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谊书院 |
释义 | 正谊书院的前身为“正谊书局”,地址设在福州新美里(今福州黄巷),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所创立。书局创立期间还算有所成就,共计刻成书籍五百二十五卷,总名为《正谊堂全书》。后由当时的镇闽将军英桂接受沈葆桢、杨庆琛建议,改制为正谊书院,院址选在福州骆舍铺(今东街口原省图书馆旧址)。 正谊书院创立于清同治九年(1870),取汉代大儒董仲舒之语“正其谊不谋其利”的意思。该书院后与凤池书院合并,改名为全闽大学堂。现在也被追认为福州一中前身。 简介福州正谊书院,前身为正谊书局,闽浙总督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所创立。书局以校、刊理学总集为主要任务,选举人和五贡(拔贡、优贡,副贡、恩贡、岁贡)百人入局工作,月发津贴银五两,中间寄托“养士”、“劝学”之意旨。共计刻成书籍五百二十五卷,定名为《正谊堂全书》。 机构发展后来地方绅士杨庆深、沈葆桢联函镇闽将军英挂,请求改书局为书院,专教十郡的举人、贡生。时兼署总督的英柱接受他们的建议,决定购买骆舍铺(现东街省立图书馆旧址)民房改建书院,到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书院建成。取汉儒董仲舒语“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意,又因书院由正谊书局演化而成,所以定院名为“正谊书院”。书院经费除以正谊书局原有经费为基础外,另拨一笔官帑补充。 正谊书院建筑朴素大方,院大门上有一块字径盈尺青石刻的横匾,上镌“正谊书院”四个大字,是当时闽籍书法家郑世恭所书,该匾额现还嵌于福建省图书馆后进正门上,另一复制原大青石匾嵌干福州一中校园碑廊上。书院有大讲堂,而无学舍,后进五间排全座为山长住宅、右边有大客厅一座,中悬首任山长林鸿年所撰并书的对联:“客皆当代要津,到此地只谈风月”;“我本昔年都讲,愿诸生共筮云雷”以易经久“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谓有才以经世人书院每年二月上旬开始招考,投考资格以举人和五贡为限,不收卷资,不许冒名顶替,每年报考约四、五百人。每年二月十五日以前,由总督、巡抚亲临书院(初在贡院)主持元考。经评定甲乙后,录取内课(超等)十五名,每名给膏火银四两;外课(特等)八十五名,每名给膏火银三两;附课(一等)一百名,不给膏火(原定内外课名额统共只有一百名。)书院规定每年从元考录取后开课,十二月初二散学。散学时总督、巡抚亲临参加散学仪式,学员要穿冠服随班行礼。 学院规定书院规定每月考课两次,初二为师课,十六日为官课。师课由山长主持,课题以制艺和试帖诗为主。官、师各课,考列在一、二十名之内的,都另有奖赏。 正谊书院首任山长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状元林鸿年,曾任云南巡抚。太平军初起时,袭云南边境,鸿年初次闻警,便弃城而逃,所以被劾去官。回籍后,充正谊书院山长。虽然他常以“状元”二字梗于胸中,脾睨一切,但在书院主讲十九年,还是造就了很多人才。士子中如叶大焯、陈宝深、林纤、陈衍、吴增棋等皆是当时待出人才。所以正谊书院对于晚清文学界起了推进的积极作用。 现在地址今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陕西交通技术学校的前身就是正谊书院。 宿州正谊书院简介在宿州治内,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知州赵霖创建,原名培菁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州周天爵集资扩建,更名为正谊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办为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官立正谊中学堂.民国时期办中学,农校,职校.解放后办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1966年中学迁南门外新址,原址改为行署机关办公处所. 陕西泾阳县正谊书院简介正谊书院,位于陕西泾阳县。清光绪七年(1881年)三原知县焦云龙就原贺瑞麟讲学地创修。建门堂各5楹,房舍10余间,土窑10多间。 历史背景陕西巡抚冯誉骥题“正谊书院”匾。门人刘升之捐银2000两,发商生息,以为常年之修脯资。焦亲为主讲洛、闽义理之学。焦积书数千卷,又刊程朱遗书。焦氏殁,其门人值年经理院务。戊戌变法后,关中、宏道书院均改学堂,“味经”、“崇实”俱废,唯“正谊”犹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