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针齿铁仔 |
释义 | 针齿铁仔,产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中及滇东南等地,西双版纳仅勐连发现,海拔1100—1700米的疏、密林内、山坡、路旁、石灰山上或沟边等;我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等亦有。印度至缅甸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所属卷:Myrsine Linn. 所属科:Myrsi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针齿铁仔 文献来源:Myrsine semiserrata Wall. in Roxb. (1824); Kurz (187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Mez in Engl. (1902); Walker (1939), (1940); Fletcher (1948). Celastrus cavaleriei Levl. (1914), non Levl. (1916); C. seguini Levl. (1914). 描述字段:大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小枝无毛,圆柱形,常具由于叶柄下延而成的棱角。叶坚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至披针形,有时呈菱形,长5-9厘米,宽2-2.5厘米,有时长达14厘米,宽达4厘米,顶端长急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通常于中部以上具刺状细锯齿,两面无毛,背面中脉隆起,侧脉弯曲上升,尾端连成边缘脉,网脉明显,具疏腺点,尤以边缘为密或几无;柄长约5毫米或略短。伞形花序或花簇生,腋生,有花3—7朵,每花基部具1苞片,苞片卵形,具缘毛和腺点;花梗长约2毫米,无毛或被微柔毛;花4数,长约2毫米,花萼基部短短连合,达全长的1/3或略短,萼片卵形或三角形至椭圆形,外面常被疏微柔毛,顶端急尖、钝或近圆形,具腺点和缘毛;花冠白色至淡黄色,长约2毫米,基部近连合或成短管,管通常为全长的1/3,裂片长椭圆形、长圆形或舌形,两面无毛,中部以上具显著的腺点,具缘毛,花时强烈展开;雄蕊与花冠等长或较长;花丝短,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与花冠裂片同形,等大或较大,在雌花中退化;雌蕊在雄花中退化,被微柔毛,在雌花中较雄蕊短或略长,被微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下部与子房不分开,略大,向上渐小;柱头2裂,流苏状。果球形,直径5—7毫米,红色变紫黑色,具密腺点。花期2-4月,果期10-12月。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皮、叶可提栲胶;种子可榨油,油可供工业用。 药用价值【药 名】:针齿铁仔 【来 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针齿铁仔的果实。 【功 效】:杀虫驱虫。 【主 治】:腹中有绦虫、腹痛隐隐、面黄肌瘦、大便带血、头晕、面色无华等。 【性味归经】:苦,温。入胃、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 20一30克。 【别 名】:齿叶铁仔(《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拉丁名】:Myrsine semiserrata Wall 【考 证】:始载于《云南植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