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曼街 |
释义 | 一曼街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建于1921年,原名山街。1946年7月7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山街改称一曼街。该街位于城区中部,东北起文庙街,西南至霁虹街,是沟通道里、道外、太平区的主要干道,全长2 375米,柏油路面,为市级一类街路。 市政府之所以将这条路命名为一曼街,是因为赵一曼烈士与这条路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早在1932年春,赵一曼曾到坐落在这条路上的老巴夺烟厂从事过革命活动,而赵一曼被捕后,就被关押在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现东北烈士纪念馆)受酷刑。之后,赵一曼的被捕养伤逃离虎口也是在这条街上。因此说,在这条街上,洒满着赵一曼烈士的鲜血。 赵一曼(1905-1936),四川省宜宾县人,出身地主家庭,读过私塾。"五四"运动暴发后,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4年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赵一曼毅然离开封建家庭,参加革命,当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1932年春,党中央派赵一曼到东北抗日前线。先在奉天,同年秋来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经常活动于老巴夺烟厂、电车厂。1933年4月,她亲自到电车厂指导工人大罢工,使全市电车一律停驶,迫使日伪当局答应了罢工条件,斗争取得胜利。1934年春,哈尔滨党组织遭破坏,赵一曼被党组织派驻珠河县(今尚志市)开展抗日游击区工作,1935年11月15日、22日两次遭敌袭击,大腿骨、手脚部受伤,不幸被俘。捕后,赵一曼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被用皮鞭子抽、用竹签钉入指甲,都未能从她口中逼出半句口供,由于赵一曼的伤处化脓严重,敌人不得不把她送进市第一医院监视治疗(现哈医大一院住院处院内)。看守警察董宪勋、女护士韩永义,都是有正义感的青年,赵一曼就向他们讲述抗联斗争事迹,争取他们逐渐由同情、羡慕到决心参加抗联队伍,经过周密准备,于1936年6月28日胜利逃出哈尔滨,但不幸又被敌人追上抓回,敌人反复提审一个月,赵一曼受尽酷刑,答复的始终是"不知道"三个字。1936年8月3日,赵一曼在珠河小门处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哈尔滨市解放后,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一女中豪杰,除将此街改为一曼街外,还根据中共东北局和东北政委会的指示,在原伪滨江省警务厅旧址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和纪念塔。该旧址位于一曼街21号,建于1928年,早为东省特别区图书馆。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将这里占用,挂上了伪哈尔滨滨江省警务厅的牌子。从此,这里便成为日本帝国主义血腥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这里被监禁、关押、刑讯、屠杀的爱国志士、共产党员不计其数。就是因为有许多先烈在这里进行过无数次的英勇斗争和牺牲,因此作为烈士纪念馆,更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一座造型庄严而宏伟的建筑,此楼以古希腊科林斯柱式控制构图,高大的廊柱托起装饰的内花,是一栋典型的古典复兴式建筑。该馆于1948年10月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为4 283平方米,陈列面积1 031平方米,共展出300多位在全东北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的事迹,1 000多件革命文物、图片和历史资料。其中抗日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以及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杨子荣、董存瑞等的英雄事迹和珍贵遗物也陈列在这里。 1953年元旦,周恩来总理亲临该馆参观,并亲笔书写了"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题词。目前,东北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和外地观光旅游者必到的瞻仰革命先烈的纪念地。 一曼街同样也是一条人文景观大道,东起有建于1926年的文圣孔庙,沿途有建于1922年的老巴夺烟草公司,建于1933年"日满文化协会",这幢巴洛克风格建筑现已成为市群众艺术馆,有"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的许公纪念碑,建于1927年的东省铁路普育学校(现三中)以及1926年落成通车的霁虹桥。 这条街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中西合璧。19世纪末,一条连结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犹如一把锋利的长剑插进了远东地域静默的心脏。继而,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和接触,从而打破了欧亚两大文化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以来的历史隔离状态。所以说,哈尔滨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城市,而一曼街就是一条有代表性的街路。