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真田幸村 |
释义 | 1 日本战国末期名将真田幸村(1567-1615)是日本战国末期名将,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幸之弟。关原合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坂城。在大坂夏之阵中率士兵与德川家康的大军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因其战绩而被德川家康誉为“日本第一兵”。与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南北朝时代的楠木正成并列为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中文名:真田幸村 外文名:(平假名)さなだ ゆきむら,(罗马字)Sanada Yukimura 别名:真田信繁,日本第一兵 国籍:日本 出生地:甲府 出生日期:1567年 逝世日期:1615年 ◎ 生平事迹◎ 少年平静真田源次郎幸村,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提起1615年发生在日本大阪的那场终结战国乱世的大战,就必定要提到这个名字。这个信浓土豪的次子,没有显赫的家名,前半生也从没为任何大名立下过什么值得夸耀的战功,只因为在大阪城下的奋战,忽然在乱世的黄昏中点亮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将星之名在日本战国百余年乱世间虽然只短暂的闪耀了一瞬间,却由于那一瞬间的璀璨,而永远的在所有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永禄十年(1567),昌幸的次子真田信繁(幸村)出生于甲府,幼名御弁丸,后改源次郎。当时几乎正是武田家最为强盛的时代,由于昌幸对武田家的武田信繁非常尊重,他在源次郎元服以后也取名信繁,武田信繁是武田信玄的弟弟,智勇兼备,一直做为副将辅佐着其兄信玄,但是在永禄四年(1561)的川中岛合战中战死,给他起名叫做“信繁”,这也可能是对源次郎能成为未来的名将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吧。武田信玄死后,武田家开始由盛转衰,天正十年三月三日(1582),织田信长发出命令,汇合众将围剿武田胜赖,真田昌幸不但写信要求胜赖前来避难,并要将一门老少七十多人送到甲府作为人质,还亲自在岩柜城为胜赖建设府第,而与此同时,小山田信茂也写信邀请胜赖暂居岩殿山城,并以老母为质。据说胜赖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近臣长坂长闲进言道:“真田只不过是一德斋以来的三代家臣,可信程度远不如谱代重臣小山田啊”,胜赖于三月三日烧毁主城新府城,带领数百名兵士奔向岩殿山城,六日凌晨左右,小山田的使者将小山田的母亲盗走,胜赖于三月十一日,与长子竹王丸信胜,夫人北条氏,武士四十一人,女五十人在天目山自杀,甲斐武田氏灭亡。听闻这个消息的昌幸,悲叹三日后臣从了北条家,也开始了昌幸“表里比兴”的历程,据说真田昌幸曾在武田家灭亡的六个半月内四易其主,充分显示出其枭雄的风范,此时信繁十五岁,也快要开始了他的人质历程。 青年时代的信繁颠沛流离,因为这个时期,为了保存真田家的领地,真田昌幸可谓费尽了心机,不断地与北条家、上杉家、德川家等周边的有力大名互殴、结盟、从属或者背叛,天正十三年(1585),昌幸在上田筑城,为了对付德川军的进攻,真田家必须有上杉家做后盾,上杉派须田满亲给真田家矢沢赖幸发信,昌幸为了表示忠诚,七月,决定让十八岁的信繁做为人质前往上杉家,表示臣从,信繁从此居住在海津城,所以他应该并没有参加此年的上田城防卫战,年轻的信繁深得上杉景胜的喜爱,被授予知行,钱一千贯的待遇。 对德川的上田城防卫战后,信繁被从上杉家召回,因为昌幸找到一座更高的靠山,天正十四年(1586),十九岁的信繁又被作为人质到了大坂城,太阁丰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授予了信繁从五位左卫门佐的官位,赐丰臣姓并担任近侍,后来信繁还娶了大谷吉继的女儿安歧,此时的德川家也早已臣服了丰臣,联姻做为大名之间拉关系的纽带,信繁的哥哥信幸任了德川家康的近侍,娶了德川四天王之一本多忠胜的女儿小松,后人认为也是由于婚姻关系的原因,导致了此后亲兄弟间天各一方的命运。 由于沼田城的归属问题和在昌幸诡计的挑拨之下("名胡桃城事件”),天正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589),丰臣秀吉开始“征讨小田原”——讨伐北条,并同时向各地的大名发布了总动员令,在越前的前田利家十月二十日从金泽出发,来到信浓与先到达的上杉景胜越后军汇合,之后又得到了真田昌幸、松平康国的兵力支援,这支部队被称为北陆支队,其中的构成是:上杉军一万、前田军近两万、真田军三千、松平军四千,此时,在真田军中已经二十二岁信繁也随军参战,这也是现存的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信繁的初阵,真田昌幸队与前田、上杉军在轻井泽合流后,来到碓冰峠,由于在峠道上大军的移动和展开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松井田城城主大道寺政繁派八百名北条士兵在碓冰峠要道上阻击北陆支队,在真田军与大道寺发生遭遇战中,信繁也突入敌军,并有所表现,这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信繁的初阵。 从总体来说信繁人生的前半段并没有什么表现,参加过一次合战对一个生于乱世的武士来说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他真正的和战争结缘是从关原合战中信浓的分战场上田城战开始的,在此之前他的名声主要还是依靠祖辈留下的荣誉,人家应该称呼他为“弹正忠的孙子”或者“安房守的儿子”。 ◎ 关原合战庆长三年(1598),八月十八日,太阁丰臣秀吉在京都的伏见城逝世,享年六十三岁,丰臣家臣内部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吏派”与福岛正则首的武断派两派矛盾进一步公开化,1599年,当前田利家的死讯传出后,武断派之中的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等七人袭击石田三成,石田三成被逼辞去五奉行一职,回到近江的佐和山城隐居。此后,德川家康势力抬头,并开始压制五大老中的前田利长和上杉景胜,上杉景胜家臣直江兼续回信给德川家康,逐条反驳力斥所有指控,而这封信就是天下闻名的“直江状”,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故意被“直江状”所激怒,决意征伐上杉景胜,其实他是等待石田三成出兵。