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释义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级主管,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主办的网站。网站从低碳经济着手,为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事业的行业企业提供良好网络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城市低碳综合水平。

一、强大背景

上级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科院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作为中央直接领导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直担负着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重任。

2009年在美国“全球智库影响力研究”发布的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亚洲最顶尖智库第一名,排名“非美国”最顶尖智库第二十五名,再次体现了其在全球智库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崭露头角的科研骨干,依靠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社科院不但承担相当数量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同时积极承担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

随着低碳课题的兴起,2010年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该标准具体分为经济低碳、社会低碳、资源低碳、环境低碳、设施低碳、低碳政策等六大类12个指标,是迄今为止我国首个最为完整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

单位主管: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是以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问题为中心,以城市改革开放、建设和管理服务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为国家正式注册的一级社团组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是1984年12月由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太原、深圳等市的市长和许涤新、刘国光、孙尚清等著名经济学家共同倡议发起,经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批示成立的。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成立20多年来,在开展城市发展问题的综合研究,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扩大中外城市之间的合作,促进城市工作者同有关专家、学者相互协调,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共同研究城市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中的新问题,以及在组织国内外城市之间的友好交流活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各城市的普遍好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和谐魅力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1985年开始主办《中国城市年鉴》和《市长参考》两种刊物,在城市及社会各界获得了良好声誉。此外,还编撰出版了大量有关城市问题的学术著作和工作。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总顾问为李铁映、陈宗兴。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为程安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有团体会员城市483个,根据章程规定,这些城市的现任市长担任城发会的理事或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还聘请了近百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邀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的常设机构、办事机构主要有:秘书处、研究咨询部、学术委员会、城市研究所、中国城市年鉴社、市长参考编辑部、城市艺术专业委员会、城市建设专业委员会等;主办的会刊有《中国城市年鉴》(中、英文版)、《市长参考》(月刊)。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咨询部是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由秘书处提议并经四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决定设立的,其性质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的办事机构,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术考察,搭建交流平台,进行咨询服务。

研究咨询部自成立至今,积极开展城市热点问题研究,特别是在促进中外城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企业)创新合作、推广中国城市的特色文化走向世界,引鉴国外优秀技术和文化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目前,研究咨询部已与国内外的众多城市政府、著名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协会、学会)以及著名企业集团、大学院校等,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进一步给会员城市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形势背景下,研究咨询部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1、依托中国社科院的国家智库资源优势,可为各城市和地区针对“城市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打造城市品牌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等课题,开展调研规划、提供数据参考(统计)、咨询策划等工作,并可为各城市和地区提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生态城镇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城市特色文化发展和国际推广”等,有关城镇发展的高端、专业、全方位的整体咨询策划服务。

2、凭借十年的中外城市国际交流合作成功经验,可为中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搭建桥梁,为中国城市(企业)进军海外,提供全程策划咨询。

同时,可甄选国际典型生态城发展案例,联手国外政府专业部门(或城市),为会员城市提供与国外低碳经济典范地区交流合作的机会,对接国际先进经验、低碳技术和项目,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城镇的低碳化发展。

3、充分发挥研究咨询部主办的网络媒体“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宣传和舆论导向职能,开展宣传公关、学术问答、政企互动等。目前可联合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等家主流媒体,为各城市地区搭建全媒体宣传平台,强化媒体宣传传播效果,形成广泛宣传攻势。可为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开展低碳经济示范城镇和地区,进行形象宣传片制作以及电视台的专题片录播等活动,帮助城市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提升形象和影响力。

4、为会员城市中的优秀文化城市创意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绿色照明)产业基地、工业产业园等做推介服务,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实地考察,为促成投资落地提供全程专业服务。

5、优选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资本运作管理专业机构、基金和证劵机构等合作,为城镇建设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项目、技术及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专业国内外上市及投融资咨询服务。

6、协助优质企业产品参选部委产品推荐目录,为中外优秀企业家与城市政府管理者搭建高端对话平台,利用多方面优势资源,帮助城市和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7、策划举办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文化发展等有关的国内外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有百位城市代表出席的城市高端专业会议,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考察,开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文化发展相关各种专业的国内外培训活动。

