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 |
释义 | 本书既立于电视剧的本体论,又着眼于电视剧的社会学和文化学。从技术上看,大多数家庭伦理剧文本看上去并无奇特之处,但作者从故事结构、镜头语言、对白、表演、音乐、光效等元素中去做细微的分析,找出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中蕴含的深刻审美理念,是当今视听媒介传播艺术研究中并不多见的理论阐述。 书名: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 作者:吕乐平 ISBN:10位[7811083965]13位[9787811083965] 类别:艺术理论与评论 页数:301页 定价:¥22.00元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时间:2007-8-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的分析能够深入到作品的一定层次中去,这与作者比较熟悉电视艺术实践有一定的关系。 可供家庭伦理剧研究的学术资源比较稀缺,这是做此研究的又一难题,也是一次机遇。这要考验作者的勇气和耐力,走过去就会留下一些原创的东西。看罢书稿,掩卷思之,应该说作者闯过了这一关。 作者对上述困难的克服成就了《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的主要价值,同时也由于这些难题的存在,书稿也留有一些遗憾之处,比如说作者对一些文本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充分,有些观点也值得商榷。 应该说,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对过去的成就和问题如何评价和总结?未来的创作和生产如何超越已有的成绩从而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如何将这类作品纳入国际电视文化交流和竞争的大格局中,去为民族文化传播做出努力?这些命题太需要理论的关注和参与! 作者简介吕乐平,博士,副教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研究、电视节目策划和编创工作。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广播电视概论》、《电视专题研究》、《影视艺术概论》、《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等。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中国电视》、《文艺报》等国家级杂志报纸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一些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誊全文转载。编导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栏目多部(期)。部分论文和电视作品曾分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第五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论文二等奖、右部级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等。 目录序 绪论 第一章中国家庭伦理剧概观 第一节历史分期 一、发生时期(1979-1989年) 二、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第二节 主要类别 一、家族命运 二、亲情故事 三、婚姻生活 四、老年问题 五、平民生活甘苦 第三节主要编导及其作品的审美风貌 一、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开创者 二、执著于个性风格探索的编导 第二章 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文化价值选择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新型伦理道德的建构 一、家庭伦理的本源地位 二、家庭伦理的两重性 第二节 传统伦理资源当代价值的发掘 一、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的历史渊源 二、孝与“重家”的传统观念 三、孝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 批判与修复:婚姻关系传统与现实的审视 一、对封建婚姻观念的批判 二、调整和修复当代婚姻的意向 第四节 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对民生、民本的关注 一、思想解放中凸显“重人’’理念 二、与主导文化的整合 三、对大众文化思潮的逆向回应 第五节 社会认知的迷茫 一、对婚姻和家庭的否定倾向 二、曲解婚姻与责任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第一节日常生活叙事的哲学和美学背景 一、日常生活与个体、社会的关系 二、日常生活叙事作为一种美学现象 三、从“海派电视剧”看日常生活叙事的“小”与“大” 第二节日常生活结构对电视剧叙事本体的支撑 一、日常生活的时间因素 二、日常生活的空间因素 三、家庭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三节日常生活情感的放大 一、细微情感 二、情感的层次 三、艺术本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叙事结构 第五章 中国家庭伦理剧视听元素的运用 第六章 关于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评价和前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吕乐平是我的博士生。他有着较为丰富的电视节目创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曾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在高等院校从事广播电视传媒的教学工作,是一位集电视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于一身的青年学者。《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是他最近几年的理论研究成果。 记得在他入学的第一年,当我问及他的科研打算时,他说他想搞家庭伦理剧研究,我再问他为什么研究这样的课题,他说他喜欢中国文化,并说在国产剧中家庭伦理剧是最有可能表现中国文化特点的那一种,我当时肯定了他的想法。当时家庭伦理剧在中国的荧屏上并没有太火。在他毕业答辩的那一年,荧屏上的家庭伦理剧已经遍地开花。 看完书稿,我知道他读博时的研究方向还在延伸着,他那种做学问的执著和认真的劲头依然没有改变。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他在校读博时就是那种心无旁骛、甘于把生命花费在电视剧理论研究上的人。理论研究是寂寞的,电视剧理论研究就显得更加寂寞,因为有着电视剧业界红火的比衬。当时的他不轻易回家,每天闷在狭小的宿舍里一部又一部地看家庭伦理剧,国产的、国外的他都看,并求我为他寻找那些播出年代已久远的作品的音像资料,一有机会就跟我交流他的读片体会。有一年冬天,我去他的宿舍,见到他床头边的简易书架上堆放着一摞摞的书籍,哲学的、美学的、文化的、影视的,什么都有,还有一大堆的复印资料。 后记一个理想中的家庭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变成了奢侈之物,穷毕生之力去追求它,到头来不一定能真正地拥有。正由于此,对家的拯救早已成为一场世界性的运动,比如,不只一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曾把家庭问题作为自己报告的主题,还有美国前总统的国情咨文对巩固美国家庭的呼吁。如今拯救家庭的运动依然继续,更多的媒介产品正活跃于其中,比如说电视剧。 