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腹海雕 |
释义 | 白腹海雕(学名:Haliaeetus leucogaster)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成鸟有白色的头部、胸部及尾部。在飞行时,黑色的翅膀跟白色的腹部形成强烈的对比。像所有海雕属的成员一样,其尾部很短,呈楔子状。分布于印度、亚洲南部及澳大利亚海岸。主要靠捕食水生动物为生,包括鱼、海龟和海蛇,有时也会捕猎鸟类和哺乳动物。 中文学名:白腹海雕 拉丁学名:Haliaeetus leucogaster 别称:白腹雕、白尾雕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隼形目 科:鹰科 属:海雕属 命名时间:Gmelin, 1788 英文名称:White-bellied Sea Eagle 英文名称:White-bellied Fish-eagle 英文名称:White-bellied Sea-eagle 形态特征白腹海雕是大型猛禽,体长为70—85厘米;翼展178-218厘米;体重约3000-5000克。翼宽长型,尾短,头部、颈部和下体都是白色,背部为黑灰色。尾羽呈楔形,呈褐色,端部白色,是它与其他海雕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飞翔时从下面看,通体除飞羽和尾羽的基部为黑色外,其余全部为白色,黑白分明,极为醒目。虹膜为褐色,蜡膜和上嘴为红灰色,下嘴蓝灰色,尖端黑色,嘴裂为红蓝色,跗跖和趾为淡肉色,爪黑色。头、颈及下体白色,背羽灰褐;尾楔形,基部l/3为灰黑色,其余白色;肩及翼覆羽与背羽同色,飞羽黑褐;翼下覆羽近白,飞翔时可见前白、后褐的翅。嘴铅黑色,脚黄。幼鸟上体暗褐,下体棕褐而微具淡纹,尾近白。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中的岛屿上,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台湾等地,但各地均极罕见,其中海南为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记载,台湾为偶见的迷鸟。 栖息环境白腹海雕为留鸟,活动于海岸及河口地区,有时也出现在离海岸不远的丘陵和水库上空,但一般不远离海岸,因此是典型的海岸鸟类,也是海上和陆地上出色的捕猎者。 生活习性通常单只或成对沿着海岸在水面上低空飞翔,两翅煽动缓慢而有力,有时也在高空翱翔和滑翔。当在高空翱翔或滑翔的时候,两翅常上举成“V”字形。有时也栖息于开阔地区的树上或地面上较高的地方。它既在海上觅食,也在陆地上空寻找食物,常沿着海面飞行。 捕食鱼类、海蛇、野鸭,也在陆地上捕食蛙、蜥蜴、野兔和蛇,有时还吃动物尸体,偶尔捕食家禽。主要在白天觅食,尤其在早晨和黄昏最为频繁。 叫声:“啊,啊”,较为简单。 生长繁殖白腹海雕的繁殖期从12月到翌年3月,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等地则通常在5—10 月。一般营巢于海岸边高大的乔木树上或悬崖岩石上,也营巢于内陆沼泽地带的小树上、没有树木的岛屿的地上或岩石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直径可达250厘米,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放有一些绿叶,也喜欢利用旧巢,通常一个巢可使用多年,但每年都需要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也变得愈来愈大。在印度曾发现一个直径达270厘米,高达180厘米的巢。每窝通常产卵2枚,偶尔为3枚。卵为白色,形状为卵圆形。亲鸟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雄鸟仅在白天替换雌鸟。领域性甚强,也是由亲鸟共同来保卫。 濒危原因1、栖地丧失,食物减少。 2、过度猎捕,导致种群数量减少。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物种。 (图片:概述图—图6、分布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