二、独特优势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是中国最权威专业的低碳官方门户。独家拥有483个会员城市市长、近百位著名专家学者等高端资源,携手中国贸促会等部委共同打造中国低碳会展顶级合作平台,联合国外政府投资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引资低碳城市,甄选优秀低碳技术成功落地城市。依托中国社科院国家智库开展城市和产业低碳调研、制定低碳方案。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是中国最早开展低碳研究咨询宣传推广的机构之一,独家拥有中、英、日三语频道,资讯及时迅达全球,目前已经成为低碳类互联网媒体PR值最高,搜索引擎收录最多的权威资讯平台。主要致力于为城市市长决策层提供重要信息参考咨询,是各级政府制定低碳环保决策的最佳学术工作助手。同时为关注气候变化、城市低碳的中外高端人士、城市研究管理者、城市规划设计者、集团企业总裁等提供翔实专业的低碳参考,更是服务于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城市发展、城市品牌、城市投资、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机构展示低碳成果的最佳发布平台。

(一)拥有483个会员城市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的主要会员城市及城市联络员(此处略,具体名单请参看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二)百位特邀著名专家学者(部分)

刘国光,1923年11月出生,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46年西南联大经济系本科毕业,1955年莫斯科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十二届、十三届候补委员,全国人大第八届常务委员;兼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委会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学术专长为经济学。1988年波兰科学院推选为外籍院士;2000年俄罗斯科学院授予荣誉博士; 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张卓元,1933年7月出生,男,汉族,广东梅县人,中共党员。1954 年7月中南财经学院经济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学术专长为政治经济学、价格学。1990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程津培,男,汉族,1948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灌云。化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有机化学家。1989年5月加入中国致公党,现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致公党天津市委名誉主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教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等职。

潘家华教授现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经济学)。1993年回国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环境经济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1997/98年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代表处资深项目官员和能源与环境顾问。1998-2001,赴荷兰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社会、经济、技术综合评估报告的协调、组织、写作和统纂工作。2001年10月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2005年10月,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应聘为浙江省等生态省建设活动顾问。同时担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保护母亲河顾问团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欧洲气候论坛理事。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城市化、全球变化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发表学术(会议)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大型国际综合评估报告和论文集3部。分别有一篇论文和一部专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参与撰写的一套丛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郑新立,经济学硕士,研究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

范恒山,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分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进入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要从事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后任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2006年6月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研究领域广泛,尤其是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方面造诣很深,主持或参与了一系列重要文稿的撰写,提出了许多重要政策建议。

杨朝飞,男,汉族,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1951年9月出生,河北定州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环境法学会副会长。2010年11月任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

陈淮,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现为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出版有《工业化-中国面临的挑战》等专著十余部,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主要研究领域:工业化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工业化理论与房地产经济研究者。

周天勇,1958年生,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1980年从青海省民和县考入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1984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取东北财经大学汪祥春教授博士研究生,1992年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东北财经大学期间,经济理论方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东欧经济学各流派、西方经济学;并学习了货币银行、财政税收、会计、统计、工业经济等部门经济学。1994年调入中央党校执教和从事研究至今。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咨询专家;浙江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徐嵩龄,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文化和自然遗产经济学研究工作。2009年5月16日国务院续聘徐嵩龄为国务院参事。

牛文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工作。

沈梦培,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高新科技防震减灾研究与应用工作。

石定寰,曾任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长期从事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能源交通等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技术政策研究开发、产业化以及国际合作的组织管理工作。2009年5月16日国务院续聘石定寰为国务院参事。

刘迎秋,男,北京市人。1950年8月出生河北深泽。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起评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突出贡献专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

朱铁臻,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镇江)。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城市生态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会长。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刘树成,1945年10月出生于上海,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1967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198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毕业,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经济研究》主编,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顾问。学术专长为宏观经济学。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杨圣明,山东金乡人,1939年7月13日生,从1966年至今的35年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财贸所和研究生院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顾问。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财贸经济》杂志主编。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价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本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等。1992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任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20名博士和2名博士后。1994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栋生,男,1935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市,著名区域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咨公司总经理、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副盟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10余个市(地)政府经济顾问和深圳大学等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武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特聘专家。云南财贸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兼职教授。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第二届(2005)中国发展百人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赵人伟,1933年3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57—1985年,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赵人伟研究员还曾担任过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等职务。他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且因为计划和市场问题的研究而获得1984年孙冶方经济学奖;因为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而分别获得1986年和1994年孙冶方经济学奖。自1995年以来,曾被列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张平,现任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经济所副所长,江南信托首席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资本理论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

