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折翼
释义

折翼,词语。多用于比喻受到挫伤。《折翼》电影,一部以色列电影。但这是一部没有国界的电影。没有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没有苦大仇深的民族情结,她只是用朴素而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渗透在全世界每个角落里最普遍的一种感情。一个突然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家庭,一个中年母亲和她的四个孩子。

词语解释

zhé yì

1.折断翅膀。比喻受挫伤。 2.相传晋陶侃曾梦生八翼,飞上天去,见天门九重,已上八重,至第九重,门者击之以杖,遂坠地而折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常思折翼之梦,不敢萌异志。见《晋书.陶侃传》。后以"折翼"为自警之典。

电影

基本信息

外文片名:Knafayim Shvurot / Broken Wings

中文译名:折翼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87 min / Switzerland:84 min

国家/地区:以色列

对白语言:希伯来语

色彩:彩色

混音:Dolby

MPAA评级:Rated R for some language, brief nudity and drug use.

级别: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UK:15 / USA:R / Switzerland:12 / Philippines:PG-13

胶片长度:2297 m (Switzerland)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尼尔·伯格曼 Nir Bergman

编剧 Writer:

尼尔·伯格曼 Nir Bergman

演员 Actor:

Orly Silbersatz Banai ....Dafna Ulman

Maya Maron ....Maya Ulman

Nitai Gaviratz ....Yair Ulman

Vladimir Friedman ....Dr. Valentin Goldman

黛娜·伊雯 Dana Ivgi ....Iris

Danny Niv ....Yoram (as Danny "mooki" Niv)

Daniel Magon ....Ido Ulman

Eliana Magon ....Bahr Ulman

Yarden Bar-Kochba ....Flora, School Counselor

Orit Boger ....Teacher

Nimrod Cohen ....Gaga

Eitan Green ....The Father

Martin Umanski ....Video Photographer

Shira Vilansky

Lobo Wizner ....Band member

Dror Yakar ....Band Member

Eli Zulta ....Band member

制作人 Produced by:

Assaf Amir ....producer

Yoav Roeh ....executive producer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Norma Productions Ltd. [以色列]

Yes-DBD Satellite Services [以色列]

发行公司:

Mongrel Media [加拿大] (Canada)

Gateno Films [秘鲁] (2004) (Peru) (all media)

Alamode Film [德国] (2004) (Germany) (DVD)

Monopole-Pathé [瑞士] (2003) (Switzerland) (theatrical)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香港

Hong Kong

2005年11月17日......(Hong Kong Jewish Film Festival)

以色列

Israel

2002年10月24日

日本

Japan

2002年10月27日......(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3年1月16日......(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德国

Germany

2003年2月9日......(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匈牙利

Hungary

2003年5月8日......(Israeli Film Week)

法国

France

2003年5月16日......(Cannes Film Festival)

英国

UK

2003年6月6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3年7月5日......(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新西兰

New Zealand

2003年7月11日......(Auck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3年9月7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摩洛哥

Morocco

2003年10月7日......(Marrakec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3年10月16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3年10月23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3年10月23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3年10月23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瑞典

Sweden

2003年11月21日......(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德国

Germany

2004年1月8日

法国

France

2004年1月16日......(Paris Israeli Film Festival)

美国

USA

2004年3月12日......(limited)

加拿大

Canada

2004年4月9日......(limited)

希腊

Greece

2004年4月23日

法国

France

2004年5月5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4年5月5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菲律宾

Philippines

2004年6月23日......(Cinemanila Film Festival)

比利时

Belgium

2004年8月4日

挪威

Norway

2004年9月16日......(TV premiere)

巴西

Brazil

2004年9月30日......(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10月1日......(Mexico City)

墨西哥

Mexico

2004年11月12日......(Guadalajara)

奥地利

Austria

2005年8月12日

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描写痛失父亲的家庭如何渡过困境的电影。一个失去父亲的家庭,母亲独立抚养四个孩子,但是母子、母女之间却不断出现矛盾,往日的欢乐远离了每个人,每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精彩评论

