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志丹县
释义

志丹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全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现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200个村委会,3个社区,1114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人口密度为35.4人/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1093-1741米,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52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142天。

中文名称:志丹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陕西省延安市

下辖地区:辖6镇5乡1管理区1街道办

政府驻地:保安镇

电话区号:0911

邮政区码:717500

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

面积:3781平方公里

人口:10.6万人

人口密度:35.4人/平方公里

耕地:74.7万亩

志丹简介

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西北部,东接安塞,北邻靖边,西北与吴旗相连,西南和甘肃交界,南部与甘泉、富县毗邻。全县东西长70.01 公里,南北宽92.56公里,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其中农耕地104万亩,森林169.5万亩。全县辖6镇5乡土91个行政村12万人。

志丹县,史称保安军、保安州、保安县。1936年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而命名为志丹县。志丹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生活斗争。志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造就了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历史人物为脊梁、以自由博爱思想为源泉和以丰富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古代有刘延庆、刘光世、解元等保国名将,现代史上,以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为杰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优秀儿女,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土地革命时期,中央政府移驻县城,志丹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志丹作为革命老区,出人、出物,支援前线,为全国解放流血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沧桑巨变。

县域

志丹县地处陕西省延安地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08°11′56″~109°3′48″,北纬36°21′33″~37°11′49″之间。东部和安塞县交界,西北部与吴旗、靖边县接壤,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和甘肃省合水、华池县相连。总面积3781平方公里(1971年省政府公布数字)。县城距行署延安96公里,距省府西安500公里。

志丹行政区域的形成,从北宋起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境界随着历史变化多次伸缩。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置保安军,为下州规格的地方行政建置。其境域大于现在的县域。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及有关资料记载:保安军境西北至白于山,东南至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西界于白豹与大顺城之间(即现在的吴旗县白豹乡与华池县南梁乡之间),东到园林堡(即现在的杏河镇侯市村民委员会),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80多公里。包括现在的志丹全部、吴旗大部和靖边、甘泉、富县、甘肃省华池、合水县的部分地方。

南宋时,保安地归于金、夏。金在保安设州。吴旗镇、顺宁寨、平戎寨(今张渠)以北纳入西夏版图。东北部由顺宁寨延伸至杏子堡北,西南部仍旧,境域缩小。

元降保安州为县,西部地区(现吴旗县东南部)划入庆阳府管,境域又缩。

明县境向西延伸,北部划归榆林卫,南端划入庆阳府合水县。县域略缩。

清县境北至城北30里处。县域比明时更小。据清《保安县志略》记载:保安县境计方500余里(意为周长500余华里)。东界安塞,由县城山行过孙家岔,越闯城山,渡杏子河,川行过侯家河湾、园林驿、吕家川与安塞属之白家坬子交界90里。南仍界安塞。由县城川行至康家沟过新家崾崄,走南北圣人道(即秦直道)至安家条,与安塞属之任家窑子交界80里。东北界靖边,由杏子河过新集驿,杏子城与牛头坡,与靖边属之柴家梁子交界100里。西界甘肃安化县,由县城行经九吾山,由旦八里渡洛,沿曹家河至安化属之石佛寺交界120里。南界甘肃合水县,由县城川行过鹞子川、白沙川至杠树台,与合水属之上平镇交界150里。西北界安化,由县城川北行,入柳榆沟至老君庙河山西行越十八峁梁、出小蒜川,过金鼎山、金汤镇渡洛西至九嘴坡,与安化属之杨家渠交界150里。由金汤北行为靖边县地,中有袁家石坬、新庄科、景家坪、刘家沟门、土河沿为保安地。正南界鄜州及甘肃合水,由县城南行过三台山、羊角城至石楼台山抵青杨树坪,与鄜州属之独嘴沟,合水属之拓石川交界140里。正北界靖边,由县城川行过保娃沟门至徐家台子与靖边属之金家崖根交界30里。

