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真空教
释义

概述

真空教亦称“空道”,清代民间宗教之一。因创始人廖帝聘(1827—1893年,字达群,号兆空)被信众尊称为“仙伯”或“大伯”,故又称“大伯教”。廖帝聘去世后,被信众奉为“真空祖师”,所以又称“真空教”、“空道教”、“廖祖教”、“空中大道”等。

同治元年(1862年)江西长宁县(今江西省寻乌县)桂岭堡水东村廖帝聘在黄畲山培桂园开坛布化,创立真空教。以道戒烟治病,门徒中赖仁章、凌邦壁、张声见、蓝菊英(女)道行最高,后人将其4人与廖并称为五祖师。人称真空廖祖师、本空赖祖师、原空凌祖师、受空张祖师、音空蓝祖师。

教派经典有廖帝聘所著《极空》、《无相》、《报恩》和《三教》诸经。在修持上以“复本还原,归一归空”为宗旨,用静坐、静悟之修行以达到所谓自身与本体真空融合的境界,教徒不持斋。

道堂

机构设置

真空道的总道堂设在黄畲山,道长驻此,领导全道活动。总道堂之下设有大道堂,负责人称"太上老师",一般以所驻山名为其堂名,如清桂山道堂、大仁山道堂、浮云山道堂等。大道堂之下另有中、小道堂,负责人称"太老师"或"老师"。此外,尚有道徒在家中自设的道堂和家坛。总道堂虽与各地道堂始终保持着统属关系,但各地道堂均不必向总道堂缴献香金,总道堂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信众捐助。

道堂布置

廖帝聘在世时,曾在修觉山建有道堂,作为道徒的宗教活动场所。廖帝聘去世后,由其弟子修建的道堂遍及赣、闽、粤等省。各地道堂虽规模大小不一,但均以一个宏伟、宽敞并坐北朝南的经堂为中心。经堂亦称祖堂,是教务活动中最重要的场所,每日诵经、参拜、静坐等功课,均在此进行。

因该教不奉祀偶像,故一般在经堂大厅正中的后墙或屏风上,横挂一块长方形的大镜子,大镜子上方则为"空中图"。大镜子前以及长香案后面,并排面南置放五把空椅。居中为真空祖师廖帝聘座位,两侧各两把分别是廖帝聘亲传弟子本空祖师赖仁章、原空祖师凌邦壁、受空祖师张声见和本空圣母(又称音空祖师)蓝菊音座位。这五把空椅,任何人不许坐。五把空椅前面的长香案上,置放香炉和蜡台,香炉内通常只焚檀香。紧靠香案前方,置一小经案,上放《四部五册》及诵经时用的铜磐、木鱼、吊引磐即碰铃等法器。长香案及五位祖师的空椅两侧,各置一把面南的空椅,名为"护法椅",仅供道长在做功课时坐。整个大厅内,除上述七把椅子面南置放以外,还有许多供一般道友做功时坐的椅子,一律面北,即面向祖师的空位置放,不许转换别的方向。前厅的中部,摆满供道徒跪拜用的大蒲团。经党内屏风两侧的立柱及厅门两侧,均贴有槛联,常见的有:“空道有本源,超群黎同出苦海;中正无偏党,拔众生共到渊源”,“人和天地人,六合内齐来返本;道参儒释道,三教外独立为尊”等。

空 中 图

廖帝聘创立真空道以后,为了使教义的阐释更加通俗化、直观化,先后设计了"空中图°、"空道图"、"空字图"和"无空图",以便于指图讲道,人人皆能懂得其中妙理。其中尤以"空中图"最重要,各地道堂均将其悬挂于经堂正中。空中图,图形主要由"空中"两个大字组合而成,即将"中"字嵌入"空"字"穴"与"工"两部分的中间。另外,在描空的大字内,主要在"空"宇上方宝盖一点及整个"中"字的各个部分,均又嵌入若干个小字。这些小字中,陈有"一法包含无量法,一间劈破万般门"、"空道流行,天理循环,无偏无私,不上不下"、"灵光普照"等完整句子以外,其余的均可与大字相结合,从而组成"复始空中"、"正中"、“复本还原、归一归空”以及"考真"、"考直"、"考愿"、"考舍"等词或句。

