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
释义 | 浙江金华经济开发区原名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1993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更名为浙江金华经济开发区。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经历了依托老城、商贸起步,开辟园区、工业集聚两个发展阶段。成为金华市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市本级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简介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金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市本级经济重要增长极。开发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迎来了海内外众多客商在这里投资兴业,形成了商贸中心区、高新科技区、工业专业区、教学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块,2005年生产总值、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占金华市区的1/3以上,一座基础设施齐全、交通网络便捷、生活环境宜人、服务功能齐全、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城已昂然屹立在美丽的婺江之畔。 发展方向当前,开发区人正以饱满的创业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统筹发展为目的,坚定地向浙江中西部投资环境示范区、资金和技术密集区、中心城市风貌展示区“三位一体”的方向迈进。 概况浙江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7月,行政管辖面积85.5平方公里,下辖一乡四街道。开发区是金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示范区,对外开发的重要窗口,是市本级经济重要增长极,也是长三角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地理位置专业工业园区位于开发区内西南部,规划面积25开方公里,自2000年建园以来,现已开发1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累计达365家。工业园不仅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和民营规模经济的重要集聚区,也是金华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工业园是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基础上的优化和深化。其建设实质是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间的组合、链接和补充,使之形成互为关联和互动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 特有的区位优势、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迎来了海内外众多客商在这里投资兴业。开发区已累计引进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实际到位2亿美元。开发区已引进企业500多家,基本形成汽车及配件、医药生物、五金工量具、通讯电子、食品服装等特色产业群,涌现了尼奥普兰、东晶电子、皇冠电动工具、绿源电动车、康恩贝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商贸副中心、高教中心等地位已经确立。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进行管理。 金华市高新技术园区于1998年创建,2001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考核验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认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通过政策引导和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起一套以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主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累计引进入园企业248家,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598项,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3家,200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亿元,利税总额7亿元,初步形成汽车及配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园内最具特色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被省科技厅评定为省级优秀园区。 高新园区注重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先后设立了金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贡献金华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创立于2001年3月,政府每年安排350万元创业中心孵化资金,三年共建成创业孵化基地29000平方米,在建孵化用房5万平方米,吸引博士38人、硕士86人和一大批高级职称科技人才进园创业,共创办孵化企业135家,其中31家已孵化成功毕业。2004年创业中心技工贸总收入达4.39亿元,实现利税8490万元,被省科技厅评定为浙江省重点科技孵化器、被团中央、全国青联评定为全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被华东七省市科技厅联合命名为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优秀园。2005年12月13日获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 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创立于2002年10月,截止2004年底,已创办留学人员科技企业15家。2005年5月金华高新园区管委会与浙江省留学生工作站、金华市人事局共建浙江省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正式升格为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3年11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为高新园区构建了一个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平台。目前已成功招收二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另三名博士后正在招收洽谈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