今志丹县域与清保安县地域基本相同,东北部外延,西北部因置吴旗县而内缩。县境西起吴堡乡李渠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与甘肃省华池县紫坊畔乡交界;西北至金鼎乡芦子沟与吴旗县洛源乡刘砭村委会交界;北至顺宁乡桃沟村委会与靖边县红柳沟乡刺塌村交界。东起张渠乡白石峁村折向西北至寺塌湾村与靖边县红柳沟乡阎家庙村交界;东北至张渠姚沟村委会朱嘴子村与安塞县刘家河村交界;东至杏河镇侯市村委会吕川村与安塞县白家坬子村交界;东南至永宁乡任窑子村委会同柏树村与甘泉县柴关山村交界;南至永宁乡拓石川林场辖区的姜家沟、石井子沟至大刘家田碑与甘肃交界;西南至义正乡稠树梁村委会庙岔村、杜家畔村、南梁堡与甘肃华池县交界,东南沿豹子川至双塔寺入甘肃合水县境。

历史沿革

据文物管理部门在旦八镇柏叶沟、杏河镇小庄科、顺宁乡丁岔和周河等地收集的石斧、陶罐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志丹境内已有人类聚落。

夏、商、周时期(约前22世纪末~前770),为少数民族西戎及其支派犬戎所居。

春秋时(前770~476),为白狄部落居地。

战国时(前475~前221),初为西戎与晋国交界地。以洛河为界割成两块,洛河以西是西戎支派义渠戎国领土;洛河以东属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韩、赵、魏三诸侯分晋后,洛河以东属魏国范围,由上郡高奴县领辖。周显王四十年(前328),秦并吞魏上郡15县,包括本县东部地区,周赧王四十二年(272),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县地全归于秦,仍以洛河为界,洛以东属上郡高奴县,洛以西属北地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县仍分属上郡与北地郡。

西汉(206~24),东部地区属上郡高奴县,西部属北地郡归德县。

东汉(25~220),前期同西汉,灵帝中平六年(189)被匈奴占据。

三国西晋(220~317)为羌胡地。

东晋(317~420),先为赵之上郡,后为前秦之上郡,又为后秦地,赫连氏建夏后,归夏。

南北朝(420~581),北部属夏州金明郡广洛县,东南部属因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天下废郡置州,县地属延安州金明县和因城县所辖。大业三年(607),恢复郡制,改延安州为延安郡,仍辖县地。

唐武德二年(619),置永安县,属北武州。贞观二年(628),废北武州所辖诸县,并入金明县,东南部属金城县(后改为敷政县)。

咸亨年间(670~674),曾驻守禁军。

贞元十四年(798),建神策军,后改设永康镇。

五代(907~960),先为后梁,后归后唐,再属后晋,旋归后汉,最后属后周。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保安军,相当于下州规格的地方行政建置,不领县。军治在今志丹县城,属永兴军路。仁宗建炎四年(1130),保安地归于金,建置依旧。

金大定十一年(1171),废保安军置保安县,属延安府。二十二年(1132),升县为州,仍领县地,属鄜延路。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降州为县,属延安路。

明、清(1368~1911),仍为保安县,属延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废延安府,辖保县。

二十年(1931),废榆林道,置榆林道,置陕西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保安县。

1934 年2月,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小石崖成立,保安县西部的义正川、吴堡川、白豹川、脚札川等地开辟为苏区,属陕甘边范围。11月,在苏区建立赤安县苏维埃政府,属陕甘边苏维埃临时政府。

1935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陕北、陕甘二省及关中、神府二特区,本县属陕北省。1936年6月,改名为志丹县,隶属未变。1937年9月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直辖志丹县。1942年12月,陕甘宁边区分设五个分区,志丹属延属分区。1949年成立陕北行署,辖志丹县。1950年2月归延安专区(1969年改称延安地区)管辖。

1958年12月,吴起县并入志丹县。1961年9月,按合并时区域又分出吴起县。

自然地理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08°11′56″~109°3′48″,北纬36°21′23″~37°11′47″之间。东部和安塞县相接,西北部与吴起、靖边县相连,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与甘肃省合水县、华池县交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093-1741米,相对高差648米。以洛河、周河、杏子河三大水系网形成三个自然区域,称西川、中川、东川。境内沟壑纵横,梁峁密布,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但分配不均,冬季长达 189天,夏季只有9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32小时,年平均气温7.8℃,年均降水量520毫米,平均无霜期142天。

