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释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由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都有长达50余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著名地质学家侯德封先生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曾分别担任原地质研究所和原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

中文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性质: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

作用:科研和教学

研究方向:地球动力学,环境与灾害,矿产资源

地点:北京,武汉,兰州

基本介绍

总述

研究所是从事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综合性国家学术机构。以固体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两所整合以来,研究所在科研布局上形成了地球动力学、环境与灾害、矿产资源“三足鼎立”的研究格局。2004年将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的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所;2006年整合了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建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内设

研究所(北京本部)现设有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岩石圈演化、青藏高原、油气资源、固体矿产资源、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电磁与空间物理等八个研究室。建有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以及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并于2007年获批建设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此外先后还拥有干旱区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地球磁场与地球外核动力学、俯冲碰撞造山的岩石学过程、青藏高原东部隆升的深部结构与地表过程响应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项目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以及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重点等百余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建立固体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框架和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出了应有贡献。刘东生院士获得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规模

研究所现有职工544人(包括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93人),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393人(包括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6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科研人员296人。另外,研究所(北京地区)共有支撑系统技术人员55人,管理人员45人。研究所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读博士生约400人,硕士生约240人,在站博士后约100人。

研究所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最完备的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大型观测和测试分析仪器,其中包括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地球深部结构观测、地质年代学测定、空间环境探测、古环境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计算等六大系统,为地球科学测试、观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条件。

科研

研究所图书馆目前藏书约35000余册,中外文学术期刊现刊350种。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研究所主办《地球物理学报》(SCI收录) 、 《岩石学报》(SCI收录) 、 《第四纪研究》、 《地质科学》、 《工程地质学报》和《地球物理学进展》等六种国家一级学术刊物。

研究所目前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等三个国家一级学会的挂靠单位。

现任所长

朱日祥,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法国奥尔良大学荣誉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首届"百人计划"优秀科研团队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150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1000余次。

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磁场形态学、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变化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主持创建了集成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氩-氩同位素定年研究的综合实验室,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已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提升了中国该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所务委员

朱日祥

1955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78-1981年在山西大学物理系任教。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地球磁场与地球内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研究所各项工作,分管研究所基地建设。

李广山

1951年2月出生于广西宜山县。1969年2月—1989年9月在部队服役。先后任战士、班长、宣传干事、股长、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89年转业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作,先后任党办副主任、组织人保处处长、中心党委副书记、书记兼中心副主任。2003年5月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兼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兼副所长。分管研究所人事工作、行政后勤工作、图书情报工作、离退休干部管理等工作。

杨长春

1963年11月出生于河北保定市。1991年在法国波尔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授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拼搏者”称号,同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优秀留学回国工作人员”称号。主要从事勘探地球物理领域研究,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古潜山构造类型及其成藏模式及油气资源区域评价方面做出了重要成果。完成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最佳孔径方法的研制及软件集成;实现了潜山油藏类型及成藏建模,并在油田得到良好应用,为中国东部前第三系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关键测试技术。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分管研究所对外科技合作、兰州油气中心工作。

吴福元

1962年8月出生,安徽省庐江县人。1980年入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1990年获岩石学博士学位,1992年被聘为长春地质学院教授,1995-1996年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学习,2003年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百人计划”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东部花岗岩时代、成因、地壳增生与岩石圈地幔形成演化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收录,SCI引用1000余次。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国土资源部等项目的研究。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分管研究所科研、科技支撑系统和教育工作。

赵平

1963年12月生,籍贯江苏。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3年获地球化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球化学领域研究,曾先后在意大利国际地热研究所、冰岛国家能源局和美国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培训或进修,曾8次进入西藏开展野外工作,参加过藏北高原无人区科学考察。推动中国高温地热田气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一部。并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原地质矿产部勘查三等奖(1998)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3)等。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任所党委委员、工会和职代会副主席,所长助理,并于2006年当选为北京市朝阳区人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分管研究所财务、基建及外事工作。

两院院士

刘东生

院士,1917年11月生,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亚欧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嗣后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政务院地质部工程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主席,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环境顾问组组长,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等职。

