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技术馆 |
释义 |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综合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开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开放。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简介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中国科学技术馆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和培训实验活动,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 地理位置始建于2006年5月9日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东临奥运居住区,西濒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馆场设置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及多功能厅。让儿童和大人同在一起享受科学中的快乐,也让更多的人爱上科学。 新馆建筑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中国科学技术馆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展览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各种科普实践活动,并经常举办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技术馆遵循科普宗旨,按照“确保安全、优质服务”的承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国家4A级旅游景点”、“首都文明旅游区”和“青年文明号”等。馆内许多主张环保的体验设备,游客可自己亲手进行体验。 中国科学技术馆目前向观众开放主展厅、儿童科学乐园、特效影院和短期展厅,其中特效影院分为巨幕、球幕、4D和动感四个影院。 中国科学技术馆设有观众餐厅,位于地下一层,提供中餐自助和比格披萨自助。餐厅总面积900平米,可同时容纳约700人就餐,就餐环境干净、明亮、整洁,空调以及各种设施齐全,顾客用餐采用方便、卫生的刷卡式消费。纪念品商店位于各层公共空间内,出售百余种精美的科技馆纪念品和科技特色纪念品。 该馆与北美、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各国科技馆建立了定期的情报交换,并进行了人员互访,重视与国外科技馆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技馆出版不定期刊物《科技馆》,编写有《国外科技馆资料汇编》等。 历史沿革筹备阶段1958年,国家开始筹建“中央科学馆”(中国科技馆前身)。经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副总理批准,科学馆的建设列入了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工程之一,并选中了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主持的设计方案,现在的北京国际饭店所在地作为馆址。后因资金、材料等的紧缺,为了给人民大会堂等工程让路,中央决定科学馆工程停建下马。 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包括茅以升教授和钱学森教授在内的一批老科学家再次向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科技馆的倡议。国家计委1979年2月21日批准了兴建中国科技馆。根据国家计委的规划,中国科技馆原拟于1981年动工建设,但又因故未能列入国家“六五”计划而再次暂缓施工。 1983年,茅以升教授等著名科学家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加速实施中国科技馆建设的提案,得到姚依林、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7月,国家计委批准了中国科技馆作为国家“七五”计划的项目之一分两期建设的初步设计,国家“七五”计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中终于有了中国科技馆的一席之地,中国科技馆自此从漫长的筹建阶段终于进入到了具体实施的阶段。1984年11月,邓小平亲笔为中国科技馆题写馆名,同年11月21日,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姚依林亲自为开工奠基典礼剪彩。 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主要由综合业务楼、一期展厅和穹幕影厅组成,其中综合业务楼和一期展厅经过将近4年的紧张建设,于1988年8月竣工,并于同年9月22日正式对社会开放;穹幕影厅则1989年5月17日开工建设,1993年建成竣工,1994年5月投入使用,1995年8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向社会开放后,坚持“目标建设、深化改革、三年规划、五年设想”的宏观发展战略,坚持科学中心的教育思想,深化自身业务建设,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以一期展厅中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中国古代传统技术”两个常设展区为依托,开展大量的临时展览、科普报告、科技培训、动手园地等其他科普教育活动,为向全社会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推进公众理解科学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科普工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期工程1995年3月,许嘉璐等45位全国人大代表和高镇宁等27位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在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和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完成中国科技馆主体工程建设》的建议和提案。在以后的历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上,代表们和委员们呼吁进一步加强和推动科技馆建设特别是中国科技馆建设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科技馆建设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1996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中国科技馆在一期工程基础上扩建4.5万平方米的总体规划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工程将分为二、三两期实施;二期工程完成后,三期工程将接续建设;中国科技馆全面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5万平方米,进入到世界大型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中心的行列。 经过一年多的前期筹备工作,被列为首都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工程的二期工程新展厅于1998年2月24日破土动工。新展厅于1999年9月17日国庆前夕如期竣工,并于2000年4月29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二期工程新展厅的建成并对外开放,使中国科学技术馆的科普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受到了全社会空前的欢迎,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2001年,中国科技馆投入巨资,将一期展厅的二、三层改建为专门以3~10岁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为对象的“儿童科学乐园”。 新馆工程面向未来2002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北京市市长刘淇等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善衍等就中国科技馆三期工程建设进行会谈后商定:采纳异地新建方案,在奥林匹克公园内建设中国科技馆新馆,这一安排最终得到了国家计委的认可和同意,“中国科技馆三期工程”遂改称“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工程”。2002年8月27日,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家计委上报“关于中国科技馆新馆选址和建设问题的请示”,建议将中国科技馆三期工程改为在奥林匹克公园内建设新馆。建议新馆建设规模为12万平方米,工程建设投资为12亿元,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与北京市投资按照1:1比例投入。