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征战清朝 |
释义 | 本片侧重于军事领域,审视这段对中国现代依旧影响深远的王朝兴替的历史。明朝的灭亡和清军入关是一件影响世界发展的大事。 中文名:征战清朝 制片地区:中国 导演:何钰烽 上映时间:2007年7月 对白语言:普通话 又名:征战清朝之从努尔哈赤到康熙 征战清朝导演: 何钰烽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国语 上映日期: 2007年7月 又名: 征战清朝之从努尔哈赤到康熙 全新视角的历史再现,放眼世界的胜败离合,鲜活有力的音画史诗,跌宕壮阔的兴亡哀歌! 崇祯皇帝的死讯居然出现在当时巴黎的报纸上。明末我们对于西方刚刚开启了认识的大门,明末的士大夫们和西方传教士的交流是自由而有成效的。然而这一切都被后来的战乱和清代更为严厉的专制体制打断…… 一部全面介绍明清战争更替的作品,却无法得到允许在主流媒体播放,只能以光盘形式和观众见面。 作为导演心中充满了遗憾,这里把解说词贴出供网友参考。 随着近期国学热的兴起,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对现代中国影响最深的明清史,更是成为其中的热点。一部历时两年,历经团队心血的纪录片——《征战清朝》应运而生。片中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明清朝代兴替的战争,以世界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了战争背后的胜败因素,以强有力的镜头,以全方位的角度展现了这场世界转折时期的火器和冷兵器的战争,以跌宕起伏的结构安排讲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兴亡哀歌。 明清的王朝兴替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崇祯皇帝的死讯出现在当时巴黎的报纸上。明末文人刚刚开启的认识西方的大门,又被后来的战乱和清代更为严厉的专制打断。 片中侧重于军事领域,比如分析了先进的火器装备的明军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原始的女真铁骑打败,同时将西方人同阿拉伯骑兵的战争中的战术与之对比,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为什么西方人赢了而明军却输了。 另外对李自成起义和明朝的灭亡也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为什么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不退守北京而是带兵西逃,为什么清军没有马上追击。新的视角会让观众有了新的认识。 本片历时多年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次同观众见面,特别是将中国战争放在世界战争的舞台上分析,较之传统的中国历史视角的讲述方式必定会让观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一集 后金的崛起公元1592年,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指挥二十万水陆军队偷渡朝鲜海峡,日军很快攻下釜山、王京等地直逼平壤,当时的朝鲜国王急向明朝求救。明朝认为日本侵略朝鲜意在进一步侵占中国,决定派兵援朝,此后中朝与日方进行了一场长达7年的战争,直到1598年日本被完全赶出朝鲜,战争以中朝军队的完胜告终。 明朝的援朝战争,前后持续了七年,数十万人战死他乡,政府也“糜饷数百万”,这使得明朝对东北部女真贵族的控制有所放松。一个女真部落就此崛起。 1593年女真建州部一举打败了海西女真,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征战后,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于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国号大金,努尔哈赤还为自己的家族创设了一个新的姓氏――“爱新觉罗。”“爱新” 意思是“金”。“觉罗” 的意思是“族”。表示自己的家族传承了宋代的金国之意。这个政权史称 “后金”。随着努尔哈赤实力的增强,开始有意与明朝对抗。