具有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的老军工学院、孔圣文庙和第三中学。其中孔圣文庙最具有代表性。 文庙建于1926年,位于一曼街起端处原军工学院内,占地6 000多平方米,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作。它由殿堂、两厢、门庭和围墙组成的三进院落,层次井然,气势宏伟,轩昂凝重,按正西北中轴线依次布局,南端前院为棂星门院,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三间四柱的高大牌坊、汉白玉雕栏的碧水桥,甚为壮观;中院为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进入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两座石碑,碑上刻有张学良所题碑文,记载着文庙的修建情况、背景及历史意义。殿两侧是东西相对的两座邻殿;后院原为"崇圣祠",后改为"书厅院"。三重正殿均为黄金、琉璃瓦盖,两侧配殿分别为青、绿、灰瓦顶,金碧辉煌,富有变化。殿内雕梁画柱和彩绘,富丽堂皇。文庙的雕栏、龙墀、石碑刻饰得生动精美,整个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结构,保留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造型考究,古朴典雅,飞檐斗拱,色彩鲜明,是黑龙江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仿古建筑群体。解放后,政府曾多次拨款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1989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文庙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了省民族博物馆,常年展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和文物。目前,市政府计划在此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文庙文化园区。届时该园区将与极乐寺文化园区融入一体,构成哈尔滨市古文化园区一大景观,成为来哈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处。 与孔圣文庙老军工古建筑群遥相对应的是一曼街西端的西洋建筑景观区,这里除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市群众艺术馆、艺术博物馆外,最有代表性的则是建于1926年的霁虹桥。 凡是到过哈尔滨的中外游人,都不会忘记霁虹桥,无论是见过它,还是走过它,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论是桥的造型与装饰,还是桥本身的名字都很有特点并有一番来历。 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将现道里与南岗两区一分为二,但此处为两地的咽喉要道,过往行人车马很多,为此,中东铁路工程局便在此建了一座木桥。到了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该木桥已远远适应不了交通运行的需要,同时木桥也与火车站周边的建筑极不协调。1926年4月哈尔滨特别市决定将木桥拆除,在原地新建钢筋水泥结构永久的桥梁。该桥由俄国人帕·什维里多夫总工程师设计。全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人行道宽3.1米,桥下有3孔不等跨5线铁路涵桥。桥上雄踞桥头两侧的那座方身尖顶的塔形桥头桩,使它显得威严;矗之桥栏中间的,那四根金属铸造的五盏花灯柱,使它感觉秀丽;从桥下仰观,两墩三孔的拱躯横空飞架,展现他巍峨和壮美;于桥顶侧视,镂空嵌花的铁栏高可等身,20双带飞轮妆点得纤巧玲珑。夜晚在桥型灯、高架灯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婀娜多姿,流光异彩。 镌刻在桥桩上的"霁虹桥"三字,乃中东铁路局理事刘哲所书,字写得潇洒,名也起得漂亮。在为桥起名时还曾留下一段佳话:1926年之前,俄国人一直把持着哈尔滨的市政权。3月30日,以张廷阁为代表的中国议员,同俄籍议员进行了斗争,改组了市公议会,成立了哈尔滨特别市自治会,并提出拨款40万卢布,重建霁虹桥,4月便开始动工,10月17日,自治会选举揭晓,张廷阁当选为会长。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俄国人一扫往日的威风,霁虹桥也即将落成,命名当然要按华语来命名。刘哲虽然不是一位诗人,却极有思想,爱国民族意识强烈。在满城俄语名称中,刘哲大笔一挥,独树一帜,霁虹桥大名响响亮亮的公布于众,赢来一片喝彩。这"雨止云散"不正是象征着从此结束俄国人霸占的28年的市政权吗?这"长桥如虹"不正是象征着哈尔滨民族资本的蒸蒸向荣吗。大桥于11月28日竣工,并举行了通车典礼。 时隔77年的历史沧桑,霁虹桥仍是哈尔滨一条最亮丽的风景线。 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一曼街东北烈士纪念馆对面三角地修建了一曼广场,竖立了赵一曼烈士塑像,供人敬仰。每当清晨,老人们在这里健身强体,青年人在这里习文攻读,而中年人则在这里翩翩起舞,好一派祥和、温馨的和平氛围。赵一曼烈士在欣慰的注视着人们,她的鲜血没有白流,她向往和为之奋斗的不正是人们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吗?而面对塑像的人民也将永远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共和国基石。"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这是郭沫若先生的诗句,他表达了我国亿万人民对赵一曼烈士的永远怀念之情。 唱吧!跳吧!让来哈观光的旅游者也一起融入这肃穆的大街和这欢乐的海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