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 |
释义 | 概述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今天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正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向前推进,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半城市化”特征突出、城市形态和布局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约束严峻等方面的挑战。 简文正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在《中国发展报告2010》序言中指出,城市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无论就人口规模还是复杂性和艰难程度来说,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 难题报告主笔,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表示:目前城市化进程主要面临三个难题: 一、城市化带有半城市化的特征。这个“半”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主要讲人。跟人有关系的“半”,一个是农民工问题,没有完全市民化人口。第二,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是土地而不是人口,主要扮演了中国城市化“发动机”这样的角色。第三,城市化的形态和布局,呈现一种低密度化,分散化的形象。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发展报告2010》提出,要注重在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城市化进程,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 为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构想。 杨伟民:促进社会的和谐。农民工“市民化”怎么办呢? 我们提出8个字:自愿、有序、分类、统筹。基本的方式,我们认为是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要采取“人地”挂钩的机制。建立“人钱”挂钩的机制。城市化布局要构建“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解读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半城市化”特征突出、城市形态和布局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约束严峻等方面挑战。 角度该报告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在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从“十二五”时期开始,用20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这意味着要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