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针姓 |
释义 | 罕见姓氏。来源有二,均源于黄帝: 一、《路史》云:“康叔后。”《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康叔,卫始封君。此当系出姬姓。”是黄帝后裔。卫国有针地,卫卿针庄子以封地为姓针。 二、《元和姓纂》云:“陈僖公之孙针子,以所食邑为氏。”《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陈为舜后。妫姓。故此支针氏当以邑为氏。”追根究底,此支针姓则源于黄帝,因为舜是黄帝之后裔。 春秋时鲁国有针巫、针季;陈国有针宜咎,等。 起源 针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针姓渊源大致有以下四种: 1.系出姬姓,黄帝之后。《路史》云:“康叔后。”《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康叔,卫始封君。此当系出姬姓。”是黄帝后裔。 2.系出妫姓,以封邑为姓氏。《元和姓纂》云:“陈僖公之孙针子,以所食邑为氏。其孙庄子,为卫大夫。八世孙宜臼,奔楚为箴尹。”《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陈为舜后。妫姓。故此支针氏当以邑为氏。”追根究底,此支针姓则源于黄帝,因为舜是黄帝之后裔。 3.回族中的针姓,系少数民族融合后的改姓。回族中的针姓,是一种稀少的姓氏。在其撰编于清雍正初期的《冈志》中有记载。(参见《北京牛街志书——<冈志>》)。 4.东夷族融合后的针氏,系少数民族融合后的改姓。约在夏代中叶时,东夷族不断地从燕山南迁,东夷族主要的一支少吴氏赢姓也南下,逐渐与箴姓之济人交往通婚,而取代了济人,仍取针为姓氏。 5、关于针姓起源还有一种说法:郑成功有一个兄弟,得罪了朝廷,逃跑时将姓改了。但为了纪念原来的姓氏,遂改成针姓,和以前的郑姓发音相似。 历史名人 1、针子 ,武公之弟,针氏先祖。源于陈国开国元侯妫满,人称陈胡公,胡公满生皋羊和犀,皋羊为申公,犀为相公。 申公皋羊生突和靖伯庚,突立为孝公。突生围戎,围戎立为慎公。靖伯庚后代改姓袁。围戎生宁,宁立为幽公。宁生孝,孝立为厘公。孝生灵和针子,针子后以针为氏,其子孙为针氏,灵立为武公。 2.针巫,春秋时鲁国人。 3.针季,春秋时鲁国人。 4.针宜咎,春秋时陈国人。 5.针惠,明朝隆庆年间任如皋知县。 已知当代针姓人 1、针国友1949年10月出生,曾用名钟情、土生为笔名。函大毕业。71年从事小学教育,85年被评为省优秀人民教师,现任小学校长。中共党员。酷爱文学。94年开始发表作品,曾荣获过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报社及地方作协的佳作、优秀、三等、二等奖。代表作散文有《洗衣码头》、《山妹子烹“荷包”》;诗词有《钟国友诗词选》;童话有《奇诧的对话》;小说有《婚变》。97、98两年相继博取了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颂发的文学创作班结业证书和研修班学习的结业证书。其传略已被编入《时光的底片·文坛精英录》。 2.针建东 男,1960年5月出生,山西沁源人。现任山西省沁源县王陶乡福星煤矿矿长,山西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常任理事。沁源县政协副主席。长治市政协常委。长治市工商联副会长。主要业绩: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率先在王陶批办“福星煤矿”,10年来依法经营,艰苦创业,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年产原煤10万吨,每年交税280万元,办矿10年来,每年拿出10万元来救济贫困户和帮助捐资当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并首家在王随中学成立“针建东教育基金会”,每年拿出2万元来作为奖励模范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全社会很快掀起了一股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热潮,很多村庄的学校从破烂的庙堂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校园,全面实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彻底改变了落后的教学条件。 