1618年努尔哈赤率领诸贝勒大臣,举行祭天仪式,以“七大恨”焚香告天,誓师反明。所谓“七大恨”实际上是后金的战征动员令,七大恨主要指明朝欺凌女真太甚,女真人已不堪忍受,以此表示自己出师的正义性。 在誓师后,努尔哈赤决定攻取抚顺,向明朝挑战,抚顺是明朝防卫建州女真的前沿重镇,守将李永芳与努尔哈赤素有往来。努尔哈赤假称要与抚顺开市交易,命后金兵丁装扮商贩入城,然后突然袭击,占领抚顺,守将李永芳投降。全城军民论为俘虏,后金驻军抚顺五日分配俘虏,然后拆毁城市而返。 在二十多年的统一女真的战争之后,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有了丰富的战术和战斗经验,加之女真人的半游牧半渔猎生产生活方式,民众皆善于骑马射箭,使其在冷兵器时代具有了非常强大的战斗能力。 虽然明代火枪、火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由于技术还不成熟,传统的骑兵和手持长矛弓弩的步兵依然是战场上的主力。 自公元五世纪当马蹬被发明后,骑兵的威力有了重大的飞跃。由于马镫的出现士兵骑在马上有了稳固的依托,就能手持长矛,利用战马奔驰而产力的强大冲击力刺向敌人。这种冲击力不仅体现在单兵战斗力上,也体现在骑兵极强的突破能力和心理震慑作用。 想象一匹高速奔驰的战马迎面而来,步兵要毫不退缩地迎击必须要有很大的勇气的和严明的纪律。正因为这种冲击力,骑兵在马蹬发明后渐渐成为冷兵器时代的主力兵种,主宰了世界近千年的战争。 这种势头到十三世纪时达到了颠峰,蒙古草原上的铁木真和他的子孙们,率领他的蒙古铁骑征服了东到朝鲜西到匈牙利的广大区域。蒙古铁骑一度兵临维也纳城下,并打败德国和奥地利的联合军团。蒙古人的武功,正是得益于这个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具有的战略优势,不仅体现在骑兵具有的强大冲击力上,还在于其巨大的战略机动性上。古代蒙古人吃牛羊肉住蒙古包,牛羊可以就地宰杀,这样在长途作战时就不需押运粮草等等艰难的后勤保障,加之骑兵行军速度和投入战斗辙出战斗的速度都较步兵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在冷兵器时代,步兵为主的军队要战胜以骑兵为主的军队是非常不容易的。 欧洲人后来这样描述蒙古骑兵的战术:成吉思汗的勇猛的士兵们在马上作战。蒙古军队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人多势众。他们快速运动的骑兵部队如潮水般席卷过主要由步兵构成的敌军部队侧翼,敌军士兵往往要撤退到设防的城市中才能保全性命。食品和饮水供应被切断后,蒙古人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 蒙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迂回包抄战术,以一定数量的骑兵以正面队形与敌人接战,而主力部队适时包抄到敌人的后侧,前后夹击,或给以分割包围。这种战术也在战争中屡屡奏效。直到火器得到初步发展后,骑兵的优势才得到抑制。 明朝军队非常注重火器的装备和训练,正是凭借火器和其它战斗器械的优势,明朝才得以勉强将蒙古残余势力限制在长城以北! 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则完全反映了骑兵的这种战略优势。由于骑兵具有极强的战略机动性和突击能力。所以往往得以决定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突然发难后,明朝朝野震动,决定发兵征伐,出兵前明朝向努尔哈赤提出,努尔哈赤只要释放被掳略人口,就可以继往不纠,后金非但不放人,还提出明朝给予银两布帛等无理要求,决心与明开战。 明朝决定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统帅杜松、刘铤、马林,李如柏四部。杨镐主持谋划。对于征讨努尔哈赤,杨镐提出了所谓“分进合击”的战略布置。 全军分为四路,西路由杜松率领,由西面攻打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北路由马林为主将向南攻赫图阿拉的北面,南部分为两路,一路为中南路为辽东总兵李如柏主持进攻赫图阿拉南面,一路为侧南路由主将刘铤率领从东南方出发,攻打赫图阿拉动东面。各部分别进军,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四面合围后金。 