1600年,日本再次陷入动荡,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战场就在离真田家领地不远的美浓关原。 在这场生死存亡的争斗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临着抉择,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东军(德川方)还是西军(石田方)?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真田昌幸与幸村父子加入了西军,而昌幸的长子信幸由于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胜的女婿,而断然加入了东军,并且连名字都改为了信之,以示与其父断绝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果是真田昌幸政治手腕的体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东军还是西军获胜,真田家都将得到保全。 1600年9月5日,由于真田昌幸、幸村父子神出鬼没的偷袭,仅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领的三万八千大军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没能及时赶到关原的主战场。这样的结果,使得关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由于石田三成的众叛亲离,西军终于一败涂地。 战后,作为战败者的真田昌幸、幸村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惩罚。本来,在信浓山中饱受耻辱的秀忠想要处死真田父子以泄愤,但由于立下战功的真田信之的舍命求情,最终将判决改为没收真田家领地,并将真田父子二人发配往纪州高野山,后来又改为在纪州九度山软禁。 九度山的生活,是艰辛而又痛苦的。虽然在德川家为臣的真田信之经常派人送来衣服食品等物,但真田父子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难,以至于有时竟然难以维持,不得不借款度日,这对于曾经名噪一时的领主真田昌幸来说,真是难以接受的现实。 在软禁期间,真田父子仍然经常讨论兵法战略以及天下大势,还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度起兵扬名海内,但时间一天一年的过去,德川家根本就没有宽恕他们的意思。1611年6月4日,真田昌幸就在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辞世,而真田幸村此时的心中则充满了对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两代将军之首,扬真田之名于天下……!” 就在这样的怨恨和梦想之间,真田幸村的青春年华悄然溜走,艰难的生活使他早生华发,一天一天的衰老下去了…… ◎ 大坂之阵1614年仲秋的一天,一名大阪城的密使来到了九度山中,带来丰臣家的旨意——邀请真田幸村出山,为丰臣家作战,对抗德川家康的攻势。 这一消息点燃了幸村内心深处的火种,为了证明自己的才能,也为了能向德川家复仇,幸村接受了丰臣家的邀请。当年十月初的某一天,幸村召集村人召开酒宴,当所有人酣醉之时,幸村则带着少数家臣逃离了九度山,随行的还有自己13岁的长子——真田大助幸昌。 1614年十月上旬,幸村一行人出现在大阪城中。由于其父昌幸的名声,幸村在大阪颇受欢迎,很快就被任命为军队长,以军师的身份频频出席高层军事会议。自认为可以发挥才能的幸村此时也志得意满,光彩焕发,极力阐述自己的战术策略。但由于他的许多出城野战的想法过于冒险,与大阪高层意见不合,因而没有被完全采纳。而在大阪城南三之丸南面建造的防御城堡"真田丸"则是幸村比较成功的策略之一——大阪城的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提供了一定的防御力。相比之下,大阪城南则多数是宽阔的平地,防御力较弱。大阪城中的二位军师——真田幸村和后藤基次同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先后向丰臣家的领导层提出在大阪城南面建造一座出城(指修建于城墙之外的小城,可以作为防御工事)。两人的提议均得到了采纳,但在到底是由谁来主持修建以及负责守备的问题上,两位豪杰都自告奋勇各不相让,以至于在一段时期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之时,大阪城内忽然兴起了奇怪的谣言:“幸村殿之所以要在南面城外防守,乃是为了方便与其兄信之联络,把德川大军引入城来……” 而后藤基次听到这种传言之后,当即严肃地表示: “幸村殿在出城守备乃是为了更好的向敌军挑战,这样的谣言真是痴人说梦!” 随后,基次主动辞退了建造出城的工作,把这项任务转让给了真田幸村,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幸村的坚决支持。 最后,这座出城,在幸村的主持下,于大阪城南平野口正面、惣构东南面建筑完成。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建筑物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瞭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开了六个枪眼,是一座坚固的防御工事。真田丸的建造,不但弥补了大阪城南相对薄弱的防御力,同时为大阪军出城野战之时,能够迅速的占领城南的篠山高地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在真田丸建造期间,关于幸村与德川方勾结的谣言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大阪的高层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对幸村的疑虑,最终决定在真田丸后方的惣构地方安置一万大军,以备幸村投敌反戈一击。 1614年11月,大阪城周围战争的气味越来越浓烈。真田幸村为了争取主动,派小股部队离开真田丸,在其南面的小桥地方的篠山警戒。 