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指示生物 |
释义 | 指示生物(biological indicator) 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某种指示特性的生物,则叫做这一环境特征的指示生物。它可分为水污染指示生物、大气污染指示生物。 1909年德国学者B·科尔克维茨和M·马松对一些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的生物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河流的不同污染带,存在着表示这一污染带特性的生物。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示生物的概念。例如水中存在着责翅目、蜉蝣目稚虫或毛翅目幼虫,水质一般比较清洁;而颤蚓类大量存在或食蚜蝇幼虫出现时,水体一般是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许多浮游生物、水生微型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幼虫、蚤和藻类对水体受到的有机物污染也具有指示作用。此外,还可利用一些生物的行为、生理生化反应等对水污染进行评价。 在陆生动植物中也有许多指示生物。一些鸟类对大气污染,特别是一氧化碳污染反应敏感。如很早以前就有人用金丝雀监测煤矿坑道中的一氧化碳。许多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也很敏感。例如地衣、苔藓植物、紫花苜蓿等对二氧化硫敏感,唐昌蒲等对氟化氰敏感,烟草对臭氧敏感。很多生长期较长、容易栽培和管理,并对大气污染反应敏感而症状明显的植物,都可作为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的选择条件 1.有足够的敏感性 2.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和足够的数量 3.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4.实验室易于繁殖和培养 5.具有丰富的生物学背景资料 6.对毒物或因子的反应能够被测定 7,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