刘东生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长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足迹踏遍全国,曾亲临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参与并主持多项重大科学考察活动、重大科研项目及重要国际合作项目,发表论文约300篇,撰写专著近10部。现为《第四纪研究》、 《极地研究》、 《环境学报》等杂志的主编,在多种科研领域,尤其是对黄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陈嘉庚奖、何梁何利奖、竺可桢奖、李四光奖,中华绿色科技奖特别奖等多项奖励;已培养研究生数十名。

刘光鼎

院士,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中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长期领导中国沿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主编《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200万)及专著《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油储地球物理与浅层地球物理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在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残留盆地,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孙枢

院士,1933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1953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国际太平洋科学协会终身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委委员。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15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地质、地球物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务院国家减灾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SCOPE(环境科学委员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太平洋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技基金研究会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地质学研究,并从事科技政策与管理工作。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撰写科技报告20余份,主编文集4部,出版专著4册。主要著作有《中国东北北部地质矿产概况》(1959科学出版社);《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地区地质》(1963科学出版社);《华北断块区南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1985冶金工业出版社);《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相图》(1998科学出版社)。

195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1986年和1987年两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叶大年

院士,1939年7月21日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鹤山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石与矿物专业,1966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民盟副主委。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多年从事矿物光学性质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许多定性和定量的规律,从而开拓了结构光性矿物学的新领域,并著有世界上第一部此领域的专著《结构光性矿物学》,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68年至1975年,从事铸石学研究,提出“适度过冷结晶”的理论和“余硅指数”的配料计算方法,以及微观结构和结晶程度的测定方法,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擅长矿物的X射线鉴定方法,解决了斜长石、单斜辉石、石榴石、角闪石等造岩矿物鉴定问题,其专著《X-射线粉末法极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推动了矿物学和岩石学研究。1976年在河南大别山发现C类榴辉岩和3T型多硅白云母,并论证了它们在中国大地构造中的意义。这一发现对后来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多年致力于陶瓷矿物学和水泥矿物学应用技术研究,1986年因沸石水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他的研究领域拓宽至统计晶体化学和颗粒的随机堆积,发现“地球圈层氧离子平均占有体积守恒定律”、“分子体积可加和性”、“多级随机堆积常数”等等。近年来,他致力于“城市的对称分布和城市化趋势预测”研究,在报刊上多有论述,多次应邀到有关省市、大学进行题为《地理与对称》的演讲。

著有专著三部:《结构光性矿物学》、《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造岩矿物概论》;主编专著四部:《岩矿实验室工作方法》、《铸石》、《铸石研究》等。发表论文170余篇,涉及结构光性矿物学、造岩矿物学、非金属矿物材料学以及结晶化学等领域。

观测系统

我所目前已经建成地球物质成分与性质分析测试系统、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系统、地质年代学测定系统、空间电磁环境地面台链观测系统、古环境数据分析系统和数据处理计算系统等六大实验观测系统。按照学科分类,实验观测系统分成地球化学实验室和地球物理实验室。

地球化学实验室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地球化学实验楼。该楼于199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近11000m2。岩石圈与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仪器设备,以及研究室或学科组所属的各种地球化学专业实验室在此楼内。主要的仪器设备有:固体放射性同位素质谱仪:IsoProbe-T、MAT262、VG354,多通道等离子质谱仪:Neptune。

氩年代学研究用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MM5400,并配有2台激光系统。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MAT251、MAT252、MAT253、DeltaS/ EA1108和硫分析专用质谱。

成分分析用X光荧光光谱仪:XRF1500和PW1400,等离子光谱仪:IRIS advantage,电感耦合等离子质仪:ELEMENT和PQ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200 和Z-8000。

矿物成分及结构微区分析用电子探针:SX51和EPMA1500,X射线衍射仪:D/max-2000,低真空扫描电镜:LEO 1450VP加EBSD,红外线光谱仪和热分析系统等。

流体包裹体研究:激光拉曼光谱仪,四极质谱仪(RG202)、THMSG600冷热台、TS1500高温热台、Leitz偏光显微镜、Q500MC图象处理系统、USGS气流冷/热台等。

与仪器配套还有数百平方米超净化学室、化学处理室和各类同位素制备室等,以及一批专业实验室,如粒度分析实验室、地下水年代学实验室、热储示踪实验室、宇宙成因核素实验室、铂族元素实验室、热释光/光释光实验室等。