另一方面,1614年11月11日之后,德川军徐徐的缩小了对大阪城的包围网,向大阪城南步步逼近,在据大阪城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战争一开始,德川方作出了长期包围的架势,这样的形势对于幸村这样满心复仇烈火的武士来讲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他策划了一次狙击家康的计划—— 1614年11月27日,真田幸村通过忍者的情报得知,家康将在次日亲自乘船到福嶋方面视察战场,认为这是一举击毙家康的绝佳机会,当即召集了善于使用铁炮的士兵50人以及武艺高强的武士18人,于当晚22时左右乘船从天满川出发,隐藏在博劳渊南面的芦苇丛中。当时正值严冬,天气很冷,真田的士兵们不得不抱在一起取暖,幸村便和士兵们一起喝酒跳舞取暖,并把油脂涂抹在裸露的皮肤上以防止冻伤,坚持等待着家康的到来。 而另一方面,28日早晨,正当家康照原计划要乘船出巡时,却不知为什么原因被德川秀忠阻止了,而是派遣本多正纯代为巡查。苦等了一夜的幸村等人发现了这一变化之后无比失望,当即有士兵提出狙击本多正纯,但幸村断然拒绝道: “我是为了狙击家康而来的,杀死其他人又有何用!” 说罢,便带兵悄然撤退了。 当年12月,七十五岁的德川家康亲自视察了阵地之后,认为正面强攻大阪会使本方遭受很大损失,于是对联军将领之一的前田利常说道: “对于大阪城,强攻之策不可取。请贵殿在本队的阵地前挖掘壕沟,并在后面累起高台,通过大炮射击打破对方的防御工事。” 前田利常得到命令,当天就指挥本部人马展开行动,挖掘壕沟构筑土台。但这一切行动,都被真田丸内的望楼上的哨兵观察得一清二楚。真田幸村很快理解了前田军的意图,为了阻止敌人的行动,幸村向前田阵地正对面的篠山增派了士兵,并命令他们向前田军修建土台的工匠和士兵射击。这样的袭击一连持续了数日,每天都会给前田军造成近百人的伤亡,前田利常的工程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只得作罢。 1614年12月3日,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德川秀忠感到无法再忍耐下去,于是派遣近侧谋臣本多正信作为使者来到前田阵中,向利常下达了主动出击、"将阵地推进至冈山,夺取篠山"的命令。 本来被真田军骚扰得不胜其烦的前田利常当即整饬人马,与另一路诸侯本多政重一起,于第二天凌晨两点向篠山阵地出发。两队人马本来预想在篠山会发生激烈的抵抗,却没想到真田幸村早已把部队撤回了真田丸。前田利常急忙派遣横山长知与山崎长徳两队人马追赶,但两人不了解地形,在黑夜里迷了路,队形散乱士气低落,一直来到了真田丸之前还没发现真田军的踪迹,因而也没有对真田丸展开攻击。紧接着,本多政重队也来到真田丸之前,准备展开攻城。 看到德川军的人马在城外乱糟糟的情形,真田军的将士纷纷请战,想要出城迎敌,但幸村没有同意,而是命令大部分士兵作短暂的休息以养精蓄锐。又过了不久,当城外的德川军已经整顿下来,幸村便派一名士兵战在城墙上向外面骂阵,听到这种挑衅的言语,前田家的众将都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前田军部将奥村栄頼率先带领本队士兵冲上真田丸的城墙,但很快被真田军密集的火枪射击打退,前田军死伤无数,奥村栄頼本人也身受重伤。紧接着,本多政重也率队展开攻城,但同样被真田军的枪林弹雨打了回来。这之后,前田军第三队大将富田重政赶到,也加入了对真田丸的攻击,仍然不能攻破城墙。 在此战之前,前田利常为攻城准备了许多竹盾,以防备真田丸内的火枪打击,但这一夜计划外的盲目攻击使得这些竹盾根本没有派上用场,反而是前田军死伤甚重。对于部下这种不听从指挥的擅自行动,前田利常非常愤怒,下令全军停止进攻,撤出篠山,把本阵驻扎在了木野村。 发现真田丸战斗打响,德川联军中的井伊直孝与松平忠直两军也不甘落后,向真田丸西侧的八丁目口方向进军,进攻大阪城,并突破了城外的第一重栅栏。与此同时,丰臣军中也发生了事故——石川康胜的士兵碰倒了火药箱,引发了剧烈的爆炸,而城中作为德川军内应的南条元忠也伺机作乱,想把德川军放进城来,但幸好被守卫发现,当即予以逮捕,几天之后处以了斩首之刑。而城外与南条元忠勾结的藤堂高虎并不知情,见城中火起,当即指挥本队向谷町口发动进攻。随着藤堂、井伊、松平三路人马开始攻击,大阪城南驻扎的德川联军各路人马也纷纷展开总攻! 但大阪城中的著名军师、浪人兵法家后藤基次早已预料到了德川军的进攻路线,并预先做好了兵力调配和防守计划,从八丁目到谷町口一带守备的如铜墙铁壁一般,德川军根本无法攻破! 在激烈的战斗中,年轻的武将木村重成身先士卒,率队与冲至第二重栅栏之前的井伊、松平两军先锋交战,甚至亲自跳进护城沟豪中与敌军的士兵厮杀。同时,井伊军的侧翼也遭到了来自真田丸的狙击,以至于腹背受敌,不得不狼狈撤出栅栏,留下了五百多具死尸。 战斗一直持续到正午时分,大阪城中的后藤基次、长宗我部盛亲、北川宣胜、明石全登等队与真田丸的守军一起以猛烈的火力向城外反复射击,德川军死伤甚重。但由于德川方的各路人马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再加上碍于颜面,谁也不愿先行撤退,仍然不顾一切的冲锋,战局几乎变得难以收拾。最终,还是德川家康派来使者下令撤兵,而德川家的谱代重臣井伊直孝也率先领兵撤退,其他各路人马才纷纷撤出战场。 这一战,德川军战死超过两千人,事后,德川家康、秀忠对盲目出击的松平忠直、井伊直孝两军的将领进行了严厉的呵斥。 这场被称作真田丸攻防战的战斗,也是大阪冬之阵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以丰臣方守城获胜而结束。而胜利的取得,则应该归功于真田幸村机智的诱敌之计,后藤基次敏锐的洞察力和运筹帷幄的指挥,以及木村重成等将领奋不顾身的作战。 真田丸之战结束后,真田幸村的武名在德川方士兵中留下了恐惧的烙印。家康也意识到强攻大阪城很难奏效,把战术方针改变为围困。战事从此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都不愿主动出击,而是静静的等待。 大阪冬之阵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对峙之后,丰臣方终于在德川方的炮击威胁下签订和和谈条约。 根据史料《难波战记》的记载,1614年12月中旬,遭受了炮击的丰臣方领导层召集所有主要将领讨论对议和的意见。会上后藤基次和真田幸村两位主要军师代表所有浪人武将表达了意见。后藤基次坚定的说: “如今守城作战的武士们都曾深受已故太阁的大恩,对于家康这等忘恩背主之臣无不同仇敌忾。如今敌军的弹药、粮草有限,而且补给困难,正当一鼓作气将其击败之时,和谈之议实不可取!” 真田幸村也赞同道:“方今之时,三军用命,将士戮力,即使没有外援,大阪城也决不会陷落!何况五日前之战(真田丸攻防战),我军士气已令敌军胆寒,只需坚守,敌军内部必自生变乱。而此时德川方所提出的和谈,根本就如同渡口往来之舟,反复无常,毫无诚信可言,断不足取!” 他们的论述被整理后交给丰臣家的家老们以及淀姬和秀赖母子讨论。对此,丰臣家的家老重臣织田长益和大野治长也向淀姬陈述了自己相反的意见: “御亲子殿下(指淀姬和秀赖母子)如果不想在杂兵的帮助下自杀,接受和谈是唯一的机会……” 最终,被连日来的厮杀、围困和炮击折磨的心神不宁的淀姬含着泪说道: “城中的兵力果然是不足以御敌。当年,源赖朝公困顿之时曾在朽木的树洞之中藏身,最终成为天下之主。