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电影艺术史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2月1日) 丛书名: 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 平装: 465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301068638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中国电影艺术史》为作者多年讲授中国电影艺术史的内容呈现。在体例上基本沿袭中国电影史的分期阶段,但更多强调对重要艺术潮流和现象的概要论述;在历史分期描述上也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编年史分期,而着重于重要历史阶段变迁的块状划分(前45年、中30年、后25年等);在阐述时间下限上,开放一般“历史”需要沉积的界限,适应电影艺术的当下文化现状,尽可能逼近写作之时的现实创作状况,成为可能是较少见及的容纳即时创作现象的电影史述教材;因此,一书不是一般意义的电影史,而颇含电影史论与当下创作现象的现状描述教科书,尤其是作者描述了大量的电影作品,分析细致深入,引人入胜,试图实现对百年电影的全面描述。 作者简介周星,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艺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史论、影视文化传播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等。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学术专著有:《从文学之隅到影视文化之路》、《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美育基础》、《艺术概论》、《影视文学》、《跨世纪中国电影艺术传统史评》等。 目录绪论 第一节 中国电影艺术史面对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电影美学形态流变略论 第三节 中国电影理论框架略论 上编 前45年中国电影创作(1905-1049) 第一章 萌芽与初创:初期电影的面影 第一节 史前期描述(1896-1904) 第二节 萌芽与初创期电影(1905-1921) 第二章 尝试与摸索:20年代电影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20年代中国电影基本状况 第二节 20年代中国电影时潮分析 第三节 20年代主要影业公司概况 第四节 20年代电影观念及其评价 第三章 兴盛与高潮:30年代电影艺术成就 第一节 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30年代默片的成熟 第三节 30年代有声片的繁荣 第四节 30年代经典名片分析 第四章 突变与低潮:抗战时期电影评析 第一节 时代风云与价值转换 第二节 不同地域创作状况 第三节 抗战电影评析 第五章 成熟与厚重:战后电影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战后电影总体评价 第二节 战后电影发展背景 第三节 战后电影历史价值 第四节 战后电影现代奇葩 第五节 战后喜剧出色成就 中编:中30年中国电影创作(1949-70年代末) 第六章 传统与新生: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 第一节 历史曲折与发展状况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艺术变化 第三节 第三代导演风格略述 第七章 主题与类型:新中国电影发展图式 第一节 个人成长的历史印记——时代正剧的主题指向 第二节 阶级压榨的人生命运——社会悲剧的形象图示 第三节 悲喜交加的时代征候——喜剧电影的多舛命运 第四节 情感萌芽的含羞吐露——人性母题的纯洁节制 第五节 历史画卷的壮观展示——史剧传统的电影表现 第六节 现实世界的歌舞升平——现实剧确认社会生活 第八章 混乱与矫情:“文革”时期电影创作批评 第一节 “文革”电影状况分析 第二节 “文革”电影的特异性分析 下编:后25年中国电影创作(70年代末期-至今) 特编:港台电影史略 尾声 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