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易里
释义

郑易里(1906.10—2002.4)原名郑雨笙,曾用名郑重良。玉溪市红塔区上郑井人。农学家,科技情报专家。中国电脑汉字形码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早期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和出版工作。主编的《英华大词典》经再版修订后,发行100多万册,是一部影响面广的英汉翻译工具书。主编《苏联农业科学》、《农业科学译报》等。在国内最早开始汉字形码研究,对计算机在科技信息领域的应用起了先导和推动作用。主持的《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字根通用码》被命名为“郑码”,获全国科技信息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文名:郑易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6年10月3日

职业:农学家 科技情报专家

毕业院校:东京工业大学

代表作品:《字根通用码》

籍贯:云南省玉溪县

生平简介

家庭背景

郑易里,原名郑雨笙,1906年10月3日生于云南省玉溪县。父亲是一个由雇农起家的小地主,生有7个儿子,郑易里最小,但非常聪颖。幼年的郑易里是在放牛、种豆、打杂工和断断续续的读私塾中渡过的。大字不识的父亲吃苦耐劳,刚强独断,与温和厚道的母亲形成两个极端,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易里自小身体瘦弱,却很有个性和主见,8岁那年他便在家里带头嚷闹,剪掉了脑袋后面长长的小辫子。1920年,郑家家境渐渐好转,当时正在昆明教书的二哥便把他带到昆明,并将没有小学学历的郑易里先送到一位英国穷教师办的英语补习班学习,待他进私立成德中学一年级时,早已熟知那个叫格列弗的孩子和漂流孤岛上的鲁滨逊了。

参加共产党 接受革命思想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在知识界的蓬勃开展以及书本所展示的新天地,使年轻的郑易里更加感到封建宗法家庭的压抑和苦闷。6个哥哥除一个早年亡故外都先后经商做着大小不等的买卖,只有郑易里一路读书。192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预科,并在同学李鑫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员王德三领导的进步团体新滇社,接受了革命思想。

抱“实业救国”思想

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大学常常停课,学潮不断,一些有进步思想的教授和学生都先后跑到了当时的革命高潮中心广州,而始终抱着“实业救国”思想的郑易里却在二哥郑一斋的资助下,1927年东渡日本,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后改名东京工业大学)学习纺织。1928年济南惨案使郑易里实业救国的梦想破灭。他满腔悲愤回到祖国,在上海参加了反日大同盟,并于同年12月由李子白介绍在云南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由于叛徒出卖,云南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郑易里辗转到了上海,并常与艾思奇以及黄洛峰、聂耳等思想进步的青年聚会。当时,刚刚从封建愚昧文化的桎梏下冲杀出来的中国青年,对西方哲学思想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都市里却横行着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冒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好友的聚谈中,郑易里萌发了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想法。20世纪30年代,他与好友一起翻译出版了《新哲学大纲》、《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等马列著作。

工作

多年的编译工作使郑易里体会到需要一本适用的英汉词典,从20世纪40年代起他便同曹成修一起合编《英华大词典》,经过近10年的宵衣旰食,搜集整理和参阅了不计其数的文献资料,《英华大词典》于1950年底出版。这本词典前后印刷了几十次,发行100多万册,哺育了两代新中国的海内外英语学子。

推动农业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郑易里来到北京,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前身)做编审工作,主编《苏联农业科学》和《农业科学译报》等农业科技刊物,编辑审校了大量前苏联和世界先进农业科技译文,把国外的最新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政策介绍给中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年轻的共和国的农业科技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64年郑易里出任第四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随着世界信息事业的发展,计算机开始进入中国,几乎是同时,郑易里开始了计算机中文处理的研究,并于1970年创制出“二码”即“字根说”。1971年中国农林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成立后,郑易里调入情报研究所检索室进行计算机汉字输入研究,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于1985年12月“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终于通过鉴定,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在农业科技文献的建库工作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工作经历

1936-1937年 任读书生活出版社董事。

1937-1942年 主持读书生活出版社上海分社工作。

1950-1951年 在北京三联书店总编部工作。

1952-1971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苏联农业科学》及《农业科学译报》主编。

