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植物生物技术
释义

专业简介

植物生物技术是一门研究植物遗传规律、探索植物生长发育机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遗传性状、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种质的学科。植物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用生物技术手段揭示和阐明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的创新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本科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

植物生物技术(代码:070409W)属于理学大类,生物科学类。

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基本理论课程学习后,掌握对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治理方法和技能,了解有害生物可持续的控制体系,从而学会如何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的知识。该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基因组学、植物种质改良与创新、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设施园艺工程与技术、园艺植物栽培生理、园艺植物发育生理等。

专业培养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习,将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植物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扎实的数理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掌握坚实的生物学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知识;

4.具有在生物技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5.掌握植物生物技术检索、信息查询与分析的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语刊物的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植物保护等领域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设计与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也可在海关、卫生防疫部门从事植物检疫、疫情预防工作,还可在教学与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或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主要课程

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物工程学、植物生产原理、植物生长发育调节学。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070401)、生物技术(070402)、生物信息技术(070404W)、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070405W)、动植物检疫(070406W)、动物生物技术(070410W)、生物资源科学(070411S)、生物安全(070412S)、生物信息学(070403W)、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0407W)等。

开设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10248)。

图书信息

作/译者:肖尊安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ISBN:9787502567231 [十位:7502567232]

页数:286

定价:¥38.00

内容提要: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国内外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及理论假说。本书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章又自成体系,从各技术的理论基础到方法,从各技术运用的影响因子到采用的策略,使读者能比较全面地学习和了解植物生物技术。本书介绍植物生物技术时注重讨论植物生物技术的特点、应用中常见问题的参策,同时介绍了一些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策略,如转基因的表达调节等,为读者从事植物生物技术工作提供了思路。本书联合了工科院校的教师为参编作者,使本书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兼顾工科特色。本书是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的一本有益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作为植物生物技术专业的教材,主要用于综合院校、工科、农林院校相关专业专科、本科教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物生物技术发展简介

一、植物生物技术发展简史

二、植物生物技术主要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第一节 植物细胞脱分化与感受态细胞发生

一、细胞周期与脱分化

二、植物细胞脱分化的条件和特征

三、感受态细胞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决定作用

一、诱导细胞决定的信号分子

二、决定细胞的细胞特征

三、细胞决定作用发生的时期

第三节 细胞和组织分化

一、维管束组织的分化

二、导管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

三、培养基成分对维管束分化的影响

第四节 细胞全能性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变化

一、愈伤组织的驯化

二、长期培养物形态发生潜力的丧失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室的要求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 实验室设备

一、准备实验室

二、无菌操作室

三、培养室

第二节 培养基

一、无机营养

(一)大量元素

(二)微量元素

二、有机营养

(一)维生素

(二)氨基酸和酰胺

(三)碳源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生长素

(二)细胞分裂素

(三)赤霉素和脱落酸

(四)其他生长活性物质

四、凝胶剂

(一)琼脂

(二)琼脂糖

(三)Gelrite

五、培养基类型

六、培养基的配制

第三节 植物材料的表面消毒

一、消毒剂

二、外植体表面消毒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培养细胞的形态建成

第一节 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调节

一、愈伤组织的诱导

二、愈伤组织生长的调节

第二节 器官建成

一、培养细胞器官建成的特征

二、器官建成过程中培养细胞的生理变化

(一)蛋白质和核酸变化

(二)碳水化合物和呼吸变化

(三)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四)多胺水平的变化

三、诱导器官建成的特异性基因

(一)不定根发生的特异性基因

(二)不定芽发生的特异性基因

四、器官发生的假说

(一)激素学说

(二)拟分生组织学说

(三)位置效应理论

(四)胞间信息传递假说

第三节 体细胞胚胎建成

一、体细胞胚胎建成的特征

(一)形态与解剖

(二)体细胞胚胎建成的途径

(三)体细胞胚胎建成的过程

二、胚性细胞的生理变化

三、体细胞胚发生的基因表达

四、体细胞胚胎建成的假说

第四节 培养细胞形态建成的调节

一、外植体的选择

二、培养基成分

三、培养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试管苗的快速繁殖

……

第六章 培养细胞突变体的诱导和筛选

第七章 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第八章 单倍体和多倍体细胞培养

第九章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第十章 无病毒苗木培育和种质资源保存

第十一章 植物基因的克隆

第十二章 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

第十三章 DNA分子标记

第十四章 转基因植物的性状改良

第十五章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同名图书

植物生物技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书名:植物生物技术(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农林类)

ISBN:703012677

作者:谢灵玲/吴铁双/李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定价:40

页数:519

出版日期:2005-2-1

版次:

开本:B5

包装:平装

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既介绍了基本知识,也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全书共17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共7章,对离体操作的原理、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植物脱毒与快繁等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系统描述;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共6章,包括基因克隆的方法、转化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技术、转基因检测、转基因植物的遗传及安全评价等;第三部分内容为植物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应用,共4章,主要论述分子标记连锁图构建、植物基因组研究概况、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应用实例等。

本书是植物科学技术专业的教材,主要用于农林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本书也是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人员的一本有益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植物组织培养

第一章 植物离体遗传操作技术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建设

第二节 培养基配制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离体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胚器官培养

第一节 胚培养

第二节 胚珠培养

第三节 胚乳培养

第四节 离体授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

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

第二节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植物改良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

第三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第四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子检测

第五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育种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第一节 原生质体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节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

第三节 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第四节 原生质体融合

第五节 体细胞杂种核质遗传

第六节 原生质体融合与植物遗传改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单倍体细胞培养

第一节 单倍体的起源和遗传行为

第二节 获得单倍体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第三节 花药培养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花粉(小孢子)培养

第五节 从雌配子体诱导单倍体植株

第六节 单倍体细胞培养与植物育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

第一节 植物脱毒的原理

第二节 植物脱毒操作技术

第三节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植物基因工程

第八章 植物基因的克隆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基因克隆所需要的酶类

第二节 基因克隆需要的载体

第三节 植物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第四节 基因克隆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第一节 植物基因工程载体的种类和特征

第二节 根癌农杆菌Ti质粒

第三节 T-D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四节 T-DNA转移的机制

第五节 植物基因转化载体系统

第六节 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

第七节 无选择标记基因植物转化系统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遗传转化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的检测

第一节 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第二节 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转基因植物的遗传

第一节 转基因的整合位点和拷贝数对其功能表达及遗传的影响

第二节 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第三节 转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遗传传递规律

第四节 转化方法对整合的外源基因结构及遗传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转基因植物应用概况

第二节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第三节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植物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

第十四章 植物遗传标记与分子标记图谱构建

第一节 遗传标记

第二节 分子标记技术

第三节 高通量分子标记和自动化分析技术

第四节 标识间联系及标记间相互转化

第五节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第六节 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第七节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植物基因组研究

第一节 结构基因组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基因组研究

第三节 功能基因组研究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第一节 作物育种基础与环节

第二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第三节 MAS与表型选择的比较

第四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策略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应用MAS育种的研究实例

第一节 分子标记与资源评价

第二节 分子标记与亲本选配

第三节 MAS增强作物抗病性

第四节 MAS提高玉米杂种产量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1.植物生物技术 

扩展阅读:

1

http://www.youlu.net/149585

“植物生物技术”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6次
最近更新:2012-03-28
创建者:空山浮云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骏腾教育 

651953112 

0358lile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