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政府投资 |
释义 |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是由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构成的。 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简介投资取决的因素与政府投资相对应的非政府投资则是指由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投资。 在一个社会中,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究竟多大,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一般而言,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非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非政府投资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小,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在欠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非政府投资所占比重较小。政府 投资的原则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弥补市场失效的原则 二、维护市场配置功能的原则 三、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原则 政府投资的职能四大方面政府投资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手段,在社会投资和资源配置中起重要宏观导向作用。政府投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协调全社会的重大投资比例关系,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政府投资职能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均衡社会投资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政府投资量不占据主要地位,但对社会投资总量的均衡能起到调节作用。当社会投资量呈扩张势头、通货膨胀趋势严重时,政府投资主体通过减少投资量,缓解投资膨胀。当经济不景气、社会投资低迷时,政府投资主体采取增加投资量的途径,扩大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二)政府投资对调节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确定产业发展次序,投资的基本方向是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优先发展的产业,特别是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对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并不显著的产业予以重点扶持,这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协调投资比例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已不是惟一的投资主体,即使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及其他重要产业也需要鼓励社会投资的介入,但政府投资起到了一种先导和示范作用,它通过运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手段(如投资补贴、投资抵免、投资贷款贴息等),引导全社会投资更多地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领域。 (三)为社会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的环境好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公用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及软环境建设,有相当部分是无法实现商品化经营或商品化程度很低,即不能实现投资经济活动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因此这方面的投资是政府投资主体的义务和责任,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 (四)支持地区内国家重点项目时建设。政府投资从资金、移民搬迁、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保障,承担区域内公益性项目投资,集中力量投资于基础项目和支柱产业的项目,同时通过各项政策和经济手段,推动资产的重组,进行存量调整。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成为投资的基本主体。 政府投资的范围1.政府投资要严格限制在公共领域,包括公益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并允许企业集团、实力较强的私营企业对有盈利能力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进行投资。政府投资要进一步划分为公共事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并实行不同的投资管理模式。政府投资项目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经营管理,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和风险约束机制得到落实。同时,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变分散管理为必要的集中管理,弱化部门利益,堵塞管理漏洞,壮大政府投资实力。建立政府投资的项目评估审议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促进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广泛引入竞争机制,大力推进规范的招标承包制度。 2.创建公共财政支出框架,调整支出结构,确定支出范围。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扶持农牧业生产和扶贫,搞好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职能回归,压缩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财政资金坚决退出生产性和竞争性领域。理顺财政职能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财政对企业扶持仅限于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补助、剥离企业中的社会事业机构等。在完成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按照“公益”标准确定事业单位类别,区别情况安排资金。 3.政府投资对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要积极推动产业化经营,改变目前基础设施项目主要由政府“一家抬”局面,减轻财政负担。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如轨道交通、收费公路、自来水厂、燃气、热力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政府要采取招标方式选择投资企业,政府赋予投资企业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对中标的投资者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和BTO(建设--转让--经营)等多种建设方式。 4.要合理安排投资布局,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投资布局即政府投资在各地区的分配比例关系,是政府投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极不平衡,合理安排布局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调节生产力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而且也是调节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 政府投资的评价成本效益分析基本知识所谓的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将投资中可能发生的成本与效益归纳起来:利用数量分析方法来计算成本和效益的比值,从而判断该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两大方面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学习中,主要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种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 1、净现值法 2、现值指数法 3、内含报酬率法 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一般而言,如果投资项目是不可分割的,则应采用净现值法;如果投资项目是可分割的,则应采用现值指数法,优先采用现值指数高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可以用于再投资时,则可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二、贴现率的选择 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时,我们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这一因素,即把未来的成本和效益按一定的折扣变为现在的价值,这个折扣率就是贴现率。贴现率的大小对投资项目的取舍具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 贴现率越低,越有利于期限长的投资项目, 反之,贴现率越高,则短期投资项目就更有利。 过高的贴现率会使一些有效率的项目因此而被否定; 过低的贴现率会使政府的投资计划受到过分的鼓励,私人投资相对减少,其结果是扭曲了社会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 贴现率的选择贴现率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 1、社会机会成本 2、政府借款利率 3、社会时间偏好率 4、私人投资报酬率 [编辑] 政府投资分析中的成本和效益的范围及衡量由于政府投资的社会性特点,在政府投资项目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中存在许多与私人项目分析不同的突出特点,下面是两个特别重要的概念: 一、无形成本和无形效益 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不仅有直接的、有形的,也有间接的无形的不易衡量的成本和效益,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许多解决方法,其中常常使用的有: (1) 通过政治程序,经由社会抉择来加以确定; (2) 间接的估计方法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间接估计法中的时间估值问题: 在许多无形成本和效益中,时间估值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许多项目的成本和效益都体现在时间的节约或增加方面。比如,交通的改善可使人们节约时间,节约的时间价值可以用货币来估计,方法是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工作或休闲,分析这些时间的工作或休闲带来的价值,即等于时间数量乘以时间单价。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一般可以使用小时工资来表示时间单价。 在现实经济中,有时工资率(时间单价)并不能正确反映休闲时间的价值,这时可用边际效益的概念来表示工作与休闲抉择的无差异效用。用式子表示如下: MBl = w + MBw 其中:MBl为休闲时间的边际效益 w为工资率 MBw为工作的边际效益(为负数) 显然,MBl < w,即休闲时间的边际效益小于工资率。则可定义: Vc = MBl - MBc = w + MBw - MBc 其中:Vc为表示交通时间缩短带来的效益 MBc为运输时间的边际效益(为负数) 从式中可以看出,如果MBc > MBw,则Vc < w,其含义是单位交通时间的缩短带来的效益会小于单位时间的工资水平。至于Vc是介于0至w之间的哪一点,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求得。 除了时间的估值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需要估值的无形成本和效益,如生命价值的估计,中间产品效益的估值等,这些估计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估计,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二、影子价格 影子价格是指经过调整后的市场价格,是真正的社会价格,反映了社会成本的大小。 [编辑] 政府投资中公平与效率的考虑尽管在投资项目评价中应用广泛,但单纯的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投资评价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主要强调经济效率本身,对公共投资项目的利益与成本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的分配问题重视不足。 然而,作为政府投资,它不可能不考虑分配方面的效应。对政府而言,维护社会公平同样重要。政府必须在一项政府投资决策时考虑经济效率,又要考虑经济公平。 因此,人们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分析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率及经济公平问题,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 基本规则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形成了一些基本规则,作为对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进行取舍的基本标准: 一、先规定一个最低水平的经济效率,然后再依照经济公平的考虑加以选择; 二、先规定一个最低水平的所得分配,然后再依照经济效率原则来选择; 三、求出明确显示效率与公平两个目标的偏好函数,以便决定选择次序,即通过求出效率与公平两者效益之和最大值,从而进行项目的取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