1971-1987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主持汉字编码课题研究。

1986年 被聘为研究员。

1987年11月 离休。

科学成就

《资本论》中译本的问世

1933年郑易里与艾思奇开始从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合译《辩证唯物论》条目。为冲破反动派的文化围剿,1936年该书以《新哲学大纲》为书名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很受进步青年的欢迎,但一发行便遭到当局的查禁。同年11月读书生活出版社社长李公朴因“七君子”事件被捕后,出版社的“书发不出去,账收不回来”,经济与业务发生困难,出版社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这时,作为同乡和留日同学的艾思奇便找郑易里商量,郑易里当即从他二哥那里借款3000银元支持了出版社,并出任出版社的秘密董事,同时,郑易里和艾思奇又邀请地下党员黄洛峰担任出版社经理,使读书生活出版社转危为安,在白色恐怖中保住了这个“小小的文化堡垒”。在以后的困难时刻,郑易里又多次筹款资助出版社渡过难关。

《新哲学大纲》出版后,郑易里便同艾思奇、黄洛峰着手另一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翻译出版工作。商定由郭大力翻译,郑易里筹措资金并审校。他再次向其二哥求助,同情革命的二哥明知有借无还,还是一口应承,先后拿出7万银元作为出书经费。1937年8月,《资本论》第一卷刚刚译完,日本侵略军便攻打上海,形势非常危急。读书生活出版社为了保存出版力量,由经理黄洛峰带着青年同志和出版社的大部分家业转移到汉口,艾思奇去了延安,郑易里留守在沦陷的上海,负责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工作。为了保证《资本论》的翻译出版,郭大力回到赣州老家继续翻译,郑易里在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一边提防着反动当局的查抄,维持着分社的正常工作,一边对照日文版的《资本论》审校译稿。郭大力译好一部分就寄往上海一部分,郑易里便即刻整理审校一部分,并把稿费寄给译者。为了解决纸型和重要资料的存放问题,郑易里还腾出自家的一间阁楼作出版社的秘密库房。

1938年8月,《资本论》中译本终于在中国问世了。然而,迫于当时上海的形势,《资本论》无法在上海大量印发,郑易里便亲自带着全套纸型,从上海辗转到越南的海防,从海防到昆明,再从昆明乘汽车到贵阳,最后由贵阳抵达抗日大后方重庆。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副主席非常关注并亲自过问在重庆印刷《资本论》的经过。那个时期,延安能看到和学习用的《资本论》就是几经周折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印发的。在第一版《资本论》译后的跋中曾这样写道:“最后,我们应当感谢郑易里先生,他不仅是这个译本出版的促成者和执行者,而且曾细密为这个译本担任校正的工作。”

送给撒切尔夫人的礼物:《英华大词典》

1985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共同声明,回国时,她带着一份中国政府赠送的礼物:《英华大词典》。撒切尔夫人当然不会知道这本装帧精美的大词典,是当年郑易里靠手工作业的土方法编写出来的。

早在1942年郑易里便开始了编写《英华大词典》的准备工作。不料刚刚开始,一直都在经济上接济他,感情上与他最亲密的二哥,不幸在昆明被美军的吉普车撞死了。没有想到的是,同家人一起料理完二哥的后事,侄子郑瑞之像其父一样,拿出3000元美金对郑易里说:“拿去出词典吧”。回到上海,郑易里便在自家的客厅里摆开吃饭的大圆桌,请来校对者四五人,又请来合编者曹成修,大家围桌而坐,开始了蚂蚁啃骨头般的编写工作。他们把找来的原版词典一页页拆开,分别把英文词条贴在白纸上,再在白纸上编写上相应的中文词条。需要增补单词和词汇时,就剪开加贴。就这样一页页地编写、修改,直到1946年10 月大词典的初稿总算编纂完成了。1946年底开始排版校对,于1950年在北京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名义出版发行,受到用户的欢迎和好评。但出版十几年后,郑易里感到它已经跟不上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变化,需要全面修订。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郑易里只能悄悄地独自修改,除了应付大会、小会和田间劳动外,他每天都在清晨4点起床,补充修改大词典。他的手边总是带着那部词典,遇到新的词汇或需要修改的词条,便随时按词序写进词典中,整整10年没有间断,那部词典的每一页上几乎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和补充。1977年商务印书馆考虑到社会需要,向郑易里提出承担再版这部经过修改更为完善的《英华大词典》。1985年一部新的《英华大词典》终于在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了。这部词典不仅包括了政治、经济、科技、生活等各方面的词汇,甚至还能查到美国的常用俚语。这就是撒切尔夫人手中拿到的那部精美的大词典,也是在诸多翻译工作者和英语学生手中的一部颇受赞誉的工具书,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克服语言障碍,愿与世界沟通、追求发展与进取的决心和毅力。

打破计算机中文处理“瓶颈”的“郑码”