1995年主动到最贫困的王头村扶贫,经三年的扎实工作使该村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文明村的道路。沁源王和煤矿是一个年产5万吨的国营煤矿,由于管理不善,事故多发,矿井倒闭多年,240名职工整体下岗,成了国家的包袱,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下岗职工的生活,主动投资180万元,救活了这座矿井,240名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1999年以企业养林业大胆调整产业结构,购买荒山3000亩,开展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造林工程。发展方向:以企业养林业开展大规模的荒山造林工程。 2、针虹娟 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王陶村人,现于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求学。 3、针志刚 老家为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王陶村 4、针宏伟 山西介休人。祖籍山西沁源 5、针跃军 山西运城人 6、针伟 汉族 祖居地:山东济宁、单县。 7、针明斗,是共青团表彰的青年企业家。山西人。 8、针锦魁,山西沁源人 9、针明强 山东 单县人 10、针红武 山西运城人1975年生,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戏迷协会会长。做过十年报刊编辑记者,近年来主要从事是戏曲宣传、交流,戏曲活动等方面的工作。18岁开始发表民间文学作品和小说,20岁开始在《河东工商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30岁发起成立山西省运城市戏迷协会,并担任会长,当时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戏迷会长。戏迷协会成立以来,针红武将协会办成了戏剧爱好者的活动平台,通过举办活动、组织演出、戏迷评戏、宣传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当地剧中进行了宣传交流,为推动蒲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十多年来,他先后采写了大量的新闻作品,搜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组织开展了多次戏曲活动,出版发行了很多戏曲音像作品,客串演出了山西卫视多部方言电视剧《醋溜故事》,撰写了不少的戏曲评论文章。为宣传河东戏曲,推广蒲剧艺术,提高演员的社会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供职于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运城办事处。 分布 现在此姓多分布在北京、陕西、台湾花莲、山西、山东等地 (针姓在运城金井乡侯村有一大家,现约有七八家人。现在运城各地陆续有针姓人,多从此地而来) 山西晚报“寻访稀罕姓”专题报道 ■家传说法 据里长家辈讲,郑成功有一个兄弟,得罪了朝廷,逃跑时将姓改了。但为了纪念原来的姓氏,遂改成针姓,和以前的郑姓发音相似。 “全校就我一个人姓针,看到我的姓,不少人都想见见我,觉着挺有趣!”初见针虹娟,性格开朗的她向记者介绍自己。19岁的针虹娟在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上学,从老家长治市沁源县王陶村来到太原后,还从未见过同姓氏的。“其实在老家,针这个姓也不多。”针虹娟回忆说,村里也就七八家姓针。 10岁时,针虹娟来太原上学,不少同学给她起绰号叫“针头”。