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绢病
释义

白绢病又称菌核性根腐病

一、分布与寄主

分布我国南方各省,寄主范围很广,已知危害60多科中的200多种植物,木本植物有油茶、楸树、梓树、楠木茶、桑、樟等。发病后常引起苗木、幼树死亡。

二、症状

该病危害各种寄主的症状大致相似。树木受害后根部皮层腐烂,导致全株枯死。在潮湿条件下,受害根茎表面产生白色菌索,并延至附近的土壤中,后期病根劲表面或土壤内形成油菜籽似的圆形菌核。

三、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Gurzi),有性世代为担子菌,但很少出现,菌丝白色棉絮状或绢丝状。菌核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3毫米,平滑,有光泽,表面茶褐色,内白色。

四、发病规律

该病菌为一种根部习居菌,只能在病株残体上生活。病菌生长最适合温度为30℃。此菌很易形成菌核,菌核无休眠期,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在土壤中存活5-6年。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土壤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体,侵入植物根劲部位危害。病株菌丝可以沿土壤间隙向周围邻近植株延伸。菌核借苗木或者流水传播,高温高湿和积水有利于发病。6-9月为发病期,7-8月为发病盛期。

五、防治方法

1、注意苗圃地和植树地点的选择。

可用70%的硝基苯1千克加细土15千克拌匀,结合整地做床翻入床面表土层,进入土壤消毒。作物发病重的地方可以用禾本科植物轮作。同时注意排水,清除杂草,减少浸染源。

2、药剂防治:

挖除病株及其附近带菌土,并用石灰土壤消毒,每亩50千克。还可用0.2%升汞溶液喷洒苗木根劲部位。或用1%硫酸铜浇灌。

3、增加施肥。

不仅能促进苗木健壮而且还能促进土壤中有抵抗作用的腐生微生物繁殖来抵抗病原菌活动,或减轻发病程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2: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