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
释义 | 《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是“中国犯罪学研究30年综述丛书”之一,主要对中国犯罪被害人知识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犯罪被害人基本问题研究、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研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研究、被害人保护视野中的恢复性司法研究、暴力犯罪被害人研究等。该书的出版为我们展示了30年来我国在犯罪学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从而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作 者:张小虎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510201165 开本: 16开 定价: 40.00 元 前言简介从1978年起算,中国犯罪学的恢复重建走过了30年的艰辛历程,《中国犯罪学研究30年综述丛书》可以说是这30年历程的一种学术总结,也是一份献礼。回顾30年来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学术史,我以为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其主要标志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犯罪学的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30年前,我国的犯罪学研究是依附于刑法学的,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依附于刑法学的犯罪学,受制于法条以及规范学科的研究方法,难以开展具有社会视野的犯罪学研究。随着我国犯罪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实证的与经验的研究方法的确立,我国的犯罪学从刑法学中摆脱出来,这就为我国犯罪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犯罪学去意识形态化的努力。30年前,我国的犯罪学研究深受当时极“左”的意识形态的桎梏。例如,私有制是犯罪的总根源、犯罪是阶级斗争的表现等。这些观点形成了束缚犯罪学研究的政治教条,使犯罪学理论中充斥着意识形态的内容,极大地损害了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性。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在犯罪学理论中的去魅。犯罪学家面向社会,直面犯罪,从现实出发,展开犯罪学的理论研究,为治理犯罪提供理论依据。 三是犯罪学的国际化的融合。30年前,我国的犯罪学还具有封闭性,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犯罪学逐渐地融人世界范围内的犯罪学研究当中。例如,大量犯罪学的经典著作翻译介绍到我国来,为深入开展犯罪学研究提供了学术资源。同时,我国与外国的犯罪学机构、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尤其是我国犯罪学学会即将加入国际犯罪学学会,将使我国的犯罪学研究成为世界范围内犯罪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摘1.犯罪原因综合因素:主张犯罪原因应为各种致罪因素的综合。这一见解的特点在于:否定犯罪原因的单元因素,而强调致罪因素的多元成分;各个致罪因素总体并举或系统关联,而其具体权重与作用关系却不甚明确;核心命题①至为抽象,颇具解释广泛情形的适用效力。有的犯罪原因学说,虽然注重一定的层次划分以及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仍然强调普遍的致罪因素的全面整合,以及致罪因素宏观类别之间的作用关系,而对于有关相对基础层面的具体致罪因素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关系,并无明确的凸显。严格说来,这种犯罪原因学说仍未突破犯罪原因综合因素论的基本框架,只是将各种具体致罪因素作了总体类别的划分,并确定了其在犯罪形成过程中的相对层次地位。应当说,犯罪原因综合因素的见解的确反映了犯罪原因的客观实际,不过作为犯罪学的专业知识层面,尤其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这种见解更多地表现出其常识性的意义。 2.致罪因素简单枚举与单轨阐释:这实际上是对犯罪原因综合因素的构成与内容的具体阐释,具体又复分为:(1)横向上具体简单枚举现实存在的各种致罪因素;(2)纵向上对于某一致罪因素与犯罪的关系予以单轨阐释。综合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其中:(1)简单枚举的各种致罪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家庭、法制、人口、社会管理、打击不力等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季节、气候、社区建筑等因素;主体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心理倾向、个性特征、变态心理)、生理因素(年龄、性别、遗传);被害人因素等。不可否认,这些致罪因素的展示,开阔了犯罪原因研究具体内容与路径的理论视野。当然这种展示也仅仅限于一种理论视域,而难以由此建构犯罪原因理论的深刻命题,同时基于犯罪原因与犯罪根源、犯罪条件的差异②,上述列于犯罪原因中的某些因素,本应属于犯罪条件或者犯罪根源的范畴③。(2)单轨阐释的重要见解主要表现为:政治因素,强调阶级斗争、政治体制弊端、国家政策失误、权力缺乏制约、公职人员腐败等的致罪作用;经济因素,强调贫富差距悬殊、商品经济效应、新旧体制转轨、不同经济冲突等的致罪作用,其中不乏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必然同步或未必同步等观点;道德因素,强调社会道德冲突、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即时行乐观念、道德真空或失范等的致罪作用。 图书目录前言绪论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的近年发展与未来展望 一、犯罪学基础理论的近年发展 二、犯罪学基础理论的未来展望 第一章 犯罪学概论第一节 犯罪学界说 一、广义犯罪学 二、狭义犯罪学 第二节 犯罪学地位 一、犯罪学学科性质 二、犯罪学学科等级 第三节 犯罪学体系 一、犯罪学教科书体系 二、犯罪学学科群体系 第四节 犯罪学研究方法 一、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概念 二、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 犯罪本质与现象第一节 犯罪界定 一、犯罪概念的定位 二、犯罪的分类 第二节 犯罪本质理论 一、单层次的本质理论 二、多层次的本质理论 第三节 犯罪现象描述 一、犯罪现象的历史分期 二、犯罪现象的历史描述 第三章 犯罪原因第一节 犯罪原因的界定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 二、犯罪根源的基本含义 三、犯罪原因的特性 第二节 犯罪原因的研究层次 一、犯罪原因的单因素理论 二、犯罪原因的多因素理论 三、犯罪原因的层次系统论 第三节 犯罪原因基本因素 一、社会主义制度与犯罪 二、经济发展与犯罪 三、文化与犯罪 四、家庭环境与犯罪 五、学校社区与犯罪 六、生物因素与犯罪 七、心理因素与犯罪 八、自然环境因素与犯罪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理论 一、社会结构与犯罪 二、关键因素的致罪机制 第五节 实证犯罪学理论 一、我国实证犯罪学的发展 二、犯罪原因的实证犯罪学相关理论 第四章 犯罪预测第一节 犯罪预测的界定 一、犯罪预测的概念 二、犯罪预测的内容 三、犯罪预测的分类 四、犯罪预测的基本原理 五、犯罪预测的方法 第二节 整体犯罪预测 一、整体犯罪预测内容 二、整体犯罪预测方法 三、整体犯罪预测构成 四、整体犯罪预测实践 第三节 个体犯罪预测 一、个体犯罪预测概述 二、个体犯罪预测资料 三、个体犯罪预测方法 四、个体犯罪预测实践 第五章 犯罪控制与预防第一节 犯罪控制 一、犯罪控制的理论基础 二、犯罪控制的构成要素 三、犯罪控制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犯罪预防 一、犯罪预防的理论基础 二、犯罪预防的构成要素 三、犯罪预防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犯罪控制与预防 一、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二、犯罪控制与犯罪预防的地位 附录: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资料索引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