我儿秀赖乃是太阁殿下嫡子,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今日暂且隐忍一时,将来还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吧……请对将士们说,秀赖已经同意和谈之事了……” 就这样,丰臣方同意了和议,同时也全部接受了和议的条件——包括拆除大阪城外全部防御工事。 这样的结局令那些历尽千辛万苦进入大阪城奋战的浪人武将们扼腕叹息,而看到自己辛苦建立的城防体系以及"真田丸"被德川方拆除,幸村父子更是痛心不已。 而同样是根据《难波战记》的记载,在和议达成之后,也就是1614年12月25日,德川联军中的两大诸侯伊达政宗与藤堂高虎找到了德川家康近侧的谋臣本多正纯,提出: “如今虽与丰臣家和睦,但最后的决战仍然不可避免。不如趁现在大阪城外围防御工事都被拆除,一举攻入城中,必将大获全胜……此乃天赐良机呀!” 然而当德川家康听到这一提案之后,不禁长叹一声道: “诸殿此言差矣……违背誓约,此等不义之行必受天遣,这样的例子自古以来也不在少数。最近的一次便是庆长五年关原一战,秀吉公尸骨未寒,石田治部少辅便背主忘恩,纠集四国、九州以及畿内诸大名意图谋反。丰臣秀赖公年少无知,也参与其中,想要讨伐像我家康这样的忠臣。然而邪不胜正,石田三成等逆贼一战而溃,终于伏诛。当时便有将士提议杀害秀赖公,但我考虑到已故的太阁秀吉公,心怀慈悲,并没有对秀赖治罪。如今的讨伐,我等也是替天行道,秀赖若是在议和之后能够弃恶从善,我想还是与他世代和睦下去。倘若他仍然护恶不悛,多行不义必自毙,乃是天罚他丰臣家。” “此正所谓'自业自得'之故。当年织田信长公以下克上,放逐大将军足利义昭,可谓不义。最终,信长公之子被明智光秀所杀,织田家也日渐衰落。” “当年甲州之武田信玄公,乃是威震天下之名将,却在少年时放逐其父信虎,可谓不义。结果在三河野田之战身中流矢,不得善终。家业传于不肖子胜赖,一代而终。” “秀吉公深受信长公之恩,却篡其家业逐其子孙,可谓不义。如今其子秀赖行事颠倒,正应前世之报。”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谓多矣。我当年与信长公共同作战,当秀吉公吞并信长公家业之后,我也曾为支持织田信雄殿下而不惜与天下大名为敌,一战而胜。与秀吉公和睦之后,我作为丰臣盟军的一员作战,消灭国中强敌履立战功,从无二心——以至于有人认为我家康是丰臣家的家臣,这其实是错误的……但是,即便没有君臣之义,我仍然一再的原谅秀赖所犯的罪行,此次和睦之后,如果他在起谋反之心,乃是自取灭亡……我家康行事,不敢有违天理人伦,愿上天佑我子孙百代天下永保,血脉存续不绝……” 家康的这一番言论,令在场闻之者无不感叹动容…… 在和平期间,德川、丰臣双方军中许多旧日相识的武士们开始来往。其中,根据《难波戦记》记载,有一名叫做原贞胤的武士前来拜访真田幸村。 这位原贞胤乃是武田信玄的旧臣之一,武田家灭亡后,作为浪人流落乡野。但他当年的武勇刚强之名远播于外,被越前大名松平忠直招募至帐下,成为其"黒幌众\\"的一员。此次合战,原贞胤听说真田幸村在大阪方效力,一直想去拜访但没有机会,直到和谈期间才得到了松平忠直的许可,兴高采烈的前往大阪城与幸村会面。 两人乃是旧相识,见面后寒暄问暖,把酒言欢,谈论逝去的光阴,心驰神往,不由得都有几分醉意了。席间,幸村道: “和议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再度开战是不可避免的。我幸村身为一方的大将,不得不考虑生前身后之名声,再度开战之日必将战死沙场,恐怕与您是难以再会了……我身为武士,战死沙场不过是本分而已,可惜的是我的长子幸昌,在渡过了十四年的浪人时光之后,却要遭此命运,实在是不应该呀……” 这位令德川数万大军胆寒的勇士,其言语之中却流露出伤感失落之意,原贞胤也不禁默然无语了…… 接着,幸村用手指向桌头放着的一只头盔道: “那边的装饰有鹿角的头盔乃是我家世代相传的家宝,当年由先父交到我手中。将来上战场,我就戴着它去战死吧……如果你要是在战后见到了这件兜,就请把它当作我幸村的首级供奉吧……” 原贞胤闻言慨然道: “战场之上有谁能确保生还呢?如果我也战死,那咱们便在黄泉再见吧!” 随后,幸村又牵出一匹名为"白河原毛"(有白色条状斑纹)的骏马,马身上装备着白色的鞍鞯,其上装饰着金色的真田家家纹"六连钱"。幸村翻身上马,昂然对原贞胤说道: “我这匹宝马,可以与古代中国周穆王见西王母时所称之八骏匹敌!"紧接着,幸村抬手向南一指,"如今大阪城外的防御已经被破坏,决战必然是在南面的平野地方展开,我就乘坐此马与德川的大军交战吧!可惜的是它还没有留下后代……这匹马可是我的秘藏之宝呀……”说罢,幸村翻身下马,神色黯然…… 晚饭之后,原贞胤返回本营,从此再也没见过真田幸村的面。第二年五月,在天王寺的决战中,据说幸村就是头戴上面所说的鹿角盔、乘坐着骏马"白河原毛"壮烈战死的。 正如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当初所预料的,和谈不过是德川的障眼法。第二年夏天,也就是1615年4月,德川家康终于再次下达了讨伐丰臣家的命令。 这一次,丰臣家的领导层不得不下定决心决战到底。由于大阪城外的防御工事和壕沟都已被破坏殆尽,丰臣军决定主动出击作战。然而由于指挥不利,在4月中无论是对大和郡山城的攻击还是对纪伊和歌山城的攻击都以失败告终,还折损了塙团右卫门直之等猛将。 4月30日,为了应对步步逼进的德川大军,大阪城举行了重要的军事会议。会上,真田、后藤两位军师再次表达了相左的意见,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后藤又兵卫认为,德川方主力很可能由大和路进攻,而小松山则是其必经之路。小松山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在那里设伏也许会有机会一举击毙家康本人,从而扭转整个战局。 而真田幸村认为,如果全军在小松山口布阵离城太远,如果敌人从河内路的八尾和若江进攻则会难以防备,而且一旦小松山阵地被突破,大阪城也难以防守。不如等到德川军全部集中在大阪城下,丰臣军也全部出击,就在大阪城南天王寺到冈山一带的宽阔平原地带展开正面决战,由真田、毛利的先锋部队击溃德川联军的先头部队,再由丰臣秀赖亲自率旗本军出城作战,一举击溃家康本阵,同时派遣明石全登带领奇袭队从后路包抄,趁乱砍下家康的首级。 争论的结局,最终还是确定采纳了后藤基次的方案。但丰臣家的高层还是充分的考虑了真田幸村的意见,于是决定由木村重成、长宗我部盛亲等将领率领城中近一半的军队(两万余人),从河内路出击,防备德川军从八尾地方进攻。同时,把大和路的部队分为两部分——后藤基次、薄田兼相作为第一队,在小松山埋伏,真田幸村、毛利胜永作为第二队,在天王寺布阵,作为后援,如果第一队作战不利可以及时撤退以保留兵力。 总的来说,大阪方这种首鼠两端的用兵方法很令二位军师不以为然——在这种紧要关头都不能果断用兵孤注一掷,本来就兵力不足还要分兵数路,只能导致被各个击破。但军令如山,各路将领也只能分头行事去了。 