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真主党
释义

真主党是阿拉伯语“Hizballah”的意译。“hizba”原意为“党派、群体”。黎巴嫩真主党建于1982年以色列侵黎之后。除武装反以活动外,该党还从事一系列社会活动,如开办孤儿院、兴办学校、兴建文化中心、经营诊所、建筑公司等。

真主党简介

清真寺是其主要活动场所,主要在黎南部、贝卡等什叶派聚居区活动,现有武装人员3500人。真主党最高决策机构为政治局(1989年前为协商委员会),7名委员分别负责思想、 财政、政治、情报、军事、司法和社会事务,设总书记。真主党在本届黎议会中占有7席,是著名的反对党。

真主党的精神领袖是法德拉。

现任总书记纳斯鲁拉。

真主党的基本纲领

真主党的基本纲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伊斯兰为指导,强调乌里玛的核心作用。

把《古兰经》视作理论和行动的出发点,认为“当今社会一切问题的全部答案”都在其中。该党拒绝承认自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自称是伊斯兰主义者,他们认为,党的基石是“遵循《古兰经》和真正的逊奈之路,而原教旨主义者遵循的是先知生活的历史时代乌里玛领导穆斯林社会是真主党的理论基础。该党称“乌里玛是领导社会走向伊斯兰化的最佳人选”。常用《哈底斯》中“乌里玛是先知继承人”这句话来说明乌里玛的关键作用。该党领导人易卜拉欣·阿明谢赫指出,乌里玛应拥有无限的权力。(真主党实行乌里玛集中制,政治局重大决策由一致同意或多数票决定。党的领袖无党内正式职务,只提出行动总纲,各地区领导人提出具体的行动和要求,然后下达给全党。真主党制定有铁的纪律,每位党员必须服从领袖和领导人,无条件服从党的纪律和原则。

2、反对西方,反对以色列。

真主党将世界分为压迫者和受压迫者两类。西方国家和以色列属前者,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伊斯兰民族是后者。真主党认为,西方强权者掠夺第三世界资源,否认第三世界民族自决权,削弱其自给能力,阻挠它们在政治、经济上获得完全独立。对于以色列,该党认为它在巴勒斯坦的存在是不合法的。法德拉提出,美国的中东政策就是以色列的政策,即:“以同美合作,将南黎巴嫩变成武器试验场,破坏该地区基础设施,使许多殉道者倒在以色列枪口下” 。真主党理论的基本点之一就是公开反对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

3、圣战观。

真主党将圣战定义为信仰者为履行宗教义务而采取的所有活动, 是“对付剥削者而采取的基本防卫措施”。是《古兰经》所要求的行为。法德拉甚至认为恐怖主义是合法的,是对他们的赞誉,他声称, “如果有人用石块击我, 我绝不可能送其一支玫瑰”。武装反以就是真主党圣战的具体实践。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以来90%的黎武装反以行动均为真主党所为。

4、奋斗目标。

1989年以前,真主党主张通过伊朗式革命道路,在黎建立伊斯兰共和国。1989年结束黎内战的塔伊夫协议签定后,真主党在德黑兰召开特别会议,经激烈争论,决定将党的目标转变为支持黎南部抵抗运动,在黎建立一个多元政体,以实现法德拉倡导的“黎巴嫩化” 。法德拉指出,黎巴嫩是东西方世界的窗口,建立伊斯兰共和国是不实际的,采取的任何行为都应与黎特殊国情相结合,不应采取黎巴嫩人不欣赏的行为。此后,真主党参加了1992年、1996年议会选举,但这并不表明它赞成议会制,只是将其视作表达意见的场所。在议会中,真主党以反对党的面目出现。

5、反对中东和谈。

真主党认为,阿以问题的唯一解决之路是消灭以色列,因为对于犹太人来讲,“和平”一词蕴含着“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人必须放弃被占领土地”的含义。法德拉呼吁穆斯林用武力对付犹太人。该党反对任何政治解决方案, 法德拉称其是“想让乌里玛不仅放弃肉, 也要放弃崩”。真主党认为,南黎巴嫩问题的解决不能同巴勒斯坦问题及整个阿以问题的解决分开。对于巴以和谈的进展,法德拉认为巴民族权力机构无权签订允许犹太人霸占巴勒斯坦土地的协议,只要巴勒斯坦承认以色列,就必须反对。真主党预言,圣战和谈即使取得暂时成功,最终也将失败。因为以色列企图使阿犹关系回到古代社会时期,这歪曲了和平进程开始前的现实。

