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古代青铜器 |
释义 | 青铜器简史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 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 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并非使用品。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 。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 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青铜器主要指我国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经烧制、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中国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历近15个世纪。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有价值。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周时代的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 1.工具:如小刀、钻、锥、凿等,基本上是仿石、骨工具制作的,造型很简单。 2.农具:斧、铲、鱼钩等。 3.兵器:较多如戈用于钩杀。弓形器、盔、兽头刀、雕脊刀等) 4.饮食器:仿陶器而制,如大方鼎、园鼎、还有大量成套使用的饮食器。 5.酒器:爵——铜制带足带把的酒杯,三条腿、觚、盛酒器具,尊、酒杯。 6.梳妆用具:有盥、洗手洗脸的用具。铜镜现存最有价值的铜镜是976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周代的妇好墓里的四面铜镜,共有四件,其中大型一件、中型两件,小型一件。镜面为弓形,背面有花纹。水器,有盂、罐、盆、瓢,出土数量较少。 7.车马器:即车上的装饰品,如铜铃、符。符就是符节,当时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作凭证的东西。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 8.玺印:就是印章,铸或刻在铜材料上,是权利的象征。 9.乐器:埙,古代吹奏乐器,象红薯一样,中间有眼。又如编钟,编钟是西周中后期以后出现的,这时的编钟以三枚为一组。目前最早的编钟是陕西宝鸡茹家庄所出,共三件,大小相次。以后在陕西长安也发现了三件西周的编钟。在陕西扶风县还发现了八枚一套的周末的编钟,春秋时期的编钟,由周末的八枚发展为九枚。战国时期的编种,其音域,表达能力都超过春秋。最杰出的代表是楚国一个县候叫曾乙候拥有的楚国编钟。在曾乙候墓中发现了65枚编钟,其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这套编钟的音阶俱全,可与现代乐器媲美! 个例鼎 九鼎八簋 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角 饮酒器。 斝(jia,音甲) 温酒器。 觚(gu,音姑) 饮酒器。觯(zhi,音志) 饮酒器。 兕觥(sigong,音四公) 盛酒或饮酒器。尊 盛酒器。 卣(you,音有) 盛酒器 盉(he,音和)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方彝 盛酒器。勺 取酒器。 壶 盛酒或盛水器。 盘 盛水或承接水。 匜(yi,音仪) 。 盂 盛水或盛饭的器皿。 簋(gui,音轨) 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 簠(fu, 音甫) 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 盨(xu, 音须) 盛黍, 稷,稻,粱用。 敦(dui,音对) 豆 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 爵(jiu, 音决) 饮酒器。 青铜器的纹饰青铜纹饰有两个重要的艺术法则。 1.重组变形法则我们知道青铜器上的纹饰主要是怪兽,其中最多见的也是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饕餮纹。饕餮纹是重组变形法则最集中的体现。饕餮是什么呢?《辞海》解释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礼器上多刻其头形作为装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饕餮形象不尽一致 2.人兽共生人兽共生图案的演变显示出上古观念演变的逻辑阶段。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普遍采用的纹饰是把具体形象抽象化了(如人面鱼纹),而在殷商和西周,则是人兽合一、人兽共存的图案,如前面介绍的四足尊,前足象鸟爪,后足是人头,通身则是龙和鸟的花纹。显然这就是人兽合为一体的图案。总的来看,商周时期青铜器皿上的纹饰是以怪兽为主的。不同时代的青铜器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商代的青铜器形质繁缛华丽,纹饰多兽面纹,充满了神秘、威慑的气氛。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春秋后期到战国,器形奇巧,轻灵,纹饰易于理解。秦汉时期向轻便、精巧方向发展,往往以独特的造型取胜。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简介三星堆遗址是1931年英国牧师董宜笃(V.H.Donnithorne)在广汉获悉当地农民燕道诚因车水溉田挖出石壁、玉璋、玉琮、玉壁等一大批玉石器而被发现的。根据燕氏家族提供的情况,董宜笃得到这批玉石器出土的消息时,已事隔两年,实际上,这批玉石器是1929年出土的。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已近七十年了。 三星堆的青铜器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形为其特征。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祇;以仿植物为造型特点的青铜神树,则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识。以祖先崇拜和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为主体的宗教观念,这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由素面的梯形基座和方形的平台以及立人像三部分组成。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握物献祭状。这样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映出来了。 同名书籍作 者:马承源 着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 次:1页 数:150字 数:132000 印刷时间:2008-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208069985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是上海文博名家名著之一种,详细介绍我国古代青铜器。内容包括商、周青铜器概说,介绍了青铜器的铸造,青铜的生产工具和兵器,商、周奴隶主贵族的青铜礼器,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封建社会初期的青铜器;灿烂的古代青铜器,并附有商、周青铜器形制简述。 目录一、商、周青铜器概说 (一)青铜器的铸造 (二)青铜的生产工具和兵器 (三)商、周奴隶主贵族的青铜礼器 (四)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 (五)封建社会初期的青铜器 二、灿烂的古代青铜器 (一)青铜生产工具 1.耜(商、西周) 2.耒(西周) 3.镢(商、西周) 4.锛(商、西周) 5.锸(商、西周) 6.铲(商、西周) 7.斧(商、西周、春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