生态资源

地貌特征

曾经的志丹,植被稀疏,林草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8.5%,是全国生态脆弱、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面对群山恶水,历届志丹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石油强县、科教强县、林牧大县“两强一大”发展战略,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1999年,随着山川秀美工程的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德援造林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志丹县“构建生态大县、再造绿色家园”的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2006年以来,新一届县委、政府围绕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行了各级领导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全县上下迅速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绿色革命”,志丹山川大地的基色逐步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巨变。

地貌类型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洛、周、杏三条河流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县。地势依河川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093~1741米。西部纸坊乡的郭大梁海拔1741米,是全县最高点;西南部永宁乡的马老庄洛河出境处河床海拔1093米,是全县最低处,相对高差648米。

志丹地貌属以梁峁为主体的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由于长期的侵蚀作用,特别是水蚀切割,形成本县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地表支离破碎,梁峁密布,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基岩裸露。沟间地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0%,沟谷地占60%,其中,川台地仅占沟谷地的1.5%。山大沟深,割切深度200米。梁窄坡陡,梁顶到谷缘的背坡较平缓狭长,阳坡短而陡立。谷缘线以下黄土壁立,崩塌普遍,滑坡、泻溜也常有发生。河沟呈“V”字形。

本县地貌可划分为两大类型:

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 主要分布在迄于张渠乡东缘,经杏河镇,折纸坊乡,趋永宁乡至洛河出境处的东北至西南的广大区域。包括金鼎、吴堡、旦八、义正四乡镇的全部,张渠、顺宁、纸坊三乡的大部,杏河、永宁二乡镇的一部分,约占县境的三分之二。属白于山、子午岭的延续部分。以梁状丘陵沟壑为主,接近河流处有少量的黄土山峁。地势较高,海拔1400~1600米。梁顶较窄,梁坡宽展。尤以纸坊乡西部梁地较宽,约一二百米至四五百米。形如猪背,长度多为三四公里或数十公里。坡度一般为3~5度,至谷缘处坡度增至20~30度。植被较差,现代侵蚀急剧,水土流失严重。梁地间的冲沟、切沟下切强烈。相对切割深度达七八十米至一二百米,呈“V”字形。

黄土梁峁状丘陵沟壑区 主要分布在黄土梁状丘陵沟壑区的东部。包括张渠、顺宁、纸坊三乡的少部,侯市、周河、保安、双河四乡镇的全部,杏河、永宁二乡镇的一部分,约占县境的三分之一。海拔1300~1600米。以梁为主,梁顶间或有大型的孤立峁,靠近主分水岭处,以宽梁长梁居多,愈向沟谷,切割宽度愈大,短梁和薄梁居多。宽梁顶平坡缓,坡度小于5度。窄梁呈鱼脊形,梁坡达15~30度。梁峁形状、走向由下伏基岩特征决定。坡度多为3~5度,大至8~10度,坡折明显,坡折线下至谷缘坡度变动于10~30度。梁、峁、坡多辟为梯田。面蚀、细沟、浅沟侵蚀强烈,谷缘的冲沟、干沟、河沟深切,滑坡、泻溜、崩塌普遍。

河谷阶地 境内杏、周、洛河及其较大支流,普遍发育成冲积阶地。一级地相对高出河床3~10米,阶地堆积物下多石砾层,海拔在1093~1200米之间,面积较大而连片。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15~25米,其上部黄土覆盖的薄厚阶面相差可达一二十米,由于切深侵蚀,将二级阶地分割成条块状。本县的优良农田多集中在二级阶地上。

梁峁沟壑 分布于除河谷阶地和西南部永宁、义正两乡的土石山地外的大部分地区。海拔一般在1450~1650米之间。北部的张渠、顺宁、纸坊、金鼎等地区,以峁和短梁峁为主;中部的旦八、吴堡、双河、周河等地区以梁为主,梁顶间或有大型孤立峁,沟谷密度大,侵蚀严重,坡呈鱼脊形,地形特点比较明显。梁的走向大致是西北至东南走向或南北走向,且西北面长而平缓,东南面短而峭立。梁峁之上多耕地。

土石山地 包括子午岭北坡的永宁、义正两乡的部分地区,海拔大都在1300~1500米之间,山梁基岩裸露,岭谷交织,呈波状起伏,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好,侵蚀较弱。