起初老师上课点名,也都质疑这是否是个姓,“咱们班是不是有个叫虹娟的同学,是不是把姓写错了?”每到这时,针虹娟都会站起来解释:“是针,我就姓针,没写错!” 针虹娟听父亲讲,以前老家有一份针氏家谱,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烧毁,“我父亲还在长治老家,他特别关心我们的姓氏,还准备重修家谱!”为了找到一些针氏来源、发展的线索,针虹娟经常在网上查寻,后来还找到一位同姓,是山东人,两人经常联系。“现在我们还想在太原找到同姓氏的,一起重修家谱!”针虹娟说。 专家疑释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专家解释:针姓即 (zhēn)姓,后人改 姓为针。1、陈大夫针子的后代中有姓针的。2、鲁国有姓针的,古代家族在鲁郡。现在此姓多分布在北京、陕西、台湾花莲等地。 后续报道 “您好,我姓针,和今天刊登的稀罕姓一样。”昨日下午,记者接到了针志刚先生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他的语气很激动。今年30岁的针志刚,老家也是长治市沁源县王陶村的,但在太原出生长大,回过几次老家,印象也不深了。“在太原,我从没有见过同姓的,今天报纸刚一刊登,就找到一位同姓人,还是老乡呢!”针虹娟高兴地说。现在两人已取得联系,他们相约好,要一起研究一下自己的姓,看看有没有亲戚关系。 文献记载齐风韶韵之先齐族的起源 传说早在夏前已有齐部落,被称为北齐,又叫济,居于今河北正定县之诋水,又称济水。 他们是黄帝后裔十二姓的箴姓之后。约在夏代中叶时,东夷族不断地从燕山南迁,东夷族主要的一支少吴氏赢姓也南下,逐渐与箴姓之济人交往通婚,而取代了济人,仍取针为姓 氏。以后又继续南迁至山东临淄县之天齐渊,建立齐国,曾成为赢姓的部落联盟的盟主。当周武王灭商时,齐国曾参加东夷十七国联合起来反抗周朝,被周成王所派的周公旦、姜太公 所讨灭。于是,周朝为了绥抚东夷残部,且齐国近邻有姜姓逢伯陵早在夏初已立国于此,其中尚有一些姜逢遗民留居于原地,所以便封姜逢的同族姜太公之子丁公极为齐侯,取代东夷族 针(又作威)氏之齐国故地。姜太公所建立的齐国之后,多有研究,但之前的先齐却鲜为人夏代以前的齐部落,本在河北高邑县的*水之滨。《世本》谓商的祖先“昭明居砥 石”,亦为《尚书·书序·正义》引之。砥石之下有*水,亦作*水,又作济水。《荀 子·成相》称:“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昭明之父契则居蕃,契之父为帝喾。 据此而论,契相当于帝尧时,昭明则相当于帝舜时期,约距今四千三百年前的时候。近年来考古学家有人认为东夷族起源于燕山一带。苏秉琦先生曾发表了《燕山南北地区考古》的讲话(《文物》,1983年12期),认为1957年在河北平山县采集的彩陶纹饰具有红山文化特征, 它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不同,而跟北方文化的关系密切。.从《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一书中,可看到河北中部广泛地分布着商人的墓葬和遗址、遗物,有许多和中原二里岗期的商文 化相似,而且是北早于南,暗示着商人是由北方逐渐南迁到河南的。从商人信仰燕子乙鸟图腾而为子姓,商汤名帝乙来看,商人最早起源于燕山一带。 金景芳提出“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中华丈史论丛》第7辑),基本上是对的。他引用《淮南子·地形训》说:“辽出砥石。”高诱注:“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 出,南入海。”认为砥石既在辽水的发源地,当在今内蒙古的昭乌达盟地方,即在燕山之北,这当为契之前人所居之地。契居之蕃地,又叫毫、蒲、薄、番,乃一音之转,以后商朝 都毫,正是把他们始祖契的故居之地蕃(毫)的地名移殖到河南来,契乃是商族进入父系社 会的第一个祖先,成为商族父系社会的始祖,在此之前可能是母系社会或父母系交叉的÷种过渡性氏族社会。蕃地所在,据《史记·赵世家》云:“秦攻番吾。”《正义》:“上音婆, 又音盘,又作蒲。”《括地志》云:产蒲吾城在恒州房山县东二十里。”即汉之蒲吾县;有铁山即房山(《汉书·地理志》)。蒲吾又作番吾,在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南二十里,故址已为黄壁庄水库所淹没。