2005年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中国科协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下达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至此,中国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设在国家正式立项。2006年5月9日,中国科技馆新馆举行奠基典礼。新馆建设是中国科技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普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对增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建成开放的中国科技馆新馆也将会对国内科技馆的建设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中国科技馆新馆概况中国科技馆新馆是“十一五”期间,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科普教育场馆。位于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新馆,东临亚运居住区,西临奥运水系,南依奥运主体育场,北望森林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规模10.2万平方米,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附属设施之一,是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馆建筑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美国RTKL国际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主体为一体量较大的单体正方形,它结合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和现代科技馆的特点,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造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象征着科学没有绝对的界限,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主要功能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国家级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型社会科技教育设施。中国科技馆是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关心,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全馆占地面积5.8公顷,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1988年建成2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向社会开放;2000年2.2万平方米的新展厅在迎接新世纪来临之际向社会开放。 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主要功能是: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其教育特点是:反映科学原理,应用,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设计思想进行新型社会教育:鼓励公众亲自动手进行探索与实施:不仅传播科学知识。更加重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新展厅的展示内容着重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反映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更加重视展示世界科技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新内容,以及高新技术,前沿科学的普及。主要包括:航空与航天、能源与交通、材料与机械、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基础科学等各学科不同领域展品300余项,还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250余项。 创新是新展厅展品设计的思想与灵魂,大量采用影视技术、光电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更使人耳目一新,从而在展示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具有高起点,富有时代特色和丰富的科技内涵,使科技馆教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科普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成为京都一景,世界最大穹幕影厅行列的中国科学技术馆穹幕厅是当代电影技术的奇葩,置观众于电影景观之中,使人们享受高科技赐予人类的恩惠。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是首都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构架之一。新展厅的开馆是依靠科技界智慧的结晶与创造,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科技馆建设在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已步入世界科技馆教育的先进行列。 展厅介绍中国科学技术馆二期(已闭馆)二期展厅主要由古代传统技术展厅、现代科学技术展厅、电影厅三部分组成。 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厅陈列着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成就的珍品,介绍四大发明及天文、陶瓷、建筑、青铜、冶铸、纺织、刺绣、中医中药、机械、手工艺等学科内容。并陈列有古代的火箭、战船,天文学的浑仪、简仪,设计精巧的水磨、水车、指南针等。 现代科学技术展厅包括大量现代化的,可让参观者亲自动手实践的展陈设施,展示了电磁、力学、机械、声光、信息、核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技成果。 中国科技馆的穹幕影厅我国最大的穹幕影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穹幕影厅之一。它的穹幕直径27米,银幕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470个座位。 影厅建筑按加拿大IMAX标准设计,采用日本Astrovision Dome 70mm/10P 放映系统和美国SPITZ穹形银幕。经中国电影技术研究所检测各项技术指数均优于国家标准。影厅良好的设备组合和科学的建声处理保证了一流的画面质量 和声音效果。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穹幕影厅。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厅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与环境,声、光与信息技术,能源与交通,材料与制造技术等各学科不同领域的展品500余项,并陈列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约400项。 中国科技馆新馆新馆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此外,新馆设有多间实验室、教室、科普报告厅及多功能厅。 “儿童科学乐园”展厅 “科学乐园”主题展厅特为3-10岁儿童设置,展厅面积为3800平方米,下设九个主题展区。“科学乐园”主题展厅以儿童成长需求为本,展示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科技内容,采用以游戏化、探究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鼓励儿童亲身体验、积极思考,在展览和活动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 “华夏之光”展厅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曾经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的还远播到世界各地,并与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相互激荡,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展览通过序厅、中国古代的科学探索、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体验空间五个展区,向广大观众展示华夏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 “探索与发现”展厅 在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反映宇观探索的宇宙和微观探索的物质,反映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运动、声音、光和电,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以及在人类探索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等科学内容串联起来,展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展示人类在与自然交互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使观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享受探索与发现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本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共设置8个主题展区。 “科技与生活”展厅 生活孕育了科技,科技改变了生活,科技与生活相互交融,难以分割。本主题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展览的贯穿脉络,选取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关乎衣食来源的农业、关乎自身生活的健康、关乎家庭生活的家居与住宅、关乎社会生活的信息交流与交通运输、关乎创造生活的工具与机械等,展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传播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使观众感受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恩惠,同时,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一些问题以及人们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使观众在参观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领悟。 “挑战与未来”展厅 “挑战与未来”主题展厅位于新馆4层,面积5100平方米。展厅主要展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展示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展示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使观众认识到创新是人类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引导观众对未来科技发展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依据“挑战-解决方案-未来”线索,以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引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领域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反映人类面对挑战的各种努力,以未来生活的展示体现科技引领未来的思想,并通过从挑战到未来的整体构架和连贯性展示,激励公众积极应对挑战、共创和谐未来。 据此展厅分为地球述说、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开发、太空探索、走向未来七个展区,共138件展项。绝大多数展项属于创新性、研发性展项,部分展项展示内容或展示手段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上也极为罕见。 特效影院 特效影视主要利用现代电影科技手段,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各类影视特效刺激,领略人与自然之美。中国科技馆特效影院设有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四个特效影院。 1、 动感影院 动感影院引进目前最先进的动感设备,由三组动感基座船舱式座椅平台组成,双机同时放映,5.1声道立体环绕音响,可容纳60名观众。当观众坐在六个自由度运动平台上观赏影片时,运动平台可随影片画面同步运动,模拟上下升降,使您的身体运动与影片情节相协调,仿佛乘坐宇宙飞船一样惊险刺激。动感座椅、立体图像配合一流的音响效果,您将看到巨石迎面碾来,憨态可掬的动物将头伸向面前,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过,停在鼻尖。动感影院,将带您亲身经历惊心动魄的探险旅程,给您呈现一场丰盛的的视听饕餮大宴。 2、4D影院 4D影院采用4D特效高清数字立体电影播放系统与杜比5.1声道数字环绕音响,影院可容纳198名观众。 4D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增加各种环境特效,如震动、雾、雨、雪、风、闪电、气味、气泡等。通过特效控制系统与影片中的情节进行配合,观众带上特制的偏振立体眼镜,将欣赏到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4D影院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及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使您拥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在观赏影片后仍回味无穷。 3、 巨幕影院 中国科技馆新馆巨幕影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影院之一,也是目前世界最大巨幕影院。银幕宽29.58米、高22米,可容纳632位观众,并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特别设计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让每一位观众都拥有无障碍的视觉。独特的“波状环行”进片技术使电影胶片如波浪般沿水平方向运行,画面的稳定性大大超过任何常规标准。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包含有超低音频道,超越了目前普通影院最先进的5.1声道系统。而专为影院设计的声源均衡系统,让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影院采用单机双镜头放映,当观众戴上特制的立体眼镜时,图像通过光的偏振原理,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犹如景物在眼前,有伸手可触的感觉。巨幕影院可使您真正置身于电影景观之中,感受高科技带来的科学与艺术方面的享受,其临场感是任何其它电影所无法比拟的。 4、 球幕影院 中国科技馆球幕影院同时拥有世界先进的球幕电影放映设备及天象演示节目设备,兼顾放映球幕电影和演示天象节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可容纳442位观众,并设有残疾人专用座位。影院引进世界先进的IMAX放映设备,采用30米直径的半球形银幕,银幕上电影画面的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配以六声道立体声音响效果,以超人视角的画面和逼真的环绕音响效果,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球幕影院同时配备了世界先进的光学天象仪和数字辅助投影系统。光学天象仪不仅可以演示恒星、行星等天体,还可以展现日月食、月相变化等天文现象;世界先进的数字投影系统,将以更具震撼力的场景揭示宇宙的奥秘。影院座椅整体倾斜30度,为观众营造仰望苍穹的环境。 票价票价 主展厅 1、普通票:30元/人 2、学生票:20元/人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有效证件 3、优惠票:15元/人 未成年人18岁(不含)以下,无成人陪同参观,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儿童节及寒暑假外 4、团体普通票:20元/人 5、团体学生票:15元/人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有效证件 主展厅免费人群请参考官方网站的票务信息 科学乐园展厅 1、儿童票:20元/人 2、成人票:10元/人 3、团体儿童票:15元/人 4、团体成人票:10元/人 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 1、普通票:30元/人 2、学生票:20元/人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有效证件 3、团体普通票:20元/人 4、团体学生票:15元/人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不含成人教育)凭有效证件 乘车路线328、379、419、484、628、751、836、913、运通110路洼里南口下; 425、518、630、695、949路豹房下; 466、653、758、984、985路或快速公交3线慧忠北里下; 108、124、415、417、426、538、特11路大屯南下; 地铁8号线在奥林匹克公园或森林公园南门站下。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