杨镐的战略,在根本上就存在着巨大的错误和漏洞,这是因为与农耕社会不同,后金处于半渔猎半游牧的社会形态,城市在其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不大,后金占抚顺后曾毁城而去,就很说明问题。杨镐指挥的明军即使真的拿下赫图阿拉也难说取得胜利,后金完全可以在明军大部辙退时给予打击。所以打仗最首先的目标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领一座毫无战略价值的孤城。 1619年初,明军开始北上,各路军队以事先约定的时间向赫图阿拉进军。努尔哈赤在同各部头领们商议时决定,采用抚顺降将李永芳“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发挥后金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而明军由于军纪不整,进军速度快慢全然不同,给后金军以足够的时间差,来完成这种战略机动。 努尔哈赤决定首先吃掉西路进军最快的杜松部。杜松是长期在边寨与蒙古兵作战的将领,此人有勇无谋又不识文字,不知谋略。出兵时,杜松以为凭着自己的勇猛必将生擒努尔哈赤。 后金以五百人防守南路明军,余部全军向西在萨尔浒截击杜松。杜松兵力约为2万,而努尔哈赤以6旗兵力4万多人集中攻击杜松,努尔哈赤先在明军行军路过的苏子河上游筑坝拦水,在杜松军队渡河时突然放水,明军伤亡惨重。接下来杜松在萨尔浒布设方阵,明军立营结阵施放火器,一时间,枪、炮齐发,后金士兵血肉横飞,努尔哈赤调集骑兵集中于一点拼死冲锋,骑兵的速度,使其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之后,可以到达步兵阵地,而一旦到达敌方阵地,敌方的火抢手和弓箭兵由于缺乏保护必然被冲散,在骑兵冲散方阵后,明军很快就溃不成军。 必须指出的是后金旗铁骑虽然勇猛,但并非不可战胜,实际上这一个问题在明初时就大致得到解决,那就是多兵种的协同作战。特别是注重火器的作用。 明太祖朱元璋在反元的战争中就非常注重火炮的使用。后来明成祖朱棣还创建了专门装备枪炮的新兵种--神机营。该营曾多次随皇帝朱棣出征,为平定北疆立下了赫赫战功。 朱棣还亲自总结了炮兵同步兵、骑兵协同作战的新战术;因此,明军作战时,炮步协同,布阵时“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首以铳摧其锋,继以骑冲其坚”,就是先用火器挫败敌人的冲锋,然后再用骑兵冲击对方的战法。这种战法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从宋末元初开始,中国就有筒形发射式火器,称之为火铳,但是性能并不是很高。明朝军队非常注重火器的装备和训练,正是凭借火器和其它战斗器械的优势,明朝才得以勉强将蒙古残余势力限制在长城以北。 1548年,明军在收复被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的日本人及枪枝。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火枪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造出了比西洋更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即——鸟枪。 早期火枪的准确性很差,所以火枪的核心优势正是整齐划一的轮番齐射。当时的欧洲发展出一套,火枪的轮射战术,荷兰人意识到枪手的循环编队可以重复形成连续不断的弹雨。这个措施克服了前装式滑膛枪的根本弱点--火绳枪复杂的操作步骤,因为当一个步兵队形摆成一系列的横队时,第一排可以一齐开枪,然后退下重新装弹,由别的横队重复他们的动作,这就产生了连续不断的杀伤性弹雨。 但这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后果,首先,由于火枪手无法近战格斗,当敌人冲锋时火枪手不可避免地被推向面对面厮杀的恐惧中,所以在每个战士身上都要求有杰出的勇气、技巧和纪律。第二,它将重点放在了整个战术单位的能力上,要求它们在完成排枪的必要动作时既要迅速快捷又要整齐划一。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是练习。军队不得不训练开火、反向行进、装弹和统一行动。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杰弗理-帕克在书中写道:只有两大文明发明了步兵操练:中国和欧洲,而且都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在北中国和希腊这里的北中国应当指当时的秦国,第二次是在16世纪末。