“汉字进入计算机,曾经是汉语现代化的瓶颈,多少人为此对汉字发生莫名其妙的憎恶”。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处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必须解决把平面文字(汉字)变成线性传输的问题,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早在1929年,年仅23岁的郑易里就对祖国的方块文字产生了研究兴趣,他曾给上海《申报》投书,提出汉字六笔画(点、横、直、斜、弯、纽)说,引起一些汉字学家的关注。1950年首版的《英华大词典》的中文索引中,郑易里就正式采用了“六笔查字法”,即用数字1~6作为汉字6种基本笔画的代码的一种简易查字法,这种查字法为汉字人工检索闯出了一条新路。此后,对汉字结构和笔画的研究便倾注了郑易里越来越多的精力和心血。

1964年,郑易里为邮电科学院设计了“四码汉字”,并撰写了《汉字四拼字码和打字》一文,目的是想彻底改革中文电报技术,但却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被安排在田间劳动的郑易里并没有放弃他追求的理想,几夜辗转难眠,鼓起勇气向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革委会负责人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为了“使中国落后的编译工作能及时和当代高速机具的创制与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向前飞跃发展”,要尽快恢复中文处理技术的研究。然而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革委会负责人并没有这个打算。

20世纪7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国家组织了攻克计算机中文处理的“748”工程,郑易里得以参加这项信息领域的国家战略,并提出了“笔画—字根—整字—词语”的序列,这是中国第一个按字型特征编码的完整体系。随后,郑易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专职从事计算机中文处理研究。这时,郑易里已感到研究电脑编码输入技术不懂电脑是无法深入探索的。于是,已年近70岁的他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那时,市面上的电脑书籍还很少,全凭查阅原版外文资料,同时还要进行反复的近似枯燥的试验。1981年郑易里主持了“汉字字型信息26键输入编码”研究课题,撰写出《从人查字到机器查字》的论文。这篇论文成为整个中文输入的理论基础,后来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汉字字型编码都源于郑易里的这一“字根说”。

这期间,郑易里对前来求教的王永民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的编码方案,并在王永民的邀请下多次到河南省南阳市向王永民传授、辅导汉字研究成果和科学理论。王永民在学习郑易里的编码方案基础上,创立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王永民曾在《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一书中深情地写道:“郑易里先生曾4次亲临南阳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的‘汉字层次分解编码方法’即参考了郑老关于汉字研究的科学理论,郑老创造的‘一笔查字法’和《从人查字到机器查字》等著作,为我们研究和建立字型编码方案提供了汉字研究的重要参考。”

20世纪80年代后,郑易里主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课题小组,经过“中农9号汉字26键拆根输入码方案”、“中农10号汉字字型信息输入码方案”、“ZN54电脑汉字26键拆根输入码方案”和“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的多次研究修改,不断完善和提高了计算机中文处理技术。1985年12 月,“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终于通过了国家鉴定。它可以盲打,操作简便,使电脑能够潇洒地用汉字进行一切智力开发。专家认为:该方案拆字理论严谨,取码规则简明,并且一贯到底,字根排列规律性强,具有易学、易记、易用和输入速度快等优点,在国内外同类编码方案中具有领先水平。并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成就

这一研究成果获奖后,即刻为全国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办了数期中文输入学习班,为电子计算机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打开了一条顺畅的渠道。同时,圆满完成了“中国农业科学叙词表”12万条的建库录入工作,和“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600余万字的中文输入。

继续修改

然而,当时已80岁的郑易里仍不满足,他说这个编码方案还要修改。1987年离休以后,他同女儿郑珑合作进行了“字根通用码”的研究,以更科学、更完善的标准加以改进。经过3年的努力,1990年11月,这一研究通过了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和中国专利技术转让公司的技术鉴定,并命名为“郑码”。1992 年4月,“郑码”系统建成比《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还要多的“大型汉字数据库”;同年,第三次海峡两岸汉字输入比赛,使用“郑码”的内地选手一举夺得简体字和繁体字两项冠军;1994年在第22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郑码”被授予金奖;1995年,韩国要独立将5000万汉字的《大藏经》制成光盘,从诸多的汉字输入法中,选中了“郑码”,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录入;1996年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向“郑码”颁发了全国科技信息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论著

1 郑易里,艾思奇译。新哲学大纲。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

2 郑易里译。资本论的文学结构。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

3 郑易里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三联书店,1950

4 郑易里编译。英华大词典。北京:三联书店,1951

5 郑易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