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崇亮 |
释义 | 白崇亮,元代十二位著名的西域诗人之一的伯笃鲁丁的后裔。相传明太祖时,禁止人民使用胡姓,后裔取始祖首音,更伯为白。回族。 人物简介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英文名:Joseph Pai 男,广西桂林人。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伯笃鲁丁19世孙)将军的孙子,在白氏家族辈分中应该是"法"字辈,伯笃鲁丁21世孙。民国38年(公元1949年)生于台湾。 白崇亮博士於1993年加入台湾奥美公关公司,於2003年1月升任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专业传播顾问经验,不论是在公家或企业领域,他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能力,都备受肯定;不但担任许多台湾及跨国企业的传播顾问,并长期致力於教育工作,於政治大学企业研究所及辅仁大学管理研究所担任副教授,培育众多国内优秀管理及传播人才。 白崇亮博士目前担任台湾奥美整合行销传播集团董事长,领导集团内九家公司近五百名传播专业精英。除了拟定集团整体发展策略外,并负责两家公关公司内部的长期发展策略规划与整体领导,对外为客户之品牌定位、行销传播、投资者关系、高阶主管形象、危机处理等提供策略谘询的服务。他曾担任谘询顾问的企业与公家机关包括:诺基亚、IBM、台北银行公益彩券、福特汽车、辉瑞药厂、葛兰素史克、渣打银行、可口可乐、苏格兰国际发展局、行政院文建会等。 同时,白崇亮博士亦热衷於台湾社会教育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以董事会成员的身分,参与包括东海大学、佳音电台、台北市都会发展协会、管理科学学会,以及公关基金会等社团,期盼以个人的专业力量贡献国内文化教育产业,让文化与教育丰饶台湾民众的心灵。 在加入公关专业领域之前,白崇亮博士累积多年国际行销以及管理谘询经验。获有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及管理学博士,并於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研究进修。 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英文名:Troy Bai 男,广西桂林人。伯笃鲁丁19世孙。公元1986年生于广西桂林市。2009年获得兰州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至兰州大学继续研究生阶段学习。 2005-2006兰州大学学生会干事,共青团兰州大学委员会干事 2006.6-2006.12共青团兰州大学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2006.9-2007.9兰州大学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 2007.9-2008.9兰州大学药学院学生会常委,共青团兰州大学药学院委员会常委,组织部长 2009.9-至今兰州大学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在校期间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和社会项目,其中主持的本科生创新研究重大项目——首批教育部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甘肃植物类藏药资源的整理和研究》于2010年5月顺利通过结题验收,项目成果优秀。现在兰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研究所接受研究生教育。白崇亮表示,前辈的先进事迹是自己榜样。时逢新世纪,自己应继承前辈光荣传统,再接再厉,为建设伟大祖国在各条战线上奋勇前进,写下光辉的新篇章。 白氏家族家族简介白氏家族从古自今热爱祖国、勤恳朴实,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白氏家族始祖伯笃鲁丁公,汉姓鲁,字至道,江南应天府(南京)上元县人(原籍答失蛮人,即西域人)。元至治元年(1321年)中进士,至元元年(1335年)由礼部侍郞迁秘书太监(官署名),至元二年出任浙东海右道谦访副使(是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派驻各地的监察机构),至元三年,(1337年)任岭南广西道肃政谦访副使。后又累迁赣州路达鲁花赤(元朝时地方第一位掌权官员)、建德路达鲁花赤、潭州道总管等职。公为官清谦,为人宽厚,深得各地百姓爱戴及上级重用,曾数次升迁。公在职期间,除主管监察促政务外,又是一位热心学政、促进教育、关心民瘼、支持地方建设的人物。如柳贯著《新修石门洞书院记》记载了他在至元二年修复浙东永嘉石门洞书院,曾告诫诸生说:“书院据穹林雪瀑之胜,既新美矣。尔曹游歌于是,有义理之融液,无纷华之轇轕。执业而兴,充义而得。得之在我,求之在人。是惟圣师成物之仁,而亦宪臣励学之意。”又鼓励诸生“有学有政,需用于时”。可见始祖是一个热心教政,鼓励后进的人物,他对“学贵自得”、“学以致用“,也有他自已的体会。 公任职桂林时,曾倡议并修建文庙泮宫,供莘莘学子聚学。桂林阳桥,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至元五年遭火毁,交通受阻。至元六年,公组织地方官员重建阳桥,为桂林人民造福,并写下了《重修阳桥记》,以资纪念。又据《南村辍耕录》记录公以廉故,家甚贫,朋友间每分财以济之。又云:“夫鲁,西域人也,度量之宏深乃如是,隐恶扬善,可谓厚德君子矣。” 公能诗,《戴良集》列举元代十二位著名的西域诗人,伯笃鲁丁属其一。可惜他的诗集很少传下来,今日仅能搜集到的传世佳作有在浙江吟赋的《浮云寺》,在桂林东门与行春门之间城楼上逍遥楼写下的《逍遥楼》及过广西北流时所写的《过鬼门关》等六首。 公年老回籍,定居金陵(南京)城郊上元县,归真后安葬于金陵南门外,地名夏家凹。 三世祖永龄公(又名伯龄)。明洪武年间进士及第。洪武十三年(1380年)公与兄永清弟永秀随军任职再次回到广西,至苍梧,随征八排有功,继而奉命镇守两江州(道),遂隶籍桂林及临桂各乡镇,兄弟之间唯有永秀公一支后代繁昌。相传明太祖时,禁止人民使用胡姓,后裔取始祖首音,更伯为白,白姓之流传自此开始。经过六百多年,传二十余世,白氏子孙遍布桂林城乡及广西各地,人口众多,成为桂林回族中之大族。 明清两朝,家族兴旺,人才辈出,在封建王朝选拔良才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者十四人(明朝九人,清朝五人)。明朝正德十一年(1516年),一科三进士。武职人员如白玉,明朝成化年间任都督佥事总兵官,五杨祖白全任都指挥同知等。他们在任职期间,为国家民族尽忠尽职,为人民作出了贡献。 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年间、抗日战争时期,白氏族人中亦涌现了不少才华之士。特别是在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我族人民群众奋发图强,积极参加祖国建设,在党政军学各机关单位涌现出许多先进工作者、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教师。 现当代家族名人白崇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军事家,有「小诸葛」之称。 白志武: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曾执教于华中工学院。柳州铁路局高级工程师,曾任柳州铁路局物资处处长。 白志所:中国权威的波斯语专家,在穆斯林界享有崇高声誉的翻译家和中国--伊朗文化交流活动家。翻译出版了《雄辩之道》等多部伊朗的优秀作品,为中伊文化交流,中伊穆斯林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