地球物理实验室主要集中在科研办公楼的东部。

古地磁实验室拥有岩石超导磁力仪、居里温度测试仪、变梯度磁力仪、地磁强度仪、旋转卡帕桥、热退磁仪、旋转磁力仪,和低温磁性质测量系统等,并建有国际水平的零磁空间,在岩石磁学、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构造磁学以及考古磁学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研究水准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用于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的野外流动地震台阵主要用于对天然地震的长期观测和对人工地震的即时观测以获取有关地球深部结构的资料和信息,进而开展相应的分析研究。我所现有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装备有进口和国产地震仪各100套,可以同时满足开展5个研究项目的需要。此外,研究所还装备有重力仪、地球物理电磁测量系统、连续电导率剖面仪等多台(套)其他地球物理仪器。

我所现有5个空间电磁环境野外观测台站,构成了沿东经120度、纬度间隔10度左右的完整子午链,这在地磁与地球空间环境监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地磁台(BMT)是国家基准地磁台之一,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加入国际地磁台网的高水平地磁台站。该台以观测及实验为主,是中国唯一的数字化地磁台站。漠河地磁台和三亚地磁台分别是中国纬度最高和纬度最低的地磁台。此外,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观测站也归我所管理使用。位于武汉的电离层综合观测台站是中国观测历史最悠久、观测设备最全的电离层综合观测站。

地球介质高温高压物性实验室主要研究地壳中下部或更深部差应力环境下岩石性质,装备有3GPa气体三轴流变仪和300T轴流变仪等多台专用设备。

实验室

地球化学实验室

服务于地球化学研究的实验室主要包括固体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氩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化学成分分析、矿物成分及性质测试、包裹体研究等,并配备有相关的样品前处理室、化学分析室或超净化学室,组成了较完整地球化学实验室系列。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为主体的管理体制。现在,固体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氩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电子探针实验室、多接受器等离子质谱实验室、环境同位素实验室、X光衍射实验室、包裹体测试实验室、扫描电镜实验室等已经在实验室主任的领导下以新的管理体制运行。

实验室全面对外开放。科研人员可以申请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分析测试,也可以委托实验技术人员完成样品测试。

实验室已经开始接收研究生半工半读,鼓励年轻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室工作,掌握实验技能和仪器操作,提高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

固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

本实验室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服务于基础固体地球科学研究。

该实验室主要发展同位素稀释法+热电离质谱仪(ID-TIMS)分析技术,并针对Rb-Sr,Sm-Nd,U-Th-Pb和Re-Os体系,开展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测试和究。

本实验室集中于高精度的Rb-Sr、Sm-Nd和U-Pb同位素年代学、以及Sr、Nd、Pb、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涉及和服务的科研领域包括: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圈演化与壳幔相互作用,造山带构造演化、早期大陆的形成演化,成矿年代学与物源示踪,等等。

该实验室拥有2台热电离质谱仪(TIMS),配备有大规模的、高净化级别的超净化环境同位素化学分离和纯化操作空间,可以同时容纳10人以上技术人员或学生完成实验工作。

本实验室向国内外地球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放。根据分析测试项目的可靠和稳定程度,开放的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已经稳定运行的测试项目,可接受委托分析:

1.常规(常量)矿物和岩石样品的Rb-Sr,Sm-Nd和Pb同位素分析;

2.微量(低含量)矿物和岩石样品的Rb-Sr,Sm-Nd同位素分析;

2.已经开发成功,可用于合作研究的分析项目:

1.颗粒云母的Rb-Sr微等时线定年;

2.颗硫化物矿物的Rb-Sr微等时线定年。

3.正在调试和研究开发中的分析项目:

1.基于微区取样技术和微量Nd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矿物Sm-Nd微等时线定年;

2.高精度锆石U-Pb定年;

3.超镁铁质岩石的Re-Os同位素分析。

相关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半个世纪以来,记载了中国地球物理科学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本刊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是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空间地球物理和大气、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论文。着重报道创新性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学报》是地学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之一,已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有多种著名国际检索系统检索本刊,如SCI、SA、CA、"全俄科学情报研究所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摘速报"、"世界译文索引""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水科学文摘"