真主党的产生背景

真主党的建立与崛起,有深刻复杂的背景。

1、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自1970年巴勒斯坦游击队被迫撤离约旦后,黎巴嫩便成为巴解组织反抗以色列占领的前沿阵地。1982年6月, 为拔除巴解组织这枚“威胁以色列生存的钉子”,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将黎变成武器试验场,黎南部各种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发生了惨烈的贝鲁特大屠杀,以色列军队放任基督教民兵杀害3000名巴勒斯坦难民,从而使该地区的一大批什叶派抵抗组织应运而生。由此可见,真主党的建立,与以色列的入侵是绝对无法分开的。

2、伊朗对真主党的支持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黎总统伊里亚斯·萨尔基斯成立拯救委员会,成员包括巴希尔·杰马耶勒和纳比·比瑞。对于比瑞的加入,阿迈勒运动中持强硬立场的亲伊朗派别表示反对。该派领导人侯赛因·穆萨威主张伊朗介入,并决定脱离阿迈勒运动,他的主张得到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阿里·阿克巴尔·穆赫塔希米的支持。在比瑞接受拯救委会职务之日,在伊朗革命卫队的支持下,真主党在贝卡谷地建立。 伊朗对真主党有独特的影响力。为表明同黎穆斯林,特别是什叶派团结一致,伊朗派驻3000名革命卫队至黎。此外,伊朗还为真主党训练士兵,提供政治、军事和财政支持。真主党精神领袖法德拉称伊朗为伊斯兰运动的根据地,他本人同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有30余年的友谊,伊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真主党的崛起

真主党的崛起,是伊斯兰复兴运动在黎巴嫩的突出表现。黎巴嫩是个小国,但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居中东之首,是各种宗教、文化、政治斗争的集合点。黎有28个政党和政治派别,政治生活建立在各种教义和思潮的基础上。历史上,穆斯林与基督徒纷争不断。黎独立后,长期维持基督徒居主导地位的政治体制,引起了穆斯林的不满。随着巴勒斯坦人的大量涌入,穆斯林的不满情绪更甚,而基督徒对穆斯林也深为恐惧。与此同时,黎国内的政治纷争,也为外部势力的干预提供了契机。 70年代,正当中东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并向现代化进发时,黎巴嫩却深陷于纷争与战乱中。1975年爆发且持续多年的内战,使黎遭受重大损失。旅游业、金融业萧条,工厂被毁,海运遭破坏, 国民经济衰退, 1980~1986年黎人均国民收入下降16.8%。黎巴嫩人民饱受苦难,处于走投无路的困境。在这种状况下,黎穆斯林纷纷向传统、向曾使阿拉伯人辉煌的伊斯兰教回归。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功,更加强了这一趋势,黎伊斯兰势力因此猛增。真主党的崛起,是黎伊斯兰复兴运动在组织上的表现。黎国内的混乱状态与伊斯兰回归倾向,为真主党的活动提供了温床。从某种意义上讲,真主党是黎什叶派穆斯林为改变现状而作出的一种激进选择。 综上所述,作为伊斯兰激进组织的黎巴嫩真主党,以以色列对黎南部的入侵与占领为契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步确立自己的理论与行动纲领。目前,黎巴嫩真主党仍坚持其反以立场,并继续沿着“黎巴嫩化”方向发展。

与以色列的冲突

2006年7月12日,真主党为了交换先前被以色列抓捕的武装人员,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俘获两名以军士兵,事后以色列并未采取,也不愿取政治营救手段,随即对黎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冲突骤然升级,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8月11日,安理会通过1701号决议,要求双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14日,双方停火。此次冲突造成黎逾1000平民死亡,4000余人受伤,逾100万人流离失所,基础设施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战争中以色列没有达到预期的两大战略目的,所以真主党宣布战争胜利。然而真主党亦损失严重,受到一定打击。同时,在这场冲突中中国籍观察员杜兆宇被以色列发射的导弹炸死。

2008年2月13日其创始人之一穆格尼耶遇刺。

2008年岁末的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中,真主党并未直接参战,但是也有从黎巴嫩方向射来的火箭弹。

真主党相关

美国视纳斯鲁拉为“恐怖头目”,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不是个容易对付的对手。他率领下的真主党为黎巴嫩穷苦百姓盖医院、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声誉;真主党拥有自己的电台和报纸,在黎巴嫩议会中占有9个议席;真主党还得到铁杆盟友伊朗和叙利亚的鼎力支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