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率教
释义

赵率教(1569年-1629年),字希龙,号明善,祖籍中国河北蓟阳,明朝将领,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进士,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都司,为袁崇焕爱将。宁远之战后,赵率教赴锦州经营关宁锦防线北段,并在宁锦之战中坚守锦州,击退后金的进攻。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今属河北)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的大军激战,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歼灭,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而亡,

中文名:赵率教

别名:赵明善

国籍:中国(明朝)

民族:汉族(明朝)

出生地:籍陕西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

出生日期:1569年(嘉靖四十八年)

逝世日期:1629年(崇祯二年)

职业:军人

代表作品:《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等

重要事件:己巳之变

轶事典故

祖籍河北蓟阳,高祖父赵升迁居靖虏卫,任指挥佥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进士,任甘州都司,后因功多有委用,历任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

袁崇焕手下大将赵率教原本是个极其滑头的人,早在袁崇焕主管辽东军事以前,赵率教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努尔哈赤进攻辽阳,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 这样一个人,袁崇焕对他确是真切的关怀与保护,同时赵率教耳濡目染袁崇焕一腔热血,顶着各方压力,早将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孤独并执著的经营着辽东防线,想必也颇受感染。到了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最后在北京保卫战中牺牲,笑卧沙场。

后金军入侵辽东,率教倾家资招募勇士,随叔祖赵梦麟出征。率教被敌围困,力战得以脱身,以军功升为副总兵,掌中军驻辽阳。天启元年(1621年),清军大举进攻,率教见众寡悬殊,势不可挡,自领兵潜逃,因得孙承宗相救,幸获赦免。次年,王化贞放弃广宁城,逃往关内,关外之城尽为无人防守之空城。率教带领家丁三十八人前往,收复前屯卫城,至中前所屯兵据守,招抚关外流民五六万口,令壮者从军,弱者屯垦,军威复振。四年后,率教升任都督佥事,加授部兵衔。六年二月,后金兵扰平川、三山堡。按察使袁崇焕命率教统兵出击,斩敌获胜,升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镇守山海关。七年三月,移镇锦州,任左都督。五月,后金兵合围锦州,率教据城固守,并发火炮击之,后金兵伤亡惨重。坚守24天,后金兵败退。

朝廷封率教为太子少傅,世袭锦衣千户。崇祯元年(1628)八月,率教移师驻守永平,兼辖蓟镇,统领八路兵马。九月,奉命再守山海关,授平辽将军。二年,清兵自大安口南下,率教统兵四千驰援,十一月,与清兵战于遵化,寡不敌众,中流矢以身殉国,享年六十,率教所部全军阵亡。帝闻痛悼,赠太子太师,立祠奉祭。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并称良将。

赵率教文武双全,忠义贯日,在戎马倥偬之际,亦著书立言,有《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等著作留世。

史籍记载

《明季北略》(卷2)

“七年五月十一日辰时,大兵十余万骑至锦州城外,四面扎营,分兵两路,轮番交攻西北二面。总督赵率教同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力督各营将领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死者甚众。见天坠大星如斗。其落地时如天崩之状,众惊恐终夜。大兵至五鼓撤兵,锦州围解。东行至小凌河扎营。留精兵殿后。是役也,大战三次。大胜三捷。小战二十五日,无日不战。后赵率教败没于遵化。”

《明史》(卷271)

“明年,崇祯改元,惟贤至,用为山海北路副总兵。二年冬,京师有警。惟贤入卫,总理马世龙令急援宝坻、漷县。明年正月九日,大清兵自抚宁向山海。翼日,至凤凰店,离关三十里列三营。惟贤与参将陈维翰等设两营以待,合战,互有杀伤。已,大清兵返抚宁,世龙令惟贤率维翰及游击张奇化、李居正、王世选、王成等往袭遵化。至城西波罗湾,城中兵出击,前锋殊死战。大清兵收入城,后队乘势进攻,城上矢石如雨。寻复遣兵出战,惟贤陷阵,中箭死,士卒杀伤者三百余人,奇化亦战殁。”

《明史·赵率教传》

赵率教,陕西人。万历中,历官延绥参将,屡著战功。已,劾罢。辽事急,诏废将蓄家丁者赴军前立功。率教受知于经略袁应泰,擢副总兵,典中军事。天启元年,辽阳破,率教潜逃,罪当死,幸免。明年,王化贞弃广宁,关外诸城尽空。率教请于经略王在晋,愿收复前屯卫城,率家丁三十八人以往。蒙古据其地,不敢进,抵中前所而止。其年,游击鲁之甲以枢辅孙承宗令,救难民六千口,至前屯,尽驱蒙古于郊外。率教乃得入,编次难民为兵,缮雉堞,谨斥堠,军府由是粗立。既而承宗令裨将阵练以川、湖土兵来助,前屯守始固。而率教所招流亡至五六万。择其壮者从军,悉加训练。余给牛种,大兴屯田,身自督课,至手足胼胝。承宗出关阅视,大喜,以己所乘舆赠之。

蒙古虎墩兔素为总督王象乾所抚。其部下抽扣儿者,善为盗,率教捕斩四人。招抚佥事万有孚与率教有隙,遂以故败款事诉之象乾。象乾告兵部尚书董汉儒,将斩之,赖承宗贻书汉儒,得不死。

时承宗分关内外为五部。以马世龙、王世钦、尤世禄领中、左、右部,而令率教与副将孙谏领前、后部,部各万五千人。率教仍驻前屯。四年九月,承宗暴其功于朝。擢署都督佥事,加衔总兵。五年冬,承宗去,高第来代,诸将多所更置。率教善事第,第亦委信之。

六年二月,蒙古以宁远被围,乘间入犯平川、三山堡。率教御之,斩首百余级,夺马二百匹,追至高台堡乃还。捷闻,帝大喜,立擢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代杨麒镇山海关。寻论功,再进右都督,世荫本卫副千户。时满桂守宁远,亦有盛名,与率教深相得。及宁远被围,率教遣一都司、四守备东援。桂恶其稽缓,拒不纳,以袁崇焕言,乃令入。既解围,率教欲分功。桂不许,且责其不亲援,两人遂有隙。中朝闻之,下敕戒谕。而桂又与崇焕不和。乃召还桂,令率教尽统关内外兵,移镇宁远。

七年正月,大清兵南征朝鲜。率教督兵抵三岔河为牵制,卒无功。三月,崇焕议修筑锦州、大凌河、中左所三城,渐图恢复。率教移镇锦州护工,再加左都督。五月,大清兵围锦州,率教与中官纪用、副将左辅、朱梅等婴城固守。发大炮,颇多击伤。相持二十四日,围始解。时桂亦著功宁远,因称“宁、锦大捷”。魏忠贤等蒙重赏。率教加太子少傅,荫锦衣千户,世袭。

崇祯元年八月移镇永平,兼辖蓟镇八路。逾月,挂平辽将军印,再移至关门。明年,大清兵由大安口南下率教驰援,三昼夜抵三屯营。总兵朱国彦不令入,遂策马而西。十一月四日战于遵化,中流矢阵亡,一军尽殁。帝闻痛悼,赐恤典,立祠奉祀。

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并称良将。二人既殁,益无能办东事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6:19