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 |
释义 |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由陶一桃和鲁志国编写,于2008年出版。该书内容涵盖深圳经济特区史、珠海经济特区史、汕头经济特区史、厦门经济特区史、海南经济特区史、上海浦东新区史、天津滨海新区史和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史。 基本信息作者:陶一桃 鲁志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83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9703977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丛书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 定价:120.00 图书评价全书运用翔实的历史资料,汇集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回顾阐述了中国新老经济特区的诞生、成长历程,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时30年的全过程,具有较高的文献与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陶一桃,博士、教授(博导)。 1958年生于哈尔滨,1987年考取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从师于著名学者胡寄窗,1989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调入深圳大学,曾任经济系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经济学院院长。现任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科联第五届委员;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深圳市妇联第三届执委。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评述》(2001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文化论》(2000年,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2002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深圳经济特区年谱》(2008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等。 鲁志国 博士、教授 1964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广东经济学理事。 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专著及合作完成学术著作(教材)九部;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CSSCI、新华网全文转载或索引;主持省部级高级纵向科研课题六项。 目录前言 必由之路 第一篇 深圳经济特区史 第一章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前期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概况 一 地理气候 二 自然资源 三 人文景观 四 历史沿革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 人口分布 二 经济发展 三 国民收入 四 鹏城旧貌 第三节 开放前夜的深圳 第二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初创时期 第一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 时代背景 二 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 第二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定位 一 经济转轨的试验场 二 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 示范地与辐射源 四 促进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第三节 深圳经济特区早期发展规划 一 深圳第一个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二 深圳第二个城市规划——《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 三 深圳第三个城市规划——《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 第三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奠基时期(1980-1985) 第一节 大规模的城市基本建设 一 “酵母”的由来 二 首战罗湖 三 基本建设成就 四 以地引资和以地生财的城市建设模式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形成 一 打破单一农业型产业结构 二 传统农业向创汇农业转变 三 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节 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一 实践中的改革 二 有关经济特区的理论争执 第四节 遭遇挫折 一 灿烂的光环 二 深圳的问题在哪里 三 三年时限 四 严峻形势的1985年 五 承前启后的人事变动 第四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时期之一(1986-1995) 第一节 前期开拓(1986一1990) 一 全国特区工作会议的召开 二 产业结构的变迁 三 主要改革 第二节 经历曲折(1991-1992) 一 东欧剧变与“左”倾思想 二 1992年“8·10”风波 三 邓小平同志的1992南方视察 四 南方视察冲击波 第三节 提高发展(1993-1995) 一 面临新挑战 二 调整发展战略 三 优化产业结构 四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五 实施“三点一线”战略 第五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时期之二(1996-2000) 第一节 “二次创业”的提出 第二节 走向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 一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二 绩效因素 三 潜在制约 第三节 国退民进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二 民营经济的腾飞 第六章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新时期(2001-2007) 第一节 深圳经济发展 一 经济发展阶段 二 三套马车的带动作用 第二节 2001-2003年的低迷与调适 一 新股停发带来的危机 二 2002:深圳,你被谁抛弃 三 2003:SARS冲击波 四 二线关改革 第三节 2004-2007年的重大政策调整与实施 一 农村城市化改造 二 文化产业被确定为第四支柱产业 三 中小板开锣 四 CEPA的实施与后续政策安排 五 西部通道与福田口岸的建设 第四节 寻找新定位 一 产业转移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 二 寻找新定位: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第五节 回归政务本源——关注民生问题 一 和谐深圳与效益深圳 二 最低工资标准 三 农民工社会保障 四 建立适应多数人的住房保障体系 五 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 第七章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就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 一 深圳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二篇 珠海经济特区史 第一章 创办珠海经济特区的独特时空背景 第二章 试办特区的初期:谨慎探索和艰难突破 第三章 珠海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章 珠海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探索 第三篇 汕头经济特区史 第一章 经济特区成立之前的汕头 第二章 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建(1979-1984) 第三章 汕头经济特区快速发展(1985-1995) 第四章 汕头经济特区发展遭遇挫折(1996-2000) 第五章 艰难中奋起、再创优势阶段(2001-2008) 第六章 汕头经济特区建设的总结与未来展望 第四篇 厦门经济特区史 第一章 厦门经济特区概览 第二章 经济特区成立前的厦门:1980年以前 第三章 厦门经济特区的早期建设:1981-1990年 第四章 厦门经济特区的全面发展:1991-2000年 第五章 进入新世纪的厦门经济特区:2001年以后 第六章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展望 第五篇 海南经济特区史 第六篇 上海浦东新区史 第七篇 天津滨海新区史 第八篇 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后记 …… 序言从鸦片战争开始,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力图探索出一条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一理想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中华儿女始终在苦苦探索着。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革命进步打开了新的一页,但很快又陷入军阀混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探索了一条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文摘日本等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为促进其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将大规模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制造、航天航空、光电子、新材料等产业部门作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而将纺织、制革、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扶持和发展了化学合成纤维、石油化工、汽车、钢铁、机械、家电、玩具制造等工业,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型到出口加工型的产业转换。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国际分工格局由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而使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加入比较先进的制造业的国际分工链条中来。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继续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南亚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和土地成本的增加,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下降,迫切需要寻找生产成本更加廉价的区域将部分产业或生产工序迁出,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实现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产业要素的重新配置。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当时孕育着新的变动契机。 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起点,有学者后来认为,“经济开放深层次的、基础性的、长期的动因在于国际分工、开放的、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不在于你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经济尚不发达,资金之类的要素缺乏等因素,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直接原因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①。因此融人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是启动中国对外开放首要和持久的动因。 后记编写《中国经济特区史论》的想法在五年前就有了。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市场经济体系的普遍确立,作为特殊政策产物的经济特区在很好地完成了它的最初使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试验田”的同时,其自身功能和在转型社会的定位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经济特区作为中国制度变迁的体制上的突破口,它的产生和发展的轨迹,正是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发轫与演进的轨迹。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之初作为制度变迁的一种尝试的“特殊政策”,伴随着改革的制度绩效的发生的消失,经济特区已经不再单纯地发挥着当初的“试验田”和“示范区”的功能了,它除了作为一个厚重的历史符号,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作为一个深远的精神力量,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觉醒,还将承载着更深刻的制度变革使命,并将在中国社会真正完成市场经济体系的营建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正是基于上述的想法,在记录中国经济特区产生、发展的历史时,我们把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也列入特区的行列之中。尽管从产生的形式到内在的功能它都不同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类典型的经济特区,甚至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也不相同。但是,尽管它不像上述特区那样是在一座城市,或一座城市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里率先实现市场经济,而是旨在推动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在市场规则下的逐步融合,它同样是在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完成着市场经济统一体系构建的使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