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治国 |
释义 | 1 海南省卫生防疫站原副站长赵治国,男,1926年出生,重庆人,主任医师,海南省卫生防疫站原副站长。1953年毕业华西大学,同年分配海南岛,从事传染病专业。60年代在控制霍乱研究中,发现轻型病人和带菌者多,外界环境污染严重,对预防霍乱方有新的认识。70年代发现海南岛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对本病的地理分布有近一步的认识。同期出现志贺氏Ⅰ型菌痢流行苗头,提出可能在全岛引发流行,应及早防范,嗣后造成大流行。80年代攻克登革热 过程中,认为依靠约物毒杀蚊媒,不能控制登革热。从实践中 提出“社区参与,健康教育,环境制约”的模式,获得加拿大国 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的资助。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此模式 是当今控制和预防登革热的最佳途径。方法简单、经济、有效、 可行。90年代受命于国家卫生部,率团赴泰国考察党革热。在 IDRC的资助下率团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访问,并出席美国举 办的“世界首次蚊媒生态学学术会”和澳大利亚召开的“热带 医学营养学学术会”,并在大会发言。从实践总结论文74篇, 其中正式发表18篇,内部刊物26篇,国内会议交流、宣读27 篇,国际3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二等三项、四等两项;厅级 一、二、三等奖5项。获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全国卫生防疫 防治工作先进个人、卫生部边远地区优秀医学科技工作者等 荣誉称号7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赵治国,男,1957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原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参与《门静脉高压症诊断与治疗学》、《消化内科医师临床必备》等书籍的编写。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级期刊或核心期刊30余篇。获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负责承担省科技厅科学技术项目2项,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项目2项,省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项目1项。兼职:河南省肝病学会委员;郑州市消化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聘为河南省卫生系列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艾滋病防治指导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医疗保险和工伤药品审定组成员。擅长于消化道出血、胰腺及腹膜疾病、重型肝病等疑难和危重疾病的逻辑分析和规范性处理。先后被评为郑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临床带教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