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大燮
释义

人物简介

马大燮,男,1928年3月7日出生,河北束鹿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曾任北京市农业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蔬菜专业考评组成员,1992年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顾问,1993年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顾问组第一届顾问。

科研经历

马大燮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分配到北京市农业水利局园艺科工作;

1956年因新菜区之需被派昌平区农业局;

1964年调入北京市农科所蔬菜室参加大白菜产量形成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北京大白菜产量形成初步的依据;

1968年开展了马铃薯双季栽培品种试验工作,在郊区多次示范并得到推广;在70年代初作为马铃薯课题主持人,就马铃薯种性退化的因素开展科学研究并探讨解决的方法;

1978年任北京市农科院蔬菜所菠菜育种课题主持人;

1980-1984年参加北京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任蔬菜区划组组长,对蔬菜生产规划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了解放以来北京蔬菜栽培的综合技术,对制定发展规划提出了有一定价值的建设性意见,为北京菜田现代化基地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获得了北京蔬菜区划成果二等奖;

1985年之后,任蔬菜研究中心开发部经理,从事蔬菜优良品种的繁育开发经营推广工作,主管瓜类、茄科类蔬菜良种繁育的技术研究,并制定了可行的技术规程,对不断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作出了贡献。在甜椒、番茄大面积制种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探索高产规律,使产量明显提高,为加速良种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蔬菜种子生产及品种纯度检验技术规程》1987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曾发表的论文与著作有:

1. 《洋葱》1983.9北京出版社出版

2. 《马铃薯》1985.12北京出版社出版

3. 《蔬菜生产历》1985年连续刊登在《蔬菜》杂志上

4. 参加《北京志·农业卷·种植业志》的编写工作

5. 《中国蔬菜栽培学》编著之一,1987年农业出版社出版,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艺术经历

其自幼在家父马景桐(齐白石早期入室弟子)的熏陶下,就喜欢绘画,以临摹《介子园画谱》为主。少年时期就跟着父亲多次到过齐白石家,看过齐老作画和指导他父亲创作的情景,受益良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但几十年在业余仍然不断习作,主攻山水画,曾临摹过两宋时期的巨然、马远等古代名家作品,近则临仿揣摩黄宾虹作品,同时和弟弟、画家马熠经常一起切磋。通过不断的临摹、创作、理解和融合,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因工作他经常出差,如到太行、燕山和西南地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深厚的情感,师法大自然为自己的山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多以全景为主题。离休后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绘画创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他的作品意境深远、层次分明、笔法老辣、特色彰显。齐派传人齐良迟先生看了其作品后,如此评价:“咫尺画卷,景在千里。”并亲笔为他画室题名“景荫斋”三字以作留念。他曾参加多个书画艺术团体,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性的大赛中获奖,并入编多种画册。

马大燮作为一名老艺术家,为人低调谦和而颇有自己的见解。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学中国画要从基本功开始,没有基本功和传统文化的功底,是很难出成果的。有了基本功和传统功底,还要经过自己的不断写生、实践和发展。创新应该是渐进式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做到区别于古人又区别于今人,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创新不是先有模式,而是在自然和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特色。在基础方面,要学点理论、画史、诗文,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绘画是很古典很传统的表现形式,光从艺术角度看还不够,还要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儒、道、释对艺术有着重大的影响。绘画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去体现真善美,去体现伦理道德等,使人们在视觉上得到享受、思想上得到感悟,心灵上得到净化,这是艺术的真谛。马老认为,当代艺术家要在这些方面补上课并狠下功夫,那么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才有希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