5月5日傍晚,丰臣方大和路方面军的后藤基次、真田幸村、毛利胜永三员主将在平野的后藤阵地把酒话别,约定第二天凌晨在道明寺会合,共同伏击德川军。随后,真田、毛利返回天王寺阵地,后藤基次则独自作着出征的准备。 没想到,当夜天将大雾,毛利和真田两队在集合过程中发生了混乱,在加上本来就对当地地理不熟,行军十分缓慢。当第二天(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毛利胜永队到达藤井寺村(在石川西岸、小松山以西)时,已经传来后藤基次、薄田兼相战死、前军全面溃退的消息。毛利军立即停止了前进,又过了一个小时,真田幸村及渡边纪两队才姗姗而来。真田、毛利两军的迟到,可说是后藤基次战死的主要原因,但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即使后续部队加入战斗,最多也只是能击败德川军的先头部队,并不能达到一举击毙德川家康的目的。 很多人认为,真田幸村本身并不看好后藤基次的计划,因此故意迟到以保存实力,希望能在自己预想的战场天王寺进行最后的决战。但也有史料记载,幸村在到达藤井寺村、得知后藤基次战死的消息之后,曾痛苦的自责说: “我要向后藤队那样突击,就这样战死算了……” 而毛利胜永劝慰他说:“迟到并不是贵殿的错,而鲁莽的战死也于事无补。不如明日就在秀赖公面前奋战至死,方显忠臣本色!” 但真田幸村并不甘于就此败退,而是从藤井寺村向南进发,以求接应前军的残兵,并在古市村一带遇到了伊达家的先锋精锐部队——由片仓重纲率领的骑马铁炮队。 片仓重纲乃是伊达家第一智勇双全之将、片仓景纲的长子,正值少壮之年,继承了其父的武勇,初次上阵,便在小松山一战击毙了名将后藤基次,此刻正是意气风发。他所率领的骑马铁炮队(骑铁),乃是伊达政宗独创的精锐部队,兼备了骑兵的机动力和火枪兵的远程杀伤力,在小松山一战中显示了极大的威力。 面对名扬天下的真田幸村,片仓重纲显得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即指挥部队进攻,由骑兵队、步兵队和骑铁队正面突击,步兵铁炮队在两翼分散射击。 面对片仓军骑铁部队的进攻势头,幸村命令部队后撤避其锋芒,待其接近后再一齐攻击,同时铁炮队向左右延伸,成雁形阵形射击。 双方很快展开混战,枪炮隆隆,杀声震天。伊达军的装备精良,在这一战中所使用的铁炮达800挺之多,火力很猛。在乱战中,幸村的长子真田幸昌和大将渡边纪先后中弹负伤,退出战斗,但真田幸村仍然指挥对攻一步不退。最终,片仓队由于从夜里就连续作战,士兵比较疲劳,为了避免昂贵的骑铁队受到过大损失,重纲下令撤出了战场。真田幸村本想乘胜追击,无奈敌军的增援部队出现,本方损失也不小,也向西撤回了藤井寺村。 这一战,自成年以来未尝败绩的真田幸村认识到了年轻的武将片仓重纲的实力,同时二人也相互间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情。以至于有传说讲,当天夜里幸村曾出城约见重纲,并把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照料,而这个叫做"梅"的女子后来就成了重纲的妻子…… 下午四时,从河内方面传来了长宗我部、木村两军战败的消息,藤井寺村的丰臣诸军也不得不向大阪城撤退,真田幸村与毛利胜永一齐担任了殿后的任务。而德川军各路人马由于连续作战比较疲惫,并没有进行追击,丰臣军得以安然撤兵。期间,真田幸村面对不敢追击的德川联军,留下了“关东雄兵百万,竟无好汉一人!”的豪言。 1615年5月6日晚上,大阪城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在大阪夏之阵以来,丰臣军连受挫折,损失了众多优秀的将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得不背水一战了。 当夜,真田幸村独自找到首席家老大野治长,讲述了自己最后的作战方案,即全军出击,在天王寺到冈山口一带与德川军正面作战,在击破德川军先阵之后在由丰臣秀赖亲自出马,长驱直入德川家大本营,一举击杀德川家康。会谈中间,毛利胜永也加入进来,对真田幸村的计划表示了坚决的支持。 幸村之所以一再要求秀赖亲自出战,主要是考虑秀赖作为丰臣家的当主、朝廷的右大臣,又是天下之主秀吉的亲子,一旦出现在阵前一定能鼓舞本方斗志,也许还会使地方阵营中部分受过太阁大恩的诸侯回心转意,瓦解德川联军的士气。而就秀赖本身来说,虽然已经成年(22岁),但从未上过战场,甚至没有出过大阪城一步,要他指挥大军作战是根本行不通的。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大野治长已经无计可施,只能一口答应了幸村的计划,以求各路将领能够用心作战,但淀姬是否真的能同意秀赖出战,或者说秀赖是否真的能亲自来到战场之上,他心里也完全没有把握。 5月7日上午10点左右,德川、丰臣两军一南一北,与大阪城南的天王寺——冈山口一带对圆了阵势,日本战国最后的大决战一触即发 这一战,丰臣家总兵力五万左右,而德川联军则超过十五万,兵力的差异一目了然。双方的阵营中,各色旌旗遮天蔽日,众多的武士斗志昂扬。真田幸村的部队再加上下属部将渡边纪、伊木远雄等人的部队共5500人,与另一名勇将毛利胜永的队伍一齐,位于天王寺战场的最前沿。 真田幸村的队伍采用武田流兵法编制,以骑兵为主,士兵都身穿红色铠甲,背红地百边"六文钱"旗帜,在战场的阳光下如同烈火一般!真田幸村与其子、十五岁的真田大助幸昌也意气风发,心无牵挂的投入人生最后的大战。 决战在正午开始。 首先是德川军的先锋本多忠朝队向丰臣军射击,而与其正面相对的毛利胜永军立即予以还击,随后两军展开了激战。 在战争的开始,真田幸村并没有急于加入战斗,而是按兵不动,因为他有着明确的战术目标,那就是德川家康的项上人头! “以战场上的兵力而言,丰臣军必败无疑。但只要杀死两代将军(德川家康和秀忠),战局就会逆转!……如果秀赖公能够亲自出马,那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级也不是没有可能吧……”这便是幸村当时的想法。 因此在毛利胜永与本多队激战之时,真田幸村没有指挥进攻,而是焦急的等待大阪城中的动静,希望丰臣秀赖能率领大军出城,能够打出当初太阁秀吉公那威震天下的金葫芦帅旗……但一切终究没有动静。随后幸村通过忍者的报告得知,由于淀姬的阻止,秀赖已经放弃了亲自出马的念头,并向德川方秘密派出了请降的使者。 但面对全军将士,幸村依然激昂的表示,秀赖公一定会亲自出马,并派自己的儿子幸昌作为使者,回大阪城去请秀赖出战。他的这种安排,多少也可以让后人体会到这位勇将的舐犊情深吧。当幸昌离开后,幸村振臂一呼,烈火般的真田骑兵队开始行动了。 真田队开始进攻时,毛利胜永已经击败了本多忠朝军,突破了德川军在天王寺阵地的第一阵,正与第二阵、第三阵的各路诸侯激烈的混战。真田幸村抓住这一机会,从混战的阵地后面绕过,直接面对了第二阵的主将松平忠直本队。 真田队的3500人此时已与大谷吉治、渡辺糺、伊木远雄队2000人合流,士气高涨,尽管面前的松平队有15000人之众,仍然勇敢的冲入阵中。 而松平忠直年轻气盛,且继承了其父松平秀康刚猛无畏的性格,正欲在真正的战场上证明自己。