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 |
释义 | 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一个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成立于1953年10月,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的独立法人社团。学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概述分会是由任震英先生亲自倡导并于1980年创立的。二十多年来,热心生土建筑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建筑师,走遍了黄土高原、新疆、藏北 、滇北、川西、闽粤等我国主要生土建筑分布区,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地解决了窑居与生土建筑的采光、防潮、保温、通风、抗震等问题,给古老的生土建筑赋予了新的生命。 学会简介主要任务中国建筑学会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百家争鸣,倡导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积极开展活动。主要任务是: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组织重点学术课题的探讨和考察,活跃学术思想,提高学术水平;大力普及建筑科技知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为城乡建设和建筑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国外的科技团体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友好往来;开展继续教育,推动知识更新,开展技术培训和青少年科技活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和科普读物,为学术活动、科技普及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向党和政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学术交流、科技普及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科技工作者。 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在1955年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建筑师协会;1989年又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了亚洲建筑师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设有个人会员(包括会员、资深会员、名誉会员、学生会员、外籍会员)和团体会员。目前,学会拥有个人会员近万人,团体会员单位300多个。中国建筑学会委托各直属分会和地方学会发展会员,并实行属地管理。 中国建筑学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在大会闭会期间理事会是执行机构。 中国建筑学会目前设置有八个工作委员会,分别是: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教育与职业实践工作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编辑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财务工作委员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 中国建筑学会设有二十一个专业分会,名称分别为:建筑师分会、建筑施工分会、小城镇建筑分会、抗震防灾分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建筑史学分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生土建筑分会、建筑经济分会、室内设计分会、工程勘察分会、建筑结构分会、建筑材料分会、地基基础分会、建筑电气分会、暖通空调分会、建筑物理分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体育建筑分会、给水排水研究分会、工业建筑分会。 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设立有建筑学会或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与省级学会属于业务指导关系。 定期奖项中国建筑学会设立并定期评颁的奖项有:中国建筑学会与建设部共同评颁的中国建筑界的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此外,学会还设有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等一系列奖项。 出版刊物中国建筑学会及所属分会出版的学术及科普刊物有《建筑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建筑知识》、《工程勘察》、《小城镇建设》、《工程抗震》、《建筑电气》、《暖通空调》、《施工技术》、《室内设计与装修》、《建筑经济》等多种刊物。 办事机构中国建筑学会的办事机构为学会秘书处,工作部门有:综合部、学术部、国际部、会员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建筑学报》编辑部、《建筑结构学报》编辑部、《建筑知识》编辑部。 