫站安装并进入观测,这是新疆地区第一台太阳射电巡视仪器,也是新疆的第一台射电天文望远镜。

3.2cm太阳射电望远镜完成了多项太阳观测任务,也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太阳观测联测,取得了丰富的资料。

1984年,经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党委。

经中国科学院同意,乌鲁木齐人卫站自1985年1月1日起,在国际交流工作中使用“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中英文印鉴。

1987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

1991年8月30日,乌鲁木齐天文站南山甚长基线站(VLBI)举行奠基仪式,当年12月4日破土动工。

1992年10月28日,25米射电望远镜天线一次吊装成功。

1993年11月22日,经科研人员的精心调试,25米射电望远镜在乌鲁木齐天文站南山甚长基线站(VLBI)开始运转。

1999年,乌鲁木齐天文站与科学院其他天文台站一齐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

2001年4月国家天文台成立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现任领导

王娜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基地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站长

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射电天文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文学会第三届理事长

主要从事天体物理的研究

张晋

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党委书记

中科院射电天文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绕月探测工程甚长基线测轨南山测站系统指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五届,六届委员

中国天文学会第七届理事,第八届、第十届常务理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文学会一届、二届理事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防灾协会理事

孙正文

副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副站长 工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基地副总工程师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文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天文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