此期代表人物--中华帝国的戚继光和荷兰共和国拿骚的莫里斯都明确主张恢复传统做法。在西方国家,行军和队列训练成为军队生活一个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明朝在16世纪剿灭倭寇的战争时期,著名将领戚继光,也发展出更为完善的步兵协调作战的方法。戚继光强调步兵的整齐划一和多兵种协同作战。这种战法后来也被戚继光用于同北部的蒙古骑兵作战。戚继光出任蓟州总兵不到3年,蒙古头领俺答汗就放弃了入关骚扰掳掠的政策,立誓不再入犯,而且承诺约束所有的部落不得入犯。 戚继光调任蓟辽总兵,有一次在大雨中向全军训活,惟独他从南方带来的3000名军士能几个小时屹立不动,如同没有下雨一样。由于明朝政治的腐败以及僵化的体制,后来戚继光在穷困潦倒中死去。这种传统也没有被保留下来。萨尔浒的明军如果是一支训来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后金的骑兵本来是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的。 萨尔浒失败后明军余部退往吉林崖,双方再次展开激战,杜松奋勇当先,双方一度又展开拉据战,关键时刻,努尔哈赤的骑兵在明军后方完成包抄,前后夹击,明军大溃,杜松力战而死。 接下来努尔哈赤,疾速转向北路马林军,夜里马林得到战报,杜松败亡。天亮时,后金军队已经赶到。努氏以优势的兵力很快全歼马林部明军。紧接着,努尔哈赤以间谍假扮杜松部兵士引侧南路刘綎进入预设的包围圈,但是双方接战后,刘綎以火枪,火炮齐射,后金军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战斗从上午持续到了晚间。后金反复冲锋都被明军击退,明军火药弓箭用尽内外断决。后金得以近战,刘铤力战,面中一刀,仍手刃数十人而死。余部被全歼。 杨镐得知杜松马林败北后杨镐急令刘綎回师,但此时刘綎已经被围,只有李如柏得以回师。萨尔浒之战以明军完败告终。明朝经过近一年的备战,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结果丧师辱国。 明军的失败原因是由很多战略上和战术上的失策构成,但是跟本的原因是政治的腐败。而政治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认人为亲,用人不当。杨镐的战略在出征前就受到朝廷中有识之士的抨击,杨镐是为官三十多年,善于官场周旋之道,而不善用兵。当年援朝之战,就曾率兵出战,结果被倭兵大败,举朝唾骂,差点被正法。但就是这样一个善于为官,不善打仗的庸碌之辈,却名正言顺地当上了辽东战事的总指挥 明军历来重火器,虽然这些火器威力有限,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也没有取得绝对优势,但也可以保一方平安。但政治和军事的腐败,则不可避免的导致战争的失败。 萨尔浒的失败,使明朝有识之士得到机会,推举有实际才能的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1619年,萨尔浒之战的第二年,熊廷弼自北京走到山海关时,就得知关外的杏山,铁岭失陷,而到达辽阳后,呈现在眼前的则是一幅残破凋敝的画面。官兵士气低落畏战怕战,人民逃亡,更有甚者,户部竟然3个月不给粮饷,战马活活饿死,一派凋敝景象。 熊廷弼首先采取措施稳定局势,第一,将弃城逃回的将领斩首,第二,积极筹措粮饷,召集逃亡民众。第三,修整器械,缮治城地。第四,激励士气,任命熟悉当地事务的本地人充任军官。这些措施使得辽东形势得以初步稳定。 在局势得到控制之后,熊廷弼向朝廷提出了应对后金的战略方针,熊廷弼首先提出后金军队有很大机动性,很难一时攻灭,宜采用坚壁清野使其无所掳略空耗军力的策略,再者在军事上以火炮等兵器挫败敌人的精锐,等敌人疲惫之时再以奇兵攻其不备。熊廷弼的战略主要为,注重防守,不轻易与后金野战,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后金铁骑的冲击,使其无所收获。另外熊廷弼提出在关外各镇设以重兵驻守,相互联络,并保护海运。再以小股部队袭击后金后方,使其疲于奔命。 在熊廷弼的主持下,辽东形势一度好转,后金屡屡受挫,短短一年形势就开始向有利于明朝的方向发展,然而此时的明朝却突然发生了一场难以预料的政治风暴。 