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丛书名: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 平装: 252页 开本: 16开 ISBN: 7303078959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影视虽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中国影视并不是欧美影视的翻译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然而美学与艺术却有明确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视艺术输入中国的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宽厚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历史。吸收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取代我们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为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吸收必须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寻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通过异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使之焕发出更为灿烂的生机。《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旨在以中国美学为支点,观照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系作出努力。

编辑推荐

中国影视发展的历史表明:影视虽然属于典型的舶来品,但是,中国影视并不是欧美影视的翻译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因为,影视不仅仅是科技工业,也是美学与艺术。科技手段固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然而美学与艺术却有明确的民族性格。因此,影视艺术输入中国的历史,也是它逐步本土化的过程。中国影视能否在世界上拥有它应当具有的地位,关键在于中国影视是否生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宽厚的包容性。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吸收异域文化、不断创造新文化的历史。吸收是为了创造,而不是取代我们固有的文化,所以,如何吸收就成为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吸收必须以本民族的审美心理为支点,寻求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通过异域文化激活本土文化,使之焕发出更为灿烂的生机。《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旨在以中国美学为支点,观照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建立中国影视美学系作出努力。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电视剧艺术

第一节 电视剧艺术概述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电视剧艺术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视剧艺术

第四节 港台电视剧艺术

第二章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

第一节 中国电视综艺晚会

第二节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

第三章 中国电视专题文艺

第一节 电视专题文艺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视专题文艺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电视专题文艺的形态

第四节 中国电视专题文艺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

第四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特质

第五节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未来走向

第五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

第六章 中国电视动画片

第一节 电视动画片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视动画片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电视动画片的创作方式与探索

第四节 中国电视动画片的振兴之路

第七章 中国音乐电视

第一节 音乐电视概述

第二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发展

第八章 中国电视广告艺术

第一节 电视广告艺术概述

第二节 中国电视广告艺术的发展

第九章 中国电视艺术理论建设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