高培勇,1959年1月出生,男,汉族,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78年至1985年,在天津财经学院财政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陈耀,经济学博士,汉族,195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研究员,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专业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产业空间组织和政府政策。研究重点:国家区域政策、区域规划、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开发区定位、资源型城市转型、大都市圈经济、西部开发战略、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以及县域经济。

董志凯,女,1944年生于上海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曾多次主持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如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常务副主编、国家重点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第二卷主编等。

曹建海,河北省永年县人,1967年12月28日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

崔大鹏,1962年生,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工学学士;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经济学博士;鹿特丹大学研究生班毕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低碳学组秘书长、研究员;东西智库信息中心主任;欧中联合商会(ECCU)中国秘书长,无锡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兼职教授。专著《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03;合编《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低碳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合著《低碳漫话》,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1世纪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学苑出版社,2006,等等。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低碳发展项目合作,国家和城市低碳发展战略与低碳转型路线图,政产学研低碳合作与创新发展模式,低碳智库、低碳资金库、低碳技术库和低碳管理库等要素资源整合创新模式等方面。

魏杰,1952年9月生于西安。曾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导,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兼任全国十三个省市的经济顾问,十五家企业经济顾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等5家学会的副会长。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1979年起至今,20余年共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本。

吕斌,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肖灼基,广东汕头人。195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大三时因品学兼优被推荐攻读研究生。现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兼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特聘顾问。获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诸多奖项。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治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

周一星,教授,江苏常州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

胡兆量,教授,男,1938年出生,浙江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兼任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长,主要贡献:完成宁夏南部山区、温州等国土与城市规划工作,获教委和省级一等奖,对地理学基本理论、中国发展规律、北京城市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布局等有系统论著,讲授经济地理学导论和中国经济地理等课程。

卫兴华,山西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人。中共党员一级教授。于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中国人民人学学报》总编辑等职;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

何伟,1926年11月12日生,河北赵县人。曾任教研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国家几个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及企业的顾问和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为进行学术交流曾到日本九州大学讲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私营企业研究会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等职。

三、重要活动:

2012年活动:

1、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主办“2012 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城市合作市长论坛”

2、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协办“2012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周”

3、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协办“2012中国国际城市智能化技术与服务大会”

4、在483个城市会员中开展央视低碳主题专题片的宣传录播活动。

2011年活动:

1、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联合中国日报网开展“2011年两会城市专家访谈全球播报活动”。

2、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协办中国贸促会“2011年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活动。

3、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协办科技部“2011国际创新和低碳发展论坛暨全球政商领袖北京峰会”。

4、受北京等城市委托完成多个和城市相关行业的课题调研任务。

5、在483个城市会员中开展央视低碳主题专题片的宣传录播活动。

四、主要服务

1、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搭建中外城市(政企)城市市长对话平台

2、联合中国贸促会等部委打造低碳相关产业国家品牌会展

3、接受社会各界委托开展课题调研、发布行业报告、携手国家级专家开展实地考察,量身制定低碳解决方案

4、邀请国外政府投资机构,世界500强企业,引资落地低碳城市、

5、携手国家级媒体赴实地开展报道宣传工作

6、甄选优秀低碳技术落地483个城市会员

7、携手全国博士后开展智库服务、

8、权威城市(区域)数据信息库、

9、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理事会会员服务

五、网站导读

第一板块:资讯服务。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自成立以来,树立了全面、客观、深入的资讯报道方针,栏目设置严谨详实,分为资讯、城市、产业、企业、社会五大板块,21个主栏目,286个分栏目,涵盖了门类齐全的低碳、环保、城市的热点话题。大量的专业资讯采集形成了完备的低碳资料库,每天及时为访问者提供最新鲜的低碳资讯,主要为城市市长决策层提供重要信息参考咨询,同时为关注气候变化、城市低碳的中外高端人士、城市研究管理者、城市规划设计者、集团企业总裁等提供翔实专业的低碳参考,是服务于城市发展、城市品牌、城市投资、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机构展示低碳成果的最佳发布平台。