他所率领的越前兵马经过松平秀康的训练,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两军很快陷入混战,难解难分。 由于越前松平家的家纹是绿地黑矢羽根,故而越前骑兵都身着黑色铠甲,身背黑色旗帜,与真田的赤备骑兵混战时,只见烟尘之中尽是黑红两色的旗帜来来往往,各不相让,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以至于这场大战结束之后,京都、大坂、堺等地的儿童们把当时的情景变成歌谣加以传唱:“挂かれ挂かれの越前众、たんだ挂かれの越前众\\命知らずのツマ黒の旗……” 虽然松平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士气和战斗力上也不处于下风,但松平忠直本人的战术指挥能力却远逊于真田幸村。真田幸村为了尽快突破松平忠直的纠缠,进攻德川军本阵,派出忍者潜入松平军后方,散布谣言说:“浅野军已经投降丰臣方了!” 而此时,作为后备军的浅野军见到前方吃紧,正在向今宫方向移动,这使得真田军的流言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大成功,松平忠直的部队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后面的德川家康见状,不得不派出旗本军帮助忠直收拾局面,而真田幸村趁势突破松平军的阵地,直杀入家康本阵之中! 德川家康的本阵兵马虽有15000之众,但其中一部分前去帮助松平忠直收拾局面,另有一部分前往阻挡毛利胜永的攻势,使得真田军突如其来的进攻并没受到太大的阻力。而作为家康近卫军的"马廻り众\\"多数是新招募的武士子弟,没经过什么阵仗,平时操练也不够,一见到烈火燎原一般的真田骑兵,自己先乱了阵脚四处逃散了。在这种情况下,家康也不得不仓皇后撤。当时,家康的身边只有近侧武士小栗正忠一人,窘迫之时,甚至想到了剖腹自杀…… 与此同时,毛利胜永也突入德川家康本阵,与真田幸村配合,在数倍于己方的敌军阵中反复突击,杀的七进七出。但由于家康在逃跑时命下令放倒了帅旗,使得丰臣军无法找到他的位置,这一看似不体面的做法,反而凸显了家康作为老练的指挥家高超的临战指挥才能。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田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士兵由于长时间作战而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与此同时,松平忠直已经重新整顿了兵马,并攻取了真田幸村后方的茶臼山阵地,切断了真田军与后方的联系。腹背受敌的真田军,再也无力支撑,渐渐陷入混乱。 真田幸村此时已经身受多处枪伤,浑身是血,虽然不是致命伤害,但已经严重消耗了体力,实在无法再骑马指挥作战,于是率领残兵退入当地的安居神社休息,并拒险而守。在安居神社中的幸村,由于伤痛和疲劳已经有些甚至模糊。他用尽最后的力气遥望巍巍耸立的大阪城,一时间,年轻的长子大助、去世的父亲昌幸、失约的主公秀赖、忠诚的战友后藤又兵卫……许多的回忆涌上心头,不由得长叹一声…… 下午4点左右,德川军攻破安居神社,真田军全军覆没,大将真田幸村被西尾仁佐卫门砍下了首级,时年48岁。 ◎ 丰臣覆灭战后,德川家康对于幸村的奋战,给予极高的评价,称其为“日本第一强兵”(ひのもといちのつわもの)。而幸村的武勇故事也远播全国,连岛津家文书《萨藩旧记》也评价其为:"真田乃日本第一之强兵,自古未有与之匹敌者也……" 虽然真田幸村最终未能取下德川家康的首级,扭转大阪之阵的战局,但他通过战斗证明自己实力,从而扬名天下的心愿得以达成,也可谓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1615年5月7日下午4时,真田幸村死后,丰臣军的在天王寺战场上的其他各路人马也开始溃败。而随着冈山口阵地的大野治房开始败退,大阪城外的这场决战已经进入了尾声。 德川军并没有放过一鼓而胜的机会,而是积极的追击大阪方的败军。大野治房在撤退途中曾经在大阪城下的稲荷祠地方停下,排成密集的枪阵阻挡了德川军一阵,但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还是向城中败落了。 与此同时,得知主战场战况的德川联军其他各路人马也开始行动——在大阪城东北方布阵的京极忠高、石川忠総两军开始进攻备前岛,而在天满川布阵的池田利隆也开始攻城……德川军从四面八方攻进了大阪城中。 面对德川军的攻势,丰臣方的残军作了最后的巷战抵抗。 一名叫做北村五郎的武士在城外放置了火药箱,待大军全部撤入城中后,射出火矢引爆了火药,杀伤了许多德川士兵。 而丰臣秀赖在得知大势去矣之后,曾一度想要亲自出马战死,但被家臣速水守久制止,只得与淀姬、大野治长以及许多近士随从逃出了本丸躲避,幸村的长子真田幸昌就在其身边保护。 不久,城中有作为德川方内应之人四处放火,造成了更大程度的混乱。入夜,丰臣方的士兵逃散殆尽,德川联军基本控制了整座大阪城。 第二天,德川军的井伊直孝队发现了藏在一座仓库中的淀姬、秀赖等一行人,当即予以包围。大野治长派出使者,想以自己的一家人的生命换取秀赖的安全,但遭到了井伊直孝的拒绝。走投无路的秀赖一行人不愿受辱,只得全部自杀,并放火自焚,真田幸昌也毅然自杀殉主,当时年仅15岁。 5月21日,秀赖的独子国松在伏见城被捕,并于两日后在京都六条河原被处斩,死时年仅六岁。至此,称雄一世的大阪丰臣家至此断绝,而真田家的香火则由真田幸村的哥哥信之一族流传下去。此后的时代中,真田的姓氏再也没有什么作为,但真田幸村的名字却永远不会在仰慕英雄之人的心中消失。 ◎ 家臣◎ 真田十勇士猿飞佐助(鹫尾幸吉) 雾隐才藏(名张宗连、鹿右卫门) 望月六郎(望月幸忠、村雄、主水、卯左卫门、宇右卫门、六右卫门、善太夫、六郎次、高野小天狗) 海野六郎(海野利一、六右卫门、三左卫门、小平太、吴羽自然坊) 根津甚八(根津贞盛、小六;原型为浅井井赖) 穴山小助(穴山安治、岩千代、云洞轩) 由利镰之助(由利基幸、春房) 笕十藏(笕政右卫门、金六郎、挂飞十藏) 三好清海(三好新左卫门;原型为三好政康) 三好伊三(三好新兵卫;原型为三好政胜) ◎ 真田七影武穴山小助(穴山安治) 鸠幸佑贞(班鸠右卫门) 山田友宗(舍人) 伊藤继基(团右卫门) 木村公守(助五郎) 山浦国英(国秀、新兵卫) 林宽高(源次郎、弹左卫门) ◎ 家庭◎ 妻室一、竹林院 生年不详~庆安二年(1649),真田幸村的正室。越前敦贺城城主大谷吉继的女儿。生母不明。竹林院是其法号。是幸村的四女あくり、长男大助、六女阿菖蒲、七女おかね及次子大八的母亲。大坂城之战时与女儿阿菖蒲一起逃向纪伊伊都郡,被和歌山藩的藩兵找到。幸村死后通常认为得到七女婿石川光吉的救助,安静地生活了三十几年才死去。 二、堀田作兵卫之女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侧室。真田家臣堀田作兵卫的女儿,是幸村的长女菊的生母。菊成为舅舅堀田兴重的养女。