学会历史1980年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成立会议,任震英任主任委员;1981年6月在延安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1次学术讨论会,五十多人参加,提供了27份调查报告、专题论文和探讨性文章;1982年9月在巩县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2次学术讨论会,七十多人参加,提供了 53份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甘肃和宁夏印制了论文专集,甘肃、河南、陕西、宁夏、福建、山西等省区还为大会提供了50幅展品版面;1983年4月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协调会议,37人参加,传达陈云同志关于“把窑洞搞好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有关会议精神;1984年10月在乌鲁木齐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3次学术讨论会,79人参加,提供了32份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还有七百多张幻灯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会议提供了一部《中国窑洞》电视录像片;1985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国际生土建筑学术会议,174人参加,编辑了70篇论文的“论文选集”,其中中国学者的论文38篇;1986年12月在福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科研协调会议,五十多人参加,会议部署了下一阶段的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工作;1989年10在兰州召开了窑洞及生土建筑第4次学术研讨会,78人参加,以茶谷正阳先生为首的11名日本学者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建筑学会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章程》和全体代表的倡议书;从1981—1989年,仅以青木志郎先生为首的日本中国窑洞考察团曾先后7次来华考察访问,美国吉迪思·戈兰尼先生也曾先后5次来华进行窑洞建筑的研究,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还专门派出研究生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窑洞建筑;1986年9月,日本建筑学会邀请任震英先生赴东京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100周年庆典及生土建筑学术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说;1990年10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侯继尧先生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第6届“土坯90”生土建筑国际保护会议,并在大会上宣读了《生土·文化·建筑》为题的论文;1992年9月,中国建筑学会与日本建筑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中日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由侯继尧和任侠两位先生参加了会议,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论文都编入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7月窑洞及生土建筑分会正式更名为生土建筑分会,任震英任理事长;1995年9月分会副理事长侯继尧出席了在法国召开的第6届地下空间与城市设计国际会议,并担任了分会会场主席,在会议上宣读了《中国窑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开发》论文,并播放了《中国窑洞民居》电视专题片。1996年3月荆其敏先生编写的《生态家屋——世界传统民居》一书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荣获天津市优秀图书二等奖;1999年4月由杨志威和王文焰合作研究的“八五”科研课题《黄土窑洞防水技术研究总结报告》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1999年7月分会委托兰州铁道学院工程结构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以甘肃省技术标准颁发的《甘肃省黄土窑洞设计与施工规章》(试行),结束了黄土窑洞建筑没有规范可循的历史;1999年9月分会在西安举办了第8届国际城市地下空间与生土建筑学术研讨会,一百多人参加,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同时出版了会议专题论文集,会议期间,由侯继尧和王军编著的《中国窑洞》一书签名、赠书、售书,该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会议还举办了《中国黄土高原风情与聚居环境》摄影展、《延安枣园村窑居环境及住居模式》研究成果图片展和《清代窑居村落—-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窑村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的毕业设计作品展等;2000年9月在兰州召开了分会第5届代表大会暨2000年学术年会,二百多人参加,产生了第5届理事会,举办了以《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为中心论题的2000年学术交流会,征集32篇学术论文和专题报告,大会总结了20年来生土建筑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未来生土建筑研究的发展方向:“以研究生态、生土建筑的建筑形态、深层结构、文化内涵,从传统生土建筑环境中发掘可构成新建筑的‘基因’,为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建筑体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改革、创新生土建筑、节约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于2001年5月通过验收,并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学会周若祁、分会王军等完成,由该项目建造的新5代窑居“枣园新村”已在陕北广泛推广;2001年6月分会副理事长王军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