第二板块:城市服务。与国内外低碳机构建立良好互动合作,发布解读国家低碳经济政策导向;开展全国城市低碳经济产业调查;组织相关产学研交流互动(产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行业技术标准等讨论);提供国际先进低碳经济参考案例和文献;为政府在城市低碳经济的规划建设出谋划策;为低碳经济建设重点工程招商引资。

第三板块:产业服务。以网络媒体为基础,联合有关报纸、广播、电视等多媒体,利用各方优势发挥影响力,为产业的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等,普及低碳知识,宣贯产业规范及产业标准,倡导产业自律性机制,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维护产业整体利益。

第四板块: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如城市低碳经济工程项目);宣传推广优秀低碳经济企业和产品;组织实施低碳产业低碳经济领域的工程示范推广;组织合作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介绍国外同业先进理念和技术;为国内外企业建立有效对话机制;帮助优秀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维护理事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

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从而增强低碳经济企业竞争力,推动低碳经济企业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产品流通等各方面能力,建立适合信息化社会竞争特点的体现未来竞争趋势的研发设计、生产体系、生产经营管理、产品流通等网络的建设,实现优化内部资源,同时更好利用外部资源。

第五板块:社会服务。第五板块:社会服务。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不仅为城市市长、企业领导等专业人士提供详实的权威资讯,而且为关注低碳生活的环保人士、NGO组织等提供丰富的低碳生活资讯。现设有低碳知识、低碳餐厅、低碳饮食、低碳酒店、低碳社区、低碳旅游、低碳家庭、低碳人物、低碳家居等栏目,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以宣贯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己任,深入实践低碳媒体的企业责任,提倡节约环保,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让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媒体职能

为城市服务

与国内外低碳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发布解读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导向;开展全国城市低碳经济产业调查;组织相关产学研交流互动;宣传报道城市在低碳经济建设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供国际先进低碳经济参考案例和文献;为政府在城市低碳经济的规划建设方面出谋划策;为低碳经济建设重点工程招商引资。

为产业服务

以网络新媒体为基础,联合权威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等媒体资源,利用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资源优势,发挥媒介的整合优势和综合影响力,开展宣传公关、学术问答、政企互动等,为行业企业的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等,普及低碳知识,宣贯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为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技术,宣传推广优秀低碳经济企业和产品;组织实施低碳产业低碳经济领域的工程示范推广;组织合作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介绍国外同行业先进理念和技术;为国内外企业建立有效对话机制;帮助优秀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维护理事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

为专业人士服务

依托中国社科院国家智库的天然资源优势,凭借优秀的智库人才以及资源数据,为城市及企业相关研究人士提供低碳环保、城市规划、生态保护、能源矿产、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信息咨询和服务;汇聚中外资源优势,致力于为城市发展研究部门、城市规划设计院、企业战略规划部、市场投资人士、投行及咨询行业专业人士等提供翔实深入的深度研究报告、行业分析报告、图表资料、竞争情报、投资情报等。

工作内容

审查

理事会理事资格审查管理,为理事会员单位提供城市项目信息和国内外技术经济信息;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申请政策及资金支持;为低碳经济领域相关企业申请政策及资金支持;开展低碳经济行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并引荐国外优秀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

宣传

宣传报道低碳经济行业优秀企业,深入宣传低碳理念,全面普及低碳知识;举办城市低碳主题论坛、展览会、产品推介及项目投融资峰会;与国内外学术权威机构合作,开展节能减排、新能源、低碳经济专业的国内外培训工作;重点推广城市低碳经济实用技术,全面开展优秀示范工程展示;组织企业赴国外进行实地考察、商务洽谈、展览展示等专业交流活动;协助企业名优产品进行国际权威认证或参加国际专业评奖活动;协助优秀专利项目申报国家专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