蒲吾,《史记·苏秦列传》作“秦甲渡河逾漳,据番吾”。《集 解》作“蒲吾”。而《张仪列传》及《赵世家》皆作番吾。《六国年表》作”*吾”,《逸 周书·王会解》作“般吾”,可见地名甚为古老。则契居番乃在平山东南,其子昭明更南迁 于砥石,在高邑*水之上,后又南迁于商,即今临漳的漳水之滨。那么,昭明之砥石,决非 如金氏所说而远在北方的昭乌达盟。昭盟之砥石,恐系商人最早之居地,由昭明南移而带来亦未可知。故张荫麟《中国史纲》谓昭明居砥石乃在今河北泯水流域,是对的。《太戴礼记· 帝系》亦作*水。《山海经·北山经》有“敦与之山,*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郭 璞注:“今*水出中丘县西穷泉谷,东注于堂阳县,入漳。”《汉书,地理志》载:常山郡房子县赞皇山,石济水所出,东至瘿陶入*。”房子今高邑县瘿,陶今宁晋县,丁山说: “颇疑*与石济下游,古有*石之名,即昭明所居。”(《三代都邑论其民族丈化}载《历史 语言研究所集刊》5卷1期)*泽即今宁晋县、隆尧县之间的宁晋泊。正是北支*河(即石 济水)和南支*水所注入,*河上游即槐水,发源于赞皇县之黄沙岭。*河一名白沟水,即 古石济水,应劭以为即四渎中之济水。盖*与济通用,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水即 济水,亦即石济水。砥石乃*水与石济水之合称。*音脂,源出元氏县西北五十里封龙山。(《读史方舆纪要》卷14)《水经注》谓即井陉水。《元氏县志》谓:“*水流合于槐水, 在县西南六里,地名纸屯渡河。”盖*、脂、纸为一音之转。 济水既确定在高邑一带,古亦奉为四渎之一。则济水之名乃齐人所居而取名。据罗泌《路史·后纪五》载黄帝之后有“箴,济及滑,箴姓分也,后合以国令氏”。而《国名记 甲》在黄帝之宗下载:“箴,卫有针(成公六年)。邵氏《姓解》作箴,皆音针。”罗泌是 综合王符《潜夫论》等书写成的。该书的《志氏姓》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姓),……*。又“*姓滑、齐”。是箴即箴或针,齐亦作济。济为黄帝之后,乃十二 姓中之箴姓分支。黄帝曾与蚩尤、炎帝战于阪泉和涿鹿,皆在河北北部一带,其子孙有一部分留居于河北,如陶唐氏、有易氏等。济又叫有济氏。《山海经.海内东经》有”济水共出 山南东丘,绝钜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北”。钜鹿泽北与宁晋泊古时连成一片,琅即坻之误,齐即济,是齐琅槐实即济水、*水、槐水三水汇合而注入*泽即钜鹿泽。可见济水地名甚古,比起山东临淄县天齐渊更为古老,据此当为齐人最早的居地。 齐地既定在河北高邑县*河之滨,那么,齐人的箴姓之地又在何处呢?据邓名世《古今 姓氏书辩证》针姓,“陈僖公之孙针子,以所食邑为氏。”乃引自《世本》、{潜夫论·志氏姓}及(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集解》。针原为卫邑,当在河南濮阳一带,后为陈邑。这个济水之滨的齐国,即《山海经》之“北齐之国”,与以后南迁于山东临淄县天齐渊之滨的少 昊氏之后的南齐相对而言。《路史·国名记甲》误认北齐与南齐皆为姜姓,说“北齐,齐之先有逢伯陵,盖伯陵前封逢,后改于齐,故《山海经》有北齐之国,姜姓是两齐云”。亦 地齐,济错以一分为二。《路史·国名记乙》又载:针姓、列入少昊氏之后赢姓国。《山海经·大荒北经》称 “有山名齐州之山,……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日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误,盖即箴姓。这个北经里的齐州之山,当在北齐,已为少昊氏赢姓所取代,仍改从箴姓。巳进入农业社会了。这时当在夏代初期,既东夷族有穷氏后羿灭夏之时,其他尔夷族赢姓诸 支族也随纷纷南下,占夺夏族的河北故地。商朝始祖昭明之后亦南下入居商丘及黄帝族颛顼之后的的帝丘故地,另一支赢姓则也跟着在砥石附近的*水(济水)一带,夺占黄帝族箴姓北 齐之地,与原北齐人杂居通婚,也由赢姓冒称为箴姓,但却认是少昊氏之后了。 羸姓齐人,后又继续向东南渡黄河而分居—于济水下游,也把国名或部族名命名这条水。即《书·禹贡》的“导流水东流为济入于河”。又“济河惟兖州”,又“浮于济漯”,《诗 经》有“*济盈”。