兴重作为幸村属下在大坂城之战中战死。 三、高梨内记之女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侧室。真田家臣高梨内记的女儿。幸村的次女市、三女阿梅的生母。高梨内记跟从被流放到九度山的昌幸、幸村,大坂城之战时也追随幸村战死。 四、丰臣秀次之女(隆清院): 生殁年不详,真田幸村的侧室。关白丰臣秀次的女儿,法号隆清院。幸村的五女なほ(御田姬)和三男幸信的生母。秀次在三条河原被处刑时,还是幼女的她逃脱了。大坂城之战时与女儿御田姬一起投靠瑞龙院(丰臣秀吉的姐姐)。 ◎ 子女长男幸昌(大助):母亲是正妻的大谷吉继的女儿,前文已表。●次男大八:母亲是正妻的大谷吉继的女儿,跟随姐姐梅到片仓家,寛永十年逝。 三男幸信:母亲是中纳言秀次的女儿,跟随姐姐御田到岩城,宽文七年逝世。 长女阿菊:母亲是家臣堀田作兵卫兴重的女儿,上田出生,寛永十九年逝世。 次女於市:母亲是家臣高梨内记的女儿,上田出生,九度山病死,内记是在大坂城战死。 三女阿梅:母亲是家臣高梨内记的女儿,嫁给片仓重纲,前文已表。 四女栗子:母亲是正妻的大谷吉继的女儿,后来成为滝川一积(滝川一益孙)的养女。 五女御田:母亲是中纳言秀次的女儿,嫁给了岩城但马守宜隆,寛永12年去世。 六女阿菖蒲:母亲是正妻的大谷吉继的女儿,跟随姐姐梅,后嫁给伊达家臣田村定广。 七女山冈:母亲是正妻的大谷吉继的女儿,嫁给京都茶人。 ◎ 人物形象◎ 幸村的相貌四百年来,真田幸村作为一位悲情英雄而受到人们的仰慕,然而在这种仰慕中,英雄的形象也渐渐走样变形。尤其在《战国无双》等游戏影响下,人们对真田幸村的印象几乎定格为那个手握十字枪,头戴鹿角兜鍪,配着六文钱真田家纹的少年英雄了。 事实上,真田幸村战死时,已经48岁,年逾不惑,远远不是“少年”英雄了。 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幸村身材十分矮小,可能跟丰臣秀吉差不多。 长泽九郎兵卫《长泽闻书》:“真田左卫门佐,年约四十四五、额有一疤,长及二三寸,体甚矮小。”可以想见,他是个身短体瘦,目光深沉的人。 ◎ 幸村的才能不只是相貌,真田幸村的才华能力也被误解了。 身材矮小清瘦的真田幸村,恐怕很难在个人武艺上造诣太高;他的超群之处,在于智谋而非武功。真田幸村实战经验并不多,但是却天赋异禀,对兵法战策有着极高的造诣。司马辽太郎在《二军师》中写道: 幸村是信州名将真田昌幸之子,他的实战经历只有两次:一次是十六岁那年随父在信州上田城与德川家康的派遣军作战;另一次是二十几岁时在关原之战的前锋战,即上田的攻守战中,协同父亲一起击退了德川军。 但是,幸村有天赋的谋士之才,而且关原之战以后,他和父亲削发为僧,在高野山脉的九度山上隐居了十多年。在此期间,熟读日汉兵书,学习掌握了父亲的全部兵法。可以说,又兵卫是在沙场上熟谙韬略,而幸村却是在书斋里深通谋略的。 …… 据说在冬季会战前幸村进城时,连城里的平民百姓都煮了赤豆饭,连呼“请真田大人相助。”幸村的父亲昌幸是一代名将,他多谋善断,早在武家和庶民中名传遐迩。他儿子幸村的智谋就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 ◎ 逸事趣闻◎ 兄弟排行真田信幸幼名源三郎,真田幸村幼名源次郎。这似乎让人感到有点可笑。哥哥叫源三郎、弟弟却叫源次郎。对于这个有趣的插曲,历史上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实际上幸村乃是真田昌幸的长子,而但为什么他先出生反而是次子呢?原因在于幸村的生母身份低微,生下了幸村一年后,正室山之手殿生下了信幸,于是信幸成为嫡子,而早一年出生的幸村反而成了次子。但根据其父昌幸(幼名源五郎)及其叔信尹(幼名源次郎)的排序并没有按照顺序,因此此说较不可信。 第二种说法是,真田家的长子不幸夭折,由于担心第二个孩子再次夭折,于是按照习俗将第二个孩子海称三郎,而幸村仍按照原来的习惯称为次郎。 ◎ 名字问题对于真田三代之中,最耀眼的大概要数末代的幸村了。这个人物已经被一些描写大坂之阵的小说神化了,与现实中的人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单从幸村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事实上,比较权威的资料上一般并没有幸村这个名字的。其实幸村这个名字是大坂之战前自己改名为幸村的。 对于幸村的本名信繁来源于武田信繁的名字基本上已经没有疑问,但是由于当时上层武士的一门众,特别是继承者,几代人之间一般都在名字中使用同一个字(一字を付けたがる风潮),作为家族世代相传的标志。例如丰臣家的秀字,伊达家的宗字等等。而真田家世代相传的则是“幸”字,所以信繁这个名字似乎有点不和常例,改名为幸村。对此,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说,在昌幸死后由于兄长信幸违背了父亲的意志投靠德川家康,所以信繁认为他不能再作为真田家的家督,而恰好信幸又改名信之,抛弃了“幸”字,所以信繁就改名幸村,表示他是真田家的真正继承者。还有一种据说是来自真田自己的意见,大坂之战前自己改名为幸村的。 ◎ 存活问题对于幸村,一般认为他是在元和元年5月7日的大坂之阵中讨死,享年49岁。不过在民间却流传着另一种幸村未死的说法,他们认为在大坂之阵中讨死的只不过是幸村的两个影武者,真田十勇士之一的穴山小助和望月六郎。 另一种说法是幸村本人则在大坂城被攻陷的时候保护丰臣秀赖逃脱出城之后隐居。这种说法的来源大概是在当时流行的一首民间歌曲的歌词,歌词上提到幸村护送秀赖到鹿儿岛(花のようなる秀頼様を,鬼のようなる真田が连れて,退きものいたり鹿児岛へ)。并在《立川文库》也有记载。 不过这些说法都得到了解释,并已证实。 在大坂之战中幸村确实使用了影武阵法,两个影武者战死,真田幸村也战死了。开战后,真田幸村率领6000赤备队直冲入德川家康的军队。不久之后4倍于他的松平忠直败走,真田幸村直冲德川家康本阵而去,被突破的的军队越来越多,德川本阵开始混乱,这时由穴山小助化妆成的真田幸村冲了出来,本阵火枪队开枪阻击,真田幸村倒在枪林弹雨中,德川家康松了口气,突然,又冲出了一个真田幸村(由望月六郎所扮),本阵再次开枪阻击,这个真田幸村也倒下了,此时德川本阵陷入了混乱,真正真田幸村率赤备队杀了过来。后面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第二种说法其实这样的说法无非是对于“偷”得天下的德川家的鄙视,以及不想看到大坂之阵中英雄的阵亡。不管怎么说,《立川文库》中没有一点礼赞德川家康的影子,丰臣家的英雄却被大量塑造出来,这是由于《立川文库》背后隐藏着大阪人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反映在忍术名人对丰臣家的忠诚上,所以《立川文库》的真实性不可恭维。 ◎ 真田家纹六文钱纹(六连钱纹):连钱纹的一种,两排三枚一文钱并列,合计六枚。代表了解救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众生的三途河上渡船的船费。