"TULSA石油文摘"、美国地质文摘"、"法国文献通报"等。国内有关检索机构均收录本刊,如《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在《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999年10月公布的"1998年全国被引频次最高的科技期刊前500名排行榜"中名列第12位,在地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从"1994年-1998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百名表"显示,《地球物理学报》的被引频次在逐年增加,这5年的总引频次排位第10。在《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发表的论文中,获国家自然科学等各项基金资助的论文占总数的83.84%,经统计,2000年1-6期中的该项基金比例已上升为95%。

《地球物理学报》在历届中国科学院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2年和1996年该刊连续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科技)。1948年创刊以来,历届主编傅承义、顾功叙、翁文波和现任主编刘光鼎院士都是中国最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历届编委会委员均为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本届编委中有院士13名,有8名国外编委,以及港、台地区的编委。目前本刊已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在"科技兴国"方针指引下,我们努力将《地球物理学报》办成国际性学术期刊,努力为地球物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地球物理学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地球物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探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战略,评价地球物理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刊登有创新性或意义重大的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快报和其他文章。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之地球物理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英文投稿均可接受。

本刊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是迅速、准确反映中国地球物理学科整体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刊物之一。面向从事地球物理、高空及大气科学等研究领域及油气勘探、固体矿产资源探查、环保、工程、国防等部门的广大读者和大专院校师生,是从事地球物理和相邻学科研究的案头必备刊物之一。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建设”的需要由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整合而成的。整合前的两个研究所都有长达50余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由于地球科学是最早引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学科,而地质和地球物理又是地球科学的两大分支,所以地质所和地球物理所在长期的发展中有着密切的关联。

追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渊源,首先是1913年在北平西四兵马司9号(现北京兵马司胡同15号)成立的工商部地质调查所。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机构,兼有地质教育和地质调查两种功能,自主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地质学家,首任所长丁文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地质调查所隶属于农矿部,后又先后隶属于实业部、经济部、资源委员会。1935年,地质调查所从北平迁往南京珠江路新所址,部分留守北平人员成立北平分所(谢家荣任分所所长,1937年杨钟健接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地质调查所西迁,最终落脚在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南京。设有地质研究室、古生物研究室、新生代研究室、地球物理研究室、矿物岩石研究室、土壤研究室、工程地质研究室和化验室,以及陈列馆和图书馆等。是当时中国人数最多、设置最完备的国家级地质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另一渊源是1928年1月在上海闸北宝通路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所属13个研究所中成立最早的单位,办公地点在上海几经辗转,1933年底迁入南京鸡鸣寺。抗日战争爆发后,又辗转江西庐山、长沙、桂林、贵阳,1945年迁至重庆小龙坎黄葛湾。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南京鸡鸣寺原址,直至南京解放。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许多老一辈地质学家如:候德封、尹赞勋、张文佑、叶连俊、刘东生等均来自这两个地质研究机构。

六大实验观测系统简介

1、地球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系统

该系统包括离子探针中心、固体同位素实验室、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实验室、岩矿分析实验室、包裹体研究实验室、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岩石物性实验室和水成分分析实验室等。拥有Cameca1280型离子探针、固体放射性同位素质谱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X光荧光光谱仪、等离子光谱仪、电子探针、X光衍射仪、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以及原子吸收、离子色谱、气相色谱等各类分析测试仪器。可以满足物质成分和性质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测量、原位微区微量成分和结构测量等。

【下列实验室放在此系统之下:

离子探针中心(主任:李献华)

固体同位素实验室(主任:郭敬辉)

稳定同位素实验室(负责人:张福松)

多接收等离子质谱仪实验室(主任:吴福元)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实验室(主任:叶凯)

岩矿分析实验室(主任:刘建明)

包裹体研究实验室(主任:范宏瑞)

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负责人:靳新娣)

岩石物性实验室(主任:伍向阳)

水成分分析实验室(筹建中,李国敏)】

2、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系统

是一个拥有较完整地球深部研究仪器序列的地球深部结构观测系统。其中地震台阵探测实验室拥有瑞士STS-2型和英国CMG-3T型甚宽频 (120S-50H)、英国CMG-3ESP型宽频带(30S-50Hz、60S-50Hz) 等型号地震计172台和国产BKD-2型宽频带(20S-40Hz)、CDJ-S2A型短周期(2Hz-80Hz)等型号地震计130台;美国REFTEK72A、130A型采集系统172套和国产DAS24-3A、3B型采集系统90套。同时建立了国际标准的数字处理系统和数据共享机制。古地磁实验室在岩石磁学、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构造磁学以及考古磁学等研究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实验室装备有超导磁力仪、居里温度测试仪、变梯度磁力仪、地磁强度仪、旋转磁力仪、长岩芯超导磁力仪和低温磁性质测量系统等,并建有国际一流的零磁空间。