主要山峰

志丹山以洛河为界,分属两大山脉。洛河以东山岭属白于山山脉南侧支脉的延伸;洛河以西属子午岭山脉的分支。山势走向由西北伸向东南,海拔1200~1741米。洛河以东山梁为洛河及其支流周河与杏子河的分水岭,洛河以西山梁为洛河与葫芦河、沮水的分水岭。大多数山梁山势挺拔峻峭,山沟相间,蜿蜒崎岖,山底部多有红色砂岩裸露,山顶狭窄,呈明显的弯曲形。横向和纵向的倾斜度为3~5度,甚至8~10度。山顶坡折以下,谷缘以上的坡面较大,相对高度不大。少数山梁顶平坡缓,多为耕地。据1981年地名普查统计,全县共有256座山,其中海拔1400米以上高山232座。

子午岭 位于县西45公里处,义正乡境内,北纬36°21′,东经108°24′~44′。西北至东南走向,境内长约34.5公里,宽10公里,平均海拔1650米,最高海拔1703米。山岭广平,林草茂密,水土流失小,盛产杨、杠、桦等木材,属国家经营。旧志所载“艾蒿岭”即此岭。

金鼎山 位于县西约60公里处,金鼎乡政府驻地。濒临洛河,位于罗坪川河与洛河交汇处的东南方,四周无依,孤立突兀。山顶有明、清时代建筑的古庙遗址。清末,西捻军余部曾在此屯兵。民国时,建为寨子,驻有民团。

永宁山 旧称石楼台山。位于县南28公里,洛河东侧,鹞子川口对岸,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岩质,山梁向洛河突出一山嘴,洛水环绕其东、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独立,峭壁飞崖,早在南宋就建为防犯固寨。共分三层,上层居之山顶,中层微微内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水供取饮,可容千人。清代和民国时期均设过县署,民国时期,县长贺耀斌题词“洛上奇峰”镌于石崖之上。1928年,志丹最早的党团支部成立于此。

三台山 位于县城南约17公里处的周河下游东侧,海拔1240米,南北走向,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0.6公里。山体全为红色砂岩,山上三峰如联珠,故名三台。顶上松柏挺拔,峰底有古代构筑的石窟寺,旁为陡崖,山路一条凿石成台阶。本地人将三台、永宁、金鼎三山称为“姊妹山”。

炮楼山 居县城东北0.5公里处,北邻城隍庙沟,海拔1400米,西麓为红石陡崖,凿石为窑。党中央在陕北时,毛泽东同志在志丹的旧居就在此地。现多居住城镇市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统治阶级防守县城的要山之一。

清代,在山顶安置一口大钟报警,故名钟楼山。1930年国民党少将高玉亭在山顶修筑一座炮楼,故改名炮楼山。

太平山 旧称太白山。位于县城西南约1公里处,隔周河相望,南北走向。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公里,海拔1219.1米,山顶梯田层层,山坡林木茂盛,底部岩石显露,是历代统治阶级防守县城的要山之一。据旧志记载:宋代前称太白山,后因其对县城起安全保卫作用,元代改名太平山,历代文人墨客题咏较多。

小石山 位于县城东2公里处,北邻炮楼山,隔河与太平山对峙,海拔1487米,面积约0.75平方公里,山顶建有电视差转台,山坡为成片绿林,志杏公路通过此山,是本县军事防护的要山之一,西麓红石陡坡,多居住市民。

马头山 位于县城约31公里处,海拔1563米,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0.7公里,山体多裸露红砂岩,山梁南高且宽,北缓并窄,南部有部分荒地,其余全被茂密的森林覆盖。1936年8月19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全国哥老会代表会议。

闯成山 位于县城东13公里处,东北一西南走向,海拔1447米,长约4公里,宽15公里。山梁山峁纵立,中间一丘离出两翼,山坡陡立,且有部分红粘土外露,山底裸露红色砂岩。山上旧筑有城。清同治年间,回汉纠纷,此城遭兵燹。