仪式

真空道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帮助人们戒除鸦片烟瘾或治疗疾病,于是通过一定手段而达此目的整个过程,便构成该教的重要仪式。其仪式包括跪拜、静坐、诵经、饮茶四项内容,除以上四项内容外,还有两项重要的辅助手段,一是提倡常年露宿,云屏山道堂各房设有床及帐,但该教有一规定,要求教徒晚上必须在露天空地,坐在椅子上而睡,不得躺在床上卧睡。二是开斋茹荤,讲究营养,注重清洁卫生。真空道将这一套仪式称为清茶戒烟精神疗疾法。

跪拜

与常人即头不同,实行五即首,并辅以甩手动作(每首一次,随之甩手一次,甩手时双臂向前平举,然后自然放下并向身后摆动)。真空教极重对祖师的参拜。云屏山道堂规定,每日三餐前,所有教徒都必须到道堂大厅参拜。参拜时,主持人要击罄。参拜者不论在大厅任一地点,只要面对空椅即可。跪时两手向身边散开,跪叩不拘次数,至疲倦为止。在祖师前参拜后,诸人方可回膳厅进膳。

静坐

二目微闭,端坐于椅上,要求做到心无挂碍,达于神凝,"凝则精气神三宝能固"。

诵经

以上静坐与跪拜,通常都是与诵经结合进行的。平日例行早、中、晚三次功课。功课开始时,随着诵经生击磐和咏唱"经头",众道友依次在大蒲团上,向经堂正中祖师的座位行跪拜礼,接着开始静坐。在宽敞洁净的大厅内,红烛高烧,檀香氤氲,经曲回荡,法器叮当,充满肃穆和神秘的气氛,令打坐者人静而达于神凝。诵经结束时,静坐者复依次起立,再行一次跪拜礼,整个功课就此告一段落,如此每日进行三次。跪拜(包括甩手)与静坐,动静结合,相辅相成。 "动则生血,静则还原。"

饮茶

各道堂平日用大瓷盆冲泡上好的清茶,除供住堂的一般道友大量饮用外,对戒烟者或其他疾病需要施治者,还要令专人为之强行灌饮,直到患者被灌得淋漓大呕方正。此种方式,称作"过阁",被认为是"化浊接清"、祛除一切沉痾的有效手段。若遇外科疾病,如患疮疖或眼疾,则将大瓷盆内的茶叶捞出敷之。

朝拜

除此之外,每月初一、十五,都有信徒前往总道堂朝拜真空祖师廖大伯,每个信徒一年至少朝拜三五次。朝拜时,点香燃烛,道长端坐正中,低眉垂目,下面信众列队下跪,口诵经文,每诵一句,弯腰下拜一次,跪拜方式与戒烟道友相同,诵经毕,跪拜亦停止。道长徐徐睁眼,向信从微微点头,如有要求治病者,上前说明并行礼求治,道长口中喃喃,随即施茶一杯。真空道的盛会是在每年的四月初九日(廖常聘生辰)、七月二十七日(黄畲山开坛市化)、十一月十六日(廖帝聘忌日)。届时,各地信徒大都赴会,少则数千,多至万人。每当此时,道堂大厅案桌前的一对石狮背上,插上一对重达一百二十公斤的大红烛,五个铝亮的大铜香炉中也焚上檀香。红烛高照,烟霞氤氲,信徒络绎上会赴会,向祖位跪拜。道党内杀猪宰羊,饭菜丰盛,名曰"杀性免劫",信徒饱餐一顿而归。

入道

新道友人道,无论是为戒烟、为治病,还是仅为对真空道的崇信,首先需经老道友介绍。入道仪式十分简单,仅需备活鸡一只敬献祖师,在诵经生高唱"大道如意"的歌声和当当的铜磐声中,由一位教务人员持刀在祖师的神位面前当场将鸡杀死。道友人道后,一般要求住堂静修。有些地处山乡村野的道堂,还要求住堂道友开荒耕种以自给。设在城镇的道堂,其经费则靠道友们自愿捐助。对不能长期住堂的道友,亦不勉强,允许其在烟席戒除或疾病痊愈后返家居住,对祖山可向而往之,每年逢朔、望或重要节日,来道堂朝拜数次即可。

称谓

道徒之间,有两种习惯性的称谓,一种是称"功德",其中又可依性别分称"男功德"和"女功德",或依人教时间早晚分称"老功德"和"新功德,另一种是互称"道友",除有勇、女、新、老之分外,还可依其人教前是否习染鸦片烟臆,而将以往的"痛君子"称为"混道友",其余未曾习染烟痛者则称"清道友"。