【下列实验室放在此系统之下:

地震台阵探测实验室中心(主任:艾印双)

古地磁实验室(主任:朱日祥)

氩-氩年代学实验室(负责人:王非)】

3、地质年代学测定系统

该系统建有光释光、14C法、U系、U-Pb、Rb-Sr、Sm-Nd、Re-Os、Ar-Ar等多项实验方法。现拥有热释光-光释光仪、高精度液体闪射记录仪、热表面电离同位素质谱仪、多通道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和惰性气体质谱仪等仪器及相应的年代学实验室。离子探针中心同样可以开展微区高精度年代学研究。

【下列实验室放在此系统之下:

离子探针中心(主任:李献华)

多接收等离子质谱仪实验室(主任:吴福元)

固体同位素实验室(主任:郭敬辉)

氩-氩年代学实验室(负责人:王非)

光释光测年实验室(负责人:孙继敏)

U-系年代学实验室(负责人:马志邦)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实验室(负责人:顾兆炎)

氟利昂定年实验室(负责人:秦大军)】

4、空间环境探测系统

空间环境探测系统室由空间环境观测台链,台链监控与数据中心等组成。观测台链包括漠河、北京、武汉和三亚空间环境综合观测台站,并在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开展有关观测,其观测内容涉及到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中磁场、电场、电子密度、风场和温度场等各种空间环境参量。目前,台链拥有质子磁力仪,磁通门磁力仪,电离层数字测高仪,GPS TEC和电离层闪烁监测仪,高频多普勒探测仪,全天空流星雷达和气辉成像观测仪等多种先进的地基空间环境综合观测设备,台链监控和数据中心对各台站观测仪器和数据状态进行监控,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台链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保存,并在互联网上实时发布。为了形成对中国空间环境特性观测最有效的观测方式,台链从中国大陆最北到最南沿子午线布置,是中国东半球空间环境综合监测子午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北京站是中国地磁观测基准台,也是国际实时地磁网Intermagnet 成员,武汉站是中国电离层观测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知名台站,拥有先进和齐全的观测设备在中国电离层综合观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列实验室放在此系统之下:

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主任:宁百齐)】

5、古环境数据分析系统

为开展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建立了粒度、磁化率、颜色、硅酸铁、孢粉、湖泊沉积、湖泊钻探、古生态学、宇宙成因核素、环境分析系统,以及U-系测年、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光释光测年等多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粒度分析仪、磁化率测量仪、有机元素分析仪、液体闪烁记录仪、热释光光释光仪等,并拥有MAT253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及元素联测装置,建有配套的稳定同位素处理室、化学实验室等。

【下列实验室放在此系统之下:

光释光测年实验室(负责人:孙继敏)

U-系测年实验室(负责人:马志邦)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实验室(负责人:顾兆炎)

环境同位素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丁仲礼)】

新生代研究室各学科组尚有下列实验室:

石笋微层定年实验室(谭明)

湖泊微层定年实验室(储国强)

色度分析实验室(丁仲礼)

粒度分析实验室(丁仲礼、肖举乐、杨小平)

土壤微结构与图象分析实验室(郭正堂)

矿物鉴定分析实验室(汉景泰)

粘土矿物分析实验室(郭正堂)

有机元素分析实验室(肖举乐、汉景泰)

无机元素分析实验室(郭正堂)

水化学实验室(杨小平)

植硅体与硅藻实验室(吕厚远)

孢粉与淀粉实验室(吕厚远、肖举乐)

陆生软体动物实验室(吴乃琴)

介形类分析实验室(吕厚远)

6、数据处理计算系统

我所拥有多个较大型的数据处理计算系统,包括分子动力学并行计算系统、地震成像及油气资源建模计算系统、地幔动力学并行计算系统、石油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和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等。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WDC)建在我所。

【包含以下并行计算机:

分子动力学并行计算系统(张毅刚、郭光军)

地震成像及油气资源建模计算系统(李小凡)

地幔动力学并行计算系统

石油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和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刘洪)

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彭丰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