主讲《黄土高原窑洞民居》;2001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直播中国》栏目现场直播陕西米脂县刘家峁姜家大院窑洞庄园,由分会副理事长侯继尧介绍中国传统窑洞民居;2001年8月香港吴恩融等4人同分会王军赴陕北、榆林、延安、淳化等地考察山地窑居和地下四合院窑居,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签订联合研究“山地窑洞人居环境”的课题;2001年10月分会组织以分会理事长李祥源为首的专家一行,赴陇东、陕北及晋西北地区进行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与生土建筑的未来》为专题的考察调研活动,经过这次调研活动,分会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政府联合,拟建“甘肃庆阳西峰生态窑居示范区”,并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甘肃工业大学搞纵向科研合作,将此示范区的规划设计纳入“黄土高原沟壑地区人居环境研究”总课题,该项目并列入《建设部2003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分会和兰州市建委承办的“生土建筑与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在兰州召开,八十多人参加,学术交流内容从整体上反映了建筑界在生土建筑及生态环境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探索理念,全方位地揭示了生土建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也反映了生土建筑工作者和新一代的青年建筑师对生土建筑的再认识、再创作和环保的责任感,标志着我国的生土建筑科研上了一个“新台阶;2002年9月分会学术年会暨福建土楼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召开,八十多人参加。 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时间::1980年12月 成立地点:兰州 挂靠单位:兰州节地节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 组 长:任震英 会 员:陈占祥 奚静达 任震英 侯继尧 连文治 邓延复 梁箴亮 王惟中 柴应龙 任志远 陈世桢 罗文豹 顾复保 曹少康 韩 孟 梁杰忠 陈炳午 林学文 金祖怡 第二届委员会成立时间:1982年9月17-21日 成立地点:河南巩县 挂靠单位:兰州节地节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 组 长:任震英 会 员:陈占祥 奚静达 任震英 侯继尧 连文治 邓延复 梁箴亮 王惟中 柴应龙 任志远 陈世桢 罗文豹 顾复保 曹少康 韩 孟 梁杰忠 陈炳午 林学文 金祖怡 第三届委员会成立时间:1989年10月 顾 问:李景昭 吴良镛 金瓯卜 陈占祥 宋春华 郑坤生 徐正忠 名誉会长:王道义 会 长:任震英 副 会 长:陈启高 侯继尧 袁肇义 毛朝屏 名誉秘书长:王胂利 秘 书 长:柴应龙 副秘书长:宋海亮 任致远 王 琈 常务理事:丁庆云 王 琈 毛朝屏 邓其生 左国保 平德仁 丘权润 任震英 任致远 邹宪荣 陈启高 宋海亮 肖克敬 阿 金 孟伯庭 郑 忱 金祖贻 范中耀 侯继尧 祝 捷 荆其敏 柴应龙 贾坤南 袁肇义 徐永凯 董学奎 渠箴亮 潘元通 霍富国 第四届委员会成立时间:1989年10月 挂靠单位:兰州节地节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 成立地点:兰州 顾 问:李景昭 吴良镛 金瓯卜 陈占祥 宋春华 郑坤生 徐正忠 名誉会长:王道义 会 长:任震英 副 会 长:陈启高 侯继尧 袁肇义 毛朝屏 名誉秘书长:王胜利 秘 书 长:柴应龙 副秘书长:宋海亮 任致远 王 琈 常务理事:丁庆云 王 琈 毛朝屏 邓其生 左国保 平德仁 丘权润 任震英 任致远 邹宪荣 陈启高 宋海亮 肖克敬 阿 金 孟伯庭 郑 忱 金祖贻 范中耀 侯继尧 祝 捷 荆其敏 柴应龙 贾坤南 袁肇义 徐永凯 董学奎 渠箴亮 潘元通 霍富国 理 事: 丁庆云 马世俊 于建生 王 琈 王国桢 王景云 王道澄 王文秀 邓延复 邓其生 毛朝屏 左国保 平德仁 丘权润 左国保 冯 珂 兰天夫 任震英 任振方 任致远 任 侠 乔 征 朱千祥 许世勋 孙继忠 芝效林 刘纯翰 阿 金 宋春旺 宋海亮 陆 涛 张为民 林 京 林 肖 祝 捷 荆其敏 荆 山 胡振瀛 侯继尧 侯 福 南映景 娄文画 赵 健 贾坤南 贾万新 钱福元 柴应龙 柴世仁 郭士凯 袁肇义 徐思淑 徐达权 徐永凯 夏 云 聂碧华 李连生 李世贵 陈启高 陈永成 陈维东 吴鸿庆 吴树华 杨志威 邹宪荣 邹增达 肖克敬 汪德果 何绍卿 郑 忱 郑明福 孟伯庭 金祖贻 张驭寰 张乃昕 张学民 张正康 张春生 张尚义 张兴忠 张 武 秦玉乾 敖运安 曹 凯 谢汉涛 黄汉伟 景子龙 董学奎 童林旭 葛少禹 温永玲 曾绍奎 渠箴亮 蒋崇佐 蔡光柏 蔡生宝 潘元通 霍富国 樊双强 第五届理事会成立时间:2000年9月 成立地点:兰州 挂靠单位:兰州节地节能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 名誉理事长:任震英 名誉理事:陈启高 荆其敏 毛朝屏 理 事 长:李祥源 副理事长:侯继尧 袁肇义 左国保 任致远 王 军 黄汉民 秘 书 长:吕 绮 副秘书长:戴志坚 曹 健 吕东军 史向红 常务理事:于长泰 方 拥 王 军 左国保 田雪红 李祥源 李合群 任致远 吕 绮 肖景文 张正康 张燕霞 陈启建 庞良成 侯继尧 南映景 袁肇义 袁大昌 曹 凯 黄汉民 董振文 理 事:于长泰 于建生 万 里 马世俊 马立斯 方 拥 王 军 王振国 王建华 王义仓 王玉麟 王学法 牛恩惠 邓延复 史向红 史应标 左国保 田雪红 石 磊 任振英 任致远 任 侠 刘京生 刘克诚 刘加平 吕 琦 吕东军 李 彦 李合群 李祥源 李冠军 李新民 李耀忠 庄永奇 朴凤兰 朱 林 朱彦鹏 米海珍 张适清 张燕霞 张 咏 张正康 张 镛 张凤兰 肖景文 吴鸿庆 沈寿贤 余雄厚 陆 涛 陈启建 郑明福 杨志威 杨 正 庞良成 屈鹏举 侯继尧 姜在灵 郭占彬 南映景 贺有利 胡明明 袁肇义 袁大昌 贾坤南 贾万新 徐建平 黄汉民 梁 文 梁彦喜 曹 健 曹 凯 常连福 谢鸿权 谢发明 韩晓莉 蒋崇佐 董振文 雷 镜 缪小龙 瞿 焰 蔡生宝 穆 钧 魏 兵 戴志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