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钩藤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白钩藤 种拉丁名: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 种别名 :无柄果钩藤 科中文名: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属中文名:钩藤属 属拉丁名:Uncaria 国内分布:产于广西和云南。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尼泊尔、越南北部及老挝。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Fl. Ind. ed. Carey 2: 128. 1824] 中国植物志:71(1):250 植物形态小枝四棱柱形,节上有毛;叶腋有钩状变态枝,钩长1.5~2.5cm,幼时被毛,老时光滑。单叶对生,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矩圆形,基部短尖或钝,上面光滑,下面稍带粉白色。头状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总花梗中部或中部以下着生4~6枚苞片;花5数,花冠白色或淡黄色,仅裂片外面被绢毛。蒴果纺锤形。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用途药用部位:带钩茎枝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 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昡晕,感冒夹凉,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除上述正品钩藤外,尚有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hissuta Havil.,华钩藤U. sinensis Havil.,(U. membranifolis How)以及无柄果钩藤U. sessilifructus Roxb.等的带钩茎枝也常一并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