绿化模范

2000年以来,全县累计新增造林175.46万亩,其中依托重点工程造林164.08万亩,占新增造林面积的93.5%。一是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德援造林、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等国家林业重点项目,初步实现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赢目标。仅退耕还林一项,国家累计下达建设任务113.23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62.51万亩、荒山地造林 50.72万亩),涉及全县11个乡镇1个管理区,197个村委会,22023户,102950人,累计拨付到位资金6.35亿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受益 4660元。二是有效实施新农村“三化一片林”、“两线三点”绿化等省市林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身边增绿,生态和谐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08年,全县完成公路绿化3163.8公里(含油区生产道路),完成油区井场站点绿化3991个,新农村“三化一片林”建设全面推进,39个示范村绿化任务高标准完成。三是积极实施县级自主投资绿化项目。紧抓近年来县级财政相对较好的机遇,县上每年确定实施一批林业重点项目,有力推动了全县国土绿化进程,提升了志丹的对外形象。仅2006年以来,县上先后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12条绿色通道、9个明星流域、周河、杏子河2条河流护岸林建设、12个小城镇和县城“两山”绿化工程。目前,志丹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8.6%,乡镇驻地绿化覆盖率达到31.8%,机关单位和居民院落绿化意识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被省绿化委授予“全省绿化模范县”称号。

人文环境

自然特产

志丹县土地广袤、五谷适生、矿藏丰富,素有“山保安、米粮川、牛羊满山”之称,适宜于发展林牧业、新型农业和石油工业。全县现有耕地74.7万亩,人均5.6亩;有林地161.8万亩,其中天然林111.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4%,林草覆盖率68.8%;

农产品主要有羊子、杏子、豆类、荞麦、小米等,其中以谷、豆、薯为主的小杂粮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矿泉水和白土,其中石油为大宗,可供开发面积2916平方公里,探明储量约1亿吨。

境内黄土风情浓厚,有“洛上奇峰”永宁山和三台山、金鼎山等各种山寨古遗址,县城西北外围保留有古城墙,县城山脚坐落着刘志丹陵园、毛主席旧居和红军大学旧址,永宁马头山完好保留着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尊道教真人座化佛像,境内洛河蜿蜒曲折,奇峰叠出,自然风光独特,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主义教育和旅行观光的理想去处。

人力资源

志丹县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200个村委会,3个社区,1114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划代码为610625,电话区号0911。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145369人(其中农业人口112224人),比上年增加5972人。出生率11.05‰,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长率 4.96‰。全县共有行政机构48个、事业单位252个,工作人员7292名,其中有高级农艺师3名、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兽医师1名、主任医士2名、副主任医士23名、中学高级教师91名。

综合实力

经济总量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艰苦实干、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国定贫困县向西部百强县(蝉联5届,排名17位)、陕西十强县(蝉联5 届,排名第4位)的历史巨变。特别是2006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奋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强劲势头。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6.17亿元,财政总收入26.0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2.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7元。我县现为全省15个经济管理扩权县之一,获得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全省双高普九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省维稳先进县”、“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市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示点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县”。

工业经济

按照“工商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志丹县在狠抓石油龙头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支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后续的工业产业体系。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90.45亿元,较2007年增长37%。2008年永宁采油厂原油产销量达到120.73万吨,成为百万吨级的大油田。石油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达到92.4%,对经济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工业园区为基地,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步入快车道,酿酒、梳绒、豆制品加工、淀粉加工等工业企业不断壮大,成为前景广阔的后续产业。

石油工业带动有力,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加快勘探开发,加强集输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骨干地位进一步巩固。永宁采油厂新打油井 670口,产销原油120.7万吨,增长4.1%,实现销售收入33.4亿元,增长5.2%。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等加快发展,完成了双河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了企业入驻管理办法,部分企业开始入驻。完成工业总产值190.45亿元,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8.6亿元,增长37.2%。

民营经济

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工商兴县”战略,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足县情,创新发展,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使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规模、结构、效益上实现了新突破,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税收入、吸纳劳动就业、提高城乡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了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县上投资1.1亿元,在双河乡新建了志丹县工业园区,通过三年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已全面完成,今年已有6户企业开始入驻建设。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建设的24个工业园区,被省中小企业促进局批准为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园区的建成投用将会使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截止10月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总户数达4880户,其中各类企业410家,个体经营户4470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出口交货值1000万元,实现利税5.6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从2006年的4.2 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4.23%提高到2008年的6.35%,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

志丹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份,历届县委、县政府向来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连续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方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各项事业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多的崭新时期。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447元。

