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政治周报 |
释义 | 政治周报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16开期刊,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的中央级机关报,毛泽东等人筹办并任第一任主编,自第五期起由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接任主编。该报主要刊载国民党中央和广东革命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报告,知名人士的专稿,部分新闻报道材料,辟有《反攻》专栏,刊发短小犀利的时评,注重用事实说话。 成立始末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建立。1926年6月北伐前夕,国民党出版的报刊有近百种,其中大部分是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国民党机关报刊名义出版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政治周报》就是当时较有影响的报刊之一。 1925年12月5日《政治周报》创刊于广州。毛泽东兼任该报主编。毛泽东撰写了发刊词《〈政治周报〉发刊理由》。《政治周报》主要是为了反对以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而创办的。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国民党右派更加嚣张。11月,他们在北京西山举行会议,另立中央,通过一系列反共决议。对此毛泽东在《发刊理由》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政治周报》的责任。这里所指的反革命宣传主要就是西山会议派的宣传。 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向导》、《新青年》等刊物,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言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是《政治周报》在这场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先后由毛泽东、沈雁冰、张秋人等著名共产党人担任主编、副主编,不仅有许多著名共产党人为之撰稿,而且由于它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刊物,它刊登国民党各种正式会议文件,刊登何香凝等著名国民党左派人士的报告,同时还刊登广东国民党政府的一些头面人物的文章和报告,这就使它在北伐战争前夕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影响十分广泛,成为进一步巩固国共合作,反对国共分裂的重要舆论阵地。 由于毛泽东同志兼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政治周报》从第五期起,先后交由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主持编辑。1926年5月,蒋介石看到自己的势力渐厚,便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限制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由此在国民党中央担任部长职务的共产党员被迫离职,毛泽东同志也辞去了代理宣传部长的职务。 1926年6月5日《政治周报》亦随即停刊。它共发行了14期,每期发行4万份,在当时是发行量较大的刊物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