我对家的关注是因为现在的家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其功能并非只是遮风避雨和生儿育女,在更深的意义上它应该是对人的灵魂的庇护。现代人的“失家”失的是灵魂之家,并非是洋灰水泥的宇盖。即使你有钢筋混凝土的坚固住所,但在一双锐利之目的扫视中,它有可能是四处漏风的。 我对电视剧中的家的关注是因为我看到了,正是在对家庭内容的书写方面电视剧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功能,因为电视剧用它日复一日流淌的光影和声音在为我们提供理想中的大哥、大姐和大嫂,还有数不清的严父和慈母形象,让荧屏上下融通着家的温馨。同时,电视剧艺术独特的属性也在人的不经意间显露出来。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生产和传播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至今势头不减。经过多年的创作积累,家庭伦理剧的生产已经来到了一个选择的路口,这就是如何实现阶段性超越,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这样的关键时候,我把书稿拿出来出版,以期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生产和传播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目的在于与电视剧理论界和业界同仁共谋未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良性发展。 精彩书摘2.再婚和复婚戏 离婚和再婚是有联系的现象,离婚率的升高势必带来再婚问题的增多。再婚家庭比初婚家庭带来的伦理问题还要复杂,这里不仅有双方子女如何相处,还有作继父、继母的难处,如果当事人的双方还有老人,关系就更复杂。20世纪80年代初期播出的短篇电视剧《家事》是新时期较早的一部反映再婚问题的作品,其后反映再婚内容的作品还有《再婚家庭》、《组合家庭》、《半路夫妻》、《离婚再婚》。 再婚因为会给家庭中的众多成员的命运带来变化,它所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众多。《再婚家庭》中自如雪和潘庆堂、丁士杰和林方静再婚组成的家庭给他们亲生的儿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潘庆堂的儿子潘龙宝在父亲再娶后,发现父亲不像以前那么关心他了,感情上找不到依托的他以吸毒来打发日子;丁士杰再婚后,他的女儿丁小雨也感到巨大的不适,她以早恋和出走抗拒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再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不局限在这两个家庭内部的生活和当事人自己的情感遭际,它所带来的问题蔓延向了社会,成为社会问题,这样的内容自然带来许多沉重的话题。再婚不是个别的现象,它又是人们婚姻自由和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它所产生的效果也必然含有正面的价值。这就是说再婚家庭也存在着不少成功的例证,当事人在新的家庭里找到了情感的归宿,获得了想要的幸福。《家事》中女主人公芳华再婚嫁进了赵家,她靠着自己的努力把难处理的与婆婆和小姑的关系调理得顺顺当当,也让不认自己的对方带来的儿子重新获得了母爱。《组合家庭》中当事人尽管存在着多重关系不顺的烦恼,但靠着双方的努力,这个新组合的家庭也充满了情趣和笑声。 第一节 日常生活叙事的哲学和美学背景 一、日常生活与个体、社会的关系 日常生活叙事在新时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电视剧创作中得以强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有着哲学和美学的背景。在以往的哲学研究中,日常生活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沿着这一起点出发,把研究领域扩展到文化批判、意识评判和日常生活批判。其中有的学者对日常生活领域做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乔治·卢卡契(Gy6rgy Lukacs)的《美学》 (1963)、亨利·列菲伏尔(H.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1946)、《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1968)、阿格妮丝·赫勒(A.Heller)的《日常生活》(1970)等。这些学者的观点可做如下概括: 1.关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卢卡契说:“人们的日常态度即是每个人活动的起点,又是每个人活动的终点。”①列菲伏尔说:“日常生活是一个‘平面’,它同社会的其他‘平面’相比,各有其自己的意义。在现在,日常生活的平面,要比生产场合那个平面更加突出,因为‘人’正是在这里‘被发现’和‘被创造’的。”“如果没有家庭和日常生活的改变,生产关系能够改变吗对新的社会关系的需求,导致了我所谓的最高限度的革 命。”①赫勒说:“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组合。”② 2.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卢卡契说:“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那么由这条长河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它们相互区别并相应地构成了它们特定的目标,取得了具有纯粹形式的——源于社会生活需要的——特性,通过它们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③列菲伏尔说:“上层建筑之所以成为问题,乃是由于上层建筑时时刻刻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着——乃是由于上层建筑虽然是在上层形成,却又时时刻刻楔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④赫勒认为,工作是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同时又是超越日常性的类本质的对象化的活动;道德贯穿于一切领域中;科学、艺术、哲学远离日常生活的领域。⑤ 3.日常生活与个体的关系。列菲伏尔:“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人,能最直接认识他本身的处境。正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批判,人们才能恢复一种能摆脱无形的压抑的能力和得以自我表现的能力。”①赫勒:“日常生活总是在个人的直接环境中发生并与之关联……所有与个人及其直接环境不相关联的对象化都超出了日常的阈限……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使自身对象化,我将无法以更高的形式使自己的能力对象化。”②“人的历史本身结构于无数人的日常活动之上。”③ 4.日常生活的性质和结构。卢卡契认为,日常生活在人类生活中是占有“最大部分的重要领域”,它是复杂混合的形式,充满着主体的表面动机,它无法辨认出分割开的对象化,日常生活中的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自发地符合唯物主义。④列菲伏尔:“日常生活恒常存在,并充满价值、礼仪习俗和传说。 ‘日常’一词指的是日常生活开始具有现代特色:日常作为计划的对象,它的进程受市场、等价制、销售学和广告的控制。”⑤赫勒认为,日常生活是占有自在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最典型的领域,同时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的基础。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模仿、“实用主义”的结构性特征。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