农村建设

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启动以来,我县按照中央 “二十字”方针和“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奠基、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县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落实、部门分工负责、乡村组织实施、群众全程参与”的运行机制,以民宅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旧村改造为主、新建和移民搬迁为辅,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村庄建设、基础配套、生态家园、素质提升、和谐村镇“六大工程”,立足县情实际,制定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总体规划》,编制了全县《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12个乡镇的《村庄总体规划》,完成了80个村310个自然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累计改建、新建、迁建自然村378个,涉及9113户39813人,已参与建设的自然村、涉及农户和受惠人口均超过全县总任务量的三分之一,分别达到34.1%、36.45%和35.4%。新农村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1.8亿元,农民自筹3.2亿元,共建成示范村57个(已通过市级考核验收9个),涉及184个村民小组,受益农民5969户24487 人。

农业产业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组成后,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充分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立了“主攻草畜业、突显棚栽业、培育林果业、做精小杂粮、拓展劳务业”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并针对每一项产业,分别提出并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扶持办法。几年来,在全县上下按照“项目化”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产业建设“22211”工程(即:到2020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到20万亩,羊子存栏20万只,生猪存栏20 万头,大棚、弓棚总量达到1万座,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以山地苹果、大棚蔬菜、白绒山羊、精品杂粮为重点的各项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成效喜人。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畜牧业“一村一品”养殖专业村142个、专业户1430个,草畜业发展的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坚持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并重,因地制宜发展棚栽业,三年新建大棚830座、弓棚3019座,总量分别达到2830座和3737座,整体效益良好。按照“山地建园、相对集中、高点起步、打造品牌”的思路,一手抓新园建设、一手抓老园管理,全面加快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各项关键生产技术,积极实施优果工程,苹果产业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三年新建果园7.83万亩,苹果总面积达到8.7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切实发挥自然条件优势,以比较效益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进和推广小杂粮新品种,不断改进旱作农业生产技术,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努力延伸小杂粮产业链条,志丹小杂粮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部分产品享誉省内外。瞄准发展主导产业和提高务工技能两个方向,按照“农民自愿、订单培训、政府补贴、一专多能”的办法,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民教育与劳动力转移,年平均有组织的输出劳务1.5万人(次)以上,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2008年达到22%。

基础设施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投入“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惠农强农投入。同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捆绑、资金整合、优势互补、各计其办”的原则,将投入农村的各项建设资金集中整合使用,使水、田、电、路、讯、沼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2006年以来,全县新修砂石路320公里,砂石路通村率达到100%;新铺乡村油路663公里,油路通村率达到84.4%;实施新农村“三化一片林”2645亩,村庄绿化率达60%;新建各类饮水工程307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面达到96%;基本农田面积达到36.2万亩,农民人均3.2亩, “全国梯田建设示范县”通过国家验收;建成沼气池10976口,农户普及率达到52%;农电通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9%;通信覆盖率达到 99%,电视覆盖率达到97%,信息入村率达到57%。

生态环境

紧盯打造生态大县、创建全县绿化模范县的目标,大力推进以林业为重点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高效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德援造林等林业重点项目,积极实施油区井场道路、乡村公路、城乡驻地、河流两岸和农村周围“五大重点区域”自主绿化工程,全县林草植被持续恢复,志丹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被省绿化委授予“全省绿化模范县”称号。截至2008年,全县各类林地达到434.9 万亩,森林覆盖率32%,林木绿化率39.7%,宜林荒山荒坡绿化率88.8%,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50万立方米。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持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效落实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各项措施,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得到积极转变。以改善人居和投资环境为出发点,高标准推进“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顺利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目标,荣获了“全国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

扶贫开发

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解决和巩固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基础配套、一步到位”的思路,遵循“政府引导、农户自愿、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严把“六道关口”(即对象确定关、新村选址关、勘察设计关、项目建设关、考核验收关、资金管理关),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工作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持贫、由单纯的资金投入到资金、技术、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综合性投入的“两个转变”。2006年以来,全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达1.24万元,先后启动建设扶贫开发重点村18个,实施移民搬迁1107户5275 人(其中白于山区750户3760人),新修、改造村级道路168.2公里,打机井19眼,建水窖483个,架设农电线路64.7公里,扶持贫困户发展大棚菜980 棚,养牛160 头,养猪2800 头,养羊2700 只,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条件得到空前发展。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开发成就显著县”。截至目前,全县剩余贫困人口2026户9318人,比2000年的8500户42100人分别减少了6474户32782人。