这是一部以色列电影。但这是一部没有国界的电影。没有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没有苦大仇深的民族情结,她只是用朴素而细腻的手法描绘了渗透在全世界每个角落里最普遍的一种感情。一个突然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家庭,一个中年母亲和她的四个孩子。我这样说也许会产生误导。不错,这个题材丝毫都不新颖乃至陈腐,她很容易拍成催泪弹。这样的电影很多。比如黑暗中的舞者。这类电影简直是为了表现伟大的母爱而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将全世界的不幸都加在主角身上。当然她也有不幸和灾难--父亲很意外地死去,将这个普通家庭一下逼入绝境,生活仿佛影片里那辆发动不起来的老爷车一样破败不堪;12岁的小儿子摔伤了脑袋昏迷不醒更是火上浇油--痛苦和磨难是让剧中人物成长和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必须。但这只是每天都会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小故事。如果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摧毁给人看的话,那这点痛苦还远不足以将一个家庭打击到无法翻身。实际上她根本不是一个悲剧,整部电影充满了非常生活化的幽默和脉脉温情,让人会心微笑和捧腹大笑的片段随处可见。影片里个人觉得最经典的一段幽默插曲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妹妹的尿床事件。

这个只有5岁的可怜的小天使每天早上都会被那个12岁的小哥哥Ido偷偷在睡裙上浇一瓢水,让她以为自己尿床了。于是她起床后一边坐在马桶上撒着滔天大尿一边苦着小脸郁闷地问她姐姐Maya:“既然我现在撒尿撒得跟头大象似的,为什么还会尿床呢?”早就亲眼目睹Ido恶作剧的Maya告诉她说:“噢,你是撒尿冠军,能参加奥运会。”而那个始作俑者Ido则一脸木然地在旁边刷牙。接着去幼儿园的路上小妹妹继续向她的大哥哥Yair倾诉尿床的烦恼,Yair回答:“那太伟大了,我每天早上想尿床都尿不出来呢~”一句话把妹妹逗乐了。后来Ido摔伤脑袋住进医院昏迷不醒,临近影片的结尾时Yair叫醒熟睡中的小妹妹准备去医院唤醒Ido,睡眼惺忪的小姑娘瞧了瞧床铺说:“我没有尿床哎!”大哥哥Yair笑道:“放心,你明天就会尿的。”类似充满生活情趣的情节俯拾皆是。

因此痛苦决非情节的全部,她所展示的是生活本身,她那么复杂,那么琐碎,欢笑和泪水,矛盾与温情,交织成一张微妙的网。要再现这样一张网非常难,她不像气吞山河的英雄诗史,不像奇异瑰丽的神幻世界可以充分发挥编者的想象,她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以致于稍有矫情造作,稍有夸大缩小我们都能立刻感觉到。但是折翼做的恰到好处。她的煽情真实自然,因而特别有感染力;她的故事虽然琐碎却脉络清晰,从而能清楚地让人感觉到那种微妙的力。

影片中也有伟大的母爱--中年丧夫的女人要凭一个助产医生微薄的薪水供养四个儿女,加班加点,要担心两个处在青春期幼稚与成熟边缘的孩子的精神状态,要兑现对另外两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做的种种承诺,要面对丧夫之痛,还要为自己的孤独寻找寄托。如果说诸如自我牺牲之类是展现伟大母爱最有效的方式的话,那么这个手忙脚乱其貌不扬的母亲还远够不上那些标准,某些地方甚至显得很失败。但同样的,母爱不是本片的全部,实际上这个母亲根本不是本片的主角。影片着墨最多的角色是17岁的大女儿Maya,她是个颇有天赋的歌手,影片就是在她的歌声中开始的,这是她自己为死去的父亲写的歌:

“Still have so much to say to you

Every day there's more to tell

Dreaming, I'm little now

Fading away every passinig day

And I just have one thing to tell you

That you are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Now that you are

A blurred memory

Everything here

Looks like an animated movie

Still have so much to say to you

There's another crisis every day

I have no strength left in me

But you can't hear anymore

Can't hear anymore......”

