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释义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拥有长达136.4公里的边境线和国家级一类陆路口岸。

概况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由地方、两个国有农牧场和三个林场组成,全乡辖10个自然村屯。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边境线长136.4公里,辖区总面积435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5%,其中:森林面积有282万亩,草原面积有40万亩,耕地面积有335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098万立方米。经“五普”统计全乡总人口4072人,以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古族、达斡尔族、土家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回族、满族、朝鲜族10个民族构成民族乡,其中:俄罗斯族人口177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2%。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地处多山丘陵区盆地较狭窄,地理形态为南北狭长,南北最长处为185公里,东西最宽达55公里。气温带属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之间。土壤结构以棕色针叶林土和黑钙土为主。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自然资源丰富,较为突出的有野生浆果、越桔、笃斯越桔、水葡萄、草莓等十多种。金矿储量大、成色好、开采历史长。室韦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现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俄罗斯族家庭游、口岸游、风光游。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原始的自然风光是吸引人们夏季旅游的好去处。

经济

经济资源

室韦乡一产经济资源全部隶属于驻地国有农牧场和林场,在额尔古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室韦乡积极协调和配合驻地企业发展。为全力支持呼伦贝尔雀巢分公司在额尔古纳的发展,室韦乡积极扶持地方群众发展奶牛养殖业,取得了企业、群众和政府“多赢”的良好效果,实现2007年畜牧业总收入达750多万元,提高全乡人均纯收入约2390元。并争取兴边富民扶持较少民族发展资金上百万元,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业,基本解决了全乡部分贫困群众的生计难问题。到2007年实现一产收入达3092万元,稳定了一产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解决室韦乡产业单一化严重,市场狭隘的问题,室韦乡本着“以一产收入开发二产,以二产收入反哺一产”的发展原则,以林产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特色民族产品加工为主,扩展发展二产经济。先后引进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10家、民族特色产品企业4家,配合6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企业推进黄金、铁和铜等多金属矿产业,同时积极协助山东鲁能集团和辽宁西洋集团成功竞得了俄罗斯别列索夫铁矿开采权。如今二产经济发展框架基本搭建,为“十一五”期间“工业强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CTV全国魅力名镇”

室韦乡充分发挥区位、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发展以特色旅游业为主的三产经济。2005年室韦乡获得了“CCTV全国魅力名镇”殊荣,扩大了自治区、呼伦贝尔和额尔古纳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感召力,为室韦乡旅游经济发展树立了黄金招牌。室韦乡积极争取较少民族发展资金200多万元,打造“蒙兀室韦,天骄故里”、“华俄后裔,民族奇葩” 和“寻梦临江”等黄金品牌,开发了“俄罗斯族家庭旅游”、自然风光游、骑马游、自驾车游、俄罗斯族民俗馆、民俗演艺厅等特色旅游产品。2007年室韦乡接待国内外游客5万余人,旅游收入约170万元,实现近三年按150%的比例大幅增长。旅游经济的发展,使经营家庭游的67家俄罗斯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部分家庭实现了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有力推进了民族地区整体脱贫进程。

在上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室韦乡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惠民政策资金2.3亿元,市级财政配套1.1亿元,全部用于完善室韦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并实施了室韦乡所有村屯“一村一品”新农村发展规划,完成了拉布大林(额尔古纳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室韦——莫尔道的223公里的三级油路工程。同时完成了室韦环乡公路网络闭合,口岸基础设施、室韦、恩和两地的政府办公楼、民族中小学、卫生院、客运站、主要街道砼路、排污、路灯架设、界河景观路、茅草房改造、自来水、人畜饮水、无线通讯网络、中石油加油站等40余个项目工程。实施了制度化市政管理,科学化城镇经营,规范化城镇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长足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30年变迁

室韦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北部边疆,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从它身边流过。改革开放30年来,室韦从封闭的边陲小镇成为“中国十佳魅力名镇”,经历了深刻变化。

相交以为友

历史上,中俄边界的俄罗斯人在额尔古纳河岸与“闯关东”的移民“始而相交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婚”。他们的后裔繁衍至今,已是第四代、第五代。现在,室韦乡的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占总人口40%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室韦乡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成立国营室韦农牧场,当地居民纳入农牧场。那些年,室韦大部分人生活贫困,会开拖拉机、驾驶汽车的人受尊重。

1984年,一些人办起家庭农场,一些人开始从事养殖、运输等副业。1999年,室韦农牧场推行改革,不少农牧场职工出去打工、开店、捕鱼,经商意识增强。

进入新世纪,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与室韦乡合并为室韦俄罗斯民族乡。随着中俄友谊大桥建成通车,边贸生意兴起。2003年,室韦乡农牧场进行改革调整,工人年人均收入达万余元,老百姓有了电视、电话、手机等。

这里拥有独特的地理条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谐的人文环境。近年来,室韦兴起“俄罗斯家庭游”。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评选中,室韦被评为“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如今,这个乡的俄罗斯家庭旅游营业总收入达1500万元。

警民一家亲

驻守在中俄边界的公安边防派出所见证了室韦的变化。

1978年,派出所官兵生活条件差,一年到头餐桌上只有两个菜:土豆、大白菜。上个月发行的报纸要到这月底才能看到。

“三不通”是当地百姓的顺口溜──“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邮”。派出所所长邢文斌还记得16年前自己刚到这里的情形:“只有上半年不下雪的季节通班车,每四天一趟。晚上从七时至九时供电,九时后全乡一片漆黑。过年时,从300多里外的额尔古纳市府所在地给孩子买来冻梨。孩子们当宝贝舍不得吃。”

1995年,额尔古纳市在室韦安装程控交换机,结束了打电话要排队等候的历史;1996年,全乡通了电;同年,派出所将电视卫星接收器提供给室韦乡电视台,为当地居民转接了10个频道节目,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俄罗斯族居民考占花说:“我们这里夜不闭户。民警给我们劈木头、照顾老人小孩。有的外国游客看了觉得很新奇,拿着相机拍个不停。”

2008年初,室韦建成奶牛养殖小区,乡政府实行惠农富农政策,群众每买一头高产奶牛给予补助5000元。派出所民警深入奶牛小区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登记,向施工人员宣传边境政策和法律法规。

“寻亲热”

随着中俄关系好转,室韦兴起“寻亲热”。2008年5月,54岁的俄罗斯族居民史学礼与在俄罗斯的哥哥史树仁取得联系。史学礼说:“中苏关系紧张时,15岁的哥哥和奶奶回到苏联,从此杳无音信。”

进入新世纪,史学礼想找到失散多年的哥哥。边防派出所帮他多方打听,得知哥哥史树仁在做中俄贸易,生意做得很大。

今年5月,史树仁回到阔别多年的室韦。“我们唠了一整晚。临走时,他说要常回来住住。”史学礼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