和谐建设

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目标,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按照“抓技能培训、搭劳务平台”的思路,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农民素质不断提升。持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有序,村务公开全面推行。农村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行,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村精神文明进一步加强,农村领域安全生产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得到充分重视,农村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

教育工作

全县共有学校111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中心小学16所、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65所、幼儿园15所(公办2所);在册教职工2029人,专任教师1376人;在校学生25845人,其中,高中3359名、职中204名、初中5525名、小学12414名、学前幼儿 4343名。

志丹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工作全局,紧扣“三年上台阶、五年跨入全市教育先进行列”的教育总体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县”,被省政府办公厅授予“陕西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区”,2008年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先进县”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志丹高级中学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标准化高中”,县第二幼儿园被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幼儿园”,志丹中学、旦八中心小学等18所学校相继被授予省、市、县“文明校园”称号。

办学条件根本改善。2005年以来,共迁址新建学校10所,扩建学校10所,增设城区学校布点4所,新增教学、实验、公寓楼39幢,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

布局调整率先完成。2003 年以来,新增学校14所,调整布局不合理的完全小学39所,压缩、撤并教学点110所,使我县中小学校数从2003年的292所锐减到现在的111所。

教育管理日趋精细。今来,先后修订完善了30多个适应改革与发展的制度。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一是建立了地方文化、黄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长效机制。二是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三是成功举办志丹县首届中小学艺术节和科技节。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高考二本以上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三本以上突破500人大关。2009年高考,志丹县二本上线人数136 人,高职以上上线人数904人,总上线率达69%。2009年中考,志丹考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市直高中录取了579人,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后勤管理全面强化。投资231.98万元,高标准配置了寄宿制学校食宿生活设施,实现了后勤设备现代化,后勤服务人文化。

免费教育全国领先。为了让全县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志丹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高中阶段“三免一奖”,政策。县财政累计投资1090万元;认真做好生源地贷款的救助服务工作,09年,发放贷款750万元;建立起了完善的贫困生救助机制,09年奖励三本以上368人,奖励金额103.4万元。同时,县政协筹措资助金额12万元,对6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 2009年教育、民政、财政共支助贫困学生323人,发放资助金237.5万元;规范实施“蛋奶工程”,2009年秋季县财政承担配套资金281.55万元,让全县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志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今天的志丹教育人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推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加快推动全县教育综合改革步伐,为志丹教育快速走向科学发展的新里程做出不懈的努力!

消费水平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上,以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扩大消费需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重点,健全机制,调整思路,凝聚合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我县商贸事业实现了新发展。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外贸出口19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129.3%,较上年增加102万美元,增长110.8%。消费市场势头良好,1至10月份,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8亿元,预计年底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过去,老百姓一身单衣穿春秋,一个背心一件裤衩穿一夏,一身棉衣穿一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如今,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挑着样买,人人打扮得年轻、漂亮、潇洒。

昔日消费情况

30年前,在农村烧火做饭,柴禾成了大问题,夏天烧麦根子,秋后烧谷茬儿、高粱茬儿,春冬两季拾柴禾。现如今,各种茬子都不用了,柴禾也不用拾了,都秸秆还田了,现在烧的是蜂窝煤,用的是煤气、电器,地里剩下的棉花柴拉回家后仅用作冬天取暖烧炕。人们把节省的时间用在做买卖上,富裕了生活,温暖了房舍。

上世纪七十年代,全村只有一部电话,一般是县、乡领导给村干部下通知或村干部往上请示用的,村民根本用不上,通信联系主要就是靠写信,邮寄时,快了三、五天,慢了十天半月。现如今,家家户户有了固定电话,手机几乎人手一部,有事儿几分钟就能说清楚,沟通方便,快捷及时。

现如今,柏油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想怎样走就怎样走,村民无论刮风下雨,想上哪儿就上哪儿。交通便利,缩小了城乡差别,增强了家乡与外界的联系,农村产品运出及时,人们赶集方便,货物交流通畅。衣食住行的变化,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小城镇是各类农产品和物资进行流通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是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我县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

目前消费状况

随着我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

小城镇是各类农产品和物资进行流通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是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我县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

随着我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对服装的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一季多衣”取代了“一衣多季”,服装业也成了如今最为多姿多彩的产业。现在,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更加强调 “绿色环保”和“保健功能”,近九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