(原曲是用希伯莱文唱的)

这首歌贯穿整个影片。歌词和简约的配器如同Maya本人一样,朦胧的梦想,淡淡的忧郁,一丝脆弱,一点叛逆。影片开头她和她的乐队正在为第一次正式演出试音,然而演出开始前她母亲却要临时加班,家中无人照顾两个小孩,Maya极不情愿地放弃她的首演回家看孩子。自从9个月前父亲死后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局面,母亲疲于奔命,双胞胎的弟弟Yair处在遁世的颓废中,另两个小孩似乎对家庭危机无知觉,只知道添乱。年轻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Maya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面对每一天的灾难,生活好像在不可避免地每况愈下,她很自然地生出对家庭,尤其对母亲的厌恶情绪,忿忿不平又无可奈何。这种精神状态终于导致更大的灾难,她忘了去幼儿园接小妹妹,间接导致小弟弟Ido摔伤脑袋住进医院。面对自己的失职和母亲无声的责备,Maya既内疚又委屈。此时唱片公司又来电话让她去录音,她只有忍痛说不能去了。她小心翼翼打电话给母亲,却只得到冷淡的回应。她捧着电话哭了。矛盾在第二天医院里达到高潮,Maya受不了妈妈对她的态度终于爆发,极其残忍地说:“如果死的是你不是父亲就好了!”说完了当然立刻后悔道歉,但被气疯了的妈妈只说一句你收拾东西走人吧。Maya临走前对妈妈大喊:“自从爸爸死了以后你每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这样怎么能期望好起来!”

Maya收拾东西出走了,她剪掉了一头长发,带着一大包cd,背着她的吉他去了唱片公司。当这个外表成熟的女孩孤零零走在大街上时,脆弱和无助扑面而来,那么瘦小的身影,那么迷茫的眼神。这一刻观众和Maya都清楚地感觉到她只是个孩子!在录音棚里她唱着自己的歌,唱着唱着哽便咽了。这不是自己的梦想吗?不是已经离开那个让她无比失望的家庭了吗?但为什么她一点也不开心,她现在就象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徒有一片蓝天却无法展翅飞翔。她从录音棚里跑了出来,在人潮里游荡了一整天。当思念占据了全部思想,她终于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此时Yair和妈妈正在家里静静地看着Ido以前拍的家庭录像。下面一段是整个影片最煽情的对话:)

Maya(声音微颤): 喂?

Yair(象往常一样懒懒地): Hi,排骨!你在哪里?

Maya(眼眶红):别叫我排骨!你这个白痴!

Yair:你好吗?

Maya:不好。

Yair:你出事了吗?

Maya:没有。

Yair:那是怎么了?

Maya:没怎么。

Yair:那就是有什么好事了?

Maya:别耍小聪明了。

Yair(眼眶红红的):你在哪里?

Maya:一个人。

Yair:告诉我你在哪里我去接你。

Maya:不要。

Yair:为什么?

Maya:妈妈不想见我

Yair:妈妈在这里等你,她找了你一天了。

Maya: ……

Yair:告诉我你在哪里我马上来好吗?

Maya(忍不住哭):可是Yair,会更糟的是不是?

Yair:什么会更糟?

Maya:这该死的生活,会更糟的。

Yair:是会更糟吧。

Maya:还有关于爸爸,也会更糟的是吗?

(在另一个话机里紧张地听着的母亲心中打翻了五味瓶)

Yair(哽咽):…………也许是吧。真的会更糟。

Maya(又哭又笑):真的会更糟……是吗?

Yair:你在哪里,姐姐?

Maya(抽泣):……

Yair:告诉我你在哪里,我来接你。

Maya(哭):我要妈妈…………

Yair:你要妈妈听电话?

