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肇庆砚州岛 |
释义 | 砚州岛位于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广利街道办事处,西江羚羊峡下游江中心,与广利街道办事处和沙浦镇隔江相望,是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该岛在西江中,四面环江,像一块浮在江中的端砚,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有自然冲积而成的沙滩2平方公里。 传说砚州岛的名字,因宋朝包公“掷砚成州”的传说而得。据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州,这就是砚州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包公掷砚成州”的故事。 地理砚州岛在地貌学上叫“江心州”,其形成主要受河道地形影响所致。在束窄河道西江羚羊峡的下游,河面展宽,水流分散,单宽流量减少,挟沙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成。江心州的形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河床底部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水下浅滩。它在枯水期也不露出水面,也很不稳定,可能因冲刷而消失,也可能向一岸移动成为边滩。第二阶段是浅滩堆积如果得到加强,致使过水断面缩小,水流流速加大,冲刷两岸,水道随着河岸后退而弯曲,加强了环流,促使粗粒沙砾即推移质在浅滩上沉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泥沙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滩尾淤涨,心滩不断下移。第三阶段是在心滩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平水面,就形成了江心州。江心州因常年出露水面,只有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滩面又覆盖厚层细粒粘土。因此,它可以耕作、居住,故而得名。它的形态稳定,有时州头还因壅水作用,使洪水沙泥淤落州头,使沙州向上游伸展。 旅游砚州岛,有历史悠久,岛上旅游业发达。东有香火鼎盛的包公楼,西有碧水银滩,南有西江留洋第一博士、当过末代皇帝老师的陈焕章故居,北有珠三角“桑基鱼塘”、“大榕树荫”、“水乡蕉林”等旖旎风光。岛上村落整齐有序,宗祠众多,具有浓郁的岭南民俗风格。现砚州岛继续开发,兴建金沙滩游泳场、金沙滩乐园、岛上宾馆、海上娱乐场等,以打造休闲度假、祈福礼佛、田园观光、居住养生、生态体验、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具有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大型生态休闲旅游胜地。使肇庆市旅游形成“山(鼎湖)、湖(七星湖)、岛(砚州岛)”的格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