第二集袁崇焕的胜利正当后金在辽东受挫,局势向有利于明朝的方向发展之时,明神宗万历突然病死,长子朱常洛继位,史称光宗,这位光宗,光宗即位后由纵欲过度,身体不适,在服用太监崔文升进现的药物后腹泻不止,内阁首辅方从哲举荐李可灼献有所谓奇效的红丸一颗,光宗初服尚可,服第二丸后便昏睡过去,次日竟突然死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宫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光宗死后其长子朱由校继位,史称熹宗,年号“天启”。中国封建社会每当皇帝死后,皇权更替之时,必当带来一场权力再分配的风波,宗室大臣无不争相争夺有利于己的权势地位。到了明代后期这种争夺也愈发激烈,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空前尖锐。“红丸案”正是这种内部斗争的外在表现。 在这场政治风波中,熊廷弼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辽东形势稍有好转,熊廷弼辽东经略的职位也就成为争夺的对象,由于熊廷弼为人耿直不徇私情得罪了一批官员,这些官员相互联络上书弹劾诬告熊廷弼。熊廷弼被迫上疏为自己辨解。皇帝派人调查,回来后结论居然是“有功有罪”。熊廷弼抗辨道: 现在朝堂议论,全都不懂军事,上次出征冬春之际,说冰雪已化,朝廷用兵财力消耗巨大,要求杨镐贸然出征,到了兵败,却无人再敢复言出征,等到我收拾残局,稍有安定,就哄然而起要求我出战。自辽东战事开始以来,听从那些朝臣的指挥,何尝有过一次胜利?疆场事,当听疆场吏自为之,何必群相指点,空有扰乱之心。如不听从则群起攻之? 熊廷弼的抗辨很显然主旨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意。但这种想法也封建社会是很难为体制所允许的。不久熊廷弼被迫辞官归乡,朝廷以袁应泰为经略,薛国用为巡抚。与当初熊廷弼上任时不同,此时朝廷安排两名大员,意在安排二人互相牵制。袁应泰虽然为官还算清正,但不懂军事,宽纵军纪,更妄自轻敌,计划攻取抚顺。 此时的后金,虽然实力大为增强,人口大量增加,但适逢辽东大旱,加之熊廷弼实行的坚壁清野的政策,女真平民有很多不得不四处乞讨。努尔哈赤为了摆脱经济困境,不得不领兵外出掳略,但由于熊廷弼防守严密无机可乘,努尔哈赤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恰在此时熊廷弼的离职,为后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不失时机,发动攻打沈阳的战斗。努尔哈赤决定首先攻占奉集堡,以扫除沈阳的外围保垒。明守将李秉诚,得知八旗来攻的消息,没有象以往熊廷弼时的战略那样,凭城坚守,而是率领3000骑兵出城6里迎敌。结果与后金四旗兵力约2万人马相遇,后金占有绝对的数量和质量优势,明兵大败。 接下来努尔哈赤准备攻取沈阳,明守将贺世贤帅领一万士兵和一部分收降的女真士兵,进驻沈阳,沈阳城池坚固,城外挖有深沟,同时还挖有陷阱等工事。 后金军到沈阳城下,并未敢于贸然发起进攻。后金先以轻骑诱敌,守将贺世贤出城迎击,结果被八旗骑兵合围,虽力战,但难以招架,只得且战且退,等到了沈阳西门,贺本人也已身中四箭,部下劝其退向辽阳,贺说“我为大将,不能保住城池,有何面目去见经略,力战而死。城上士兵连发火炮,但后金已攻到了城下开始挖土填沟,由于主将战死,士兵慌乱发炮过于频繁,结果炮身过热放药即喷,使火炮失去作用,八旗兵士乘机拥过濠沟,急攻城下,关键时刻,袁应泰召降的女真士兵,突然反戈,砍断吊桥绳索,八旗兵拥入沈阳陷落。 沈阳失陷之后几天,努尔哈赤就集结兵力进攻辽阳。辽阳在明代是辽东的首府,辽阳城池坚固,规模几倍于沈阳。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八日,后金军开始向辽阳城挺进。明辽东经略袁应泰与巡按御史张铨组织13万人守城,以辽阳城西北武靖门一带的太子河为屏障,堵截后金兵渡河,并引太子河水灌满护城河,在城外环列火炮。努尔哈赤回避强攻硬拼,十九日,佯装率兵进攻山海关,进攻京师。袁应泰未能识破努尔哈赤之计,派大兵追击努尔哈赤。金兵铁骑回击,野战中明军大败。当晚,后金兵逼近辽阳城,以左右两翼分别进攻西、东城。次日,袁应泰出东城牵制金军,在东山攻打金军,野战中袁应泰再次惨败。迫不得已,袁应泰退守城内,亲自督战,打算奋死守城,可为时已晚,这时城内乱作一团,后金间谍乘机点燃火药库和军用粮草,守军溃乱,努尔哈赤乘机人城。袁应泰与张铨虽在东城继续顽强抵抗,但终未能扭转战局,袁应泰在东城镇远楼自焚,张铨回到衙门被俘,不屈而死。明朝辽东的统治中心辽阳城的失陷,是明朝在辽东的最大损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