Maya(哭):不是听电话,我要她来接我……

母女间的冲突就此化解。妈妈亲自开车去接她的女儿,把她象bb一样抱在怀里。而另一边Yair和小妹妹也成功地唤醒了Ido。影片在初升的阳光和温情的音乐中结束。

可以看出,该片的情节丝毫没有出人意表之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她最出色的地方在于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用这些看似平淡零散的情节成功刻画了每一个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Maya当然是最血肉丰满的角色,她也是整个电影的主视角。其次是她的双胞胎弟弟Yair。和Maya作映衬,他对家庭危机所采取的态度是逃避,沉浸在他自己的遁世哲学中。他不去上学,每天的工作是扮成一只老鼠发传单。他喜欢看透射的阳光中的灰尘,灰尘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整天挂在嘴边的话是“生命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没有上帝,没有真理,你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他甚至不再给自己喜欢的女生写信了。无怪乎Maya数落他说:“还记得我们以前心灵相通吗?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你让我烦透了!真的!”Maya的话给了他一些触动,他终于主动的出来哄妹妹去幼儿园,并准备回学校上课。但他仍然脱不了那套灰尘哲学,以致训导主任要求他做完心理治疗后才能上学。他面对自己喜欢的那个女生时仍然忍不住自鸣得意地说:“文凭什么的不过都是一张纸,有什么意义?你做的任何事都是没有意义的”“生命在时间轴里是那么渺小,渺小得几乎不存在。就像一个三分球,当球离手时,一切都结束了。”他的话激怒了那个女孩,她躲到了一个面朝篮球场的教室里去。Yair找到她时惊讶地发现她正赤身裸体地站在窗台上。她带着嘲讽的口气说:“我要看看能不能把自己投进篮筐里去!三分球是吗?你不是说我就是一粒灰尘吗!”他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其实灰尘是我最好的朋友。女孩问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了?他说你知道老鼠是不擅长写信的。她冷笑说Yair你能不能说点实话?Yair无言以对,他终于脱掉那身老鼠服,同样赤条条地跟她一起站在窗台上。两个人就用这种天体形态在夜色中进行心灵交流。那一晚的经历让Yair从尘埃哲学里惊醒了。当回到家发现Maya出走,弟弟Ido又摔伤昏迷,终于彻底觉悟,承担起他作为一个男子汉应尽的责任。

其他一些角色着墨不多但往往都在一些细节中很传神地向观众传达了一切。比如那个摔伤的弟弟Ido。他从头到尾都板着一张小脸,连搞恶作剧时也是这样,他对妹妹很凶,不肯牵她过马路。正如他妈妈说的,“他好像一直都很愤怒,对任何人都是这样,对我也是吧。”这个内向愤怒的小男孩最喜欢的是摆弄他的dv,他在学校里受人欺负,便逃出来自己在废弃的游泳池里拍摄风景,把足球一次次踢向布满裂纹的墙壁。而他最想完成的事业就是把自己从高处跳下来的伟大镜头拍下来。后来也因此摔伤了脑袋。

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尤其是Maya和母亲,而其他人物下至那个5岁的小妹妹都很到位。没有他们真实细腻的表演也无法成就这样一部电影。

最后说一下本片的音乐。片中的大部分配乐和上文提到的主题歌具有一致的基调,电琴细碎的分解和弦跟角色细致入微的心理起伏相得益彰。主题歌在片中响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影片开头,我们的主角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虽然前奏进入后只唱了几句便被打断,但她除了带出了本片的核心人物以外还给电影涂上了基色,让观众很快进入状态。第二次响起是Maya放弃演出在家里照顾孩子,但乐队的吉他手代替她唱了这首歌,歌声通过电波传到Maya和正赶往医院的母亲耳朵里。这一次也只是唱了一小段,她不仅不着痕迹地点出了故事背景,更在那一家人,尤其是Maya和母亲间拉出了一张网,也为后面的冲突和冲突的解决做了铺垫。最后一次在影片的中后部再现,Maya在唱片公司录音。严格地说这里响了两次,吉他手录制伴奏时,Maya在这伴奏声中和录音室的工作人员谈起了父亲的死因,这段重要情节以这种方式呈现实在是很高明的手段,由此可看出编剧的匠心,不仅使必要情节得以交代,更让它成为刻画主角心理的手段。接着Maya终于在录音棚完整地把歌曲唱了一遍。镜头反复在录音棚里外切换,歌声也在有混音和无混音的效果里交替。Maya的歌声逐渐发颤,到最后几乎不成调,而伴奏声也渐渐隐去,背景音乐转入一层不安的迷雾中。应该说这首歌和影片中大部分配乐本身并没有太特别之处,女主角的演唱甚至可以说非常业余,但是放在电影中效果却非常出色:)另外,本片的片尾曲也非常好听,就如同电影的结尾一样温馨感人。

所获奖项

2003年以色列电影节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电影剧本在内的9项大奖

2003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

2003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扩展阅读:

1

http://movie.mtime.com/15448/#menu

开放分类:
电影词汇
“折翼”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8次
最近更新:2011-04-15
创建者:清露不留痕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0maya1 

陌路地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