《周礼·职方》云:“兖州,川曰河济。”因春秋时,济水源出河南济源县王屋山南麓,亦称*水,东流为猪龙而入黄河,故道又穿过黄河而南,折而东流至 山东,与黄河平行入海。即《水经注》的“济水出河东*县王屋山,其下流东北入海”。今 下游为黄河所袭占,仅存河以北的发源处。济水流经山东郓城北,又称沮水。这个地方或即 齐人由北齐南迁于此而命名济水,成为古代四渎之—。《春秋》庄公三十年,“遇于鲁济”,注,“济水历齐鲁界,在齐界为齐济,在鲁界为鲁济。”《左传》隐公三年,“郑伯之车偾 于济”。《国语·吴语》云:“西属之济。”注:“宋水也。”《尔雅》济为*,钱坫云 当为荥,近是。又为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第12济)。则济可作齐,正因 居于济水之滨,济水原叫齐水,后加水旁作济。 《山海经·中山经》又有“支离之山,济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注:“今出郦县山中,南入汉、郦、离音同。”郦县今河南内乡县东,即《水经注》之*水,出郦县北 山。这条济水之得名,当或为黄帝族之箴姓北齐人,有部分避东夷族赢姓齐人之迫,而于此。 当夏代中叶,赢姓齐国只再东迁于今山东临淄的天齐渊。《左传》昭公二十年,曰:“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其季*或即季蒇又为葳、箴之误,然则,季*为季箴。则赢姓齐人改称箴氏,·而迁于最早居于临淄的 东夷族爽鸠氏的故地。因他们既同族而又生活习惯皆同,为迁居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其在济水所因的地名,有后周置济州,在今山东钜野县。东汉济北国在今肥城县, 建为济北郡。汉置济南郡,在今济南市。汉置济阴郡,在定陶县西北,晋改济阳郡。又 济阴县,在曹县西北。又置济源县。明置济宁州{,民国改县,今为市,元代建济宁路。 又有齐河县,均与济水流经之地有关。济水亦即齐水。《唐韵》、《集韵》皆谓:济 也。《庄子·逍遥游》注:“其济—也。”《释文》作“济,本又作齐”。《尚书大传称“济者齐”。故古代齐、济皆可通用。 何以证明北齐人曾南迁山东而居于济水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 颛臾,风姓也,实司太*与有济之祀。”任国在今济宁市,宿在郓城县,须句在寿张县,在费县,他们都是太*(昊)氏风姓之裔,故祀祭其始祖太昊氏。因其继齐人之后而居济故地,故亦祀祭有济氏。除颛臾由济水东迁到沂水上游外,其余三国都在济水之滨, 民当有一部分未东迁大齐渊的齐人,齐人少昊氏之后,风姓诸国是太昊氏之后,他们 东夷族集团的两大支,所以相处得很好。因而风姓渚国也奉祀有济氏了。如齐人没有在居过,则风姓诸国就不会奉祀有济氏,因天齐渊则距任、宿诸国过远又毫不相干,没有 去奉祀天齐渊的有济氏了。李玄伯谓:有济即肓齐,以齐为图腾者,齐地之得名即因齐团之定居其地,济水之得名亦然,各地名水名皆得自同名的图腾,考证象常谓地自水得名,实在 错误,水又何自得名呢? (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图腾制度及政权的集中》)这种 论断完全正确,只是他把齐作为风姓,乃风姓支图腾团之一,则有误。 齐人称有济氏,实则是充当部落联盟的首领,如有夏氏、有虞氏、有仍氏、有缗氏,有穷氏、有莘氏、有邰氏、有庳氏、有扈氏、有易氏、有娲氏等。当齐人育济氏又东迁到临淄 县的逢山下的一片泉池之滨时,就命名为天齐渊和天齐水。天者大也,天齐即大齐,自称可配天者,也可证明齐人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身份,他们经历了夏末、离代,都为东方嬴姓东夷 族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即所谓伯主,与奄人同为赢姓诸国的领袖。 有济氏也被当作东方的神明来敬祀,正由其重要地位和长期任部落联盟而有权威受人尊敬的领袖所决定的。《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至东海滨,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 将目右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其祀绝,莫知起时。