教义

真空道的教义主旨是以"空"宇为核心,因此廖帝聘便又将其推而衍之,具体化为"五皈"真蹄与"四考"法门。其中"五皈"偏于理论,属形而上者;"四考"偏于实践,属形而下者,以此作为信众的修持原则。随着真空道的发展,该教还为信众定有道规十条,又定有十戒,以此约束信从,克己自律,学好向善,并作为检验道徒对真空道是否虔诚信奉的标准。

五皈

1.皈依——心与道合,须奥不离;

2.皈中——不偏不倚,允执撅中;

3.皈正——吾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

4.皈一——纯一不二,不为旁门外道所引;

5.皈空——浑忘色相,无我无人,古今宇宙,一切皆空。

四考

1.考真--达本明途,保守真元;

2.考直--道直如矢,绝无邪曲;

3.考原--一心向道,毁誉由人;

4.考舍--超出凡俗,不恋尘缘。

十道规

礼祖堂、尊主教、睦同修、别男女、守职业、重卫生、戒烟瘾、治疾病、佐治化、尚修行。

十戒

勿淫欲,勿盗偷,勿赌博,勿奢侈,勿骄傲,勿吃鸦片,勿说证言,勿信偶像,勿迷信风水,勿忘恩负义、件逆伦常。

经典

廖帝聘融合三教经典,陆续编定了《报空宝卷》、《无相宝卷》、《三教宝卷》、《报恩宝卷》等四部宝卷,因第二部二册,简称《四部五册》。《四部五册》集中反映了廖帝聘的宗教思想,是了解真空道教义的基本资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廖帝聘从早年研读的三教经典,特别是从《罗祖五部经》中转抄的。在转抄时,有的段落做了一些更改或增删,有的则是将诸说杂揉在一起。为了突出其教义主旨,廖帝聘在许多经文的段落包括整段照搬佛道经典,如《心经》、《清净经》等的后面,都要缀上"复本还源,归一归空"这样一个定型化的结尾。廖帝聘在《四部五册》中,一再阐扬他是无极圣祖化身,临凡救世:"天下教门乱纷纷,迷昧众生无投奔。无极圣神来投化,托化廖祖谈真乘。“"空祖原是空生子,显场空道度众生。”"尘世众生只有奉空通、拜祖师、悟真空,才能复本还源,永无生死”;"访明师,求正法,躲离四生。""又不生,又不灭,长生不老。"

报空宝卷

第一部《报空宝卷》,又称《真空宝卷》或《首本经卷》,简称《首本》,是《四部五册》中最重要的一部。一部一册。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义核心" 空"往上。诸如"归一归空","归空家乡°,"家乡就是真空","祖师空身是大身,大身是空身,空身大身原是一,一者本是无极身",相空诸境,夜空诸梦","空色空相空心性","空行空坐空圆成"等等。其次,就是"空"与"无"、与"我"、与"人"、与"一"、与"万物"的关系拍口"太虚真空无极身,无为无看自现成;无我无人无一物,一性含容万物根°,"一是万般万是一","祖师万法虚空生"等等。再次,便是空道变化的无穷奥妙,如"日月星辰可坠地,山石从地可飞空,海水深渊可令枯","刀不能砍,水不能淹,火不能烧,万物不能遮挡;天不能盖,地不能载,山河石壁无隔碍,任意纵横自在", "动则变化无穷尽,静则还原复本真","空中变化妙义深,不可思议不可称"等等。

无相宝卷

第二部《无相宝卷》,又称《无相真经》。一部二册。其内容大部分来自《罗祖五部经》,如《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第十二品"归家人不知何处细说便知"及第四品"一字流出万物的母",《苦功悟道卷》第十七品"天地万物何处来,本是真空能变化"八破邪显正钥匙卷》第二十三品"想当初无天地先有本体,想当初无日月先有吾身"等。

三教宝卷

第三部《三教宝卷》,又称《三教真经》。一部一册。其内容首先是来自《罗祖五部经》中《破邪显正钥匙卷》第十五"破道德经品"及《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第十七品"未曾初分无极太极鸡子在先"等;其他部分则分别来自《佛说高王观世音经》、《高上玉皇心印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以及南宋朱嘉集注的《大学》 、《中庸》中的部分章句等。

报恩宝卷

第四部《报恩宝卷》,又称《报恩真经》。一部一册。其经词中除一部分与《报室宝卷》相同外,另一部分则属于报恩、祝福或超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有来自《苦功悟道卷》第十八参星的"十报恩"八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第二十三品"流浪家乡"及第二十四品"我今己得安身地,西方路上唱罗哩",《破邪显正钥匙卷》第十三品"无为门下不烧钱,信鬼烧纸不成尊"等。在一段《祝福赞》中,通篇是祝愿"人人增吉庆,家家保安康"的吉祥话语,其中还特别点出戒烟的内容:"祈保脱去洋烟者,永不踏地狱之门。"