这种说法来自具有强烈佛教色彩的地藏信仰。中世纪时,武将于战场斩敌立功,然而杀生却是佛教大戒,会使人堕入地狱受尽无穷痛苦。所以地藏菩萨大发慈悲,以此六文钱拯救六道众生,也解救众多信佛的武将们。真田氏的子孙说这是战争时才使用的家纹,这六枚铜钱是佛祖对战死之人的慈悲的化身,同时也预示了真田军拥有超度众生的力量,真田家所有的士兵出战时脖子上都挂着用绳子穿着的六枚铜钱,象征着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日本民间流传人死之后会过三途河,还要用六文钱作为船资,否则不能渡河。真田家以“六文钱”作为家纹,表示真田家的武士们个个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是视死如归的勇士。 ◎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真田太平记》 池波正太郎 《真田幸村》 海音寺潮五郎 《风神之门》司马辽太郎 《二军师》司马辽太郎 《真田幸村》柴田炼三郎 《猿飞佐助》柴田炼三郎 《火烧大坂城》早乙女贡 《鬼眼狂刀》上条明峰 ◎ 时代剧真田幸村(1966-1967年、TBS?国际剧场) 真田幸村一角由中村锦之助饰演 真田太平记(1985-1986年、NHK新大型时代剧) 真田幸村由草刈正雄扮演 风云!真田幸村(1989年、东京电视台东映) 真田幸村由北大路欣也主演 ◎ 音乐剧仲夏的特别音乐剧‘真田幸村’~梦?燃烧~”(2007年8月7日、大阪?松下IMP音乐厅) 真田幸村由NewOSK日本歌剧团 樱花升主演 ◎ 人偶剧真田十勇士”(1975年、NHK、人偶师傅为辻村Jusaburo) ◎ 动画《猿飞佐助》东映动画 《猿飞佐助 K闇之军团》 《新释 战国英雄传说 真田十勇士》(真田幸村CV:乡田ほづみ) 《MUSASHI -GUN道-》(2006年、“MUSASHI”制作委员会) 《战国BASARA》(真田幸村CV:保志总一朗) 《百花缭乱samuraigirls》(真田幸村CV:钉宫理惠) 《真田十勇士 BRAVE10》(真田幸村CV:森川智之) ◎ 漫画《鬼眼狂刀》上条明峰 《BRAVE10》霜月かいり 《虚无战史MIROKU》石川贤 《GATE 7》CLAMP ◎ 电影《真田幸村的谋略》(主演:松方弘树、1979年 导演:中岛贞夫) 《剧场版 假面骑士电王俺、诞生!》(主演:阵内智则、2007年) ◎ 游戏《决战》 《真田十勇士》 《婆沙罗》 《战国无双》系列 《战国BASARA》系列 《太阁立志传》系列(第五代 第六时期.太平之章以真田幸村为游戏主轴) 《无双OROCHI》系列 《天下人》 《信长之野望》系列 《格斗壹零》 ◎ 人物插画2 柴田炼三郎创作小说书名:真田幸村 作者:(日)柴田炼三郎 译者:金艺,泰明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ISBN:9787229005023 开本:16开 定价:27.80元 内容简介 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任何一个对日本历史稍有涉猎的读者都会知道真田幸村的大名。幸村之于日本,不啻于赵云之于中国,两者同样是英姿飒爽的赫赫武将,同样以忠肝义胆的美名流传后世。 时间从武田家灭亡之后开始,一个小小的婴儿侥幸逃过一劫。十数年后,他从大山里走出来,仿佛是被冥冥中的命运所牵引,各种的角色纷纷粉墨登场——或是远渡重洋的异国武士,或是身世坎坷的孤绝剑客,或是飞天遁地的江洋大盗,或是百人一杀的迟暮忍者……在天下即将一统的黎明前夕,台面上有各种势力垂死挣扎,幕后更有秀吉的遗金之谜暗潮汹涌——真田幸村能否和他的十勇士一起力挽狂澜,改变大阪城陷落的命运? 3 动漫《百花缭乱武士少女》人物出自:《百花缭乱武士少女》 配音:钉宫理惠 历史名将真田幸村的名称拥有者,以铁扇为武器的美少女,与後藤又兵卫一同被当作是"丰臣派"的反德川势力,智勇兼备的少年军师。 战斗时使用两把大铁扇,擅长防守,有时代替宗朗进行作战指挥,调兵遣将。 萝莉,平胸,傲骄,某种意义上配有最强的武器也不可惜的13岁的初中生。 在第四集中成为剑姬,并可看出在意宗朗 身上有作为剑姬的“智”字印,发动关键词:不惜身命(第四部出现) 特技: 旋舞升(第六话出现,利用大铁扇产生强大风力,把目标集中封锁) 4 战国Basara角色真田幸村是战国Basara的第二号男主角(第一个是伊达政宗)真田幸村是武田信玄的一名大将。幸村把武田信玄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称号{日本第一兵}{天霸绝枪}。与伊达政宗是宿命对手。动漫出场第一话。武器为两把长枪:朱罗。 在游戏中,经常与猿飞佐助为搭档。性格热血 天然呆 遇到强劲的对手会热血沸腾口头禅:「我が炎、消えること无し!」 CV:保志总一朗 真田幸村的技能(包括固有技与奥义) 1千两花火 2烈火 3大车轮 4虎炎 5朱雀翔 6红涟脚 7火焰车 8凤凰落 9热血大喷火 5 战国无双角色真田幸村是日本光荣公司Koei旗下的游戏《战国无双》的男主角。可以说是真 三国无双里面的赵云的翻版。幸村的性格比较坦率。但是对于自己的战友是至亲的对待。幸村的战友为:直江兼续 岛左近 石田三成 前田庆次。武器为十字枪。奥义为勇。属性为炎、 CV:草尾毅 登场作品:战国无双系列 无双大蛇 6 动漫作品《鬼眼狂刀》主角之一◎ 人物简介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CV:绪方惠美)SANADA YUKIMURA (CV-绪方惠美) 年龄-37岁 生日-2月29日双鱼座 身高-170CM 体重-53KG 三围-B85 W70 H84 脚的尺寸(为什么会有这个··):26CM 血型-A型 兴趣-钓鱼.下棋 专长-女性的年龄与三围能马上准确答对 喜欢的人事物-性.酒.自己.小鸡 讨厌的人事物-无聊的家伙.忙碌的日子 喜欢的食物-鲷茶 讨厌的食物-没有特定 最大的痛苦-自己非常喜欢的曾发誓要保护的女人瑞希在自己怀中死去【追忆篇】 萌属性:天然黑,无节操 介绍:平时看着吊儿郎当的人物,实际上非常有头脑和心机,是有名的智将,非常注重同伴,但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 作品简介由上条明峰创作的《鬼眼狂刀》曾获周刊《少年MAGAZINE》第61届新人赏。1999年开始连载长篇传奇历史作品《鬼眼狂刀》,虽为出道作,但画功成熟,战斗场面处理得非常有气势,情节也较为出色,连载不久即成为《少年MAGAZINE》的主打作品。 7 BRAVE10中的真田幸村《BRAVE10》(真田十勇士)中的角色。信浓上田城的少城主,是个留着懒散的胡须,手上常拿着烟斗或扇子的男人。他收留着了伊佐那海。而他身边有一批熟练的忍者,说需要十个人继承十之根源的力量,跟奇魂一起压制邪神伊邪那美。为了查明徳川所寻求的东西而派才藏他们前往出云。 与石田三成、直江兼续是亲友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