八神:一曰大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又云:“自淆以东,祠大川二‘济、 准’。”《集解》:“苏体曰:‘当天中央齐’。”则未免牵强附会。《索隐》:“顾氏 案:解道彪《齐记》云‘临沿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又引《风俗通》云:“济庙在临(淄)邑,淮庙在平氏也。”是则济庙即奉祀有济氏亦即济水与天齐渊的水神之祠庙。 对天齐渊的记载,如《水经注》:淄水,“迳牛山西又东迳临浴县故城南锰炱胨?nbsp;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禾齐渊,其水北流注于淄。”《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六青州府, 也谓天齐渊在临淄县城东南八里。《山东通志》卷三十二疆域志第三,山川,青州府临淄县条也引此。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青州府临淄县载:“天齐渊,在县东南八里,出 南郊山下,有五源并发,广可半亩,土人名龙池。……(颜》师古曰:谓其中神异如天之腹 齐。《齐记》补引晏子曰:吾闻江深五里,海深十里,此渊与天齐。司马彪曰:齐回水如磨 齐也。岂以众泉并出,旋流如齐而名欤!”嘉靖《青州府志》卷六地理志一,山川也同。由于地下水丰富,源源不断地涌出地面,南面有逢山及牛山、稷山高耸,古代森林密布,为天 齐渊提供了水源。北面则肥沃平原广坦直至渤海之滨。这里正可建为国都,提供众多的居民用水。所以,历经爽鸠氏、季*氏、逢伯陵都择此地建为都城,可见地理位置的优越。且传 说“此渊与天齐”的神话化,直到解放不久前,还有许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来天齐渊故地烧香求神,可说是祭有济氏的济庙的延续,长达三千多年之久了。于钦《齐乘》也谈到天齐 渊出土过带天齐字的瓦当,解放后齐古城的考古调查中曾采集到有“天齐”铭文的半瓦当,为战国、秦代之物。则此地在周代确已被称为“天齐”。“齐国祀天齐渊的习俗,已为考古 发现所证实。”(王恩田:《关于齐国建国史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1981年4期)金 大定年间临淄故城内出土的北齐时代刻石有“天齐观”字样。这些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完全契合广致,天齐渊的所在地是无可非议的。 当商王帝乙时,曾不断东征人方,在齐地停留过。人方在鲁中一带。那么,齐地决不会远在今临淄,而应在郓城的济水之滨。卜辞有:“癸已卜贞;王旬亡猷,在二月,在齐*。 惟王来征人方。”(《殷虚书契前编》二·—五·三)又:“□巳王卜贞;旬亡猷。王乩口月, 在齐*。惟王来□。”(《殷虚书契前编》二·一五·五》郭沫诺曰:“齐当即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春秋时齐地颇广大,殷代之齐,当指 齐之首都营丘附近,今山东临淄县也。”,(朱芳圃:《甲骨学商史编》上册第5页)把商代之 齐地定声远在临淄是不恰当的。李学勤说:齐*,“它可能与河阳济水有关。‘齐’决不是 周代原名营丘的齐城。,”(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9页)的确,这个齐即与济水有关,地址在郓城,并不在河南之河阳县,又可证齐人确曾居于山东境 内的济水流域;又从殷代青铜器《妇齐冀鬲》铭文看,齐人曾嫁女与冀,冀国在黄河之北,今河南淇县一带,如齐人这时远在临淄的话,这种通婚在古时交通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是很难 做到的。齐部落的称齐以及发展为齐国,是有其来由的。 齐字,甲骨文、金文、古钵、三体石经有不同写法,而古玺则有作*者,加邑旁乃是春 秋时之写法。 《说文解字》云:“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大徐本引“徐锴曰,生而齐者,莫若禾麦。二,地也,两旁在低处也。这些说法,历来没有异议。如王筠《说文解字句读》 卷十三云:“魏三体石经古文作*,三平无参差。此参差者,作篆者配合之,取适观耳。