祖师

廖帝聘,字达群,号兆空。江西长宁县(今江西省寻乌县)桂岭堡水东村人。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四月初九日,卒于光绪十九年(1893 年)十一月十六日。

廖帝聘父交泰,母赖氏。交泰前朔数代,有翠邦其人。廖家在翠邦之后,"不但家声大振,人文亦蔚然兴起"。为帝聘四书五经等儒学启蒙的,是其胞叔府学生员履泰,由此可知廖氏在当地应属殷实之家。廖帝聘兄弟六人,居长。七岁人学,从其胞叔履泰读书。长大后,末参加科举,而在本邑习商。二十岁时,娶妻王氏。两年后,生女不育而夭。又二年,妻王氏亦去世,帝聘遂萌出家之念。虽为父母所劝止,但此后除潜心研习三教经典外,对日常凡俗杂事概不屑问,终于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上元之日,毅然辞亲投玉屏山云盖岽古刹长老刘必发门下学佛。不久,又随长老迁往修觉山,埋头读经,苦行修持长达六年之久。

在此期间,长老命廖帝聘反复诵读《罗祖五部经》,作为参悟主课。同治元年(1862年),他声称受神人点化,当为"空中教主",并可开斋茹荤,遂别师返里,入居廖氏别墅黄畲山培桂园,勤修内果,苦立外功,融合三教经典,特别是吸收了《罗祖五部经》的宗教思想,陆续编定《报空宝卷》、《无相宝卷》、《三教宝卷》、《报恩宝卷》 ,简称《四部五册》。 《四部五册》的出现,标志着真空道的诞生。

自同治元年(1862年)真空教创立以来,在江西各地传播。后来官府以邪教罪名逮捕他,光绪十九年(1893年)死于狱中。

传布

廖帝聘创立真空道后,便开始在黄畲山培桂园开堂布化,为人戒烟治病。一时求戒烟治病者接踵而至,信奉者也日渐增多。从清光绪六年(1880年)起,有赖仁章、凌邦璧、张声见、赖仁章之妻蓝菊音先后皈依入教.他们死后与廖氏一同被信众奉为真空道5位祖师。

清光绪十年(1884年),廖帝聘携两个弟弟与赖、凌、张3弟子等人在安远泊竹园建立“浮云山道堂”。使该地成为赣南传道中心。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廖氏师徒开始北上传道,经过几年努力,信徒已遍及赣南各地,成为江西的一大教派。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廖帝聘、赖仁章、张声见被捕,廖帝聘绝食而死,众弟子与家人将其葬在赣县东门外。从此,廖帝聘被徒众奉为“真空祖师”,其墓地也成为真空道的朝拜圣地。赖仁章、张声见后被营救出狱。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声见亦病逝。赖仁章与凌邦璧遂继承廖氏遗志建起黄畲山总道堂,作为真空道的祖山与传道中心。此后,赖、凌、蓝3位弟子四方传道。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真空道已由江西境内传到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北京以及西北陕甘、西南四川等地,并陆续发展到香港地区和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发展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教派。

民国15年(1927年),廖帝聘百年诞辰时,中外道徒万余人汇集黄畲山举行纪念大会,宣称“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民国37年(1948年),廖艺圃将真空道改称真空慈善会,在国民政府社会部备案,总堂仍设在黄畲山,同时在南京设立办事处,各地设立支会。是年农历四月初九,廖帝聘生辰时,真空慈善会在黄畲山召开成立大会,廖艺圃被选为理事长,一批国民党军政官员被选为理事、监事,真空道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承认。

据已故罗香林先生调查统计,截至民国38年(1949年)前,真空道已在国内12省1市设立道堂总计205座,即江西85座、福建28座、广东22座、江苏23座、湖北20座、河南7座、湖南6座、安徽5座、陕西3座、四川3座、甘肃1座、台湾1座、北京1座。香港8座,东南亚总计172座,其中马来西亚最多,122座,其次是新加坡36座、印度尼西亚7座、沙劳越6座、北波罗洲1座(数目以20世纪60年代为限) 。

现状

至民国16年(1927)初,五祖师均已去世,真空教活动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云屏山道堂停止活动,教徒下山迁至焦坑居住。1965年,云屏山道堂被拆毁。改革开放后,福建等地又兴起了真空教,如今,真空教在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华人社区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