又加二以象地形。”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谓“其中高地之禾,左右下地之禾也”。朱活也 主张以上看法,并认为与齐国临近的莱、牟两国的*、*,都是生产大小麦与农业有关,并 以今临淄一带还是山东小麦的高产地区来论证。(朱活:《齐鲁考辨》载《齐鲁学刊》1980 年5期)这些论证都言而未尽,且尚定其原始的真正含义。从图像形态来看,倒象参差不齐的短穗野生小麦。古代野生小麦遍布于燕山山脉、北方草原和黄河流域一带。1953年河南卢 氏县科技组首先发现了野生的小麦草,李*也先后在洛河沿岸(发现有许多新石器时期原始 社会的遗址)、三门峡、洛阳、西安、宝鸡一带都发现有小麦草的分布。小麦草就象一种古 的活化石残存在我国各文化发详地和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它被农民当成一种有害的杂章,从培植的小麦曰里不断地被拔除。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管理技术的加强,现在这种与小麦 源有关的小麦草就越来越少了。可能当七八千年前农神氏尝百草时期,选中了那些有利的变异或者是天然杂交后代,并被保存繁殖下来,培育而转变为最早的原始小麦。其麦穗即短 而参差不齐,正象甲骨文的*字。至今我国山西南、西北高原尚有普通小麦原始的野生类型,有一粒至数粒的,短穗上有长芒,又被多层厚壳。所包裹着,正与齐字维妙维肖,一棵野 升小麦,有很多分蘖不能抽穗,每棵至多只能抽三、四个小穗,故齐字三穗正代表普通野生小麦的一般结穗形态。其主要穗成熟早而稍高一些,周围分蘖的旁穗出穗迟而稍矮一些,于 是便形成了齐字排列。原始社会的初民正是采集这些野小麦为粮的,在今云南的西南和西北部,有些山区农业尚处在刀耕火种状态,这里也有一种原小麦,处于半栽培状态,穗节脆弱 而易折断,颖壳坚硬并紧包裹子粒,当也农民每年都加采集,先用火烤,然后用石杵捣去外壳作为食料(李藩:《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小麦》)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农业地带,也可找到这种半野生小麦。 我国先民通过把野生小麦培育成家生小麦时,麦穗抽穗逐渐趋于整齐,颗粒也多而饱满,故音为齐了。这些从考古资料上可得到证实,如在河南陕县东关庙底沟原始社会遗址的红烧土上有麦类印痕(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距今约七千年。(安徽省博物馆:《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金善宝:《淮北平原新时器时代小麦》。载《作物学报》1962年第1期)青海诺木洪遗址中保存有麦粒。(青海文物管理委员会:《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调查试掘》。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赵生琛等:《青海古代文化·诺木洪文化》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发现麦穗,距今三千多年,相当于殷周时代。商代卜辞中有众多的来和麦字,《周礼》也有“告麦”、“登麦”之类的记载。可见把野生小麦培植成家生小麦的,正是我国的先民通过长期的实践而育成的,以至演变繁育成为今天的三万多个小麦品种,成为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食粮。黄帝族箴姓齐人,可能是最早把野生小麦培植成家生小麦的古老氏族,因以齐为族称。当原始社会采集野小麦者都多为女人,每到夏秋之交,野小麦成熟时,在开始采集中首先要举行一次祭祀麦神的典礼,妇女们把三支麦穗插在发髻上,载歌载舞。云南的纳西族,僳僳还保留这种习惯。就象今川鄂湘黔边区的土家族跳“毛谷斯”祭祀舞一样,披上谷穗祭祀谷神,祈祷丰收。 由于齐人由氏族而部落 、部族、国家,从生产发展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先齐族源远可谓流长,影响后世甚大。(来源:淄博信息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